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蘇軾的“才華”,到底有多高?與朋友幾則文字遊戲,折服眾人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名人也是人才輩出、燦若星辰。

到了宋朝時期,有這麼一位“奇才”,他不僅才華橫溢、留有很多詩篇,而且在史學、理學、文學、藝術等領域也是碩果累累,光耀千秋。

他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文化大家,一生學識淵博、才華橫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清新豪健。其詞開豪放一派;其書法用筆豐腴跌宕;其畫學文同,主張神似,是一位“全面”且有魅力的文化巨匠。

他就是“蘇軾”!1000年難得一遇的人才!

蘇軾的“才華”,到底有多高?與朋友幾則文字遊戲,折服眾人

記得在宋代筆記《庚溪詩話》有記載,宋神宗問身邊的近臣,蘇軾可以與哪個古人比作?有人說“唐李白文才頗同。”神宗說:“不然。白有軾之才,而無軾之學。”

這十二個字真是一語中的,宋神宗不失為有眼力的皇帝。蘇軾勝在才學淹博,堪稱十項全能。李白冠絕大唐,有經天緯地之才,但論學問、論博學,蘇軾還是要略勝一籌。

其中,從蘇軾的幾則與朋友的“文字遊戲”中,我們也可略見一斑。

蘇軾有一次與朋友聚會。聚會的人中有兩個人比較知名,一個叫劉貢夫,很喜歡和蘇軾開玩笑,蘇軾有時候也開不過他;還有一個人叫姜至之。

蘇軾的“才華”,到底有多高?與朋友幾則文字遊戲,折服眾人

姜至之也是一位極有才華的人。他們在喝茶聊天過程中,姜至之忽然指著蘇軾說,“老蘇啊,你的名字就是一味中藥”,蘇軾反問道:“這怎麼說”?姜至笑道,“紫蘇子”。

眾所周知,“紫蘇子”是一味中藥名。喜溫暖溼潤氣候,以疏鬆、肥沃、陽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長。味辛,性溫。歸肺經。功效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潤腸。

這時候蘇軾馬上就反應說:“你呀,不是半夏就是厚朴”。我們都知道半夏和厚朴也是兩味中藥名,並且半夏的毒性還很大。姜至之聽後很納悶,細問道:“為什麼呀?”

蘇軾緩緩說道:“那為什麼要用姜來治他呢?”這是因為半夏和厚朴如果要製藥的話,必須要和姜泡在一起,有時候還要炒、要炮製的。

蘇軾的“才華”,到底有多高?與朋友幾則文字遊戲,折服眾人

聽了蘇軾的解釋後,姜至之恍然大悟,周圍的朋友們對蘇軾無不歎服。

過了一會兒,蘇軾起身走了,劉貢夫就開玩笑道:“杏棗李,且蓯蓉”。翻譯過來就是“幸早呢,且從容”,意思就是,天還尚早呢,著急什麼呢?且慢慢地走。

其實劉貢夫的話裡,也是包含了很多東西的。“杏”“棗”“李”都是水果名,“蓯蓉”是一味中藥名。看似簡單的話,其實極為不簡單。

但是聰明的蘇軾一邊往外走,一邊隨口對上了“奈枳柿,須當歸”。翻譯過來就是“奈這事,當回去”。意思是說,沒辦法,遇到這事情,必須得回去。

“奈”是沙果,蘋果的一種;“枳”,橘子的一種,自古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說法;“柿”就是柿子,比較好理解。

蘇軾的“才華”,到底有多高?與朋友幾則文字遊戲,折服眾人

蘇軾對上的“奈”“枳”“柿”也是三個水果名,極為工整。更難得的是下半句的“當歸”,也是一味中藥名。“須”和“且”都是虛詞。由此可見,蘇軾才思之高,真的是世間少有。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讀者們,關於“蘇軾的才華和才學”,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