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煙臺口岸前沿發起疫情阻擊戰,港口碼頭、集中隔離點成青年志願者戰場

大小新聞客戶端3月4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海玲 通訊員 孫湃 石宵 攝影報道)大疫面前,來自煙臺海港醫院青年志願者投身防疫工作,港口碼頭、集中隔離點、物資轉運途中都留下了他們的堅毅的身影。

烟台口岸前沿发起疫情阻击战,港口码头、集中隔离点成青年志愿者战场

援非男護士駐守煙臺港客運站

駐守打撈局客運站防疫的陳亮是一位有著援非醫療經歷的85後男護士。在山東港口煙臺港幾內亞建港初期,他便隨著醫院的援建醫療隊進入了西非不毛之地,期間恰逢埃博拉病毒肆虐。“作為醫護人員,我們的職責就是在疫情蔓延時,挺到最前面!”從大年初二開始,他和眾多同事響應醫院號召,踴躍報名成為口岸防疫專班的志願者,輪流駐守煙臺港客運站。

煙臺作為沿海開放城市,港口客運碼頭眾多,煙臺港既是通往大連的黃金水道,又是連接日、韓的重要國際口岸,往年春運期間每天客流量超過一萬人次,今年受疫情防控影響客流量大幅下滑,但客流量依然有二三千人次,疫情防控任務極其艱鉅。按照上級工作部署,煙臺海港醫院共承擔了3個港口客運站、3個國際空港轉運點、2個區級集中觀察隔離點、煙臺火車站、煙臺旅遊汽車站的防疫和發熱患者轉運工作,每天直接參與市級防疫工作的職工近100人。

烟台口岸前沿发起疫情阻击战,港口码头、集中隔离点成青年志愿者战场

她堅守集中觀察隔離點拒絕輪崗

90後的姜藝是消化內鏡室的護士,是海港醫院派往芝罘區集中觀察隔離點的工作人員。

“真是好樣的!”提起姜藝,同在隔離點工作的其他人員紛紛豎起大拇指,“她每天工作10-14個小時,從一樓到六樓,一刻不閒,工作期間幾乎沒喝過水,上過廁所。”

由於工作量大加之工作服密閉,每天輪崗時,她的防護服裡層都是汗水,護目鏡戴上一會兒就會起霧,在隔離區內不能碰也不能摘,霧氣擋住了視線只能自己克服,摘下護目鏡,壓的印子要一兩個小時才消除。考慮到工作強度,醫院派員輪換,她卻主動提出繼續堅守。

“在隔離點工作的日子裡,我身邊的黨員同志們的精神深深的打動著我,在抗疫的第一線,我看到了共產黨員的英勇和無畏,我深受感染,我申請加入黨組織,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會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望組織批准。”年輕的“90後”護士姜藝在駐地莊嚴寫下入黨申請書。

烟台口岸前沿发起疫情阻击战,港口码头、集中隔离点成青年志愿者战场

救護車駕駛員與疫情賽跑

前有白衣臨戰,後有戰士同袍。抗“疫”不僅是阻擊戰,更是消耗戰、持久戰、信心戰,聯防聯控考驗的是精誠合作。

“我當過兵,讓我上!”防疫工作開展以來,“85後”救護車駕駛員石霄與車隊的同事一道,積極轉運人員、物資,日夜穿行在城市的道路之上,與疫情賽跑。

“我年輕,讓我上!”85後的總務科職工任曉和師傅堅持下收下送,隨叫隨到,只要臨床有需求,總是克服一切困難,最快送到物資。

“我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關鍵時刻請黨組織考驗我,讓我上!”85後的安全設備科職工王純東沒有豪言壯語,既當電工,又當搬運工,只要防疫需要,他就會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