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Kindle荐书|他的一生受重度心灵创伤,却把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书山无尽,知识无涯,Kindle为你量身打造千书随行的“移动图书馆“。


1场辉煌脆弱的生命历程,

2个超出定义的的灵魂伴侣,

3处挪移的地标回环,

4个经受时光洗礼的朋友,

跨越30年的时光之旅,

煌煌888页的长篇体量,

豆瓣评分8.9

GoodReads上20000+书评……

小K今天想推荐给大家的这部作品,是一部持久热销,常年霸榜的热点话题图书,被权威媒体誉为“有关创伤与友谊的史诗之作”。它是一首兄弟情谊的赞美诗,也是一场探寻生命意义的奥德赛。

这部书就是《渺小一生》。这是一本需要很长时间读的书,但却能让读者兴奋和好奇地翻开每一页。每个角色的欢乐和悲伤都会感到寒意和震撼,备受折磨之后,却又平静下来思考人性的复杂性。

Kindle荐书|他的一生受重度心灵创伤,却把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1一切都太值得,我向你保证

出生于夏威夷的日裔美籍作家柳原汉雅(Hanya Yanagihara),是难得一见的奇才,从未受过小说的专业训练的她,在2013年以新人之姿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林中秘族》,就凭借大胆的题材和不俗的书写功力荣登当年的权威书榜。

《渺小一生》是柳原的第二部长篇小说, 她只花了十八个月就写完,而且在此期间,她还有旅游杂志的正职,只能利用工作之余和周末写作。柳原自己形容,这次的写作过程,回忆起来像是个“发烧的梦”。

Kindle荐书|他的一生受重度心灵创伤,却把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渺小一生》出版当年实力霸榜,荣获科克斯评论文学奖,入围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橘子小说奖等四项文学大奖决选名单, 并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卫报、经济学人、出版人周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选为年度好书。权威阅读媒体《出版市场》网站总结入围各大榜单的年度好书名单,宣布《渺小一生》是该年度小说类佳作之首(Best of the Best Books)。

不但获奖无数,问世至今的四年中,《渺小一生》在Goodreads上累积了14万以上打星人数、2万多个书评、21万人想读、4.3分。影响力从文学圈扩散,发展出了强大的粉丝社群,创造了丰富的粉丝亚文化,包括角色动漫形象、周边产品。

Kindle荐书|他的一生受重度心灵创伤,却把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小说中位于利斯本纳街的公寓成了粉丝们的朝圣地、纽约的文艺地标。

Kindle荐书|他的一生受重度心灵创伤,却把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明星也不落人后,《生活大爆炸》“谢耳朵”、英国著名创作型男歌手萨姆·史密斯、《星际迷航》“柯克船长”克里斯·派恩、歌手“戳爷”特洛耶·希文、蔡康永、《X档案》与《性爱自修室》主演吉莲·安德森等也纷纷推荐。

这是《渺小一生》Instagram粉丝团于2017年9月21日张贴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渺小一生》这本书翻开来,第二部标题底下空白处贴了张手写纸条:“你好,希望你到目前为止还顺利。这本书很厚、很可怕、很沉痛,但你已经读到了这里──你可以读完的。这一切将会非常、非常值得。我跟你保证。”

Kindle荐书|他的一生受重度心灵创伤,却把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这应该应该是所有热爱这部小说的读者们共同的心声:一切都太、太、太值得了。

Kindle荐书|他的一生受重度心灵创伤,却把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2他经过的一切都叫他离开

这本书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回响,的确是因为书中有种种人性共通的动人元素。它讲述了在一个充满了荒凉、灾厄和心碎的世界里面,友情是如何将一个人从黑暗中拯救出来,让他和朋友彼此支撑,并且活下去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大都市纽约,开篇很像《老友记》的设定:彼时,故事中的四个年轻人是从同一所名校毕业的好友,不名一文却满怀雄心想在纽约这座大都市闯出一片天地。一间破旧的公寓,承载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全部期待。

Kindle荐书|他的一生受重度心灵创伤,却把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威廉·朗纳松,怀俄明牧场雇工英俊的儿子,在餐厅打工,梦想成为一名演员;马尔科姆·欧文,上东区富裕家庭的混血儿子,在欧洲知名的建筑所工作,却丢失了对建筑最初的热爱;杰比,海地移民的儿子,自信幽默,在市中心一家艺术杂志担任前台接待员,希望有一天能够在艺术圈闯出名声。还有助理检察官兼数学家裘德·圣弗朗西斯,谜一样的男子,没有人知道他的出身和成长背景:他为什么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为什么走路时的样子很异常,为什么总穿长袖的衣服,为什么总是举止得体得过分……裘德神秘得就像一张白纸一样。

在前五十页左右的篇幅中,他们参加聚会,寻找公寓,约会,八卦,互相争吵,这很容易让读者产生错觉,认为自己知道小说接下来会如何发展:《渺小一生》只是一部有关毕业生在纽约闯荡的成长系读物。

然而读者很快就会发现,作者柳原所写的可不仅仅是一部传统的小人物大城市的成长小说。而后超过七百页的篇幅,暗示着作者具有比写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更大的野心。

直至年岁增长,四个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获得了物质上的独立,从这时起,《渺小一生》的画风也发生突变,裘德被锁定为绝对的主角,他的成长迷雾也在一次次倒叙和闪回中被渐渐拨开:所谓“白纸”更像是层层白纱布,包裹着裘德最痛苦的过往——他是个弃儿,被扔在垃圾桶旁的一个袋子里,由修道院的修士抚养长大。少时的裘德经常被修士体罚,多次遭遇性侵,之后被诱骗卖淫,甚至被监禁。

这个终生为少童时期的性侵与暴力阴影所缠绕的可怜人,用刀片割伤自己,在孤独中毁损自己,想要借这可控的疼痛完成自我惩罚与净化。他的身体上布满各种疤痕,残败的肉体昭示着他悲惨不堪的过往。成年后的裘德即使后来事业有成,却仍无法相信自己竟可以拥有幸福的权利。

Kindle荐书|他的一生受重度心灵创伤,却把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所谓“渺小“,在裘德这里,显得尤为残酷与真实。他可以毫不费力地买下纽约一整层的大公寓,内心却仍陷于狭小囹圄,不愿意去拥抱和接纳新的事物。

刻在身体上的童年阴影尚未散去,柳原还选择了更极致的方式调动情绪,她不断地将文字幻化成刀向裘德猛烈攻击,同时用剜心戳骨的阅读体验向读者发起挑战。

于是裘德身上出现了这样一系列关键词:孤儿,性侵,雏妓,车祸,神经系统衰退,轮椅,重度自残……旧伤尚未愈合,新的痛苦又接踵而至——

裘德的人生还有转机吗?

Kindle荐书|他的一生受重度心灵创伤,却把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3但他期望的一切都叫他留下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环境,却能在外面的世界找到真正的家人。”

这是写在《渺小一生》腰封上的一句话,也是柳原试图通过本书呈现的主题。“我想要写一个基本上永远不会好转的角色……并探讨友谊的种种美丽与哀愁。”

当柳原把这个角色目标锁定到裘德身上时,给了他生命中此起彼伏的苦难,也给了他令人称羡的才华、友谊与爱。并用一种痛与爱极端对立的方式,去探索爱的最大治愈能力,它的边际在哪里。

裘德封存的内心不断拒绝着外界的温暖,他不相信永不变异的爱情与亲情,于是妖魔化爱人及亲人、边缘化自己对他们的依赖及渴求。但他的医生,他的朋友,他的养父母,多年来执着的爱着他,这爱不是突然爆发又消失的激情,不是好奇心和占有欲,它坚定的像一种信仰,充满温和的意志,带着耐心和决心。无论他怎么考验这些友谊,无论他如何有意或无意把朋友们推开,这些朋友仍坚定守护着他,不肯放手。

“每一年,他的好运都会成倍地增加并且增强,他一次又一次地惊叹自己碰到的种种好事和慷慨之举,惊叹走进他生命的那些人。那些人跟他以前认识的人实在太不同了,简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虽然有时候感觉人生不光是自行弥补,还弥补得过头了,好像他的人生在乞求他的原谅,好像他的人生把财富堆在他头上,用种种美丽、神奇与他期盼中的事物淹没他,好让他不要恨他,让他继续推着他往前走。”

在种种“美丽、神奇与他期盼中的事物”中,威廉显然是最特别的存在。大学时代成为室友,四个人里,威廉和裘德彼此亲近。但裘德始终保守着关于阴影的一切秘密,对于威廉来说,裘德始终是一个迷。

“要解开某人的秘密,就是要修补他。”所谓修补其实是互补的过程。威廉发现自己对裘德的爱,是在裘德三十多岁自杀未遂之后。裘德让威廉想起他死去的自己挚爱的哥哥,哥哥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去世,无法在床边陪伴的威廉隔着电话想对哥哥说话,护士说,“你可以说‘你可以安心地去了’”,但威廉说的是,“别离开我”。这句话威廉也在书中反复对裘德讲过。

裘德全心依赖着威廉,威廉也从裘德身上找到了让自己确信的东西。“我永远不会让你离开。”

威廉一开始约会的都是女孩子,他也从未对裘德之外的其他男性产生过爱意,所以把他们之间的爱潦草地定义为同志之爱显得过于狭窄了。他们像所有真心相爱的人一样自然地彼此吸引,想把自己的一切付给对方,并在这个过程中反复而笨拙地试探。

“你还记得那回你跟我说,你担心对我说,你是一连串不愉快的惊讶吗?你不是。但是跟你在一起,就像处在一个奇幻的风景里。你以为这是一片森林,然后忽然间变了,变成一片草原,或丛林,或一片冰崖。这些风景都很美,但也很陌生。你没有地图,也不明白为什么会突然间就从这块转到下一个。而且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下一次转变。你也没有任何所需的设备可以应付。你只能继续走,设法边走边调整,但你其实不明白你在做什么,还常常犯错,很可怕的错。”

两人的伴侣关系始于友情,又超越俗常爱情的场域,或许正是本书力求传达的:

爱不是与生俱来,爱不是简单随意就能心有灵犀。爱是尝试,爱是不畏惧。你的不安,你的希冀,你的渴求,最终都化为实体投射到对方身上。在种种绝境之中,裘德慢慢卸下心防,威廉也更加坚定了那个艰难却正确的选择。

尽管从头到尾,两人之间都没有说出那句“我爱你”,人物命运局促的走向也埋下太多悲剧的伏笔,但这份勇敢的、坚定的、纯粹的爱却令人震撼不已。

4写给这个时代的成人寓言

关于《渺小一生》的设定,很多人也提出了疑问: 世上真的有裘德那样极致凄惨的人生吗?真的有那么不求回报的友情吗?真的有威廉那么完美无瑕的爱情吗?

柳原曾在许多访谈中表示,她希望把这部小说写得像个给成年人的寓言故事。因此,极致的人物与情节是一方面,书中还有许多奇怪的留白和忽略。她刻意拿掉历史时间、年代,甚至太确切的地点,抹去了所有可以让人联想到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柳原将小说置于一个永恒的现时中,形成一种童话般的封闭世界,以便更纯粹地探索、凸显角色的生命本身。

读者只知道故事从纽约市一条叫里斯本纳的街道开始,四位主角们的脚印随着人生际遇变化向四周发散,最后又回到这条里斯本纳街道——生命回到原点,故事也随之结束。

人物命运多么悲惨,爱情和友情多么珍贵, 本身是无法使人落泪的,真正使我们落泪的,是共情。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在裘德身上投射了自己,并借此找到了情绪的出口。

我们如此快乐,幸福,痛苦,悲伤,如此矛盾着、苦甜参半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也会困在自己“渺小”的现状中,被动地接受着命运的安排。但你要知道,除了与生俱来的环境,关于人生还有更多,它们来自家人、恋人、朋友……这种可能性就是——爱。

“要不让步地爱一个人,而且透过尊重他人去尊重自己,不论他们是否打算回报你的恻隐之心,这都蕴含可以彻底改变的力量。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不管哪个结果会是如何。”——Jacob Bixenman

Reference:

《允许我坐在你身旁悲伤》by 欢乐分裂

《看清生活的真相后,我还是选择走下去》by天知道

《像我这样渺小的人,怎样过好这一生》by 理想国

Kindle荐书|他的一生受重度心灵创伤,却把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亚马逊Kindle】在字里行间,一起涨姿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