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五年了,第一次感覺牛市要來

在馬斯克的書《週期》序言中,譯者關於牛熊有一段非常好的論述“大牛市的三個階段是:少數人看到基本面好轉,股市小漲;部分人看到基本面好轉,股市中漲;所有人看到基本面好轉,股市大漲。反過來就是熊市的三個階段”。長期看,股市的漲跌是跟著企業盈利走的,基本面好轉是推動市場行情的最根本性的因素。

昨天看工業企業的庫存週期,其實已經比較明確的是企業庫存已經進入到底部,未來的半年逐漸的開始補庫存是比較大概率的事情,而往往隨著庫存的提升,就伴隨著PPI的上漲,工業企業的利潤開始回暖,企業利潤增加。A股上市公司中,最大的一批權重,多屬於順經濟週期的行業,經濟回升,企業利潤好轉,推動市場上漲。其實在過去的幾輪週期中,都在演繹相似的邏輯,地產基建放鬆帶動補庫存,從而引發一輪快漲行情,這次恐怕也不會出什麼意外。看到這個結果後,五年了,第一次有了牛市要來的感覺,哪怕今年初,我都一直還不太敢確認。

其實今年的市場屬於非常嚴重分化的,通信電子消費板塊非常好,預期也很好,市場對這幾個板塊基本屬於提估值的階段,也就是相信5G帶來的創新週期能夠給相關的上市公司帶來更多的業務,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利潤水平,局部的泡沫是比較明顯的,至於明年後面真實的情況其實大家都是按計算器而已。而真正有利潤支撐的一些行業,比如煤炭鋼鐵化工,因為供給側的原因其實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比較明確,有些行業資本想要再進去非常困難,但是庫存週期沒有見底,大家預期都非常差,所以一直壓低估值,實際上相比於16年,很多企業的盈利增長了10倍,但是股價基本是差不多的。可以對比主要的上市公司或者行業的情況,今年大漲跟大跌的板塊估值比值其實一直在歷史超高水平,甚至歷史最高水平。

工業企業庫存週期見底,後面開始補庫,企業盈利好轉,估值必然修復,估值最低的一批個股(很多都是大權重)是跌不下去的,在目前市場預期逐漸好轉的背景下,會有更多的資金進來,從而推升行情進一步走高。

觀察市場的情緒,最好就是看券商板塊,在市場趨勢好轉的時候基本上每階段的上漲都是券商領漲或者漲幅靠前的,今年的2-4月份上漲,8-9月份的反彈都是這樣;而在18年,每次下跌都是券商的砸盤時間,18年的1-2月以及9-10月都是這樣的,帶領市場下跌。今天中信證券漲停比較明確的不是小資金在玩,一般資金會玩彈性更大的公司,所以應該是都部分的長線資金開始逐漸的進來。

市場行情的啟動需要幾個條件,第一個是企業盈利要好轉;第二,貨幣政策要寬鬆;第三,要有比較好的賺錢效應吸引投資者進來,有增量資金入場;第四,估值要低,企業的性價比高。目前看情況都比較符合,就看契機何時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