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撐多少年?

艾源堂養生科技


朱允炆在朱棣面前顯然還是太年輕了,朱允炆繼承大統的時候才21歲,而燕王朱棣都已經38歲了。朱允炆作為朱元璋欽點的皇位接班人,卻為何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裡就被皇叔朱棣推翻了政權?朱允炆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其實不然也。




可以說,朱允炆是最像父親懿文太子朱標的皇子,朱標的長子朱英雄幼年夭折(只活了八歲),朱允炆是事實上的嫡長孫。朱元璋放棄其他幾個年長的兒子而選擇了年紀輕輕的朱允炆作為皇位接班人,並非只是為了遵循“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皇位繼承製度,而是因為朱允炆確實有他自帶的閃光點,朱允炆雖然年輕,但是他為人卻非常正派,沒有皇室子弟的輕浮、紈絝,而是沉穩有度,誠孝至仁,朱允炆的性格操行都很像父親朱標。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從陝西巡視回來的太子朱標不幸染病去世,皇太孫朱允炆因為悲傷過度而日漸消瘦,朱元璋安慰他說:“而誠純孝,故不念我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去世,同年皇太孫朱允炆即帝位,改年號為建文。這一年,他才21歲,經過皇祖父三十一年苦心經營,“洪武之治”成績斐然,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大明天下一派繁榮昌盛氣象。




如果只是做一個守成之君,朱允炆完全可以做到。不過,建文繼位之初卻也大行改革,比如,他一改過去皇祖父重武輕文的思想,而是提高了文官在朝廷的作用。建文朝主持“削藩”國策的齊泰,黃子澄等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建文帝寬刑省獄,避免了冤假錯案的一再發生,洪武朝的大肆屠殺功勳之臣在建文帝時期沒再發生過,建文帝抑制宦官力量,對宦官不法嚴懲不貸。“建文新政”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年時間,但是對明朝後世皇帝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當然,如果從嚴格的標準講,朱允炆實在離他皇祖父還有不小的距離。建文帝自幼熟讀儒家經書,但不懂得圓潤變通。他和父親懿文太子一樣,性格溫文爾雅,即長皆與寬大著稱。他身邊的親近之臣,包括方孝孺、齊秦、黃子澄等人,都是懷理想主義,書生氣濃厚,對時局沒有大同觀認識的人。建文帝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削藩”畏畏縮縮始終放不開手腳。朱允炆是個十足的書生型皇帝,他毫無治國經驗,不僅不能和他的皇祖考比,甚至他那些雄才大略,鎮守一方的藩王叔父們,建文帝也遠不是他們的對手。在這些儒學官員的薰陶影響下,建文帝幻想著能以儒治國,推行他所謂的理想仁政,但是這在明初,幾乎都是不現實的事情。




建文帝本身就是個死讀書的書呆子,加上黃子澄齊泰儒家修齊治平理論的思想灌輸,所行新政皆是脫離實際,方孝孺還建議建文帝從古籍經文中去尋找治國的靈感。這三個人雖然正直勇敢,胸懷為天下蒼生計的理想。但他們都是腐儒之見,缺乏實踐意識,反而使建文帝在施政理念上一再脫離實際。燕王朱棣打著“傾君徹”的名義靖難起兵,目標就是直指齊泰、黃子澄。即便朱棣不造反,估計建文王朝也難以維持太久。


大國布衣


在建文的削藩之下,假設燕王朱棣不會造反,那麼在其他藩王或無能力,或無勇氣起兵造反的情況下,建文的確很可能完成削藩,囚廢全部藩王。有些觀點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以建文仁孝會造出一個不遜永樂的盛世。

然而情況可能並不那麼樂觀

一,眼光不好,政治經驗少。建文剛繼位的時候政治經驗少,政治能力也不出眾,但朱元璋給他留下的班底助他做個守成之君倒也不難。但是建文眼光不好,居然重用方、黃之流,形同宰輔。方黃二人過於理想化,雖然滿腹經綸,但缺乏治世之才,當個教書先生尚可,用來治國的話,只會把建文帶偏,腐儒用的不好可是會害死人的。方孝孺整天唸叨什麼上古井田和恢復上古官制這些不靠譜的玩意,關鍵建文就信這套。

二,北元殘餘實力不弱。雖然徐達等人1367年北伐成功之後,取下大都,將北元趕往大草原。藍玉也於1388年在捕魚兒海擊破北元小朝廷,全殲其主力部隊中央禁衛軍,致使北元內亂不斷,隨著脫古思帖木兒被殺,北元正式分成韃靼和瓦剌。但即便已經分裂,他們的實力依舊都不容小覷。1409年朱棣命令淇國公丘福率軍十萬進攻韃靼大汗本雅失裡,由於丘福不聽勸諫一意孤行,使長途跋涉已經疲憊的大軍在未經休整的情況下碰上了以逸待勞的韃靼軍,全軍覆沒。1449年,由於明英宗聽信太監王振,導致土木堡號稱五十萬的大明精銳兵團被瓦剌全殲。



朱元璋雄才大略,為什麼要分封?

一、的確是他寵溺子孫。二、大明初定,局勢尚不穩定,洪武年間叛亂偶有發生,永樂年間也有唐賽兒反叛。三、北元實力依舊很強。所以不得不分封諸王以鎮之,尤其是九大塞王,實力最強,此時的分封制是利大於弊。

然而這些建文都不懂,他只是覺得諸王是他巨大威脅,必除之而後快。原因也很簡單,他並不是朱標第一順位繼承人,能上位全靠朱元璋力挺,所以他才會在剛登大位,屁股還沒坐熱的情況下就謀劃並開始削藩,一年之內連削五王,直逼燕王。其中周代齊岷四王全部被囚廢關押,湘王不願受辱,闔宮自焚,由於讓建文背上殺叔之名,讓愛惜羽毛的建文和其黨羽大怒,建文非但沒有收斂骸骨以厚葬,反而賜其諡號戾。



建文的朝廷是個文人朝廷,他主要寵信的也是文人,尤其是近臣方黃之輩。假設朱棣不反,削藩很可能會成功,論功行賞,替建文出主意的方黃之輩自然會更受寵信和重用。那麼方孝孺一直積極主張的復周禮、覆上古井田的建議就很可能被建文采納通過。一旦實行復上古井田,朝局動盪,天下不安,民不聊生。此時外無藩王屏護,內有腐儒作亂,一旦在蒙古高原虎視眈眈的韃靼瓦剌共同舉兵南下,大明二世而亡也未必不可能。


龍武驍衛


這個問題非常好,因為這不僅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更是一個可以讓人腦洞大開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誰的答案更符合邏輯。

我覺得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非常有可能開創一個大明盛世,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朱允炆即建文帝上位時,才21歲,是朱元璋親自帶大、培養的皇位接班人,對朱元璋時期的弊政是有深入瞭解的,一上臺就著手實行了“新政”,改革祖制,說明他不併是一個墨守成規的皇帝,而是一個銳意進取的改革家,他的新政主要是兩塊,一是改革法制,二是實行消藩。建文帝認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過於苛嚴,特別是那些在誥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懲罰條款更是如此。據說,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從他的法典中取消73條這樣的條款。在他即位以後,他禁止以誥文為根據來進行審理和判案,同時停止張貼榜文,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蓋了他事實上對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這些說明建文帝不僅有改革的意願而且有改革的智慧,其次在經濟上,建文朝廷也制定了一些新措施,以減輕前朝某些過重的稅收,限制佛、道二教寺觀所能擁有的免稅土地的數量,削奪世襲封藩,可惜這些政策大部分都被朱棣廢除了,如果這些政策可以得以有效執行,那大明王朝很可能迎來像大漢王朝“文景之治”一樣的修養生息的局面;

2、 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的一個兒子,生性殘暴,嗜殺成性,經過元末戰爭,除山西少數地區外,中原地區已人丁稀薄,土地荒蕪,加上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燕軍南下時,大肆殺戮,直接導致後來不得不繼續實行大移民的政策,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朱棣上臺之初,全盤否定了朱允炆的所有新政,包括消藩,實際上是政治上的一種倒退;

3、 朱棣雖然是明朝歷史上比較有為的皇帝,但是他連年的征戰及好大喜功的性格極大的破壞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鄭和下西洋雖然宣揚了明朝的國威,但是不屬於正常的貿易而是一種朝貢貿易,極大的耗空大明的財庫,所以後來不得不取消了;

因此我認為,如果朱棣不造反,在大明最需要休養生息的時間沒有靖難之役,大明將開創一個空前盛世。


歷史聯盟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問:朱允文有治國才能嗎?

這就需要看朱允炆即位後所實施的措施。

朱允炆即位後施行了哪些措施

1、針對洪武時期武官地位最高、事務官次之,文官地位最低的現狀,朱允炆接受方孝孺等提出的文官制度改革:

A、在廢除丞相後,作為文官最高職位的六部尚書僅為正二品,比五軍都督府的正一品低,於是將六部尚書提升為正一品,並增設左右侍中,位在侍郎之上;

B、改督察院為御史府,改都御史為御史大夫;

C、撤銷十二道,改為左右院,左院為拾遺,右院為補闕;

D、改通政司為通政寺,改大理寺為大理司——純屬無聊;

E、擴大詹事府、翰林院的編制,增強文官的質詢諫諍功能。

基本上朱允炆進行的文官制度改革,除了提升六部尚書品銜為正一品、擴大翰林院編制外,基本上就沒有多大意義,也不屬於急務,只是方孝孺等復古理想的實施而已。

2、還是皇太孫時,朱允炆參考《禮記》和各朝刑法,向朱元璋提出修改73處過於嚴厲的《大明律》條文,但是沒有得到回覆。

3、朱允炆即位元年,就將刑部的囚犯人數減少朱元璋洪武時期人數的30%——這30%的囚犯都是被放回去了。

4、裁軍措施。規定全家在興州、營州、開平當兵的,允許一個人回家為民;全國所有衛所,凡獨子當兵的,都放回家為民。

5、惠民措施。賜老人米肉棉布等生活用品,將孤寡殘廢生病的人收為官養。

6、減免江浙等地方的賦稅。

7、即位後立馬收回藩王兵權到朝廷,急切削藩,導致引起靖難之變。

朱允炆改革的影響

1、重文輕武,以文官壓制武官,削減武官的利益,致使武官們沒有在靖難之變中盡心盡力的支持朱允炆;

2、採納方孝孺的復古建議,推行一些不急不癢的措施,有改革之名,無改革之實;

3、削藩太過急切,沒有做好安撫和邊境防守的措施。

對朱允炆個人能力、品行的推斷:

1、具有儒家的仁政思想。從勸朱元璋修改大明律,即位後實行的寬政措施可以看出。

2、做事衝動、思慮不周詳。從急於削藩、在靖難之變中要求班師導致明軍從原本的優勢變為劣勢等可以看出。

3、優柔寡斷。即便面對朱棣起兵,朱允炆依然沒有想要處死朱棣的想法,幾次下詔朱棣罷兵、議和。可以說,只要朱棣同意罷兵,朱允炆還是讓朱棣繼續做他的燕王。

簡單說,朱允炆是一個有仁心、做事衝動、優柔寡斷的人。他可以做一個守成皇帝,只要沒有面臨大環境。

現在回到題目,假如朱棣不反:

1、朱允炆可以穩坐他的皇位,治國國家也會風生水起;

2、朱允炆即位是21歲,假設朱棣即位22年也是朱允炆在位時間的話,由於朱允炆殺伐能力的缺乏,明朝將面臨:

A、不會攻打越南,嚴格遵守朱元璋的不徵諸夷國名的遺訓,會盡早承認越南的獨立。

B、北元會繼續存在,而且很有可能在朱允炆即位10年後奪回燕京:原因:

朱允炆在南京,可以放棄燕京;

朱棣等藩王被削藩後不會活到當時,明朝原來的老將會老死;

即便朱棣五徵漠北,蒙古還是可以迅速恢復實力——瓦刺部的崛起就是明證;

朱允炆治理下,不會大規模遠征蒙古,蒙古勢力很有可能在十幾年後和明朝以黃河為界。

簡單說:加入朱棣不反,朱允炆繼續治理,明朝的歷史只有兩種情況:

1、北宋和契丹的兄弟聯盟關係,很有可能是以黃河為界,或者是淮水為界;

2、南宋和女真的君臣藩國關係,明朝治理兩淮、江南地區,北部為蒙古治理,即恢復朱元璋統一南方時和元朝的疆界。

但不管是朱允炆,還是朱棣,蒙古都是明朝滅不了敵人!問題就在於,明朝是否願意放棄河西、山西、河北等地區。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我們來看看這種情況,就是皇帝的皇位傳孫是一種什麼樣的結局。

(朱允炆)

除了朱元璋皇位傳孫外,歷史上至少還有兩個事例值得參考。一是晉武帝司馬炎。當時晉武帝的皇位繼承人是白痴兒子司馬衷,晉武帝之所以最終沒有換人,還一直讓這個白痴繼續當太子,是因為這個白痴兒子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孫子司馬遹,晉武帝的想法是,就算兒子是個白痴,但是傳位到孫子輩就好的。可是結果並沒有如晉武帝所願,在他白痴兒子繼位的時候,全國就爆發了主要由他的另外一些兒子參與的“八王之亂”,最終不但他聰明的孫子司馬遹被殺,而且國家也亂了,最後北方少數民族趁機入侵,滅了西晉。

另一個事例是,蒙古大汗窩闊臺確定的皇位繼承人是二兒子闊出。後來闊出在發動對南宋的戰爭的時候,在戰場上被打死了,窩闊臺於是把皇位繼承人給了闊出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孫子失烈門。但是他去世以後,在他的六皇后脫列哥納的強力干預下,窩闊臺的大兒子貴由奪得了皇帝之位。而貴由奪位,又引發了窩闊臺的侄子們的不滿,最後皇位傳到了他的侄子蒙哥那裡。

(朱棣)

從這兩個事例,加上朱元璋傳孫的事例來看,一個皇帝想繞過他剩餘的兒子們,直接把皇位傳到孫子那裡,最終都是悲劇的結局。為什麼都是悲劇的結局?因為兒子們不服啊!如果是傳給其中任何一個兒子,可能其它兒子心裡有意見,但都不會有那麼大的意見。傳孫子就不一樣了,兒子們還年富力強呢,為什麼就要傳到孫子的頭上呢?難道兒子中就沒有一個行的嗎?這邊兒子們不服氣,孫子為了坐穩天下之位,必然要削藩。不削藩,天下就會分裂。但是一削藩,兒子們就更加不服,因此,這必然讓矛盾越來越升級,最終新的戰爭形成。

從這裡可以看出,就算朱棣不造反,朱元璋的其它兒子最終也會造反,戰爭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如果不是強勢的朱棣造反,而是朱元璋一些不太厲害的兒子們造反,朱允炆能不能擺平他們呢?這個很難說,我個人認為也不容易。一是朱允炆本人的性格比較文弱,優柔寡斷。二是由於朱元璋殺功臣,朱允炆身邊缺少厲害的武將。這兩條就決定了朱允炆很難贏得一場戰爭。

(北元和明朝的對峙)

再退一步,就算朱允炆把所有的叔叔們都幹掉,他是不是就能坐穩江山呢?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有一點,他定都在南京,在中國古代冷兵器時代,在中國古代南北對抗是一對尖銳矛盾的時代,沒有一個定都在南方的朝代,能夠抵擋得住北方少數民族的強力侵略。所有那些定都南方的,都是在北方的大片土地被北方少數民族佔去以後的無奈行為。

而明朝面臨的國際形勢更嚴峻。一是北元被攆出去了,正不服氣,二是四大汗國中伊爾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的帖木兒帝國強勢崛起。朱允炆的國家遭受北方少數民族的強大入侵,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定都在南京的朱允炆,他基本上是很難應付這種局面的。很可能就被佔去大片江山,更嚴重的還有可能滅國。

所以,朱允炆繼續幹皇帝,明朝是非常難受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能撐多少年不好說,但客觀的講,能不能搞出一個“建文盛世”且不談,但也不至於像某些答主所說的明朝會“二世而亡”,亡國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內有大亂、外有強敵,但是明初一個都不佔。



最壞的結果:蒙元反撲提前、北方邊境安定時間減少、後期燕雲之地又落入遊牧民族之手,明朝由一個大一統王朝縮水成南方偏安政權。

朱允炆的軍事、政治能力固然已經被歷史證明了有多水,掌舉國之力卻幹不贏偏安一隅的四叔,說明他的綜合能力極差。自己能力差也就算了,偏偏又任用了方黃齊三人,這種即忠且庸的人,破壞力比奸臣還要大,“書生誤國”放他們仨身上一點不過份。

雖然我也不看好朱允炆的治國能力,但是說因此亡國就有些偏激了~


明初繁榮昌盛屬於大概率事件,改朝換代後,由於大量人口死亡,人多地少的情況下,沒有戰亂負擔的民生是恢復很快的,任意一個守成之君都能“打造”出一個盛世來。

朱允炆這個標準的儒家弟子,即位後又繼續推行輕徭薄賦的養民政策,江浙地區的賦稅甚至降低到只有朱元璋時期的15%,雖然對於國家的財政收入影響很大,但是這時候並沒有明朝後期那種嚴重的土地兼併情況,國家賦稅也能正常收取,只要不去搞什麼大工程或者頻繁的對外戰爭,就不會出現嚴重的財政危機,而老百姓有飯吃就不會去造反。

越是王朝後期,繁榮之後的弊病出現了,才越需要英明之主。

至於軍事方面,朱允炆固然沒有遷都北京的眼光和魄力,不過這時候的北元,經過朱元璋在位期間幾次遠征,已經沒有了“光復中原”的實力,內部分裂造成的內亂,最多在明初在北方邊境做一些騷擾性攻擊,這時候明軍的戰鬥力還沒有直線下降,擋住北方的遊牧民族還不成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朱棣靖難打了三年雖然幾度大敗南軍,但始終只能在北平附近轉悠,如果不是最後孤注一擲繞過大城直奔南京這種“賭命”行為,靖難的結果還真要兩說,原因是李景隆雖然是個大草包,但是盛庸、鐵鉉、平安等南朝大將都不算太差。

總結一下就是,假如朱棣不造反,那麼朱允炆做個守成之君也是綽綽有餘的,不是朱允炆能力問題,而是明初的國內外環境決定了一切,即便遊牧民族捲土重來,最多也就是北方局勢更糜爛一些,朱允炆得個善終並不難。


瘋狂的008


我們都知道,本來朱元璋是把江山讓給了孫子朱允炆,可是,最後江山竟然被朱棣跟篡奪了,不知道老朱地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大家都清楚朱元璋打下江山來很不容易,他對待江山的繼承人,也是格外的小心的。最初他是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長子也就是朱標。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朱標死在了老朱的前面。可以說這突來的一切,打亂了朱元璋原本的計劃。

現在擺在朱元璋面前的第一個問題,當然就是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了。

太子朱標死了,是選朱標的兒子當皇帝呢?還是選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呢?

這個問題可能老朱想了很久。

畢竟這個問題是怠慢不得的,因為中國歷史上已經出現過很多,沒有選好繼承人,而導致亡國的事例了。

中國漢人當皇帝的時候,一般是選擇嫡出的長子當皇帝,這樣的話,不大會引起皇室之間的骨肉相殘。

但是,朱元璋的問題是長子死了,其他的兒子要選誰呢?

似乎選誰都會引起矛盾,於是,老朱索性繞過了兒子。直接選擇了孫子朱允炆來當皇帝。他以為自己選孫子當皇帝, 兒子就沒有意見了。這個天下就會太平了。

沒想到朱元璋的這一做法,恰恰相反引起了公憤,最起碼朱元璋的兒子是不服的。憑什麼皇位要傳給一個沒有任何戰績可言的黃毛小子呢?

再加上朱允炆一上臺就大力的削藩,導致本來對他就不滿的叔叔們,更加的對他不滿了。最後索性朱棣直接把朱允炆給幹掉了,篡奪了皇位。

我們假設一下朱棣若是沒有篡位的話,朱允炆治理大明王朝,能走多遠呢?

朱允炆當皇帝的時候,只有21歲,且是一個太平天子,他是沒有參加過戰爭的。這個年齡,再加上他本身的經驗,就已經是他的短板了。

毫無疑問這一點是他比不上朱元璋其他的兒子的,最起碼朱元璋的兒子都能打,威望要比他高的多。

朱允炆的眼光也不咋地,通過他用的那些討伐朱棣的人來看,至少他用的都是錯誤的人。再加上他本身的仁慈,軟弱,導致了他最後丟了天下。

這都是當皇帝不能有的,皇帝就要心狠手辣,就要唯我獨尊。

在朱允炆當皇帝的漫長生涯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反叛他的人,即使不是朱棣,而是其他人,朱允炆也未必對付得了。

當然了我們目前所說的都是內鬥上。

若是朱允炆連內鬥都打不贏的話,那對付外敵上,他就更差勁了。

他能比得上曉勇善戰的馬背上的民族嗎?他敢把都城建在距離少數民族只有幾十裡之遙的北京城嗎?他能平衡的了臣子,兄弟,國家之間的利益嗎?

可以說每一件事對他來說,都是一個災難性的考驗,我覺得若是讓朱允炆當皇帝的話,明朝肯定是走不遠的,至少走不了兩百多年。


漢史趣聞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朱允炆的失敗,不是敗在懦弱和婦人之仁,而是失敗在年輕和經驗不足。畢竟,朱允炆上臺時才21歲,而朱棣已38歲,且經過軍事鍛鍊。

如果能讓朱允炆活到40歲以後,大明朝的格局就不一樣了。40不惑,人到40以後就開始穩重了。



明朝的問題在哪裡?明朝的滅亡原因是什麼?

第一個原因:吃財政飯的朱家宗室子弟繁衍太多,把朝廷吃垮了。明朝宗室俸祿問題在嘉靖年間(1522-1566年)就已經比較突出,嘉靖皇帝朱厚熜在晚年頒佈了《宗藩條例》企圖進行限制,但收效甚微。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明朝朱家皇室有15.7萬人,加上服務人員,上百萬,這些人都是吃飯不幹活的,而當時全國只有5000多萬人口。有的遠支已經很窮了,我看《明實錄》發現:明朝皇帝第一次賑濟皇室子弟的時間是萬曆十五年(1587年),此時明朝建國已經219年,距離明朝滅亡還有57年。



第二個原因:遷都北京使得明朝缺乏戰略緩衝。朱棣遷都北京後,明朝在事實上形成“天子守國門”的態勢,京城距離最近的長城就是幾十公里,少數民族的騎兵一旦越過長城,要不了兩個小時就能殺到京城下。首都缺乏戰略緩衝,準備應戰時間就短,容易處於被動。滿清曾經在崇禎年間(1628-1644年)五次越過長城搶掠,崇禎皇帝沒有更好的抵禦辦法。雖然組織了抵抗,花了很大人力物力,但是面對滿清快速機動的騎兵,明朝心有餘力不足。



第三個原因:北方邊防耗費了國家太多的錢糧。北方邊防是燒錢機,修長城、駐紮大量的軍隊,每年要花大量的資金。《明神宗實錄》記載僅僅是在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到四十八年(1620年),北方邊防就花了將近2000萬兩白銀,是明朝中央財政近5年的收入,徹底搞窮了明朝。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軍5萬餘人與努爾哈赤的大軍在遼東薩爾滸大戰失敗,明軍幾乎全軍覆沒,明朝元氣大傷,遼東形勢急轉直下。萬曆皇帝於第二年去世,想必與此敗多少有關。



圍繞上面三個問題來分析一下如果朱棣不造反明朝的發展推測:

第一個問題:朱允炆能解決藩王俸祿的問題嗎?我分析認為,朱允炆不能徹底解決藩王問題,但可以延緩藩王的繁衍和俸祿的大幅增加。朱允炆上臺一年內就削除了5位藩王,將他們貶為庶人,朝廷節省了一大筆開支。如果不是燕王造反,不出意外,朱允炆的削藩工作將會繼續推進,這樣一來,明朝藩王的數量將會大大減少,藩王俸祿對財政的壓力也沒有那麼快形成。朱棣奪取帝位後,當起了老好人,對藩王的態度是好好花錢養著,但要削除他們對抗中央的軍事力量,正是朱棣這個好好養著的做法,後來給財政造成很大壓力。從第一個問題分析來看,朱允炆的做法比朱棣更有利於延續明朝的壽命。



第二個問題:遷都北京問題。朱元璋說過,北京並非都城的選項,作為朱元璋的皇太孫,朱允炆應該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朱允炆即便遷都,也不可能會遷到北京去。不遷到北京,首都在南京或遷到西安、洛陽,少數民族的騎兵並不敢大舉深入內地,明朝中央政府對付少數民族有足夠的戰略緩衝,更有利於穩定,至少更有利於守住基本盤,比如長江以南。有人說,明朝如果不定都北京,應該沒有那麼快滅亡。我認為有道理,起碼可以像南宋那樣南北對峙很久。

第三個原因:北方邊防問題。這個問題,無論誰當皇帝都要面對,不用多說。


綜合以上分析,我覺得如果朱棣不造反,按照朱允炆的路子走下去,明朝可能會延續更長的時間,但是很可能後期像南宋一樣,南明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坐看東南了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可以順利的接著當皇帝,只要朱棣不反,其他藩王嚇死他們也不敢和朝廷對抗


具體朱允炆能撐多久,我覺得可以撐到死,且不論怎麼死的話!只要朱允炆能把朱棣熬死的話,那大明天下永遠都是朱允炆這一支,朱棣那一支除了朱棣敢反,其他人誰也不敢反。

如果有人說朱棣也有個勇猛的兒子,他可能反,這個概率是零,為何?因為燕王世子是老大,這是朱元璋欽定的,而老大比較安穩實在。那個勇猛的兒子繼承不了燕王之位,在勇猛也是沒實力的,同時那個皇子有勇無謀,不是當皇帝的料,朱棣曾許諾把皇位給他,不到最後還是給了朱瞻基的老爹了嗎?當然能給老大皇位,也是因為朱棣有朱瞻基這個好皇孫。

但最終朱棣反了,還成功了,歷史也沒法猜測,如果朱棣不反,這個世界充滿了偶然性,誰也說不定會是如何


王侯將相那些事兒


如果沒有靖難,朱允炆大概很有可能成為和楊廣走完全相反路線的一對難兄難弟。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怎麼可能?朱允炆以仁孝著稱,怎麼可能和著名的、好大喜功的暴君楊廣歸為一類?

先別忙著噴我,聽我慢慢說。

首先,之所以會這麼說,主要是基於封建王朝的著名“二代定律”。一般來說,在封建王朝的第二代統治者統治時期,都會發生一些非常重大的事。如果二代賢明,或者順勢換個賢明的,王朝便可度過危險期,進入一個真正的大上升時期,基本百年國祚是穩了。反之,就是雞飛蛋打,空歡喜一場,別管王朝的建立有多輝煌,大廈崩塌也不過是轉瞬間的問題…

基於這個定理,楊廣是最好的反面例子,當然此外還有秦二世、晉惠帝,以及一大批短命王朝的二代皇帝們。

而朱允炆很顯然就是個廢物皇帝…這個評價雖然可能帶有一絲主觀情緒,但也是建立在充足的客觀事實基礎上的。單憑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自家藩王用正面造反的收到推翻的皇帝這一殊榮,就能證明很多事。

當然,我們也能對這個皇帝仔細分析一番。

首先,朱允炆號稱仁孝,然而仔細一看,其實都是裝的。本質上來講,他是個典型的偏聽偏信、剛愎自用的皇帝。

他繼位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廢除了很多朱元璋的政策,一方面直接打臉了朱元璋,另一方面也激化了潛藏的社會矛盾,否則朱棣哪有那個人格魅力,能造反成功?

先說打臉朱元璋,這是不是孝順暫且不提,單說一下現實層面的問題。朱元璋的總體政策有兩項是朱允炆改得比較多的,一個是嚴酷刑法,一個是減免稅制。

朱元璋的嚴酷刑法其實主要針對的是官員,何曾有半點對老百姓苛刻的地方?那這所謂的寬鬆就很有意思了,放寬的是誰的韁繩?縱容的又是誰?彈冠相慶的又是誰?

所以明白為什麼某些人要為他唱讚歌了吧?這背後的邏輯簡直一目瞭然,老百姓,老百姓能做出錦繡文章?老百姓算個卵?

再說所謂減稅,乍一聽減稅,好像真是好東西,這個皇帝好仁慈!

但如果你學過一些經濟和財政方面的知識就會明白,這只不過是表面功夫。國家稅收和財政是一把不得不用的雙刃劍,稅收過低,國家機器的運轉就要出問題,而過高,則會激起民怨,甚至民變!

明朝當時的財政具體收支情況很難進行分析了。但有一點很簡單的邏輯,明朝本來就是小財政,將原本的賦稅重地大規模減稅,那會不會出現大規模虧空,出現了虧空又從哪裡補?

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沒有統治者會冒著自身崩潰的風險去體恤老百姓,這是個基本道理。

給經濟發達地區減稅,千古未有的奇聞搞出來,可最終這個單會由誰來買,就是個很微妙的事了…

再來說真正的純孝仁德。

朱允炆上臺幾個月,搞掉五個皇叔,其中還有一個被逼自焚,其他幾個也是毫不講理地廢為庶人,並貶謫邊疆蠻荒之地。說實話,這種手段即使是在皇帝當中也算是非常狠的了。

誠然,朱允炆確實面臨二十幾個叔叔的強勢圍觀,形勢也很微妙,但不管是於情於理,他這種做法都是很蠢的。

對親叔叔無端,或者說因為莫須有的猜忌就頻頻下狠手,正常人都幹不出來,孝字算是被徹底拋棄。

同時也愚不可及,那麼多藩王,前面的都被他搞死或者搞得生不如死,一點活路不留,別人不造反都等死麼?

這也是靖難中全國諸藩,只見半推半就幫朱棣,不見有人撐他的根本原因。

從這一點來看,朱允炆的水平真的很堪憂。

最後就是朱允炆的偏聽偏信達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這種皇帝是最可怕的,畢竟哪怕你是真的喜怒無常,大家還有個盼頭,可你作為皇帝,是個偏執狂,情況就很尷尬了。還是個具有樸素浪漫情節的幻想型偏執狂,那絕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絕望…

大家都知道,朱允炆寵信方、黃、齊等人,而朱棣起兵的藉口基本上和西漢七國之亂如出一轍。人漢景帝怎麼做的?二話不說,一刀就把晁錯砍了,這下看你怎麼說?難題就回到了造反派手裡。而朱允炆怎麼做的?不管前線打成啥樣了,始終堅持初心不改,愛得深沉。

另外,就算不是考慮給朱棣找麻煩的角度,黃子澄舉薦李景隆領兵,並且謊報軍情的大罪,依然榮寵不減,甚至毫無表示,怎麼不讓人心寒?

人心散了,隊伍怎麼帶?

仔細梳理,其實這些個所謂的大儒們,乾的好事絕不是一星半點,排斥的也不僅僅是耿炳文這種老將,不對盤的文官照樣直接弄死,或者逼走,不管你有多大本事,老子有皇帝的寵信,就是能搞死你!茹常、鬱新等一批實幹名臣,在建文盛世被貶的被貶,辭官的辭官,正是這些大儒、良心的傑作。

至於嘴上說的大道理,說是肯定要說的。至於做嘛,化妝轉進,堅持抗戰難道就不是聖賢之道了麼?

這簡直就是教科書般的後世為官楷模,可以說是嚴嵩之流的真正祖師爺,怎麼不讓這些人推崇?

這也就解釋了朱允炆在靖難中失敗的根本原因,則解釋了此後輿論風向始終有些詭異的原因。

再回到正題,為什麼沒有靖難朱允炆也長不了?

客觀分析一個統治機構的穩定,不考慮所謂的歷史貢獻什麼的長遠的事,就考慮眼前。最重要的莫過於平衡!

漢朝講的是外戚官宦門閥之間的平衡,唐朝是中央和地方的平衡,宋朝也講究個新黨舊黨輪流坐莊…凡是某一股勢力呈現絕對獨大的時候,就是這個權利體系徹底崩潰的時候!

而朱允炆的所作所為,就是讓“清流文臣”勢力無限做大!(暫且叫這個名字吧,至少人家自己是這樣標榜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要講什麼情懷操守,畢竟聖人是極少數特例,當某一個特定勢力無限做大之後,會進一步毫無節制地擴張權利,攛掇利益。這個利益不僅僅是現金,也可以是其他資源。想象一下,當這幫被皇帝給予了無線信任,卻武不能禦敵,文無法治國,只知道排除異己和喊口號的集團統治一個新生的帝國幾十年,會發生什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