03.03 暖陽下,迎芬芳,防疫在心上

疫情防控,從心開始。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你是否也有過恐慌、焦慮、擔憂、煩悶、悲觀和無助?這樣的感受無處訴說,卻亟需一份“治療處方”。

從防控疫情以來,每個人都參與到了與病毒較量的鬥爭中,而這場戰役,考驗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身體素質,還有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南關區桃源街道文廟社區將防疫工作從“心”開展,對症下藥,穩固築牢了心理防線。

處方一:為防疫之“心”穿上“防護衣”

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社區居民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不能隨意地外出探親訪友,工作、學習的形式也發生了轉變,宅在家裡的時間長了,心理逐漸產生了一些複雜的焦慮情緒,有時候甚至會將負面的情緒發洩在排查疫情的一線工作人員身上。

針對居民這種緊張的防疫心情,文廟社區線上安排了抗“抑”心理課,定期發佈到居民群及公眾號,通過心理健康課,使居民科學認識疫情,理性看待。同時線上發佈視頻教居民如何正確室內消毒,正確洗手等,減少居民心理恐慌,為心情穿上了一層“防護衣”。

處方二:隔離期居民的“定心丸”

除此之外,社區居民們還會特別的關注自己的健康情況,如發現發熱,咽部不適等,便會很緊張。面對居民這些心理焦慮,文廟社區的11個網格長猶如11顆“定心丸”,24小時穩定民心。

北奇星河灣C棟居民小李從內蒙古赤峰市老家返長,隔離7天后出現37.2℃低燒的情況,小李慌了,一個人在他鄉不知道該怎麼辦,甚至將很多輕微的症狀聯想到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心理負擔過重甚至加重了病情。社區網格長鬍建媛在排查過程中得知了小李的情況。“我24小時開機,不要怕,網格長與你在一起!”短短的一句話,讓小李放鬆了心情,猶如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接下來兩天體溫逐漸恢復正常,一直也沒有出現發燒的情況。

處方三;防疫線上的“心動力”

面對疫情帶來的問題和挑戰,文廟社區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同時也在做著心理防護,讓積極向上的心態成為了一線同志的心靈口罩,守護著我們堅定的信心渡過難關。

針對個別情緒有波動的同志,社區書記、副書記對工作者進行一對一的心理疏導,精神激勵。

午休的時候,社區工作者一起錄製抖音視頻,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緩解工作中的壓力,同事之間互相鼓勵,也增進了感情。

每天開展心理健康小遊戲,在遊戲環節中宣洩情緒,釋放壓力,使工作者在歡聲笑語中提升心理素質。

疫情的陰霾還在頭頂,卻擋不住溫暖的陽光,文廟社區的抗“疫”從“心”開始,將芬芳的暖陽厚植人心。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