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扶贫中优亲厚友、贪污侵占等 306人被处理处分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在12月25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对于审计查出的扶贫领域问题,有关地方和部门已整改54.06亿元,完善制度或落实扶贫政策334项。

报告显示,扶贫领域存在擅自拔高或随意降低脱贫标准、腐败和作风问题、扶贫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资金和项目管理绩效不佳等问题。

对提高住房补助标准或过度医疗等问题,14县已整改14.78亿元。对未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作脱贫处理问题,41县通过细化帮扶措施、重新识别补录贫困人口等整改,涉及贫困群众2.97万名。

对优亲厚友、贪污侵占、骗取套取等问题,有关地方已追回资金、核减拨款等9626万元,处理处分306人。对“面子”和形象工程问题,3县通过调整账目、归还资金等整改309万元。

对多数县未开展扶贫绩效评价问题,财政部、扶贫办等印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操作指南(试行)》,指导县级开展绩效管理。

对扶贫资金用于非扶贫领域问题,42县通过自查清理、归还垫付资金等整改21.1亿元,处理处分72人。对资金和项目闲置等问题,37个地区盘活资金8.28亿元。66县推动277个扶贫项目重新使用或运营,避免或挽回损失2.63亿元。

对于《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问题,截至2019年11月底,绝大多数已得到整改,整改问题金额约3100亿元。

原标题:审计署报告扶贫领域整改问题金额约54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