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馬上要期末考試了,作為家長有沒有像孩子一樣有考前綜合症?如何緩解?

微醉梨花雨


馬上期末考試了,其實考前綜合症最厲害的是校長,然後是老師,然後是學生,最後才是家長,家長的症狀如果有應該也是最輕的。如果有家長過度擔心孩子考不好或者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就會非常關注孩子的期末考試,希望孩子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這樣的話家長往往機會伴隨著焦燥,不安,臆想。孩子回家後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過度關注,把焦慮不安傳導給孩子讓孩子產生壓力,甚至厭學,逃避等不良反應。所以家長的考前綜合症實際是一種功利性太強的表現。告誡家長避免考前綜合症就要給孩子寬廣的胸懷,在學習上要有隻顧攀登不問高的精神,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上多引領,就是說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只要平時自己盡心盡力了,成績高低就是緣分啦,家長先有這種心態,然後傳導給孩子,讓他們好好努力,好好用心學習,成績自然不會錯的,這樣家長和孩子都不會再有考前綜合症了,坦然面對一切。


鄉村小老師


說實話,我第一次看到因為考試家長緊張,還很不理解。當時,我在一個群裡,有一位媽媽說,今天考什麼試,她有些緊張,有好幾位附和。然後,他們開始實時播報,現在是考數學,最後幾分鐘要交卷了,過了一會兒,又有考英語了,他們又認真地談論聽力的發音。等考試考完了,過幾天大概要發成績單了,這些家長們又開始緊張,說不知道自己家孩子考多少分。


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還挺驚訝,心想,是不是家長太閒,工作不忙?後來見的多了,網上也有一大堆。我突然醒悟,這是家長當年對考試的條件反射,當年家長對於考試就特別害怕,所以看到孩子考試,就回憶起當年的情形,開始緊張起來了。


因為我原來就不怵考試,會有些緊張,但這種適度的緊張就是為考試集中注意力準備的,對考試本身沒有太多的害怕,所以孩子考試,我毫不緊張。她考試,我最多考慮一下要提早去接她,考試的早晨不要吃得太油膩,這些問題。


我有位朋友,她小孩一個在高三、一個在初三。我們聊天,她怒氣衝衝嫌兒女不體諒父母,太懶惰。她給兩個孩子分配了點活,每週清潔他們倆人的衛生間,收拾自己的屋子和衣服。她說他們倆經常偷懶。我聽得都要暈過去了,畢業班的學生還要做這麼多家務,爸媽都是教授,心是夠大的。考前綜合徵?她肯定是沒有的。

我對有考前綜合徵的家長能理解,但是這並不是好事,希望家長能克服,原因是會影響孩子。


小孩很有可能對考試沒有太多感覺,但如果家長很緊張,緊張情緒就會傳染,小孩就會認為考試是件可怕的事情,一到考試就會緊張。


還有些家長更是脆弱,因為自己極為緊張,他為了緩解自己的緊張程序,就會對孩子找茬,不停追問孩子考試的文具有沒有準備好,複習得如何,有些家長甚至會易怒,不停嘮叨、指責孩子沒複習好。


這種家長不少,但家長都不自知。這對孩子影響很大,孩子不僅要應付考試,還要應付家長給的壓力。我聽過幾位中學生聊天時說起,自己的家長很煩人,本來自己考試就很緊張了,家長還不停問這問那,讓他更為煩躁。所以,青春期的孩子不願意跟父母說話,是有原因的。

這種東西怎麼克服呢?我想,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能自我意識到吧?如果知道自己的緊張會影響孩子,但仍然不加控制的話,在我看來,就是一位不負責任的家長,是位巨嬰。真的緊張,我認為家長可以在那幾天少說話,不打攪孩子;記筆記,把緊張的情緒發洩在紙面上;給自己找一件很複雜的事幹,讓自己忙碌起來……


一般說來,都是家長來緩解孩子的緊張感。我家孩子考試前會緊張,她總想考第一,給自己過多壓力,有一陣極為緊張。我iu勸她考壞一次,看看自己究竟能考多壞,考壞了有什麼感覺。有次她真的緊張到腦子像抽了一樣,錯了很多不該錯的,考壞了。那次以後,她的緊張感就好了很多,因為覺得壞也壞不到哪裡去,緊張只會讓自己發揮不好。


原先我都跟她講過,但不管用,等她親身體驗了一次,她就明白了。

所以,如果家長還是克服不了自己的考前緊張,我建議你在考試之前,離開家裡幾天,看看是不是沒有你,小孩能過得更自在。當你發現,沒有你時,世界運轉得更好時,也許就不會緊張了。


大家覺得呢?


五道口的顏學姐


我記得我班裡的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那次期末考試,家長們真的很緊張,很焦慮,覺得這是孩子人生中 第一次考試,期望孩子有個良好的開端。這種心態我可以理解。可是孩子從開始上學到將來的大學畢業,要經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考試,如果孩子的期末考試你都會焦慮,我都懷疑到了孩子高考的時候,你能不能挺過去。

就連高考也是一樣,沒有人不看重這次考試,操心孩子也可以理解,苦讀12年,檢驗孩子 的時候到了,作為家長當然希望孩子考個好成績,可是你的緊張和焦慮。會給孩子很大 壓力。你越變現的雲淡風輕,也許結果會更好。

期末考試也是這個樣子。考試只是對孩子這一學期學習情況的一個考查,考試成績高低也未必真能反饋孩子的學習情況。其實孩子的真實學習情況,就在平時的寫作業和練習中。

我經常對我的學生們說,你要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和練習,因為認真的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只有認真地對待每次練習,最後期末考試的時候,你才會取得良好的成績。平時都馬馬虎虎,考試就會突然變得完美,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家長只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抓在平時,越是到了最後反而要給孩子減壓,可以叫孩子放輕鬆了。保持孩子輕鬆愉快的心情,良好的睡眠,足夠的營養,其他根本就不是家長該操心的。

道理都懂,有的家長做不到,但是你當著孩子不要表露出來,你可以向孩子的爸爸或者媽媽訴說下自己的心情,這樣說出來你的壓力也就小了很多。

家長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只看中過程,只要你努力了,取得什麼樣的成績無所謂。成績好了沒有獎勵,這是你應該做的,成績差了也沒有批評,但是你要知道自己的差距,利用假期要補上來。叫孩子始終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想要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就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世上沒有隨隨便便地成功,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至於自己孩子努力不努力,也只能由他,他不努力你也沒有辦法,並且你的嘮叨也只會使你們的親子關係變得糟糕,起不到督促孩子學習的作用。

促進孩子學習的動力,從來都是來自於內動力,而不是外動力。自律的孩子才是最優秀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明白這點,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培養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遠遠勝過一兩次的成績。

這是我的一點看法,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溝通。


淺淺的教育


作為家長,我的孩子還小,我體會不到考前的感受!不過作為過來人,應該清楚考前焦慮只會發揮失常[捂臉]

我初中時候因為一上初一就和老師開始做對,初中基本上沒有好好學過,靠著那點小聰明到初三平時考試基本上在班裡排名15名左右,那會我們縣重點在我們學校一個班裡基本上也就是錄個15—18名的樣子。當時因為要離開我討厭的中學,又激動又緊張,晚上睡不著覺。學校校醫孩子初一跟我一個班,我就跑過去諮詢去了[捂臉]校醫老師就給了我一片安定,他孩子也和我一樣也是他給的安定,本來成績大概差不多的我們喝了安定後成績也差不多的比平時勻勻的每門低十幾分。

我老公據說當時也緊張了,但是婆婆給他喝了一片維生素[我想靜靜]所以人他發揮超長了[不看][不看][不看]

儘量剋制住自己緊張的情緒,如果實在控制不了,那麼就喝點維生素吧[偷笑][偷笑][偷笑]安心睡覺


我是格調


孩子明天就要期末考試了,雖然只是二年級,我還是有點緊張,孩子自己也說:媽媽,我感到緊張。

由於我上班太忙,沒多少時間陪他學習,他的成績下降了很多,複習的時候才每晚抽出時間來輔導他。算是臨陣抱佛腳吧,但數學還行,語文的功底卻不是一天兩天能練成的。

我的擔心不敢放在臉上,更不想讓孩子感到焦慮,只能鼓勵他。幫他改試卷時有錯題也不指責,而是協助他再重新讀題,實在不懂的,就略做提醒,他會找到錯誤原因,很快改正。

家長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績,絕大部分原因是擔心孩子會因成績而影響自信心,如果孩子平時就有良好的學習態度,自然不用焦慮考試了,偶爾考的不好也沒關係。

孩子的成長學習中,成績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學習態度,以及家長關注程度。


藍冰雨


作為家長我沒有任何的考前綜合徵,原因是我自己曾經是一個考試焦慮症受害者,我高考那年,因為我的極度緊張與焦慮,我的高考嚴重失常,從高一下半學期開始一直到高三我一直在文科班中名列前茅,連續多次是級部第一,可高考時僅考了一個不入流的大學,非常痛心。等結婚生子後,我開始反思自己,開始改變自己的這種不良心態!我對我的孩子,關注在平時,從孩子六個月開始教他讀書識字,一歲半會拼音、會背乘法口訣,他一直趕在同齡孩子的前列,所以學習非常紮實,我告訴我的孩子,學習貴在平日的堅持,到了考場上就是一個自然的反饋,把你平時學到的內容自然而然地流於筆端,傾瀉到紙上,結果如何完全不要去思量,我這樣的教導孩子,自己也這樣子去想,所以考試前從不緊張,不焦慮。


貫貫


我從來不會給孩子增加任何學習的壓力。

我家兩個孩子一個高一,一個初一,都是很自律上進,成績優秀的孩子,孩子太在意成績與排名,尤其是兒子,週末到家除了吃飯,從不出房間半步,從來不看手機,作為家長,我從來都是給孩子減壓,和孩子聊天時總是告訴孩子,不要太在乎分數與排名,只需要將過程做好,無怨無悔,沒有遺憾就行了,並且每一次考試都應有所收穫,只要不是滿分,失分的原因一定要搞清楚。孩子都了高中,學習基本上不再幹涉,但是將字寫好,是要反覆說的。


樂遺忘憂


臨近期末考試了,家長有否像孩子一樣有考前綜合徵?如何緩解?

首先感謝給我回答這個問題機會。

我不僅是老師,也是讀大一的家長。所以深有體會。

1,孩子要期末考試了,家長肯定會有緊張。

對於孩子剛讀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家長,畢竟是第一次和孩子一起面臨期末考試,緊張情緒肯定要強一點。

但是,要知道,家長的緊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相信孩子,相信老師,相信學校,也相信自己,這一期大家的付出都不會白費的。

微微笑,你的信心也會傳遞給你的孩子。

2,對於”老生”家長們,這些年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相信你已經得到不少的鍛鍊了,應該可以“處變不驚”了。

別說是寒假的期末考試,就是學年考試升級,也應該難不倒你。

3,在“考試決定命運”的二個拐點,中考和高考,這些家長們的緊張情緒,能夠理解和接受。

其中最讓人焦慮不安的是高考了,那是全民突擊。

4,我簡單說說剛剛經歷的高考。

可能是職業病,可能是我自己的高考情結,面對高考,我知道自己無法淡定。

但也知道,焦慮不安只能更加負面影響兒子學習和考試。

在我兒子臨讀高三的暑假,我決定陪考——我選擇減肥。

在我這個年齡,能夠維持原狀已屬不易,何況我是易胖體質。

難度係數和兒子的高考差不多。

我把決定告訴兒子後,就開始自己的行動。也沒理會兒子的高三學習怎樣,但彼此開始有個心照不宣的比賽。

我發現練瑜伽並不能減肥,於是馬上交學費學游泳。

在兒子暑假補課時,我已經學會蛙泳。

從此,基本天天堅持游泳到高考結束。

這陪考的近一年時間,我成功減肥16斤。

每一次在體重秤上,顯示下降一個節點數字,我就發信息給兒子。

什麼都不多說,兒子自然明白他也得努力,不能輸給媽媽。

沒有過多的嘮叨引起反感。

沒有不必要的焦慮不安影響彼此的狀態。

我發現把注意力的重心轉移到自己的陪考減肥上,對大家都是有益無害,我用行動示範並詮釋了“全力以赴”。

身教重於言教。

自然,我收穫了美好身材,又避免了焦慮症。

兒子收穫了重本心怡的專業。

皆大歡喜。

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七色鹿雅


現在很多家長都沒有正確看待考試的心態,總體提倡素質教育的學校也總是強化考試的作用,讓學生對於考試產生了極為緊張的心態;昨天朋友圈裡都在傳播,2020年1月2日,上海閔行一個五年級孩子跳樓自殺,媽媽自責不已哭喊“都是我的錯啊”,據說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不錯的,而且在很不錯的學校就讀。這就是幾乎讓孩子和家長崩潰的社會氣氛和學校要求導致的,我們總是在奔跑,賽跑,說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一切都是為了結果,而結果又是令人緊張和不安的。

我看了以上新聞,學了一個詞“雞娃”,一開始不理解,很多群裡的朋友問,你們家孩子雞嗎?我不太懂什麼意思,後來一打聽才明白,就是你們家孩子是一個打了雞血的孩子嗎?或者說你們家孩子有多雞血?就是不停學習,輔導,上各種興趣班,然後還樂此不疲;家長也是緊張的要命,正如題主所言,考前綜合症是全家的病了,一到了考試前夕,就非常緊張,每天加強學習,考試的分數就像一根根稻草不斷壓迫著像沙漠中的駱駝的孩子;這完全是一種心態失衡造成的,誤解了學習和考試的意義;我們的學習是提升人的素質,現代社會氛圍卻讓考試變成了人們階層躍遷的途徑,變了味道,變了性質,於是造成了各種拼爹拼資源的情況。

其實,一次考試並不能決定什麼,考試更多的是對學習效果的檢測,只能測驗出近一段時期以來的學習效果;一次成績好的考試固然讓人舒心值得誇讚,而帶來的價值其實要小於一次成績差的考試,成績差某種意義上才達到了考試的目的,如果一次考試,全班同學都是滿分,那其實這個考試毫無意義;相反,考試不理想,就會找到自己學習的知識中的盲點,從而可以有效的針對這些盲點做突破性學習,查漏補缺,讓學習更紮實更深刻更有效。所以,不必特別緊張化考試的結果,要重視但不能無限誇大,用一種平常心態,期待著考試的到來,認真的準備,併合理的應對,才是正確的心態,考前綜合症還是一種心理疾病,需要調整。特別是家長,絕不能傳導給孩子這些不良的心態,會影響其成長,這才是最為關鍵的。


霍冉開朗


作為家長,當考試來臨時,其實和孩子一樣,都存在一絲擔憂,生怕落後,生怕輸在起跑線和終點。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在當下中國,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未來社會競爭還是知識能力綜合競爭,絕不是一些人倡導的不要給孩子任何壓力,將來社會依靠的學生的綜合能力,知識能力不放在首位,只要孩子學習快樂就行,不要一味追求分數。

最近網上有一個段子,讓我們很受啟發:你背不下來的書,總有人能背下來,你做不出來的題,總有人能做出來,你願意拖到明天的事,總有人今天努力做完,那麼不好意思,你想去的學校也只能別人去了,你想過的人生也只能別人過了。是呀!人生就是這樣,你如果心疼孩子,孩子就不知道進取,社會競爭在那裡,一個社會最為底層的人,怎能讓自己的孩子沒有志向和追求。由著孩子都是性亂來

這些都是考試綜合徵的來源。家長焦慮正來源於此。弄清癥結之所在,那我們在考前做好以下幾點,也許能夠緩解考前綜合徵:

一、正確評估孩子的實力。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有多大能力,應該平時就有恰當的瞭解和評估。是文曲星下凡,就按照文曲星成長道路來培養;反之,就走另一條道路,或許考前就不焦慮。

二、考前找一些其他的事情做,轉移注意力。考前可以將平時的主要工作做一些安排,日程安排滿滿的,當然要安排照顧孩子考試期間的飲食起居的時間。這樣就可以忘卻孩子考試的焦慮。

三、考前運動降壓。孩子考試前,家長可以適當做一些運動:比如:慢跑、游泳、登山、健身;出一身汗,打一場球,其實打太極拳是能夠減壓的好辦法。

四、在孩子面前少提考試的話,適當給些鼓勵,加些心靈雞湯,也是有用的。不可說類似這樣的話:“你要是再考不好,怎麼對得起一日三餐”;“你這回考試進入前10名,我獎勵你1000元”,這些話是給孩子的“軟暴力”,孩子心智不成熟,會承受不住的。

綜上所述,緩解壓力的方法很多,不一一列舉。只要家長保持平常心,就不會有太多的壓力,嘗試多種手段和方法來調節,你的就會消除考前綜合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