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林黛玉对贾宝玉耍小性子,是自卑还是自傲?

Mr卡季奇


林黛玉之所以时常的对贾宝玉耍小性子,有自卑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她对宝玉的“不放心”。

林黛玉认为自己在贾府是孤苦伶仃的,所以就形成了过度敏感的性格。

黛玉的父母都不在了,而且族里也没有什么多近的亲戚,所以,是很孤单的。

贾府是一个大家族,人口繁多,人与人之间,自然充满了勾心斗角的事情。贾母偏疼黛玉多一些,明着是没有人敢说些什么,可暗地里呢?

再加上黛玉性格柔弱,没有湘云那样的英豪之气,就会逐渐养成了敏感的性格,总觉得有人在瞧不起她,在欺负她,所以也就爱耍个小性子了。

和黛玉在一起时间最多的,就是宝玉了,那他自然就成了黛玉发脾气最多的对象了。

长大后的黛玉喜欢上了宝玉,可是,宝钗出现了,黛玉自然会担心,宝玉见了姐姐后,还会记得妹妹吗?

黛玉对自己未来的幸福,是比较焦虑的。

婚姻大事,是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可自己全无可以依靠的人,将来谁又能为自己做主呢?

黛玉知道宝玉对自己好,可是宝玉的性格,却是对哪个姐妹都不错,尤其是新来的宝钗。

黛玉对宝玉不放心,但又不能明说,只能不断地试探他,可宝玉还是个急脾气,见不得黛玉对他有所怀疑,难免会说话造次一些,黛玉便会对宝玉发起小性子来了。

总之,黛玉之所以经常的对宝玉耍小性子,还是自卑的成分多一些,假如她的父母都在,凭自己的模样,才气,家世,恐怕是贾府将来在给宝玉说亲时的最佳人选了吧!她也就不会有这些担忧了。


谁和蒲公英有约定


我觉得都不是。应该是初恋的碰撞。用贾母亲的话说,黛玉和宝玉是“前世的怨孳”,不是怨家不聚头,一旦聚头,矛盾就出现。刚坠入爱河的年轻人,好像刚学游泳的人一样,有些手忙脚乱,手足无措。那种感觉我形容不出来,我讲个故事吧,我当民办教师那时候,有个女教师,十六七岁吧,我们总是拿她开心,笑她是某教师的儿子的小媳妇,每次笑她,她便拿根柳条来打我们,我也是爱笑的一个。谁知,时间久了,心里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就像读红楼梦,不知不觉中自己变成了贾宝玉。我只要看见她同别人的男生搭讪,心里就不舒服,后来知道了,蒙生了初恋,苦涩的初恋,我有时说一句什么,她就会加倍还给我,像刺猬一样,总是针对我,甚至反问我“你凭什么管我?”她对谁都好,就是对我不好,总像拿一根刺捅我。我也觉得自己应该远离她,越想离开,好像又挨的越近,又刺的心痛。我开始自我批评,决定割断这根情丝,虽然痛苦,但为了高考,我沒时间浪费了。我考上了大学,她也以民办教师考上了中专,两人走向了不同的地方。



朵朵佬爷


林黛玉爱对贾宝玉耍小性子,既非自傲,又非自卑。

这种爱要小性子的原因是基于贾宝玉的花心,使林黛玉在他的爱情中缺乏对他的信任,用现在的话说,叫缺乏安全感,用俗话说叫吃醋。

在宝黛钗三个人的早期关系中,贾宝玉确实是摇摆不定的。

喜欢林黛玉的娇柔袅娜,也喜欢薛宝钗的性感妩媚。他曾经自己独自去探望薛宝钗,又恰逢(?)林黛玉,弄得林黛玉酸话不断。看着薛宝钗雪白的臂膀看楞住,让林黛玉往他脸上甩手帕,骂他是呆雁。林黛玉说:我知道你心里很有妹妹,但是一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

但是在林黛玉从怡红院的窗外听到:林姑娘说过这些混张话沒有,要是说过,我早和她生分了。心中想到:我素认宝玉是个知己,不想他果然是个知己。

后来宝玉又跟她告白说:你放心。和我心里梦里都是你只后,林黛玉再沒有耍过小性子,两人也再沒吵过架。

在爱情上有了安全感的林妹妹还是很可爱的。


旁观者岚


任何性格的形成,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林黛玉对贾宝玉耍小性子也是如此。但主因却是潜藏在灵魂深处的自卑。



自卑林黛玉给人的感觉是敏感多疑,孤高自傲,但这一切表象都是她深藏起来的自卑在做怪。敏感多疑,孤高自傲就是她为了掩盖自卑而披上的华美外衣。



林黛玉六岁左右没有了母亲,随后来到贾府,穿人篱下,贾母虽然疼爱她,但是贾母年纪已大,对许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还有其他子孙去要关爱,所以分给林黛玉的疼爱并不多。而贾家的下人又捧高踩低,让林黛玉暗地里受了不少委屈。



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打乱薛姨妈安排好的顺序,擅自把最后两朵才送给林黛玉。更让林黛玉敏感的认识到自己在贾府中的位置,所以,她不无难过又不无讽刺地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知到林黛玉内心的凄凉。



另外,在书中,林黛玉曾多次神伤自己的婚事的婚事无人主张,羡慕他人有母有兄有弟,而自己却无依无靠,在她的《葬花吟》中,也提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可见她的心中是寒凉的,忧郁的。



而林黛玉自卑表现在感情上便是耍小性子。她不自信自己可以完胜豁达优秀的薛宝钗,因而在第八回,对贾宝玉去梨香院探病时会心头半酸,指桑骂槐,借骂雪雁而奚落宝玉听薛宝钗的话:

“也亏你宝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他比圣旨还尊些。”

在第二十回,对前来向自己解释的宝玉说:

“横竖如今有人和你玩,比我又会念,又会做,又会写,又会说笑,又会怕你生气拉了你去哄着你,你又来做什么呢?”



林黛玉因为中日担心贾宝玉会因为见了宝姐姐忘了林妹妹,正是这样的不自信,才让林黛玉动辄对贾宝玉是发脾气耍性子。直到后来,薛宝钗和林黛玉互剖心迹,义结金兰,林黛玉的这个毛病才改掉。


萍风竹雨123


《红楼梦》里史湘云曾经在贾宝玉面前说林黛玉“小性儿、行动爱恼人”,加上平时也有一些丫鬟婆子非议林黛玉没有薛宝钗那么温柔敦厚,所以很多读者觉得林黛玉最显著的特质就是对贾宝玉耍性子,以至于产生了一些疑惑,到底她是自卑还是自傲?

其实我看《红楼梦》的时候一直觉得林黛玉是个很可爱很有趣的小姑娘,她对于贾宝玉的情绪发泄也是有她的道理的,只是天性上的敏感多思以及环境上的寄人篱下会让她有一些防范。

我认为对贾宝玉使小性子的时候,不能单纯得说是她自己自卑或者自傲,她更多的是在试探对方的心意,是在维护自己自尊。

加上黛玉爱使小性子这个形象,也是史湘云极力宣扬的,不是她的常态。

我们可以聚焦以下几个事件看一看:

送宫花伤自尊

周瑞家的帮薛姨妈送小礼物给姑娘们和凤姐,都是一些精致的宫花儿。礼物最后才到林黛玉这里。且不管周瑞家的是顺路,还是成心的。总之黛玉的不高兴全摆在脸上,在言语上让她下不来台,宝玉只好赶紧打圆场。很多人觉得这事太过,这个送礼的先后顺序那么重要吗?当时黛玉年龄尚小,备受贾母的宠爱,和宝玉更是与别个不同的亲厚,这些或许可以缓解一些孤苦的感觉。但是这个时候来了薛宝钗,虽然也是寄住,但是人家有母亲,有哥哥,自己又温柔娴静识大体,所有人都说她好,连下人们都在随意比较。宝玉,更是对薛宝钗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一副见了姐姐忘了妹妹的架势。清高如黛玉,心里也是介意的。

表面上是对于周瑞家的送宫花的顺序表示不满,对于礼物的不屑。本质上这次的小性子还是对着宝玉抒发自己的情绪。以黛玉敏感的心思,就算认为周瑞家的或许是在轻慢自己,但是以初进府时的谨慎和教养也不至于直接用话刺人。

宫花送来的时候,宝玉先黛玉一步接过手,还殷切地问宝钗的事情。黛玉待宝玉比别个不同,却看到宝玉众花皆入眼,何况还是如此优秀的宝钗。但是不能说是自卑,她并没有顾影自怜,只是觉得自己无所依傍,没有父母兄弟在身边。人家可以有金玉良缘,还有人做得主,自己却没有办法。小小年纪的自尊心比较受伤。

剪香包疑遭辜负

林黛玉轻易不做针线,众人也不敢劳烦她,但是宝玉身上的璎珞,香囊确都是林黛玉的手笔。有一次她以为贾宝玉把自己做的香囊送给了别人,于是两人吵吵闹闹又气得把刚好做了一半的香囊给剪了,直到宝玉把藏在衣服里面的香囊拿出来。但是双方又是哭又是闹,早已惊动了众人。

表面上只是在意宝玉对待香囊的问题而使小性子;本质上是黛玉拖着病恹恹的身体一针一线地把所有的心意缝到香囊上,她希望宝玉能够全部接收并且珍重对待。是在确定对方的心与自己的心是否相通。毕竟没有哪一个恋人能忍受对方将自己送出的礼物随手给别人。

宝玉的忘情玩笑

有一回宝玉来潇湘馆找黛玉,也是闹了起来。那时刚好黛玉昏昏欲睡,低吟: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进来后,紫鹃端茶倒水,宝玉于是脱口而出:“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黛玉听了立即脸一沉“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账书,也来拿我取笑儿。”。还哭着闹着要去告状,把宝玉吓坏了。黛玉是和宝玉一起读过西厢的,还觉得余香满口。现在却因为一句话生气,所以气的并不是那混账书,而且宝玉的口不择言。

本质上只是一个随意的调笑,本质上却是黛玉有深刻警醒的意识。她父母不在,婚事无人做主,只有倚靠贾母。如果黛玉放任宝玉的随意行为举止,加上两人心意没有明说,长辈也没有明确的意思,传出去有损闺阁女孩儿的清白。贾府本来就有各种腌臜事,黛玉绝对是自洁自重的,也因为黛玉的反应,宝玉不敢再放肆。很多人都说晴雯有黛玉的影子,你看晴雯便是如此,在混杂的怡红院保持着自己的清白,从来没有和宝玉有任何僭越的私密行为,从这里看,两人在感情上确实是一类人。

史湘云初期处处针对,要坐实林黛玉的小性子

其实对于林黛玉爱使小性子,经常说最多的不就是湘云吗?史湘云是个“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的姑娘,心思单纯,又直来直去。但是这个“宽宏量”最开始却并没有用在林黛玉身上。反而处处在找林黛玉小性子的证据,处处在人家情绪的边缘踩踏。

  • 比如第二十二回,在薛宝钗的生日宴上,史湘云说黛玉像小戏子,宝玉好心提醒她注意,她还生气:“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制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
  • 比如第三十二回,史湘云和贾宝玉聊天时,说到林黛玉:“……我知道你的心病,恐怕你的林妹妹听见,又嗔怪我赞了宝姐姐,可是为这个不是?
  • 比如因为贾母给了薛宝琴一件凫靥裘,史湘云跟薛宝钗说话又暗指黛玉小气。

史湘云刚开始是很明显的亲近宝钗的,觉得林黛玉度量小,不好相处,排斥她。但是林黛玉对于史湘云却没有那么成见,只要不是跟宝玉相关的,以上那些她并没有那么放在心上。

只是湘云为什么对黛玉有那样的偏见呢?我发现在第三十二回有些端倪,那回写到袭人与湘云聊家常,做针线。袭人不经意之间透露出对林黛玉的看法,说她不愿做针线女工“她可不作呢,绕这么着,老太太还怕她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是,谁还烦她呢?旧年好一年的功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说她心胸不如宝钗“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什么样,哭得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她,你得赔多少不是呢?”

由于听了袭人几句闲言,史湘云站队到宝钗那里,不喜黛玉。这里简直就是红楼梦版的傲慢与偏见。耿直大方爽朗的姑娘往往是体会不了林黛玉的细腻敏感的。以至于她不遗余力地大力宣扬黛玉对宝玉使小性子的恶名。不过后来黛玉和湘云接触得多了,两个人冰释前嫌,反而亲密了起来,湘云还住在黛玉的房里说私房话,两个人还斗诗斗得其乐无穷。

总结

宝玉和黛玉两个人的吵吵闹闹是他们自己的小情趣。黛玉太过纯真又尖锐,情绪比较外放,在宝玉想要所有女孩儿的眼泪的阶段,她非常不放心,只能一遍一遍地试探。其实,他们每一次闹完,两颗心都更近了一步,直到完全磨合掉所有的不和谐,宝玉只取一瓢饮之后,林黛玉放心了,从此变得豁达大气。


施无霞


我认为黛玉对宝玉耍小性子是自卑的一个反应,为甚么呢,从以下几点分析。

什么是「自卑感」?

「自卑感」源自「不如人」的心理状态与感觉。

是指一种自己感觉「比他人差」的潜在意识。当出现自卑情绪时,一般人常会有沉默、沮丧、心情低落的感觉,或是骄傲、易怒与自大等极端态度。

人面对外表、职业、家庭背景等,能拿来与外界「比较」的人事物,一旦自己居于下风,自然的就会出现「自卑感」情绪。

01 黛玉的自卑情结

红楼梦第03回黛玉以孤女的身份寄居在贾府,故特别提醒自己在言行上也要时时小心,时时在意,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以免让人看低。

因为黛玉幼年丧母,无亲兄弟姊妹,又离家甚远无法时时与父亲相见,自卑感便油然而生。

然而贾母因为对女儿的早逝而对黛玉更加怜惜、疼爱,在第五回提到: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了。

因为外祖母贾母的娇宠溺爱,林黛玉在贾府孙辈中地位突出,才使林黛玉个性中属于自我的那一面得以顺性发展,而毫不修饰地突显出来的真正原因。

如此一来在一个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上烙下或隐或显的优越感或特权意识,似乎是极其必然的。

其结果就如心理学家所说:「被娇宠的儿童多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期待当法律看待,他不必努力便成为天之骄子,通常他还会认为:与众不同是他的天赋权利。结果,当他进入一个不是以他为众人注意中心的情境,而别人也不以体贴其感觉为主要目的时,他即会若有所失而觉得世界亏待了他。」

这样的描述十分贴近林黛玉早期的人格表象,并解释了她在红楼梦前半部许多言行的内在原因。

因此在林黛玉身上所产生的「自卑/优越」的心理机制,便呈现着辩证性的互补关系,使她在争取优越感而欲处处凌驾别人的状态中,却能不沦为自私自大者流,亦即虽然自尊,却不自大;虽然自我,却不自私,在争强好胜的同时又流露着令人怜惜的孤独脆弱,如此才能保有一种人性上与艺术上的特殊美感。

02 为什么会对宝玉耍小性子

黛玉和宝玉在本质上其实是相仿的,都是冰清洁净的「玉」,都不屑于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因此两人才会如此契合。

宝玉算是贾府中对黛玉最情真意挚的人了,处处让着黛玉,将她捧在手心,而黛玉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宝玉的真心对她来说更是生命中唯一的依靠。

从黛玉早期时常对宝玉发脾气这一点就可以知道,黛玉将两人视为灵魂伴侣,林黛玉之性格在他们初期相处的时候,就因为宝玉经常碰上一些令黛玉又气又羞的事情。

试看过去宝玉以《西厢记》中的词语比拟两人之爱情关系时,在第 23 回说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然后在第26回中又透过黛玉的丫头紫鹃,声称:「好丫头, 『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迭被铺床?』」。

结果黛玉在这两次比喻后的反应都是嗔怒而哭,为遭受屈辱而悲愤,可以说是两人之间仅次于「金玉良缘」的最大冲突事件。

而奇妙的是,这两次令宝玉十分意外而恐慌的冲突事件,其实对黛玉来说以西厢记来譬喻彼此之间的关系,惹得黛玉既尴尬又恼羞,发了好大一顿脾气,一是黛玉向往崔莺莺勇于追求爱情,二是黛玉鄙弃书中那些「淫辞艳曲」,以至宝玉一句试探之语便使得黛玉哭笑不得。

以上说明了黛玉对宝玉的情意,只有对自己最亲密的人,才会把情绪表露无遗,所以黛玉「爱使小性子」有许多都是因宝玉而起,也正是过于在乎宝玉,黛玉的忧愁除了思念父母外,其余的多半都是随着和宝玉的关系起起伏伏。


言叶语


贾母为了让贾宝玉和林黛玉培养感情,从小把他们放在一起,所以他们的感情,也是先从亲情开始的!林黛玉使小性子,是使给贾宝玉看的,她从来没有对别人使过小性子!因为她在贾家孤单,在她心里,只有贾母和宝玉对她最好,也最值得信赖!贾母岁数大,只有宝玉和她能勾通!王熙凤虽然对她也很好,可是王熙凤没文化,只能告诉她一些府里吃穿用度的事情!所以在贾府里,林黛玉的心里只盯着贾宝玉!


花狸猫mm


林黛玉屡次三番耍小性子,为何贾宝玉不但不厌烦,反而越虐越喜欢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容貌倾国倾城学识非常渊博,是一个非常让人欣赏的人。可是这样的她在为人方面则有点尖酸刻薄,说话耿直,有时候也让人觉得有点小气爱耍小性子,可是她真的是尖酸刻薄的人吗?而她爱耍小性子是缺点吗?

其实她说话尖酸刻薄爱耍小性子这样的性格只是一个表象,而藏在她这样的性格背后却是她强烈的自尊心,她不能容忍别人对她自尊的践踏,这才是她性格最重要的地方。而她的小气也并非真正的小气,只有自己的尊严受到践踏还有就是和贾宝玉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有,其他地方都表现的非常得体大方。

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言谈举止就非常的大方得体。她刚进贾府贾母问她:“有没有读过什么书?”林黛玉便如实回答读了《四书》,而后来贾宝玉见到她问了同样的问题,她却说不曾读过什么书,林黛玉为什么后面的回答和前面的不一样呢?

因为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她并不了解这里的一切,所有的人都是不认识的,只能小心谨慎察言观色。在贾母问她的时候她觉得贾母并不喜欢女孩子读很多书,所以在回答贾宝玉的时候才换了说法,而这方面就可以看出林黛玉说话做事其实很得体合适。

林黛玉在贾府期间对下人都是非常好的,像其他姑娘在过节的时候给丫鬟们打赏都是让下人去做的,而林黛玉每次都是亲力亲为,在别的院子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而林黛玉这边却从来没有出过任何问题,这也是林黛玉管理得当,对下人们关爱有加的结果。所以从这也可以看出林黛玉其实心胸非常开阔,她连丫鬟们都可以很好的包容更别说其他人和事了,所以她的本质是一个非常大气的人。

林黛玉在说话方面有点尖酸刻薄,有的人也觉得是爱耍小性子的一种表现。其实不是,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林黛玉只是有什么说什么,很多时候她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被别人践踏,而这样的人其实也是非常招人喜爱的。

薛姨妈带回来12支宫花,让周瑞家的去给每个姑娘送两支。周瑞家觉得林黛玉在府里没什么势力,于是都让其他姑娘先选,最后别人全部选完剩下最后两支她给林黛玉送去,当时林黛玉就没要这两支宫花,当场就让周瑞这个老妇下不了台,而对于这样看人下菜的老妇给她点教训也是非常让人痛快的。所以这样的林黛玉并不是在耍小性子发脾气,而是在维护了自己尊严的同时也让这种爱欺负人的人受到了教训!

其实林黛玉真正耍小性子只是针对贾宝玉而已,大家可以想想林黛玉一个人在贾府无父无母,只有贾母一个人是她的亲人,如果贾母不在了,那么她几乎是没有任何地位了,别人想怎么对她都是可以的,这就让她非常没有安全感,而她和贾宝玉之间的感情就是她一个非常重要的寄托。而贾宝玉呢?他喜欢林黛玉的同时也喜欢和别的姑娘玩耍嬉闹,他和薛宝钗之间就不用说,他总是对薛宝钗各种夸奖经常和她玩闹,而和其他姑娘之间也是暧昧不清,而这些对于林黛玉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她的小性子就出来了。

在爱情面前,林黛玉是一个十足的完美主义者。她不容许自己在爱情方面有任何的瑕疵,但是不管再怎么样,她都没有因为其他姑娘生气,她所在乎的就是贾宝玉,她想要确定贾宝玉心里到底有没有她,所以才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而耍小性子或者伤心落泪。其实这才是林黛玉最可贵的地方,对于爱情相信每个人都认为是崇高的,那么林黛玉在这方面的小性子是不是反而显得可贵呢?

所以小编觉得,林黛玉其实在为人方面非常真诚可贵,是个耿直可爱的姑娘。平时生活上耍小性子发脾气实际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践踏,而在贾宝玉那里耍小性子也只是对于爱情看得比较重,想要知道自己在贾宝玉心中的地位,当贾宝玉和别的姑娘暧昧不清时,林黛玉自然会伤心不已,这个时候相信不管是哪个女人都会耍小性子吧,为了爱情耍点小性子其实也是非常让人喜欢的!


乾坤书书


黛玉总是跟宝玉使小性子。因为什么?骄傲还是自卑?

我理解有骄傲也有自卑,但是最最主要是因为有爱情。

1.先说骄傲。贾府谁最大?贾母也。是大家族中的老祖宗。她最宠爱的就是两个玉儿——宝玉和黛玉,一个内孙子,一个外孙女,都是她的心肝宝贝儿。所以,对于宝玉黛玉,一般人只有看大家长脸色行事,加上他们两个天生丽质,脱俗天才,自然就成了中心人物。贾母对黛玉更多一份怜爱,因其失母失怙。大家于是跟着贾母怜爱黛玉的。黛玉年十四五岁并不成熟,面对宠爱心里当然是骄傲的:我就是娇小姐啊。虽然她寄住在姥姥家,但是地位并不低。所以她对他的宝哥哥耍小性子,宝哥哥一般也让着她忍着她的。

另外,黛玉才高,有才的人都自负骄傲啊。这是她的个性和气质。宝玉喜欢她,自然就喜欢她的骄傲。她骄傲有时不讲理,耍小性子,在宝玉眼里也是可爱的。

2.再说自卑。黛玉虽然有才有贾母宠爱,但是她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寄人篱下,身体又不好,所以有自卑心理,尤其面对宝钗时。她爱宝玉,但是明白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与宝钗相比,她相形见绌,自知与宝玉的爱情不会有结果。所以对宝玉总是想爱有怕爱,想接近又躲着,处在这种矛盾纠缠中,更加郁郁寡欢。见到宝玉高兴但是又总想耍小性子刁难他,设置蛮不讲理有时她也以此方式钳制着宝玉和宝钗的关系。正是她这种矛盾心理的表现。

第三说爱情,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宝黛是相爱的,这种爱情是前世修来的,絳珠仙草还泪神瑛童子。因为似曾相识因为心有灵犀所以真爱。真爱面前,是没有距离的。对方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影子,完全是当成自己人对待的。没有陌生不需要交流就彼此懂得。即使黛玉生气耍小性子,宝玉也知道她是因为爱他,都是因为爱他,都是因他而起,知道她的心都在自己身上。因为这份懂得,他不仅不生她的气,而且还会千方百计解释想方设法哄她开心。而黛玉呢,明知道自己有时无理取闹但还是一犯再犯,她就是以这种方式爱着自己的宝哥哥。彼此折磨彼此猜忌彼此伤害彼此思念彼此发誓,因为爱得太深黛玉经常有庸人自扰式的疑神疑鬼自我折磨。这正是初恋,正是真爱的样子啊!爱到深处人孤独,泪转多,只怕没有钻到对方肚子里,让彼此心心相印,不分彼此。

另外,恋爱中的女孩子向男孩子耍小性子,这是每个女孩子都有的啊。说明她爱他,是真爱。女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公主梦,都希望爱自己的人把自己宠成公主,所以耍小性子,以此表达爱,也以此试探他对自己的爱。我反正经常这样。哈哈。

人是复杂的,而黛玉更是一个丰富的形象,有着更加多面的个性和心理。她有普通女孩的心理,也有一个才女的鲜明个性;她有自己的倔强和骄傲,也有自己的无奈和自卑;她享受爱情的甜蜜和折磨,也承受着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无奈和痛苦。

所以,对于黛玉的小性子,我们要多面看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整体来说,她使小性子不是骄傲不是自卑主要是因为爱情。


HR风彩


林黛玉实际上从骨子里,她是一个很孤傲的人,并不是一个自卑的人,但是由于她从小没有大树相依靠,父亲不在,母亲去世,所以她寄人篱下,从林黛玉进贾府的一瞬间,她就处处的像刺猬一样,保护着自己,所以从心里来说,她是非常非常七分自傲,但是又增加了保护自己的成分,还有些自卑,应该说三分自卑。。

她对贾宝玉耍小性子,剖析表现有三方面。

第一,它向世人证明贾宝玉是我可以依靠的人,她是贾府里可以唯一依靠的一个人,所以我耍小性子是我的真性情,并不是我的虚情假意,更不是我的表演,从这一点更证明她爱的是贾宝玉,贾宝玉爱的也是她一人,真情相爱 ,木石前盟有待开花结果。

第二耍小性子,实际上是担心贾宝玉爱上了别的女人,比如薛宝钗,比如史湘云,再比如袭人晴雯等等,这些人都是她可能面对的情敌,很有可能有朝一日,把她唯一的一棵大树夺走,把唯一的爱夺走,实际上是一个保护心爱的人和保护自己的自发表现。

第三,她耍小性子也是一种释放,因为她在贾府里压抑得太久,没有人倾诉,没有人表达,没有人吐露衷肠,只有一个人,就是宝二爷,不像他表现真性情,向谁表现真性情啊?这也许是黛玉唯一宣泄的渠道和宣泄的方式吧。

女主人公悲剧的源泉就在这里,使读者更加地怜香惜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