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春秋五霸,哪个国家维持的霸业最长,哪个国家最短?

民间非知名评论工程师


春秋时期有四大强国,分别是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北方的晋国,这四个国家均有一段时间的霸主地位,其中晋国最长,秦国最短。公认的第一任霸主是齐桓公,他开启了霸主模式。所谓霸主,就是代天子征四方以伐不臣,霸主虽不是天子,但是实力却远远超过天子,权力也远远大于天子。诸侯可以不朝贡天子,但必须要听霸主的命令,否则有亡国失地之危。

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霸权快速丢失,这时宋国的宋襄公高举齐桓公大旗,他平定齐国内乱,以齐桓公继承者自居。宋国是小国,不具备霸主的实力,但宋襄公有名声,也能联合诸侯对外作战,不过最终在跟楚国的战争中落败。宋襄公之时,晋国已经强盛,晋文公上位后,作三军六卿制,对外四处征战,以其实力赢得了霸主之位。五霸中最没有争议的霸主主是齐桓公、晋文公。

晋国的霸业持续时间较长,它先后接受了秦国、楚国的挑战,其强劲的实力让秦楚两国不得不联合对晋。秦国被晋国打败后,不再向中原争霸,转而向西戎用兵,史载秦穆公西霸戎狄,灭国十二,拓地千里。楚国北上,遇到的最强对手就是晋国,尽管楚庄王时代击败过晋国,但是楚国的霸主地位并不被中原诸侯承认。晋国低蕴深厚,以一国之力力敌秦楚两大国,可谓霸业持久。后来晋国支持吴国对楚作战,吴国一度攻破楚都,在秦国的帮助下才收复国都。

吴国、越国的霸业都是昙花一现,且不被中原诸侯广泛承认,因此他们不算真正的霸主。秦国从穆公称霸西戎后,经历了四代乱政之祸,秦国衰落了,且衰落得十分严重,战国初期,秦国差点被三晋之一的魏国给灭了。相比较而言,楚国虽然也衰落了,但是楚国实力依久,中原战国不敢轻视楚国。齐国虽然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但是实力不损,且随着田氏代齐的完成,齐国实力更强,是战国初期唯一敢跟魏国硬战的战国。


大秦铁鹰剑士


春秋五霸,哪个国家维持的霸业最长,哪个国家最短?

提这个问题,就是对春秋五霸不了解。春秋五霸指的是五个人,不是指国家。论称霸的国家,则只有晋国和楚国,晋楚争霸贯穿着春秋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最后赵魏韩三家分晋,标注着春秋时代结束,东周进入战国时代。

尊王攘夷齐桓公

春秋时代的霸主,实际上就是"盟主",霸同伯,相当于诸侯之长兄。要想成为霸主,必须得到周王的授权。霸主可以号令诸侯,集合诸侯之兵,讨伐对周王不臣的诸侯国家戎狄蛮夷之国。

但春秋时代,周王只是名义上的共主,不断有诸侯和中原之外的其他民族挑战周王的权威,周王也无力征讨。而霸主的权威更高,打着周王的旗号约束诸侯,尊王攘夷,成为事实上的领袖。

其他诸侯国不仅要向王天子进贡,也要向霸主进贡,还有参加会盟,跟随霸主出兵打仗。如若不从,马上就有亡国的危险。事实上所有的霸主国家,都灭了不少周边小国。

春秋时代能够称为霸主的诸侯,公认的春秋五霸包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阖闾,也有人把郑庄公、宋襄公、越王勾践列入春秋霸主。其中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是周王承认的霸主,楚庄王是周王被迫默认的霸主,郑庄公是率先打破周王权威的春秋小霸、宋襄公是企图称霸的但不成功的霸主。

大器晚成晋文公


若论霸业最长的国家,则非晋国莫属。晋国在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同年召开了“践土之盟”大会和“翟泉大会”,晋文公重耳被中原各主要诸侯国公推为盟主,周天子予以承认。

晋国霸主地位,一直到公元前482年黄池大会上吴国夫差称霸,晋国失去霸主地位,持续约150年,当然中间晋国也多次经历内乱,也被楚国打败过,但总体上仍为霸主。

其次是楚国,楚国自楚庄王时代,多次与晋国争霸,贯穿了春秋时代霸业的主线,长期主宰春秋时代其他国家的命运。

而其他霸主国家,称霸的时间短,影响范围不大,比如齐桓公,齐桓公为春秋首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约40年,但齐桓公去世,齐国内乱则霸业衰败。郑庄公、宋襄公只是一时小霸主,无关大局,秦国长期处于西陲,不参与中原政治活动。吴越争霸主要在东南一带,且处于春秋后期。

问鼎中原楚庄王

晋楚之间争霸,自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开始,到公元前546年弥兵大会之间,先后发生过11次战争,其中晋国获胜9次,楚国获胜2次,晋国占据着绝对优势。

比较著名的战争包括城濮之战、鄢陵之战。总体上晋国占据主动,但未能消灭楚国,楚国仍然保持着强大实力。

由于晋楚争霸,中原各诸侯国经战火之苦,疲惫不堪。公元前546年,经过宋国大夫向戌的不懈努力,往来奔波,14个国家召开弥兵大会,约定晋楚两国大致上平分霸权。除了齐国和秦国外,其他国家都需要向晋国和楚国进贡和朝拜,各国免去了连年征战之苦。

弥兵大会后的约定维持了40年大体上的和平,公元前406年,晋国与18国诸侯会盟约定伐楚,废了弥兵大会之约,晋国成为中原唯一的霸主。后虽然没有攻打楚国,但楚国已经完全孤立,蔡国、唐国又联合吴国,一举攻入楚国郢都,直到楚国向秦国求救才得以复国。

在此之后,吴王阖闾之子夫差继位,又打败齐国,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周王也派代表参加,吴王夫差以去掉王的称号改为吴公的代价取得主盟地位,晋国的霸主地位也结束了。但此时,越王勾践已经偷袭了吴国,夫差不久后即三战三败被自杀身亡,吴国也被灭了,应该说吴国是称霸的时间最短霸主,没有之一!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公元前472年,在徐州与诸侯会盟,当上了春秋最后一任霸主,被周元王封为"越伯"。但是越国称霸也只是昙花一现,勾践死后越国很快陷入内乱,甚至又恢复到了原始部落状态,连王也没有了。


郑说豫见



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一个文艺概念。而非史学概念。这就与杨宗保、穆桂英类似,也是文艺概念。真正的历史上,杨文广并非杨宗保之子,而是杨延昭之子。杨宗保和穆桂英是虚构的人物。

鄙人曾在《议春秋五霸》一文中,以三大标准评选霸主:一是取得争霸战的胜利或不战而屈人之兵;二是以霸主身份大会诸侯;三是被周天子承认和册封。此外,成为霸主之后,他干的好与坏?要看是否救危济困,主持公道。

最终总结出春秋时期有十位霸主:

满分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晋平公和越王勾践。

及格霸主有楚庄王、晋昭公、晋顷公。

其中,绝对优势的超级霸主有三:晋厉公、晋悼公和晋平公。这三位国君在位时,晋国的国力和威望就如同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英国和今天的美国。

春秋第一霸,便是八年之内,九合诸侯的晋悼公。晋悼公在春秋十霸中的地位,就如同乔丹在篮球界,马拉多纳在足球界一样,独领风骚。

至此,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诸侯显而易见——晋国。称霸长达140年。

春秋时期称霸时期最短的诸侯是楚国。春秋时期主要的争霸,是晋楚争霸。在多次争霸战中,楚国唯一一场胜利。是在邲之战中战胜楚国。

公元前589年,楚国大会诸侯于蜀。鲁、齐、秦、宋、郑、卫、陈等诸侯参与会盟。楚庄王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三位霸主。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楚国称霸的时间是从邲之战胜利开始,到鄢陵之战失败结束。其实不然,三年之后,以宋为代表的诸侯又纷纷亲晋。鲁成公五年,晋会合鲁、宋、卫、曹伐郑。郑晋结盟。楚子伐郑。诸侯救郑……又一番拉锯战在郑国上演。

所以,春秋之时最短暂的霸主是楚国,称霸只有短短三年。

附录:春秋时期,晋国与齐秦之间的很多战争。也属于晋楚争霸战。例如:晋国在邲之战失利后,先在鞌之战中战胜齐国,瓦解了齐楚同盟。又在麻随之战中战胜秦国,瓦解了秦楚同盟。这两次战役并非齐晋、秦晋争霸战,而是属于晋楚争霸战的组成部分。


杨朱学派


有关春秋五霸的问题,史学家说法不一,大致有五种说法:

《史记索隐》说,五霸为秦穆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荀子》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说,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白虎通》说,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汉书注》说,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

我认为史学虽众说不一,但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我们不能说那个对那不对。所以我们在分析那个诸侯国称霸长与短的问题上都要把每个人选都考虑进去。 结论是:

晋国称霸时间最长:先是公元前632年至公元前597年晋文公称霸,此后至公元前506年晋襄公接霸,晋景公失霸后晋悼公复霸,共称霸百余年。

宋国称霸时间最短:宋襄公称霸仅12年。



本昌谈历史


我是日月千年依旧。读史可以知兴替,明得失。所以背下来是没有用的,要去提炼,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恒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另外一说是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

其实我们只需要看一下毫无争议的三位,就可以。

因为即使秦穆公拓地千里,也终究只能称霸西戎;

宋襄公就是个笑话,被楚成王大败,沦为千古笑柄;

吴王夫差称霸时已经外强中干,黄池会盟之后没过多久就被越国所灭;

越王勾践更是勉强,刚有点成就对文种就狡兔死,走狗烹。导致越国有霸主底子,进入战国迅速衰落,最终被楚国所灭。

先来看齐国。齐恒公任用管仲,最终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标志他霸业的北杏会盟到身死霸灭(前681-前643,)霸业时间共38年,但是仅限于恒公一代。



晋国。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国而称霸,第一次霸业时间从城濮之战到邲之战(前636-前597)第一次霸业时间39年,但是此后包括晋悼公复霸,赵盾复霸,基本一直左右春秋后半段局势。



楚国。楚庄王前597年邲之战打败晋国称霸,到前575鄢陵之战时基本也一直左右中原局势,所以第一次称霸时间为22年。但是之后也有一定程度复霸,如前546年向戎弭兵,晋楚并霸。



所以,综上我们得出结论:无论是第一次称霸还是之后复霸,第一非晋国莫属。而剩下的霸业最短者四个争议霸主当中宋襄公算吧。只有霸主名义,没有霸主实力,短时间内就被楚成王大败于弘水,沦为千古笑谈。


历史如明镜


诚邀回答;

从古至今,春秋五霸有至少六种说法。



但是大部分中学课本

通常都是用《史记》或《荀子》的版本。

1.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

2.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3.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4.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5.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卷014·诸侯王表·颜师古注》

6.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春秋五霸在位年代

1.郑庄公 前744年—前701年

2.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

3.秦穆公 前659年-前621年

4.宋襄公 前650年-前637年

5.晋文公 前636年—前628年

6.楚庄王 前613年-前591年

7.吴王阖闾 前514年─前496年

9.越王勾践 前496年-前464年

10.吴王夫差 前495年─前473年

但根据所有曾经被称为春秋五霸的霸主一共9人,而且各人在位年代相差甚远,更没有5位霸主同时在位的时间出现。

另有学者认为,所谓“五霸”应是一个虚数,指诸多位君主,并非实指五位国君。《白虎通义》中记载两种说法,以夏代昆吾氏,商代大彭氏、豕韦氏与东周齐桓公、晋文公为五霸。另一种说法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与吴王阖闾。



其中五种都认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是前三霸。 事实上,齐晋秦这三公,都是活跃在同一个年代的。

据《东周列国志》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出来时,打了一面大旗,上面的字不是【替天行道】,也不是【顺天护国】而是【仁义】二字【宋襄之仁】就成为了千古佳话。

如果就论那个国家维持的霸业时间最长,当然是秦穆公了。



秦穆公的霸业定义,来自于翟泉之盟。

夏,公会王子虎、晋狐偃、宋公孙固、齐国归父、陈辕涛涂、秦小子慭,盟 于翟泉,寻践土之盟,且谋伐郑也。~《左传》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


春秋时期,晋献公【假道伐虢】,灭了虞国,虞国大夫百里奚,成了亡国之人。后来晋献公把自己的女儿穆姬嫁给了秦穆公(史称“秦晋之好”),而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隶,不堪受辱,逃亡到了楚国,秦穆公用了五张羊皮从奴隶主手上换来了百里奚(百里奚举于市)。

百里奚得到秦穆公的赏识,历史上说,秦穆公和百里奚畅谈三天三夜不知疲倦。百里奚给秦穆公提了几条建议【教化人民】【内修政理】【外图霸业】

秦国西面全是戎国,第一,战斗力很低,生产力不行,武器不精良;第二,戎国国家小,我们可以把戎国一个一个吃掉,得到土地我们可以耕作,得到士兵、百姓可以作为我们秦国的士兵,这样我们土地有了、人口也有了,将来哪天中原有变的時候,就是我们成王业的基础!我们就可以跨过黄河向中原图霸!

在百里奚的辅佐下,秦国独霸西戎。





部分史料中,其实不称「穆」公,而是用「缪」。 缪是破音字,其中有一个意思是「错误」。 秦缪公,恶谥。也就是说这个国君干了很多错误的事情。 秦穆公则是良谥,表示这个国君德行不差,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时代。 在史学上多有辩证,我想我们只要记得,秦穆公对于先秦史来讲,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人物。 王蘧常先生的秦史,展开了不负「穆」名的一段历史。 春秋时代也过了大半,晋秦的互相争战没有告一段落,反而越演越烈。 楚国也加入了抵抗秦国的行列。齐国后面还有一次中兴,不过目前就是个打酱油跑龙套的。


子非魚


【四海終归一,秦为万代师】

春秋五霸有两说

一、晋文公、齐桓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二、晋文公、齐桓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谁维特的霸业最长?答:秦穆公。

堪笑五羊皮,換來百里奚。

春秋無義戰,七國競雄期。

問鼎成强楚,安疆嘆弱齊。

老莊風骨在,孔孟德心依。

四海終歸一,秦爲萬代師。

一一咏史(閬水漁民)🉐

问鼎:楚庄王问鼎中原。弱齐:齐国未经一战而亡,成六国中的笑柄。老庄:老子、庄子。

孔孟:孔子、孟子。








白溪釣客


关于春秋五霸,目前存在着六种的说法,其中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是毫无争议的,而宋襄公、郑庄公、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则争议极大。


春秋首霸齐国,盛极而衰

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乃姜氏齐国第十五代君主。齐国自太始祖姜尚被周武王分封在山东以来,便因为其负山拥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成为东方之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兵民合一的制度,很快就使齐国逐渐强盛起来。



齐桓公还接受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与各诸侯合作,北击山戎,南伐荆楚,不仅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还具备了成为盟主的底气。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连周襄王都派代表参加,会上,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天子的代表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但是管仲死后,晚年的齐桓公失去约束,变得十分昏庸,重用竖刁、易牙等奸臣。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死后,齐国陷入五公子夺位的混乱,齐国盛极而衰。齐国虽然是春秋五霸中第一个成就霸业的国家,但霸业时间并不长,在齐桓公死后,随着晋文公的强势崛起,齐国内乱不断,霸主之位易主。

晋国称霸主,霸业持续百余年



齐国之后,晋国成为霸主,齐桓公小白与晋文公重耳并称“齐桓晋文”,是史学界公认的先秦五霸中的两霸。晋文公很有治国才能,手下人才济济,通过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使晋国国力大增。公元前632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同年召集齐、鲁、宋、郑、蔡等国于践土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的帝二位霸主。

晋国在整个春秋历史上持续了长达百年之久的霸业(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06年),是春秋时期持续霸业最长的国家。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晋国到基本享有领导各诸侯国的权力,肩负着为周天子替天行道的重责。

和齐桓公死后诸子夺位,齐国内乱不断盛极而衰不同,晋国的接班过程相对平稳,晋文公死后,晋襄公接霸、晋景公失霸、晋悼公再一次称霸中原,并把晋国推向了霸业的最高巅峰,其功业、成就都要强于晋文公。

秦国称霸西方,楚国“问鼎中原”



齐、晋之后,秦穆公和楚庄王也是受到公认的春秋霸主,但是秦国当时要想兵进中原,却要面对强大的拦路虎晋国,由于晋国这一超级强国的压制,秦国难以东进,转而向西发展,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疆土达千余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秦国得以称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中的西方之霸。楚国是春秋五霸中唯一位于南方的国家,楚庄王很有野心,乘着齐国衰落北上扩张与晋国争霸,前598年,楚国与晋国发生邲城之战,晋军大败,各诸侯国都望风投靠楚国,楚国得以成为中原霸主。楚庄王还“问鼎中原”,隐有取代周天子之意,没有强大的国力做支撑,是不可能说出这句霸言的。



除了这公认的四霸,其他几霸的含金量、持续时间就大大不如这四霸了。郑庄公被称为“春秋小霸”,但郑国本身国小民弊,难以成为大气候。而吴王阖闾,虽然在伍子胥的帮助下差点打的楚国亡国,自己却死于与越国的槜李之战,被越大夫灵姑浮挥剑重伤而死。吴王阖闾的儿子夫差报父仇,励精图治,大败越国,并生擒越王勾践,于艾陵之战全歼十万齐军,在黄池会盟诸侯成为中原霸主,然而,吴国称霸犹如昙花一现,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吴国都城被越国攻破,吴国灭亡,夫差遭流放后自杀。

至于宋襄公,霸业未成却命丧于与楚国的战争。越国虽灭亡吴国,然而越国纵然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但既没有入主中原,也没得到周天子承认,越国在勾践死后国力迅速衰弱,最后亡于楚国,因此越国的霸主地位广受质疑。春秋五霸之中持续霸业最长的非晋国莫属,吴国的霸业持续最短,不足二十年。


大国布衣


春秋五霸哪个国家的霸业最长,哪个国家的霸业最短?回答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确认题主问的五霸是《史记》中说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还是《荀子》中记载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初期,诸侯实力超过了周天子。诸侯国中的明君就开始寻找替代周天子的方法“尊王攘夷或者说挟天子以令诸侯”显然是最好的方法。

个人认为无论是《史记》还是《荀子》的春秋五霸都不完全实至名归。不过今天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

言归正传,无论是《史记》还是《荀子》中的春秋五霸,晋国无疑是最强大也是称霸时间最长的诸侯。

晋国从晋献公开始强盛“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献公死后晋国经过骊姬之乱动荡20年重耳流亡归来,从此晋国走上称霸中原的道路。听说晋文公继位时已经60多岁,对于古代已经是长寿才能活这么久了。

晋文公继位后迅速稳定国内形式,在赵衰等人的辅佐下成功讨伐了曾经瞧不起他卫国和曹国最后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国完成了称霸的事业。

晋国从晋文公称霸中原以来也经历过多次动荡时期,可是一直到三家分晋,晋国的国际实力依然是第一梯队。

齐桓公是第一个称霸诸侯的国家,可是在管仲与齐桓公去世以后齐国就迅速动荡再也无法号令天下诸侯。由于他的国际地位、人口、地盘都是排在诸侯前列,所以在后来的齐景公时期再次辉煌起来。齐国不能算时间最长也不不是称霸最短的。

楚庄王最有名应该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楚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中原诸侯称为蛮夷,他的称霸之路坎坷难行。齐桓公争霸时拿楚国开刀,晋文公称霸时也是和楚国干了一架。后来终于在邲之战中战胜了晋国称霸诸侯,可是后来又在夷陵之战中被晋国打败……所以楚国不是称霸最久的也不是称霸时间最短的。

秦穆公一个雄才大略的统治者,在晋国内乱时秦穆公的态度直接决定了秦国君主是谁。晋献公死后秦穆公支持夷吾继位,夷吾死后支持大子圉继位,在后来的晋文公重耳也是在他的支持下才能顺利回国继位。他的女儿先是嫁给了大子圉,后来又嫁给了晋文公成为晋国夫人。

他的称霸存在争议却不是最有争议的一个。我们看看宋襄公就知道。

宋襄公是齐桓公时代的人物,在齐桓公称霸时相当信任他。所以在齐桓公死后他认为自己可以成为齐桓公霸业的继承者。于是他约来了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国家齐国和楚国开会,提出自己作为霸主。可是话刚说完楚王就出来绑架了他。

所以他的称霸完全是一个乌龙,如果一定要说谁称霸时间最短,我想非他莫属。

在公元前500年前左右。吴王阖闾率领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差点灭了楚国。楚国害怕吴国在次攻打被迫迁都,这样才让吴楚两国平静了好多年。吴国在阖闾之后夫差成为国君,曾带领吴军北伐鲁国和齐国,后来由于太过猖狂被越王勾践给灭了。

越国是春秋末期的发展壮大的。说他称霸中原个人认为实在牵强……

晋国称霸中原时间最长这点毋庸置疑,可是那个诸侯争霸时间最短就好像春秋五霸一样存在争议……


蚁史为谏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是东周时代两大超级大国团体,春秋时期先后的五大霸主在当时都有能力条件“统一”成为始皇帝,但由于时机和“国际环境”的不允许。才没有成功。对于春秋五霸说法有两种,在《史记》里司马迁记载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在《荀子》里记载的春秋五霸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这里面没有争议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国国君,有争议的是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四国国君。两个文本的记载一共是涉及了七个国家。那这七个国家又是哪个国家霸业最长?哪个最短?

从实际说,这七个国家称霸时间都不长,基本上没有超过三代国君的。齐桓公是春秋无可争议的第一霸主。也就是一代霸主。没有延续下去。彻底退出大国行列。晋文公认的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晋国霸主地位长达数百年。但晋国最终却是一分为三,以三家分晋作为战国的 标识。楚国是晋国之后的霸主,延续了两代国君。应该说,春秋时期主要是晋楚争霸。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最终在邲之战中大获全胜。楚庄王成为新一代超级大国。秦穆公霸主地位出现在晋文公之前,秦穆公与晋国交好结盟(秦晋之好)成为盟主,也就是一代霸主地位,但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大交兵,秦穆公想击败晋国完成霸业。但两次被晋军击败,秦东出函谷关的梦想被自此被晋牢牢地扼住直到晋国分裂,宋襄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都没有延续到战国时期,被称为五霸有点不合格,就不多说了。

两个版本的春秋五霸里的七个国家里延续到战国七雄的就是齐国,楚国。晋国(分裂)。秦国(有争议)。王霸之业最短的无疑就是齐国。齐桓公一死齐国的霸主地位就彻底丧失。齐桓王任用管仲为相,团结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是春秋时期第一个超级大国,但由于太子没有选好。齐桓公活活饿死,诸子挣位,齐国三个月内战,无人理会齐桓公。导致尸体生蛆。齐国就此一蹶不振,彻底退出大国行列。但底子还在,齐国延续到战国,并且是最后被灭的。

春秋五霸延续时间最长的应该是晋国,晋国这个国家太可惜了,他的存在始终让秦国无法东出一步。先后击败秦与楚两大强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晋国不分裂。晋国最有资格,最有能力。最有条件统一天下的。从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四代国君都是实打实的中原霸主的地位。晋国最牛逼之处周天子租的是他家的土地,晋国替天子行使王道,并且维持了百年霸权绵延百年。但令人惋惜的是晋悼公早死,后来的晋国宗室丧失了权力公卿上位,导致晋国国君被架空。最后被魏赵韩瓜分。即便如此,在战国时期魏国是早期的战国第一强国,打的秦国满地找牙,而赵国则始终是战国强国之一。对于晋国的解体只能有遗憾来形容。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