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扩大产生机制及心电图表现

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扩大产生机制及心电图表现

左心室肥大(LVH)包括收缩期负荷增重引起的心肌肥厚,舒张期负荷过重引起的容量增大及双期负荷过重引起的左心室肥大与扩张。左心室扩大见于扩张型心肌病。

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扩大产生机制及心电图表现

【产生机制】

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扩大产生机制及心电图表现

1.QRS 振幅增大

LVH时,心肌细胞增粗、增长,左心室表面积增加,产生的电偶数目增多,粗大的心肌细胞内部电阻减小,致使左心室除极产生的电动力增大。左心室肥大或扩大以后距胸

壁之间的距离缩短,QRS振幅进一步增大。

2.QRS 时间延长

LVH时,心室除极时间延长,QRS时间增宽。左心室肥大以后,牵拉左束支传导系统,造成左束支及其分支传导延迟或阻滞。

3.ST-T 改变

继发性ST-T改变。LVH时,心室除极时间延长。心室尚未除极结束,较

早除极部位的心室肌便开始复极,致使最大QRS向量与ST-T向量的方向相反。出现“继发性ST-T改变”。

【心电图特征】

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扩大产生机制及心电图表现

(一) 基本特征

LVH 患者最大QRS 向量指向左前向下方或上方者,I、aVL导联R波振幅异常增大,最大QRS向量指向左下方偏向下方者,下壁导联出现高电压,RII>RaVF>RIII。

胸壁导联 QRS 振幅增大更明显。最大QRS 向量指向左后方时,右胸壁导联V的S波异常增深,最大QRS向量指向左方时,左胸壁导联V5 V6的QRS振幅异常增大。

V5导联室壁激动时间延长> 50ms。

ST-T改变以QRS振幅增大的导联最显著。QRS电压增大愈明显,继发性ST-T改变也愈显著。

(二) 分型

1.左心室收缩期负荷增重(压力负荷过重型) 见于高血压病、主动脉狭窄。心电图特征 V5(或CM5)、V6导联的R波振幅增大,V4、V6导联ST段下降,T波倒置。

2.左心室舒张期负荷增重型(容量负荷过重型) 左心室回流血量增多,左心室舒张期负荷增重,导致左心室扩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心电图特征:V4-V6导联出现深而窄的q波,呈QR,R波振幅增大。V4-V6的ST段抬高,T波高耸直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