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手機用戶52596726234


瀉藥。

這個問題太大了,我真的回答不了。我作為最基層的一名工作者,我能做的,就是堅定不移的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政策,落實省市縣鎮的各項政策,與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的同志一道,努力工作,艱苦奮鬥,早日擺脫貧困,為全國脫貧貢獻我們一個村的力量。

同時,教育引導群眾,特別是貧困戶,自覺樹立“脫貧光榮”的理想信念與感恩之心的養成,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發揮主觀能動性,以不給國家拖後腿為底線,全面同步與全國人民一道脫貧奔康。

具體的事物太多太多,今天週末,還在扶貧辦修改國網貧困戶信息。

以上……


名字待定QAQ


怎麼去說這個問題,國家給部分貧困戶蓋了房給家裡免費安裝空調,大小孩子讀每年補切,免去交合療,給餵養豬羊的,還有沒餵羊的人虛報每頭補切五百元,還有果樹和辦技術培訓每天只要貧困戶去人補切5O元等好多。可有人這些聊天這幾年國家給你幫扶不少。可這些人缺說什麼沒得到,只不過是個虛名。我真的不知道良心叫狗吃了。人家睡在家裡一年空里弄國家幾萬元,要麼整天打磨將,喝著小酒,吃著底保,還不夠。可那是勤快人,鄉上村上沒人沒權富不起貧不上有危房上有老下有小供娃上學的人什麼也沒有說啥話呀!


用戶146773069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精神和相關的扶貧政策,以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為主攻方向。首先是要精準識別每一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根據其致貧原因實施精準扶貧。因為每一貧困的致貧原因五花八門,情況各異,因此,扶貧的方式不盡相同,一戶一策,精準施策。

我們在脫貧攻堅戰中,除了清楚脫貧攻堅的目標和方向,也明白了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我們根據黨的扶貧政策,做好扶貧工作。首先是做好扶貧宣傳工作,讓所有貧困戶清楚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的精神實質,扶貧不是一味地給錢給物,不是翹著二郎腿,伸手向黨和國家索取;扶貧與扶志扶智緊密結合,激發他們致富的內生動力,扶貧不是扶懶漢,扶“勤”不扶“懶”,堅決根除“等,靠、要”的懶漢思想。“人要富,志要強”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讓他們具有勞動致富,勞動光榮的思想。真正從精神和思想上扶貧,這是保證脫貧攻堅勝利的關鍵因素。其次是在通過對黨的扶貧政策的宣傳,所有貧困戶在思想上對扶貧有高度的政治認識,對黨的扶貧政策有精準的理解,在這個基礎上,實施精準扶貧,制定脫貧計劃和脫貧路徑(重點發展具有穩定收入的產業),扶貧攻堅一定能打贏,所有貧困戶到2020年,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ZBP壩上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就是三農問題。脫貧攻堅要解決三農問題,就要從農業、農村、農民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轉移農業人口。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農業發展成了高效率、低產值的行業,需要走規模化經營之路,難以容納更多人口從業,導致大多數勞動力必須轉向二三產業尋求生機,人口城市化的趨勢在所難免。一部分人有能力離開農村,落實易地搬遷政策,“挪窮窩”治窮病;另一部分人應該被組織起來,走三產融合的道路,改變單一原料供應的被動局面,發展農產品就地深加工,結合鄉村旅遊服務業,延長產業鏈,提升競爭力。還有一部分人是自耕農,需要產業升級,走差異化競爭之路。

二是建設美麗鄉村。首先要加強農村“三委”班子建設,管好“領頭羊”;促進“三變”改革,摸清資源存量,建好經濟合作社;建好資金互助協會,打通金融血脈;建好村部活動室、醫療衛生室,方便群眾辦事就醫。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加強“新民風”建設,建立村規民約,實現村民道德自治。


三是政策兜底保障。農村地域廣大,人口眾多。很多村民因為殘疾、重病、衰老的原因,很難通過自身努力實現基本生活保障。因此,需要如低保、五保等政策保障。另一些村民雖然能夠實現基本生活保障,但是抗風險能力較弱,很容易因意外事故發生貧困。需要教育、醫療、法律援助政策支持。


四時農諺


說幾點個人的思考和想法,不一定正確,但一定真實。

旨在解決絕對貧困的脫貧攻堅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彌補長期以來對三農的欠賬,是在填坑。五年多來,密集的政策和巨量的資源投向貧困村、貧困戶,史無前例。也無周遭。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貧困戶的生存狀態實實在在地發生了變化。甚至在不少原來十分貧困的鄉鎮,還出現了錢用不完,即項目和資金太密集,以至於短期內落不了地。但這個錢是財政扶貧資金,不是當地產業的市場收益。

個人認為,從補欠賬、從填坑的角度看,脫貧攻堅的目標已經基本實現。但在這五年多,實現這個目標也是付了不小的代價。比如扶貧資源使用的低效和浪費,比如貧困縣行政資源的過度佔用,比如因政策執行方式不當而加劇的精神貧困問題。

但要從發展的角度來判斷,無論是立足解決絕對貧困,還是動態解決相對貧困,路依然很長——

一是“兩不愁三保障”等基本生存問題,現在具備條件將其全部納入制度化的路徑予以解決。重點是疾病和住房,完善現行政策體系,完全可以在常規的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中解決。

二是堅定不移地以經濟發展為中心,把鄉村產業實實在在地搞起來。這是一句不是大話的大話。因為只有依靠發展經濟,貧困人口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條件才會持續提升。說實話,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這一板塊的工作是很失敗的。在到村到戶的具體落實過程中,沒有解決好全局與局部、整體與個體的關係,片面強調貧困戶家庭產業,無論多少花哨的形式,其實質都只是在向貧困戶發物發錢。必須迴歸到經濟發展的常識和規律,站在鄉村產業振興的平臺上,用市場經濟的辦法把城鄉經濟大力發展好。可能,產業到戶的難題就自然解決了。看看改革開放四十年農村家庭的發展,不是一本現實的教科書擺在這裡的嗎!發展經濟的事情,政府要少管,不給錢也行,放開放活,減輕負擔,確保公平的秩序就夠了,特別是在農村。農民掙錢的想法和門路在他心裡,在他的社群裡,而不一定是在文件裡。

三是高度重視精神脫貧的問題。我曾在想,黨和國家為脫貧攻堅下了這麼大的決心,花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如果政策執行不當,可能收穫的不全是新農村、新農民和執政基礎的鞏固,還有可能是預料不到的怨氣、不滿和矛盾。這個精神貧困包含了極少數人在貧困中麻木了,喪失了志氣和信心,習慣了等靠要。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農戶在道德和法治上的集體性滑坡。農村在解決物質貧困後,卻淳樸不再,進入貧窮綜合症的爆發期。但解決這個問題絕不能靠形式主義,到處刷類似感黨恩的標語。這是不折不扣的低級紅。解決這個問題,一靠創新鄉村治理,讓鄉村社會活起來,讓其有自我發展和管理約束能力。二靠制度,在農村,更要強力推進規則和秩序,農村不講德、不講理、不講法的問題已經非常嚴峻了。鄉鎮政府和村委會的力量又不夠,緊迫需要從頂層思考和推進。人都是在教育和管理中從野蠻走向文明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環境中的表現可能完全不一樣,就是這個道理。

四要堅決摒棄掉脫貧攻堅中產生的形式主義做法,以及一些違背常識的做法。比如,中央提出發展新型集體經濟,提高村級組織的經濟服務能力一些地方就簡單化地拿錢讓村集體搞個項目,給農戶配個股;也有地方走倒路,把集體經濟搞成集體生產。這些形式的、違背常識做法,除了浪費資金、收取惡果之外,沒有第二個結果。

總之,脫貧攻堅是黨和國家的德政、善政。一定要遵循其宗旨抓實抓好。逐步學會用制度化、法治化的方法推進,用現代社會治理手段推進,而不去用搞運動的落後方式辦。





鄉村振興理章評


我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在產業上下功夫。

按照目前的扶貧力度,所有貧困人口2020年脫貧的任務會如期完成,因為近幾年國家對貧困戶的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很多貧困戶順利脫貧了,還未脫貧的貧困人口享受的扶持政策越來越多,所以按照貧困人口退出辦法脫貧不成問題,但最重要的的還是如何穩定脫貧,僅僅按照脫貧驗收指標讓貧困戶脫貧,而不管脫貧後的發展是不行的,唯一的方法是找到所有貧困戶切合實際的致富門路,產業扶貧是目前偏遠山區最好的扶貧方式,要想讓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要加大產業扶貧力度,讓貧困戶穩定增收。



鄉鎮視角


解決好因病、因殘致貧群眾增收問題,是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精準扶貧已經實施了六年,脫貧攻堅戰已經打了三年,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就:

  • 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8年的1660萬人,6年時間減少了8000多萬人,連續6年平均每年減貧1300多萬人。

  • 特別是東部9省市已經有8個省市沒有國家標準下的貧困人口了,即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山東,只有遼寧還有幾萬人。

  • 832個貧困縣中:2016年摘帽28個縣,2017年摘帽125個縣,2018年將要摘帽280個縣左右,目前正在進行評估。832個貧困縣有一半的縣摘帽。

  • 12.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中:2018年底還剩2.6萬個貧困村。這是按照中央確定的目標: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可以說人口已經做到了85%左右脫貧,村80%左右退出,縣超過50%摘帽。


  • 按照中央的部署,2019年,再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再摘帽300個縣左右。到2020年,就會剩600萬人以下的貧困人口和60個左右的貧困縣。

脫貧攻堅戰打到現在,不誇張地說,很多農村地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路通了、水通了、燈亮了,戲臺子搭起來了、廣場舞跳起來了、秧歌腰鼓隊活躍起來了、家庭農場辦起來了,農民收入渠道也拓寬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通過政府各項優惠的扶持政策,加上自己勤勞的雙手,過上了殷實的生活。


但是,大病仍然是導致貧困群眾無法脫貧、導致返貧,導致普通群眾致貧的重要因素,從查閱各地致貧原因佔比來看,因病致貧的比例已經佔到了相當大的比重,有的地方甚至達到了40%左右。

同樣,因殘致貧也是導致群眾無法脫貧或者致貧的重要因素,特別是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對於增加群眾收入,發揮了決定性的“後拉效應”。原因顯而易見,這樣的家庭除了要支付醫藥費用外,還要花人力去照顧患者。用“拖累”兩個字可能不太恰當,但事實的確如此。

對此,各地在醫療保障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和探索。如,對大病家庭,實施大病醫療報銷、二次報銷、甚至三次報銷等,對殘疾人實施集中供養、發放護理補貼等。

需要提醒農民朋友的是:新農合一定要辦,一定要堅持辦!!!


農事知事


脫貧攻堅戰

脫貧即拖貧,得把這個“貧”給拖掉,就沒有貧了。不脫貧,官民精神越來越貧;扶貧扶貧支持分寶貝,官不官,民不民,兄不兄,弟不弟,只為爭一塊小肥肉。

團結就是力量,脫貧才能團結,有力量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


東八真人


脫貧攻堅,涉農面廣,先用五個途徑,/轉移就業,/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易地搬遷/社會保障兜底/扶危濟困。再說五舉措/實施知識技能扶兌/合作帶動扶/財政金融扶/基礎設施扶/安居扶貧還有五個保障/強化政府責任心/發揮基層作用/支持服務職能/戶泛動員社會力量/.……打嬴脫貧攻堅戰任務重。假的處心機慮怕暴光,真的蔭瞞怕舉報。農村水渾塘深,魚一龍混雜,查只是走過程哪不行,需戶入百分80 ,所為的會幹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和會算的,會算的不如會看的。


三農聯創


扶貧的問題,本人認為,主要在於發展,只有把各方面的經濟發展好了,大家自然就富起來了。中國現在有熊力做為世界發展的源頭,會集世界多國行成一役發展的洪流,讓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更加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