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慢性鼻窦炎,何时主降、何时主升,才是改善的关键

《素问》说过:“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这就是气机升降理论的来源,今天就以慢性鼻窦炎为例,来聊聊:慢性鼻窦炎,何时主降、何时主升,才是改善的关键。

慢性鼻窦炎,何时主降、何时主升,才是改善的关键

1、降浊为主,升清为辅

这个思路适用于:鼻流浊涕量多,色黄或黄白,鼻塞,头痛,嗅觉减退。

这一类人症状的成因是: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鼻窍的生理功能正常,有赖于人体正常的清升浊降。鼻属肺窍,人体感受外邪后,肺系功能失职,治不及时或治未彻底,可致长期邪滞鼻窍或/和鼻窍功能不能恢复,浊阴停滞鼻窍,清阳不能上出,日久慢性鼻窦炎形成。

2、升清为主,降浊为辅

这个思路适用于:涕白黏稠量多,鼻塞时轻时重或时有时无,嗅觉减退,头重闷欠清,可伴有或不伴有气虚症状。

慢性鼻窦炎,何时主降、何时主升,才是改善的关键

这一类人症状的成因是:鼻窍病变日久,重在湿浊滞留,中、西药物杂投,中气渐损;或素体中气不足,又经浊阴及药物伤损,致升清无能,清阳不能上出鼻窍。清阳不能上出,清窍功能不复,浊阴则始终不能尽去。

鼻渊的治疗,诸凡风药皆可随宜选用,除风药外,一切具有升散作用的药物皆可视为升清之品。

另外,凡能壅滞清窍诸邪皆归入“浊阴”范畴,如痰浊湿瘀、肺热心火、脾胃湿热、肝胆湿热等。降浊要明辨浊阴属性和病位,择宜用药。如证属肝胆湿热,泻肺清中皆属徒劳。

这里给大家留一个问题:

慢性鼻窦炎,何时主降、何时主升,才是改善的关键

某女性,间歇性鼻塞,流浊涕量多2年余,症见:鼻流浊涕量多,色白,鼻塞,嗅觉减退,头昏闷欠清,痰多色白,诸症皆以晨起为甚。精神欠佳,纳食欠佳,大便尚调。鼻镜检查见鼻黏膜淡暗,双下鼻道黏涕潴留。鼻窦CT片示双上颌窦、筛窦炎性变。舌质淡暗,苔薄白腻,脉细。

她的情况,是应该降浊为主,升清为辅呢?还是升清为主,降浊为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