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葉問4》影評:動作設計做出了極佳成績,讓本片成為上佳之作

就香港電影《葉問》系列來說,這並非是多偉大的功夫電影。隨著票房的佳績,也讓續集一部接一部地出,成了港片式微後,近年來少見的系列作。

而一介武師的民間故事,也就從拳打日本高手,挑戰英國拳王,到詠春對決,以至於遠渡重洋大戰美國大兵,展開一代傳奇。在四集的故事中,骨子裡,葉問以詠春拳打遍天下無敵手,以弘揚中國武術的精神,打敗各國高手,還在第三集上演同門對決。


《葉問4》影評:動作設計做出了極佳成績,讓本片成為上佳之作


情節套路上,葉問系列承襲傳統功夫片路數,可說較無創見。就以甄子丹演過的電影來說,不管《導火線》或《一個人的武林》,在武打精神上都有挑戰傳統之處。兩部片都是「反武術」做為號召,主角缺乏純粹的俠義精神,卻又靠著武打來執行正義,並加入現代技擊的元素,讓功夫片得以添加新意。

但由於葉問系列講的是詠春宗師的傳說,自然只能以傳統武術為本,還因為葉問成了香港象徵,只能美化,而不能搬演史實。這就使得葉問的故事,成了老套走向。雖然情節上讓葉問從其他派門到大戰各國高手,在動作設計上頗有創意,但劇情並不精彩,除了武打之外較無可看性。


《葉問4》影評:動作設計做出了極佳成績,讓本片成為上佳之作


這個問題在第三集的同門對決中,稍微有點趣味。葉問與張天志從敵對,到合力打倒洋人黑幫,心情轉折上顯得較不呆板。但到了《葉問4》,故事就味同嚼蠟。

《葉問4》的故事相當簡單,葉問以六十餘歲高齡得了癌症,小兒子葉正因遭學校退學。葉問只好接受弟子李小龍的邀請,去美國為兒子申請學校,然後引發一系列的衝突,最後打倒強敵,凱旋而歸。

橫跨在故事主軸的是,葉問自知時日無多,想要好好教育兒子成材,所以上演了相當拖戲的「父子情」。但因為葉問本來就是個只有正面而無負面的扁型人物,強調儒家思想的父子關愛,就顯得十分八股。在片中的處理,尚不如美國的太極拳宗師跟女兒的衝突。以此做為電影主軸,除了捧歷史人物葉問之外,在劇情上可說相當失敗。

反而是故事的支線比較有趣。美國在地的中國武術派門,如何因李小龍把武術傳授洋人而不滿(雖然史實是,香港各門派為之不爽,聯合派出一個高手跟李小龍大戰三分鐘──這在武術決鬥中已是很長時間──最後險敗於李小龍手上,也只好不了了之),把氣發在葉問頭上,因而上演鴻門宴茶會,然後如何在華人被白人侵凌的狀態下,聯合起來,團結一心。而在各門派掌門被白人打得落花流水後,再由葉問討回面子。

如果把葉問跟葉正的父子情略掉,只保留這個高潮的支線,《葉問4》的電影結構、氣勢還有節奏將更為純粹,會成為好看的電影。

撇開故事的問題不談,《葉問4》的動作設計做出了極佳成績,讓本片成為上佳之作。


《葉問4》影評:動作設計做出了極佳成績,讓本片成為上佳之作


就功夫片來說,最強的呈現方式,就是靠「武打」來交代情節。所謂的意在言外,即觀眾可以從武打對決中,就體會到劇情走向,而無須對白與情節來交代細節。以徐皓峰的《師父》來說,最後的長街對決,詠春高手與天津武行的對決,幾乎沒有對白,但打完之後,所有該交代的事都呈現在武打中。詠春高手為了替徒弟出口氣,使計車輪戰眾高手,卻傷人不傷命;而天津武行也吃悶虧在心中,沒對其趕盡殺絕。某種武林規矩跟惺惺相惜的態度,就呈現在武鬥中,而非透過對白。

《葉問4》有幾場戲,就做出了類似的超高水準。起初,美國空手道高手歧視黃種人,因此不爽李小龍,在暗巷進行挑戰,被打得落花流水。而在自己落敗後,卻服了李小龍的功夫。這段雖嫌老套,但打鬥過程確有設計出武人相惜的感覺。

還有幾場戲是《葉問4》得以成功的精華。像是,太極宗師不願幫葉問兒子寫推薦入學的信,嗆葉問說,想要信就來打一場,然後進行了傳統武術的對決。一開始因為葉問有傷在身,兩人都沒有全力而鬥。而打到火起時,太極宗師要使出真功夫,葉問考慮是否也要全力而戰時,卻遇上地震,化解了此場對決,不分勝負。


《葉問4》影評:動作設計做出了極佳成績,讓本片成為上佳之作


關鍵在於,葉問從太極宗師對女兒的關心中,反省了自己的父子親情,失去戰意。而太極宗師也體悟到葉問遠渡重洋為兒子找學校的關切,雖然不分勝負最後還是願意幫他寫信,這看起來在情節中沒交代心情轉折,實則全交代在武鬥場面裡。透過這場對決,兩人就建立了交情。

而美軍空手道教官到唐人街踢館的一場戲,也相當出色。有一個片中完全沒交代,但卻是武術原理的道理,就是武學高低,除了技術之外,速度、力量、體格,佔很大的因素。空手道高手年輕氣盛,一人單挑各派掌門,而那些掌門七老八十,武學技術雖然純熟,每個上前接戰的人,初期都能靠技術化解體格、力量還有速度的差異。但當空手道高手全力以赴,決不留手時,每個對手中招負傷後,就更難抵擋攻勢,接連敗下陣來。

雖然葉問也是老頭,但他發揮詠春拳實戰的優勢,以「劇情上的主角威能」的高超技術,巧妙化解空手道高手的攻勢,最後將他擊敗。

這一段武打設計得相當細膩。各派掌門並非弱雞,只是條件不如空手道高手才會輸,而葉問是觀戰到最後,知道了空手道高手的套路,才將其擊敗,勝得也不容易。這種幾近於真實的動作設計,就讓人看得叫好。


《葉問4》影評:動作設計做出了極佳成績,讓本片成為上佳之作


而電影最後兩場對決,美國格鬥教官先打掛了太極宗師,然後才面對葉問的挑戰,也是在這個「體格速度力量」勝過這些老頭的優勢下,把兩人打得無還手之力。太極宗師的困境在於,他的太極功夫雖然有效,也屢次化解了對方攻勢,以柔克剛,但是美國教官身強力壯,並沒有被打傷。而太極宗師卻氣力不濟,最後技術跟不上手腳,幾個失誤而受傷後,就直接被打掛。

而葉問同樣是初次見識到美國教官的格鬥技,雖然靠詠春拳善於短兵相接的套路,勉強抵擋,但還是不敵對方的力氣與速度,被打得受傷。但主角威能畢竟就是電影中所謂的無敵元素,在葉問趨於敗勢後,他看準了美國教官變招的空隙,使出詠春拳的絕招,手腳並用,封截了對手的腳步,克服了體格上的劣勢(在《葉問外傳》中,張天志也是以此打敗體格遠勝自己的摔角手),然後一擊致勝。


《葉問4》影評:動作設計做出了極佳成績,讓本片成為上佳之作


而面對踢館的空手道選手,葉問在對方失去戰意後,逼住喉結的詠春殺招並未使出,這是武學的禮儀。但美國教官卻沒失去戰意,還想頑抗,葉問就直接攻擊咽喉要害,讓對方倒地不起。這個動作細節也是完全沒對白交代,觀眾只能從武打動作中體悟到,葉問作為武學宗師的慈悲。片中的武鬥場面,很多類似的細節,而這些細節,讓原本故事薄弱的電影,變得非常引人注目,可說動作設計救了《葉問4》。

《葉問4》跟《葉問外傳》一樣,故事有點老套八股,其實並沒什麼多少可看性,人物也沒什麼縱深,強調倫理親情的部分甚至會令人反感,但其實看動作就夠了。《葉問4》可說是相當高明的功夫片──單就武打來說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