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2019年的余额,只剩下不到4小时了。


这是一个真正的谢幕,不仅仅是一年的末尾,也是21世纪年代的终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站在岁月的尾巴上回望,这十年来:


房地产市场的波澜壮阔,高光和低谷,庙堂与地方之间的妥协与博弈,整个行业的的狂飙猛进与断臂求生……远不是一个普通的年末盘点可以概括。


毕竟,从来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像这十年的房地产一样,成为酒桌上、出租车里以及社交媒体之中经久不衰的话题,成为普通人财富跃迁如此重要的通道,也从来没有什么政府文件,能像地产调控政策一般,让所有人都恨不能拆解所有,读懂每一字每一句的含义……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2010-2019:调控


2010是个多事之秋。


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楼市最严调控年。


当时的楼市,已经褪去了最初的稚嫩,经历过了最初的黄金年代和次贷危机下的风雨飘摇。


2009年,房价在4万亿的大水漫灌下满血复活,直线起跳。一年内,房价涨幅超过10%的城市,比比皆是。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忽然发布“新国十条”。4月30日,北京身先士卒,出台限购令。


由此,“限购”这个词横空出世,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截止2011年7月,70个城市推出限购政策。后来十年里,大家所熟悉的“限户籍、限社保年限”……大都源自于最初这两年。


此前,野蛮生长的中国楼市,顶多通过信贷和货币政策进行调控,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规模的限制购买政策,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2011年,调控城市的楼市销量明显萎缩。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尝到了甜头之后,各类调控政策成了常态。


这十年,楼市经历了三轮周期性的起伏波动。房价的每一次涨跌背后,都有政府层面的政策与货币性调控的魅影——刹车和油门之间,不断切换的目的,并不难懂:不要太快上涨,不能过冷下跌。


也是在这十年,房地产行业的“夜壶论”——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不需要的时候就往床底下一踢——俨然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


调控手段也一路花样翻新:从限购、限贷,到保障房建设不断加码,到整治“囤地”炒地”,再到后来的“限价”、“限售”、“限利”甚至“限二手房价”,再到“因城施策”、“房住不炒”与新鲜出炉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有形的手”越来越严厉,调控范围越发精准。似乎没有猛药,就没有了地产市场。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到了2019年,力度达到顶峰——全国范围内光是在人才政策上的调控就达到了170多次,十年前“最严调控年”的调控频率,早已经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高频的房地产调控,带来的是一个新词:“减配”。


在限价监管严格的地方,为了不亏本,很多开发商不得不降低溢价,甚至减少建安成本。直接导致这几年,几乎年年都是“房屋质量最差的一年”,因为楼盘质量的维权,司空见惯。


随手一举,光在2019年底,就能来好几个奇葩案例——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新的十年里,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夜壶时代”,还会持续吗?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2010-2019:房企


中国第一家千亿房企,也出现在2010年。


“这个难以平凡的时代还并未结束;这个难以平静的行业还将继续不平静下去。”当年的万科在致股东书中如是感慨。


在2010年的一片调控声中,万科首次问鼎千亿,销售额达到1081.6亿元。这是当时世界企业住宅年销售额的历史巅峰。


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所有的房企,都在各显神通,一路狂飙。市场膨胀的速度飞快,到了2019年,光是前10月销售额超千亿的房企,就已经达到了24个。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与之相对应的,是房地产对于GDP贡献比重的居高不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2019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建筑业约占GDP的1/7,其中,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6.6%-7%之间,2019年前三季度为6.5%,而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5.7%一路上扬至2019年前三季度的6.8%。


这个“支柱产业”突飞猛进的十年,也是地产大佬的高光十年。


王健林、许家印、王石、孙宏斌、杨国强……早已成为普通人眼中熟悉的陌生人。财富迅速积累的同时,房地产大佬们也为全民贡献了无数的段子:


曾经的首富许老板以一张意气风发的爱马仕腰带动图,一跃成为表情包男神;国民公公以一首“一无所有”和一句“一个亿的小目标”走红;孙宏斌和贾跃亭之间相爱相杀数年;而发迹于顺德北滘镇的杨老板数年如一日,开口闭口都是“我是个农民,天下最笨,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嬉笑怒骂间,房子爆发式增长,“接盘侠”的上涨速度明显不足,供需的天平逐步扭转。2014年万科年中会,时任万科董事会主席的王石表示:“房地产黄金时代已过去,迎来的是白银时代”。


回款的鸭梨越来越大,高周转模式被逼到极致,小房企的资金链开始紧张,大鱼吃小鱼现象出现,直到2019年,大鱼已经开始吃大鱼。


2019年刚开端,世茂接盘泰禾和粤泰的项目,引起轰动。到了年底,已经不是项目并购那么简单——世茂收购了去年在百强房企排名前四十强的福晟,然后,又传出阳光城洽购百强房企协信集团。


未来十年,市场需求还会有多大?房企抱团取暖,还会是良策吗?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2010-2019:房价



这个市场,最普遍的财富效应,也出现在这十年之间。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这十年,一线城市的房价普遍翻番,二三四线城市的楼价,也上涨了至少50%。


当然,这只是一个被平均化了的数字。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可能远比这个数字高得多。


比如说,2010年的深圳,楼市均价不过1万出头,目前,深圳的楼市均价已经超过了5万。都是在大城市打拼,却因为两三套房拉开了巨大的阶层差距,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还有一个转变比较有趣:在2015年以前,一二三四线城市基本是同涨同跌,到了2016年,忽然就开始分化和轮动了。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为什么会有分化?解释这个问题,得回归到供需。

具体点说,对于一二线城市,主要的需求来自于年轻人口聚集带来的刚性置业需求,而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主要的需求来自于棚改货币化带来的置换。


于是,一线、二线和三四线楼市的启动时间,出现了差异,也让逐利的资本在其中看到了套利的空间。


未来十年,房价会真的回归到价格低增长时代吗?楼市一旦丢失了财富效应,会是什么样子?


妥协与博弈:楼市喧嚣这十年


写到这里,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下去了。


房地产的一零年代,很快就要和我们告别了。


著名导演侯孝贤在《最好的时光》里说过一句话:


“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


以此,献给马上要成为过去的,楼市这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