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胃炎演變成胃癌身體有什麼症狀?

毛毛褲先生


首先,有胃炎的患者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一方面,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是不會發生癌變的。另一方面,萎縮性胃炎、胃粘膜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雖然可以發展成胃癌,但概率也是非常低的。只要引起重視,積極應對,不至於發展到那一步。



胃炎演變成胃癌身體有什麼症狀?

如下圖所示,研究發現慢性萎縮性胃炎演變成胃癌的年發生率是0.1%,也就是說每年在一萬例萎縮性胃炎可能有一位患者演變為胃癌,這個概率夠低了吧。對於腸化生概率要高一點,而異型增生患者高達6%,有必要及時行手術治療。

至於胃炎發展成胃癌有什麼症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首先持續性、無規律的胃痛,體重在近期明顯下降、貧血、噁心嘔吐、食物明顯下降消化困難,這些都是胃癌的表現,但特異性不強。重要的是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尤其異型增生患者要定期複查胃鏡,尤其感覺症狀加重時要引起重視,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其實胃癌早期症狀與胃炎非常類似,但也有一些差別,下面就來詳細說說。

因此,如果出現了以下的一些胃病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第一、胃部痛。這是胃癌最常見的症狀,與胃炎症狀雷同,與胃炎不同的是,胃癌會反覆發作,如果治療後症狀可以暫時緩解,短期內又發作的患者就要重視了,很有可能是胃癌。

第二、胃炎及胃癌早期在胃痛的同時都會伴隨著食慾消退的情況,但胃癌除了這些情況外,還會突然的乏力、無緣由的消瘦。

第三、胃炎及胃癌在胃痛時都有可能伴隨著噁心、嘔吐,但胃炎的症狀與進食有一定關係,會因進食而加劇,但胃癌與進食與否沒有關聯且會出現吞嚥困難的情況。

第四、與胃炎不同的是,胃癌會常常無緣由的出血和黑便,但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往往也說明胃癌已經進一步惡化了。

除了上述這些症狀以外,胃癌患者也會出現腹瀉、便秘、輕度貧血、發熱的症狀,也需要警惕。

說到這裡,或許很多人都會擔心,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多數人都患有胃炎,難道都會得胃癌嗎?事實上,我們也不需要過分擔心,從最開始的胃炎演變到最後的胃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大致有以下四步演變過程:

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第一階段:慢性淺表性胃炎,大多數人也都處於這個環節。

第二階段:萎縮性胃炎,多數上了年紀的胃炎患者這一階段居多。慢性胃病中只有大概20%是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變成胃癌幾率,比一般人正常人高一點。

第三階段: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炎反覆發作,出現了“腸上皮化生”。再發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所以反覆性胃炎要引起充分的重視,儘早治療。

第四階段:胃癌。不是所有腸上皮化生都會走到胃癌那一步,如果小心呵護,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發展成胃癌的。

總之,胃炎患者不要過分擔心,胃炎並不一定會發展成胃癌。但是,需要明確的是,定期複查胃鏡很重要,隨時注意身體變化,預防轉化成胃癌。


早團康選


胃病現在很多人都有,但是真正重視的卻沒有幾個,胃痛起來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忍忍就過去了。忍來忍去,那麼從胃病引變成胃癌還遠嗎?

看看癌變前身體會有哪些症狀吧

1.疼痛的性質改變了。

剛開始的胃病疼痛只是間接性的疼痛。而胃潰瘍為飽餐痛,疼痛在飯後半小時至2小時出現,至下次進餐前疼痛消失。一旦疼痛性質發生了改變,成為持續性的無規則的腹部疼痛或者有所減輕,應警惕。

2.看大便顏色。

潰瘍病人如上廁所的時候出現了無法解釋的黑便,或者大便潛血試驗結果持續呈陽性,並且發生嚴重貧血,這些現象均表明,胃潰瘍可能正在惡變。

3.上腹膨脹,摸著有包塊。

胃潰瘍的人如果在心窩處摸到有包塊,而且按壓還伴隨著疼痛,此種情況大都是發生了惡變。

4.人明顯消瘦,食慾不振。

胃潰瘍的人會容易出現勞累、疲憊、乏力、食慾減退,以及出現消化不良性的腹瀉等,特別在進食肉類食物之後腹瀉隨之加重,時不時還會伴隨著噁心、嘔吐等。消瘦明顯,體重急速下降,出現貧血和治療不奏效的頑固性嘔吐,且藥物治療效果變差,這也可能是惡變的信號。

預防胃癌,養胃很關鍵——養胃吃什麼好

長白山藥谷丁香葉茶:取長白山藥谷丁香葉茶3~5克,投入杯中,衝入適量沸水,蓋蓋,靜待5分鐘後飲用即可。

丁香茶葉中含有丁香油和丁香酚。研究表明,這兩種物質能有效的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要知道,一般的胃炎患者都含有幽門螺旋桿菌,而幽門螺旋桿菌的大量繁殖可能會誘發胃癌,因此殺死幽門螺旋桿菌很重要。

早上也可飲用一杯溫牛奶,近年研究表明,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均能促進胃酸分泌。


黑壓壓4


受邀回答問題,感謝信任!

胃炎演變成胃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般時間較長,大可不必這麼擔心,但是平時生活中要記得養胃,從胃炎變成胃癌一般身體會出現這些情況。

1、慢性淺表性的胃炎

這是很常見的一個情況,很多人都會有,這個一般是因為功能性的消化不良或者非潰瘍性的消化不良情況。

2、慢性萎縮性的胃炎

多數的慢性萎縮性的胃炎是不會出現癌變,隨著年齡增長的話胃粘膜也會變的衰老,一般慢性萎縮性的胃炎年紀大的人居多。

3、腸上皮化生 異型增生

胃炎反覆發生的話就會導致胃粘膜損傷,腸上皮化生隨著時間發展會演變成胃癌。

4、出現胃癌

從前幾個步驟慢慢發展就會變成胃癌,胃癌早期的症狀一般不是很明顯,很多人發現一般都是中晚期了。

因此,胃癌也要引起重視,平時注重調理腸胃。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由於現代人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等原因,胃炎真的是非常常見疾病。因為常見,反而不引起重視,出現胃部不適,很多人因為沒時間選擇胡亂吃一些胃藥了事,久而久之,小病拖成了大病,後悔不已。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胃癌的癌前疾病有哪些: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腺瘤性息肉癌變可能性大,特別是直徑大於2cm的廣基息肉)胃潰瘍、殘胃炎。

可見胃炎若不及時根治,時間久了很有可能發展成胃癌。

胃炎演變成胃癌可能出現以下臨床症狀。(其實也是一個原有症狀加重的過程)

  1. 腹痛進行性加重:沒有什麼規律性,進食或抑酸藥物治療無效。
  2. 消化道梗阻 : 主要見於幽門管潰瘍,因炎性水腫和幽門部痙攣引起。會出現噁心嘔吐,嘔吐物為隔夜宿食。
  3. 穿孔:潰瘍侵透胃病因起穿孔,胃內容物流出到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
  4. 嘔血、黑便:侵及血管引起出血,如果慢性失血量較小可引起黑便,快速大量失血就會出現嘔血。
  5. 貧血、消瘦:慢性失血,患者因胃部不適,進食減少,進而出現貧血,周身乏力,體重下降。
  • 出現消化道症狀,建議專科就診,必要時行胃鏡檢查,病理是診斷金標準。這裡提一下,有很多老人不明原因出現消瘦貧血,以為歲數大了食慾差所致,一定要警惕消化道腫瘤的可能。及時就診非常重要!

腫瘤科小飛俠


胃炎演變成胃癌通常是這樣一個過程: 正常胃粘膜到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然後就是胃癌。這個轉變過程雖然只做4步,但是發生率還是比較低,需要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並且通常由淺表型胃炎到胃癌是多種致癌因素共同作用,在不同空間和時間上累積的結果。

回到題目,胃炎演變成胃癌身體有什麼症狀?

很遺憾告訴你,胃炎變成胃癌,特別是早期胃癌幾乎任何特異性的症狀!胃鏡是發現早期胃癌的重要方法!

胃炎發展成為胃癌的概率很小很小,並且早期胃癌真的可以是沒有任何特異性症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患者把胃癌一直當做胃炎"發作"治療。胃痛了,消化不好了就吃點胃藥,稍微有點緩解,而後一直反反覆覆。

當然,胃炎變成進展期胃癌還是有一些症狀的!

1.難以緩解的胃痛。普通胃炎可能吃點質子泵抑制劑疼痛就會緩解,但是進展期胃癌吃質子泵抑制劑多半止不了疼痛。

2.出現黑便或者嘔血癥狀。不管是淺表型胃炎還是萎縮性胃炎,一般是不會出現嘔血或者黑便的。而胃癌患者可能會出現嘔血和黑便!所以,一旦有這個症狀要警惕胃癌已經發生。

3.出現胃癌轉移症狀。胃炎患者一般就只有局部症狀,而胃癌是惡性腫瘤,晚期患者可以轉移到全身多個部位。比如轉移到淋巴結,引起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的是左鎖骨上面摸到腫大的淋巴結,質地硬硬的,不好推動;
比如轉移到肝臟會引起肝臟這個位置的疼痛;再比如轉移到骨頭,如腰椎,會引起腰椎疼痛。因此,一旦出現了胃以外的遠處症狀,一定要高度警惕胃癌發生!


骨科木匠劉醫生


千萬不要抱有任何幻想,胃癌和普通胃病的症狀沒啥區別,也沒有什麼特殊徵兆。

胃癌的形成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正如俗話說的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種惡性疾病的形成絕大多數都不是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中,胃的病變從慢性淺表性胃炎到非萎縮性胃炎,再到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最終演變成胃癌,就是在這日積月累的過程中,逐漸由量變達到了質變。

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可能是幾年,也可能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而其表現出來的症狀,並非逐漸加重,而是反覆存在的輕微或加重的胃部不適的症狀,一直到了癌變形成,也不會有任何特殊的症狀。

胃癌的形成除了家族性的因素以外,絕大多數都是由於慢性胃病長期得不到的規範治療,或者是飲食飲酒等不良因素持續存在,導致胃黏膜長期受到不良刺激演變而來。這裡面即包括長期沒有得到治療的幽門螺桿菌感染,也包括長期進食鹹魚、鮮豬肉、醃製食品、燒烤食品、飲酒等飲食因素,還包括吸菸、長期過重的心理壓力、長期的焦慮抑鬱等社會因素。

所以,對於慢性胃病的患者,除了注意飲食、精神上的調理以外,系統規範的治療及定期的體檢,對於胃癌的防治就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是有著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如果存在較長時間的胃部不適,就有必要做一下胃鏡檢查。

所以,防範胃癌,不能期望從自身的症狀上來預防,也不要幻想有特殊的徵兆預示,因為真正能從症狀上能夠感覺出問題的嚴重性時,一般就已經到了疾病的晚期,沒有更大的防範意義了。


深藍醫生


作為消化科醫生,這個問題也經常被患者和粉絲問道。

從胃炎演變成胃癌特別是早期胃癌並沒有沒什麼特異性的徵兆。

首先想科普的是臨床上早期胃癌大部分是沒有任何症狀的。有症狀也就是一些反酸、噯氣、悶痛的慢性胃炎一樣的非特異性症狀。

其次:以前的文章和頭條中也講過很多次了,從胃炎到胃癌的是一個過程,胃炎變成胃癌而不是一天或者一週就形成的。正常胃黏膜細胞變成為胃癌細胞是一個慢性漸進的過程,有的人沒有好好保養可能就幾年,有些人偶爾有保養可能有幾十年,有些保養的好的人甚至終身都不會變成胃癌。

最後想科普的是如果胃病發展很典型的胃癌的臨床表現一般都是到了中晚期胃癌了。

中晚期的胃癌是有一定比較典型的臨床表現。具體如下。

胃癌的疼痛比較不規律,如果平常規律的疼痛突然變成不規律或者比較持續性的疼痛,則應警惕為癌變的先兆。

一般胃炎、萎糜爛、胃潰瘍服用保胃藥和治療潰瘍的藥物後一般會緩解。如果是胃癌的話則一般不會緩解,甚至持續還加重。

胃癌如果出現潰瘍表現還會出現反覆排黑便,嚴重的還會出現嘔血、消瘦、長期胃癌潰瘍出血還會導致重度貧血頭、乏力等症狀。胃癌晚期隨著癌症的長大在肚子上還會出現腫塊等表現。

臨床上要想早期發現胃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胃鏡檢查,特別是高清放大胃鏡檢查,做完胃鏡如果是高清放大精查放大胃鏡後沒什麼問題幾乎可以排除99%以上胃癌。

配一張沒有那麼重口味的圖片,頭條小編大人求放過,非常感謝。是我前段時間發現的一個潰瘍型胃癌,當然這個人後來去進一步已經有轉移的,換句話說這個已經是晚期的胃癌了。所以有難受還是需要儘早查一下胃鏡,不要拖著幾年再來查,查瞭如果沒問題也比較放心的好好保養。


消化內科葉醫生


嚴格來說,胃炎發展成胃癌是有跡象可循的,但是不能稱之為徵兆。胃癌在疾病早期的時候,臨床症狀並沒有什麼特異性,或者是表現與普通胃炎相似。目前比較公認的胃病向胃癌發展的過程先是淺表性胃炎,然後是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最後是胃癌。其中萎縮、腸上皮化生以及異型增生是一種較易向癌組織轉變的組織血變化,這類患者患胃癌的風險性較大。像胃息肉、胃潰瘍等屬於癌前疾病,雖然有發生胃癌的危險性,但是幾率較低。

一個癌上三張口,這就充分提示了疾病與飲食的關係,尤其是胃癌。如果普通胃炎的患者並不注意飲食,充血水腫的胃黏膜繼續接受刺激,進一步發展成糜爛,甚者生成息肉。長期的炎症刺激也有可能使胃內黏膜表皮和腺上皮被取代形成腸上皮化生。當病變逐漸擴展至胃腺體根部時,會形成腺體萎縮。而持續的刺激可能會導致胃內細胞在再生過程中過度增生和分化缺失,形成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又分為輕中重三級,輕度的不典型增生可以逆轉至正常,重度的不典型增生有時候和早期胃癌很難區分。

如果一定要說胃病到胃癌的發展有跡象可循的話,在發現腸上皮化生時就要提高警惕了,但是這只是說它有發生胃癌的風險,但是最後會不會發展成胃癌還是和個人習慣、周圍環境、家族中有無胃癌患者有關係。

本期答主:王亞敏,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常見四大病因:環境因素、幽門螺桿菌(HP)感染、遺傳因素、其他胃部疾病癌前病變遷延而來。

胃癌的症狀,不同患者差異很大,有的患者早期沒有任何表現,只是通過體檢或胃鏡檢查才發現病變;有的患者,僅僅表現非特異性的消化道症狀,如胃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早飽等。

胃癌的早期症狀表現有:

(1)上腹不適及飽脹:飯後明顯,且隨病情進展日益加重。該症狀要與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相鑑別。消化不良常有飲食不慎,暴飲暴食的歷史,而慢性胃炎往往有反覆發作的病史。

(2)食慾減退:這要與肝炎區別。肝炎常有轉氨酶升高以及發燒乏力、尿黃呈濃茶色、黃疸等全身症狀。

(3)噁心、噯氣、反酸及嘔吐:胃炎病灶位於幽門附近時,噁心最明顯。若幽門部被完全堵塞,就會噯出一種酸臭氣味,且常出現嘔吐,嘔吐物多為宿食和胃液。

(4)上腹部隱痛:早期胃癌如果有疼痛,也常是不定時或表現為持續隱痛,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則多表現為明顯的飯後痛或飯前痛等規律性的特點。若病人原患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其疼痛的規律性突然發生改變,或原治療潰瘍病有效的藥物突然變得無效或效果明顯降低,要高度警惕癌變。

(5)嘔血及黑便:假如腫瘤破壞小血管,可出現大便潛血如侵犯較大血管,則可引起大量出血,表現為嘔血,大便變黑或如柏油樣。

(6)消瘦及貧血:消化道腫瘤常使患者消耗明顯,出現嚴重消瘦和貧血。

最後需要強調,以上症狀沒有特異性。上述6種情況在一個胃癌病人身上不一定有,也不一定同時存在,但一旦出現,要高度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必要的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