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基建投資25萬億,普通人如何防止存款貶值?怎麼投資掙錢?

DarlingImback


我正好有一隻中國建築的股票,最近得益於中國未來在基建投資上25萬億,所以表現還挺好。

這個思想構思其實就是從美國的羅斯福新政而來,當年美國要走出1929的全球大蕭條,啟動了基礎基建投資的高潮,全國的主要幹線高速公路以及部分鐵路都是那在那時候修建的,他極大的促進了就業,給美國未來成為世界第一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但其實基建投資同,存款貶值之間的關聯性不大。基建投資並不是增發貨幣供應,更多的是解決社會就業問題,是從調整社會的需求結構,社會公平穩定發展這個角度來開始的。而存款貶值更多的是經濟膨脹,這個是主要由於經濟結構不合理以及產品的供給需求不平衡而造成的。

此次基建投資25萬億,主要面向地區,應該是一些新的領域,新的地區。如果主要投向了城鎮化建設,以及新的產業領域。那麼對於個人的投資理財來說,也有有了前進的方向。

1.新的地區主要提升城鎮化率,那麼就會圍繞核心城市和大城市進行城市化集群的建設。那麼在這些地方就會成為新的人口湧入熱點,新的就業機會,新的投資點以及房產投資都會成為可能。其實截止目前還是主要看好長三角和粵港澳地區。未來這兩塊地區的房產價格還是非常有持續上漲期望的。

2.投向了新的產業領域,那麼除了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鐵路,公路,軌道交通這些傳統基建領域,其實在互聯網下的新基建領域也正在凸顯,那就是5G、人工智能、物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等。

所以基建投資已經早已超越過去的含義,在移動互聯網下,這些領域它都是最基本的建設方向,而且需要大規模去進行投資整理部署。

目前已經有7個省份發佈了各省的重點項目名單,雄心勃勃的想趁著這股東風,對於本省的基建進行大筆投資。這不僅僅讓人感到一定的擔憂啊。原來政府的地方債都還沒有解決問題,問題還一大把。如果現在放寬,由地方去主導大規模基建的投資號角,會不會未來就是為將來的基建債埋下禍根啊?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讓我教你怎麼看透金融邏輯和理財中的所有門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遙想當年08年金融危機,我國一個4萬億計劃直接推高了房價,雖然工資也上漲了,但是如果這些年你沒有買房子,實質上資產已經大幅縮水。現在我國又推出25億元基建,如何理財確實是一個難題。

首先,投資房子在大部分地區已經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幾年房價已經出現了一個天花板,再也沒有出現大幅增長的情況。其中固然有國家各種調控工具的作用,最主要的還是房價已經進入到了不能再漲的高度。以我們這裡為例,人均工資能達到4000元就不錯了,而房價已經超過8000元,去年最高漲到了9500元左右。買100平米房子,總價在95萬元,首付4成即38萬元,然後每月還款大幾千,對於一個工薪階層來看太困難了。我認為現在只要不是一線城市,房子上漲空間有限,在國家一直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下,再投資一般城市房產沒有必要。

其次,我認為投資基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基金在這個假期之間確實火爆了一把,基金投資切記追漲殺跌。基金正確的投資方式應該是看好一個行業或者一個指數,然後在行情開始以前就投資,等待行情到來。比如最近很火的科技類基金,在去年一半年開始上升,到現在基本上漲了60%左右。投資基金還有一個簡單方式,直接投資滬深300指數基金,這個指數代表中國股市綜合行情,這25萬億基金可以帶動經濟發展,自然而然反饋到股市。

最後,民營銀行存款。以上兩種投資方式都有較高的風險,目前低風險理財方式收益最高的就是民營銀行存款。從安全性上來看,民營銀行存款屬於存款產品安全性很高,基本沒有問題。從收益性上來看年化利率在4%到5%之間,在理財產品中相當高了。而且這種理財方式操作簡單,不用花費太多精力。

以上三種方式就是我認為未來普通人可以選擇的投資方式。


談財論道


確實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國家正在加大基建投資,本輪投資是在2008年之後的再一次大放水。目前受到疫情影響,國內經濟面臨下滑的壓力,民眾則面臨失業的壓力,小中企業面臨倒閉的壓力。
很多人不瞭解基建投資的深層意思,國家推出基建投資的最大目標就是穩定,目前市場上很多企業受到經濟下行的壓力,處於經營困難,失業潮已在出現,特別最近大家有沒有聽到身邊朋友失業了之類的話題。因此,當市場不能有效的消化勞動力和資源時,國家通過基建投資多餘的勞動力和資源動員起來,基建投資下帶動著多個行業的流動,使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民眾也會有一定的工作和收入。對國家來說充分就業,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永遠是第一位的。
2008年年底,我國推出了4萬億的基建投資計劃。2020年,中國本輪25萬億基建投資計劃(甚至有報道是34萬億),其實意思都是相同的。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發現,截至3月1日,包括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雲南、四川、重慶、寧夏等13個省市區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這份投資清單共包括10326個項目,其中8個省份公佈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33.83萬億元!近34萬億!
普通人怎麼防止存款貶值?怎麼投資掙錢?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思考,從2008年到現在,如果大家都把錢存銀行,沒有買房等,那麼現在資產是嚴重縮水。而當前,我認為國家房地產已經處於高位,現在的投資需求不大,國家定調房住不炒。
要防止資產縮水,我認為那麼就要跟上國內經濟的發展,最好的方式就是買上國內所有大企業的股票,享受他們業績增長的紅利。那麼怎麼買呢,如果你的資產多,自己又瞭解股票市場,那麼你可以自己買他們的股票(要記得美國上市的一些國內科技龍頭,比如阿里巴巴、騰訊等)。如果你不瞭解股票市場,那麼你可以買基金組合。
基金組合上,一定要全面,要包括傳統經濟如“舊基建”,新興經濟如“新基建”(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等)等。目前國內最為優質資產組合配置可以關注,你可以根據你的資產,平均分在這四個基金上,即可
1、中概互聯。這是目前在海外上市國內最好的50家互聯網公司,其中主要的持倉公司是阿里巴巴,騰訊,百度,攜程,拼多多,美團等科技類公司。
2、上證50。這是上交所50家市值最大公司,屬於比較“傳統”的公司,目前有著明顯優勢,其中公司基本是中國平安,貴州茅臺,招商銀行,中國建築,保利地產,上海機場等。
3、深紅利。這是深交所上市的最好40家公司,也基本是深交所市值最大的公司,基本是萬科A,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
4、創業板50。這是創業板50家公司最為主要公司,權重佔比最大。基本是是愛爾眼科,東方財富、同花順等
可以說,這可以說,這裡麵包括目前國內新經濟和傳統經濟的幾大行業龍頭公司,也將是很好的跟上國內經濟發展的車隊,可以幫助我們個人資產做好保值,甚至升值。


股市小獵豹


這幾天陸續有十幾個省份公佈了基建投資計劃,總額超過25萬億元。但投資者不應竊喜,沒有參與的也不應該悲傷。原因如下:

  1. 總投資25萬億元是多年重點項目合計

這次的25萬億元和之前的4萬億有本質區別,這次的投資總額是各重大項目合計金額,每個項目投資可能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我們應該識別區分開來,不能看見金額大就以為國家又開始大放水搞大基建。當然今年為了穩定就業,穩定經濟增長,新增的基建項目肯定是會比以往要多一些的,對於基建行業來說,今明兩年都會是基建的大年,很多地區都把延後的項目提前來做了,加速審批,就是為了保今年的經濟。

2.新基建代替傳統基建

過去我們以為的基建就是修路,架橋,修鐵路,建軌道,建房子建基地。如今的基建與以往有了新的概念引入,一個是5G、一個是智慧,5G的建設各個省市都在加速,5G是個重頭戲,國家通信行業想要在世界站穩腳跟,5G的領先尤為重要。這次基建投資中5G建設含有很重要的成分。另一個是智慧城市,經過這次疫情,智慧城市更多的為人民所理解,相應的大數據建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等都是傳統基建內容上的升級版。

3.貨幣寬鬆,但總體可控

央行在近期也公佈了,更多的是採取手段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放出去的一定額度,也通過公開操作回籠了資金,讓更低成本的資金在市場上流動,減少企業成本,因此對於人民的貶值大可不必擔心,不會因為投資多了,而貶值,人行對於總額的把控還是很精準的。在貨幣寬鬆的情況下,投資金融市場是短期內較好的選擇,實體可能要等疫情過後在考慮會好一點。

總體來說,不必太過擔心大基建的衝擊,現在的中國早已今非昔比,這樣的體量是能承受得了的。每一次風險都是機會,疫情也一樣,加速了新基建的投資,也為國家更好的發展科技打下堅實的基礎。


股中軍師


買房,萬年不變的道理,雖然房價已經高位,雖然房租回報率非常低,如果你不是出於暴富為目標的投資,房產依然是投資的良好項目。

如果沒錢可以考慮買複式公寓,一般不超過50㎡,面積小成本低,面積利用率高,缺點就是商住兩用,水電費等等是商用價。

買黃金,但是注意黃金是避險工具,要看行情。

外匯,風險是真的大。

股市,基金,你得看行情,行情好,就是躺贏,只買長線,操作不難。股市如果行情不好,就買業績好,分紅高的,跑贏通貨膨脹還是不難的。

然後紀念幣(紀念幣現在投資門檻非常低,而且可以說不會賠,畢竟等額,雖然回報率也不高,但是萬一碰到泰山幣了)。

集郵,古董,書畫,等等你要是愛好這些,作為投資也可以。


撫長劍兮


你好,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普通人可以通過投資股票,來共享這些錢。

我國投資基建,上游的水泥、機械設備是基建的領頭羊,不管你造什麼,最先受益的就是他們。


就拿水泥來說,由於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所以業績好、彈性大。如果處於景氣週期,水泥股的表現往往更突出。此外,行情還會向鋼結構、玻璃等建材傳導。

基建的中游則是以央企為主的建築公司,也就是施工大隊。中字頭、盤子大、利潤也較薄,所以股價長期躺在地板上,好在股息率高。

基建下游就是各種各樣的投資項目了,大致分為三個方向: 像地方政府普遍喜歡的房地產、軌道交通、收費公路,這些都屬於能夠帶來消費的投資。特別是房地產,可以輻射到園林、環保、水利工程,乃至後期的裝修、電梯、家電等行業。


另一塊則是最近很火的“新基建”:包括5G基站、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雲計算等。這一塊更多和科技沾邊,前期炒得也挺高了。由於體量有限,新基建在整個基建項目中的佔比不會特別高,大概在20%以下。

最後一塊是老百姓迫切需要的民生基建:比如環保、公共衛生、教育、養老這類,基本上都是歷史欠賬,投入大產出少,至於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嘛,那就可想而知了。

總之,跟基建相關的個股都可以投,不過建議投相關的龍頭公司,公司賺錢了,你買它的股票當然也能賺了,因為股價跟公司業績正相關,像豬企業,去年豬價上漲的時候,企業大賺,投資這類企業的可是賺了3到5倍呢,收益可觀。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菲菲七


基建投資25萬億,與防止存款貶值之間,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不知道題主為何會有這一想法,基建項目怎麼讓存款貶值?不搞基建就不會貶值了嗎?還是說看到25萬億的基建項目,覺得自己應該也在這項目裡面,趁著基金的風口賺點錢?

先說,基建投資,實際上我國一直在進行基建投資,這本身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只是說,因為這一次疫情的影響,宏觀經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疫情結束後,需要儘快恢復實體經濟,投資基建是最立杆見影的。

一方面,投資基建可以創造大量崗位,這可以全面保障國內的就業,從而全面穩定宏觀經濟;另一方面,基建可以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從而推動經濟的擴張。這屬於特殊時期的特殊計劃,而且這個25萬億隻是一個計劃,需要分步實施,並且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廣,不光是簡單的投建基礎設施,還包括人工智能、物聯、5G等“新基建”。

投資基金是為了拉動經濟,這與存款貶值不相干。存款貶值來自於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又來源於貨幣超發和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現在來看,這兩者都不存在,通脹會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率,防止存款貶值的方法就是通過投資理財,獲得超過通脹的收益率水平,但這顯示是不切實際的,普通人只需要超過CPI就夠了。

普通人去參與基建建設,這更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過間接投資的方式進行投資。“新基建”才是未來經濟的擴張動力,此次基建將會更加傾向於5G網絡、新能源汽車、雲計算、物聯網等方面的科技基建鋪設,為人工智能浪潮的來臨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可以通過投資科技類基金或投資有實力的科技股,分享時代的紅利。


財經宋建文


據統計,美國1927年以來。普通股平均年收益率9.8%,公司債5%,政府債4.4%,短期國債3.4%,期間通脹率為毎年3%。特別值得注意,借複利力量,股票投資收益是後者的15倍、30倍之多。《普通股的長期投資》作者史密斯,這個人曾引起凱恩斯的注意,只是因為他揭示出企業因為利潤留存再投資,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複利。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兩點:一是股票投資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二是究竟什麼樣的企業值得投資?從史密斯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理解,只有有更持續性創利的企業才有大回報,基建主要是收稅型的,它很難有一個持續的利潤產出。如果一個國家極度基建,必然導致M2異常大,貨幣貶值,選擇優秀企業股票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MIAOFEI


7個省的基建計劃就達到20多萬億,要知道全國31個(大陸)省市,那總盤子相當驚人。這預示著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投資”越來越興旺,項目眾多,規模總量巨大,與金融危機4萬億相比,那個就是毛毛雨。

不過還是要經過可行性分析,畢竟牽涉大量貸款,考慮政府還債能力,保證長短期結合。中央政府通過發國債負債,地方政府通過發債券和投資平臺負債,確實要考慮償債能力。

存款利息跑不過通脹就是“負利率”,解決的方法要麼投資(有風險)、要麼消費(不存款)、甚至貸款消費(還款的時候貨幣購買力更低)。

投資有風險,股票風險不小,買房這個十分把握的保值增值手段今後也可能沒有保證了,特別是房地產稅是否推出來;只要房地產稅不出臺,在人口聚集能力強的城市買房依然是不錯的選擇,超發的貨幣總會凝結在資產上或普通商品上。

投資創業自己當老闆也可以考慮,關注政策導向,構思盈利模式。普通人願意創業當老闆,是社會對企業家的真心擁待的寫照。社會不仇富,是對企業家認知度加深了;但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社會意識增強更是進步。


雲端美


多省份發佈投資計劃,河南、雲南、福建、四川、重慶、陝西、河北等15省份,2020年度投資規模超6萬億元,其中同步公佈總投資規模的9個省份,總額超過24萬億元。僅9個省份,總投資規模就超過24萬億,全國總投資規模可能超出想象,保守估計2020年幾十萬億,甚至幾百萬億投資,基建自然首當其衝,這一些列操作背後,2020年投資機會在哪?

我們首先要知道,此次基建與以往的不同,基建大規模啟動,意味著此前消費拉動內需正在向基建投資轉變,相比消費,基建更加簡單直接,效果顯著,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風險增加,澳聯儲、美聯儲已經率先降息以對,全球降息潮又重新拉開大幕,國內貨幣政策也更會偏寬鬆。

貨幣貶值,對於普通人而言,無力改變,CPI已經破5,物價持續高位,但是PMI指數下行,類滯脹趨勢越發明顯,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賺錢,儘量讓錢跑贏通脹,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基建來襲,此次不再是普遍意義上的大水漫灌,而是有方向性,基建也不止侷限於以往房產,地鐵等,而是向高科技轉化,更多的投資會湧入科技領域,醫藥研發,大數據,物聯網,5G,教育,AI,工業互聯網等,這將是新方向。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