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觉明妙行菩萨

觉明妙行菩萨

觉明妙行菩萨

觉明妙行菩萨,明朝崇祯十六年,降乩坛在吴门,直到清朝顺治四年,因往昔的因缘,应机说法,开阐净土法门。首先说偈语:“诸佛之法要,微密不思议。以非思议故,无能尽宣说。牟尼大慈父,悲悯众生者,说所不能说,导彼今后世。更以异方便,显示安乐刹,令发愿往生,横截诸恶趣。由佛阿弥陀,大愿摄群品,闻名能受持,决定生无惑。若有大力人,专念心常一。成就深三昧,现前亦见佛。今我如佛教,将开化导门,念尔等迷倒,确指正修路。是非弱小缘,应生难遭想,西方万亿程,一念信即是。”又说:“如来开示的净土法门,真是诸佛的心宗,人天的捷径。现今你们虽然求往生,如果发愿不真切,就像入大海而没有得到宝珠,徒劳无益啊。我昔日在晋明帝时,受报是个穷人,因为贫穷,就发大愿说:‘我因为夙业,受这样的苦报。如果我今天起,不能见到阿弥陀佛,生极乐国,成就一切功德,纵然丧失身命,也始终不退息。’发誓后,七天七夜,专精忆念佛,便得到心意开解,见到阿弥陀佛,相好光明,充满十方世界。我在佛前,亲蒙佛的授记,后来寿命七十五岁时坐化,终于生到极乐世界。然后因为度众生的愿重,再来这个世界,随缘显现各种身份度化。有时是比丘,有时是居士,有时是国王,有时是官员,有时是女人,有时是屠户乞丐,或在暗中或在明处,或者随顺或者逆向,都是随机说法,引导众生。如今又为你们说明邪正,阐扬净土,你们应当一意一心,坚持修行这个法门必定不会耽误。如果心志坚定,又不用等到来生再世,现前也能见到佛。有偈说:‘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有人问:“念佛不能一心,应当怎么办?”菩萨说:“你只要息止妄想定住思虑,一句接一句地念下去,要使声音合乎心,心随着声,念久了,自然一切妄念澄清,心境空明,证入念佛三昧。但是平日必须多念,从千到万,心没有间断,那根器最容易成熟。如果强要一心,终究不能一心啊。”又说:“心行处就寂灭,是诸佛的常住真心;心行处就实有,是众生的生死业心。两者之间容不得丝毫差别,如果你们能够绵密的用功,使这个心没有一点空隙,才能有几分相应。不要大概做个半年十月,便认为我能苦心修道,不知道这正是障碍修道的地方,千万要慎重。又虽然用功努力,如果没有到铜墙铁壁,推不倒移不动的境界,还不是打成一片,千万不要见到有一点效应,就停下来,结果半途而废,必定前功尽弃,毫无益处。这又是学道人的一大通病,不可不知。要知道佛法如大海,越入越深,绝不是小小的知见就能够穷尽的。应该是尽一生来修习,以登峰造极为目标,千万不要以为很容易!”顾定成求教,菩萨开示:“善男子,心本来没有念,念是随妄想生的,这妄想虚妄不实,所以轮回生死。你应当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不是从妄想生,不是因念头而有,不住内心与外境,没有形状相貌,就是这样断尽一切妄想。与诸佛如来清净微妙的真实法身,不是一致也不是不一致,不可分别同与不同。这样的念,烦恼尘劳,没有什么断绝也没有什么缠缚,只是一心而已。必定要一心,才能叫做执持名号,才能叫做一心不乱。净业的功夫成就,直接就是上品。如今你应当发大愿,愿往生极乐世界,然后至诚恳切,称念阿弥陀佛。必须使声音从心里发起,心念随着声音,声心相互依从,如猫抓老鼠,久久不会失掉,就入正忆念三昧了。想要更上进,应当广泛的参访善知识,广博的参询高明大德,领悟到即心是佛的妙谛。”开示无朽说:“一般修净业的人,行住坐卧,起居饮食,都应该向着西方,这样就容易感应,根境容易成熟;室中只供一佛一经,一炉一桌,一床一椅就可以了,不必放多余物件;庭院中也扫除洁净,使得经行绕佛无碍。要使这个心一丝不挂,万种思虑都忘掉,空洞洞的,不知有身体,不知有外面的世界,并且不知道我今天正在作的是修行的事,这样就与佛道越来越亲近,与尘世越来越疏远,可以趋向净业了。那么你在生时撇得干净,抛得干净,念头上不存一点牵挂,临终的时候,洒洒脱脱,不作出儿女情长顾恋身家子孙的情态,岂不是大丈夫的举动?所以要你一心一意修行,没有别的沾连,正是为了这一大关键啊。至于修净土法门,超不出专勤二字。专就是不为别的事,勤就是不虚耗一时一刻。你从今晨起,就诵读《阿弥陀经》一卷,持念阿弥陀佛佛号一千声,向佛前回向,念《一心归命文》,因为这篇文字言词简洁而意思俱全啊。这是一个课时的课程。如果是刚开始修,或者身心没有安定,一天就四个课时;稍有安定,增加到六个课时;然后渐渐增加到十二个课时,总共诵经十二卷,佛号一万二千声。更在回向时礼佛百拜,也可以分作四个课时,这是每天的常课。其它工夫不必计数,或默念或出声,只是专心致志的念而已。再有持名的方法,必须字字句句,声心相互依从,不夹杂分毫的世俗妄念。久久成熟,决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坐上宝莲华,登上不退菩萨地,努力吧努力吧。”菩萨说法,总共二十四会(章),弟子常摄等人,汇集菩萨的话取名为《西方确指》,刊印流传世间。(《西方确指》)

评论:“《维摩经》说:‘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因为大乘菩萨,莫不是以菩提心为根本的,也就莫不是以净土为庄严的,因为不是这样,就没有办法圆满普贤菩萨的行愿。《入法界品》说:‘一切大声闻弟子,本来不赞叹十方佛土的清净功德,本来不称颂诸佛世尊的种种神变,本来不能得到严净佛刹的一切神通智,所以在讲解华藏世界的华严会上,听不到看不见。所以知道普通博地凡夫,只要能发清净心,回向一切佛,就胜过那声闻弟子的所有功德,百千万亿倍,决定能疾速达到华严不可思议的境界。至于文殊师利菩萨,要善财童子参访所有善知识,最先在德云比丘处,听闻念佛法门。最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一念圆融,顿时周遍微尘般的佛土,修行的路径,没有胜过净土法门的了。那些只证到偏空境界,高谈没有佛的人,他们的智慧果真超出文殊普贤二大菩萨之上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