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現代戰機由於需求類似,造成氣動佈局接近時不時有造型相近機型出現也屬正常,我國航空工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也碰到多起類似案例。如:蘇-15和殲-8戰鬥機、獅式和殲-10戰鬥機,這其中並沒有誰抄誰的問題,總體而言定位相近的需求總能帶來類似的效果。不過今天要講的是一款更加小型的機型,撞臉梟龍的羅馬尼亞IAR-95戰鬥機。

大家請看下面這兩組對比圖,其實這幾款飛機的研製時間都不相同,只不過由於類似的定位造成外形的雷同。畢竟現代戰機氣動佈局需要吹風測試、參考配動發動機等各方面因素才能確認,不是簡單仿個殼就可以造出來。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蘇-15和殲-8對比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獅”式空優改型和殲-10對比

回到主角羅馬尼亞,雖然地處歐洲但工業水平並不突出。正是由於航空工業基礎太差,在上世紀70年代年還跟南斯拉夫合作開發出迷你版飛豹——IAR-93雙座鷹。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J-22“鷹”攻擊機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IAR-93戰鬥機

然後在上世紀70年代末,羅馬尼亞開始研製的IAR-95輕型戰鬥機,最初的設想是研製一款多用途戰鬥機,代號IAR.95 Spey,主要用於替換米格-21和米格-23。預計採用一臺最大推力91千牛的渦扇發動機,最高速度達2馬赫,最大航程3765公里。和西方三代機一樣水滴狀明座艙將賦予飛行員良好的視野,而且要求該機能夠具備執行制空和對地攻擊任務能力。帶前後邊條的翼身融合體設計,整體外觀上和FC-1早期方案很是神似。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IAR-95戰鬥機三視圖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FC-1戰鬥機三視圖

由於發動機沒有穩定的供貨源導致不斷拖累整個項目,由於整體設計和要求也在不斷變化中,其間也有了多種不同方案(上單翼和下單翼、單座和雙座)。包括從最初的6.8噸增加到7.8噸,發動機要求也從原來的9噸級增加到12噸級,飛機長度由14.75米變成16米。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IAR.95上單翼方案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IAR.95上單翼方案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IAR.95上單翼方案

下單翼佈局有雙座和單座兩種型號,從外觀上看更接近F-20“虎鯊”戰鬥機,兩伸機翼下方各設置三個掛點,機腹下設置串列多彈掛架,再加上雙座佈局更像是要研製一款超音速輕型戰鬥攻擊機/高級教練機。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IAR.95ME下單翼方案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IAR.95ME下單翼方案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IAR-95ME下單翼方案

IAR-95項目從現在方案看強調超音速截擊能力,採用兩側垂直壓縮斜板可調進氣道,飛機頭部可以安裝大口徑雷達天線。機翼設計類似F-16戰鬥機根梢比FC-1要小,飛機翼尖可掛載近距格鬥導彈,內側掛架可以掛載中遠程空空導彈。氣動設計水平完全達到標準三代機要求,當然設計出來還需要強大的航空工業基礎配合。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IAR-95戰鬥機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IAR-95戰鬥機

IAR.95項目一直延續到1988年,由於財政以及技術限制羅馬尼亞又考慮和南斯拉夫聯合研製,不過此時南斯拉夫正在設計自己的“小陣風”Novi Avion戰鬥機,對性能更差的IAR 95興趣不大。在這種情況下IAR 95項目只能下馬,後續的無數版本和設想都變成歷史雲煙。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Novi Avion”戰鬥機

羅馬尼亞版“梟龍”IAR-95戰鬥機,受制於發動機黯然下馬

IAR-95戰鬥教練機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