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防止玉米缺粒?

龙溪河652


在笔者老家也种有大量玉米,主要种的是饲料玉米,其次是糯玉米,在玉米收获之后会偶然看到有个别玉米棒特别小,而有严重缺粒的现象,小时候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长大工作后才清楚这是有原因的,即:

一、玉米出现缺粒的原因

1、首要因素是气候原因,如果玉米在雌穗分化期、授粉是时候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那么就会影响到雌穗的正常发育,然后出现空棵、剑叶大量丛生的现象,然后也不利于玉米花丝和花粉的活性,影响到正常授粉。

2、其次是品种敏感的因素,有些品种如桂58会对温度、湿度的变化比较敏感,一定出现高温、干旱的天气,玉米植株就会变得不适应然后出现不能正常发育的情况。

3、最后与田间种植的密度也有关,如果玉米过于密植会造成田间封闭、阴暗,透风透光性差,容易滋生多种病虫害,也不利于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和正常授粉。

4、当然,如果在玉米的花期、孕穗期使用过量的三唑类农药,也会抑制果穗的正常发育,造成药害,也会让玉米出现缺粒的现象。

二、那么该如何防止玉米出现缺粒现象呢?

1、选择种植抗逆性好的玉米品种,如先玉系列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经过了多代杂交筛选,是具备了一定抗逆能力的品种,可以有效抵抗一定寒冷、干旱环境的恶劣环境。

2、加强田间管理,尤其是水肥管理方面,因为玉米是需水性强的作物,如果出现缺水的情况,玉米就会变得矮小、缺素等一系列的综合症,最后导致出现缺粒的情况,所以要加强水肥管理;然后要及时除草、培土,科学施肥,培养健壮植株,增强抗逆能力。

3、及时观测天气情况,如果预报说未来一段时间将是高温天气,一定要及时浇水抗旱,多使用叶面肥配合芸苔素内酯进行喷雾,让植株恢复健康生长。

三、总结

对于玉米出现缺粒现象,高温干旱干扰玉米植株的正常发育、授粉是首要因素,所以要及时作出应对措施才能避免玉米出现缺粒的现象。以上就是笔者对玉米缺粒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夫三权


许多农民都会在玉米灌粒以后,到自家玉米田查看一下玉米的后期长势,剥开玉米皮,用指甲掐一掐玉米粒,是不是能煮着吃了,顺便掰上几个嫩玉米,带回家尝个新鲜。


曾经一位大哥在查看自家玉米田掰回来玉米让我看,说今年的玉米长得不咋滴,捧子秃尖缺粒的太多。有的农民会有疑问,同样种植玉米,去年好好的,怎么今年这么多玉米秃尖缺粒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玉米棒缺粒呢?我来分析引起玉米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

一,种子质量有问题。种子质量有问题,有些农民贪图便宜,购买的玉米种子不适合在本地种植,或购买的种子质量不好。

二,玉米授粉不好。玉米抽雄后开始为雌穗玉米授粉,花粉通过玉米穗吐细传导授精后才能长粒。影响玉米正常授粉的因素:

1,受天气气候影响,如遇天气闷热高温,或连雨天气,会影响玉米不能正常授粉,花粉与玉米吐絮不能同步,容易造成玉米缺粒。

2,种植密度过密,玉米叶会遮盖玉米穗吐絮,影响玉米正常的授粉,甚至出现倒伏的玉米更无法完成授精授粉。

三,玉米田干旱缺水。玉米抽雄放花期间,玉米田干旱缺水会导致玉米秃尖缺粒。



防止玉米缺粒的方法和措施

一,选择购买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抗病玉玉品种。实行合理密植,一般中上等玉米田留苗4000一4500棵为宜,不可以留苗过密。

二,为了防止玉米花期不能正常授粉,可以采用人工授粉方法为玉米授粉。具体作法:选择晴好天气,在上午九点以后,采集玉米雄穗的花粉放进托盘,用毛笔沾上花粉在玉米丝上为玉米授粉。此方法虽然麻烦,但很有效果。

三,及时浇好放花水。玉米抽雄放花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期,如果玉米田干旱并不缺肥,只浇一遍水就可以。


综上,虽然影响玉米秃尖缺粒有诸多因素,如种子质量,授粉不好,水肥跟不上等等诸多因素,但事在人为,防止玉米秃尖缺粒还是有办法的。


乡野老农


如何防止玉米缺粒?

在收获玉米后都会发现有的玉米棒上的玉米粒稀稀拉拉的,有的甚至一粒都没有,光秃秃的,这种玉米我们叫癞子包谷。特别是在缺窝断行时补种的玉米、植株过密的玉米最容易出现,过去弄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终于弄明白了。

引起玉米缺粒的原因主要有。玉米顶部不结粒的主要是土壤缺乏磷元素或者雌穗小穗在分化过程中养分不足,顶端小穗不能正常分化造成的。侧面不结粒的主要是雌穗吐丝时,阴雨绵绵,花丝向侧面下垂,导致被覆盖的花丝没有授粉而产生的半边玉米不结籽粒。有的玉米在顶部的玉米粒是秕的,这主要是种植的土地中土壤缺乏钾,玉米淀粉在积累过程中生理障碍造成的。有的玉米棒上空缺非常多,稀稀拉拉的就长几粒,这是由于雌穗吐丝比较晚,别的玉米植株的雄花粉已经老化,好不容易有几粒年轻的雄花粉散落到花丝上,没有获得足够多的花粉造成癞籽包谷的产生。

如何防止玉米缺粒?减少玉米缺粒的办法就是合理密植,要根据种植土地的情况、品种种植要求、种植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方法等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这样才能保证玉米通风透光,光照充足就能够使玉米茎秆粗壮,雌雄穗分化发育就会很好,就可以避免发生玉米缺粒现象。玉米缺窝断行补种玉米最好是在直播玉米时育一部分苗用于移植补种,使所有的玉米生长一致就不会产生缺粒。玉米需要的氮肥量比较多,施肥时要适当增加用量和加入一定的磷钾肥,做到养分平衡,这样才能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在玉米雄雌盛花期进行人工授粉也是减少玉米缺粒的有效办法。同时及早防治病虫害。


老周说三农


玉米种植过程中产生缺粒的原因主要是果穗下侧的花丝授粉或者吐丝较晚,田间花粉稀少。如散粉时连天阴雨,影响正常开花授粉;开花时遇高温干燥的天气,土壤水分又不足,花粉、花丝寿命缩短;授粉期天气无风授粉不良。另外,密度不适宜或营养缺乏,水分不足影响有机质的制造与转运,也是造成秃尖的重要原因。

     玉米缺粒的解决办法

1

 选择优良品种,有的品种本身秃尖较重,因此要做好品种的选择。

2

搞好肥水管理,保证玉米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特别是开花灌浆期,更不应缺水、缺肥。为使果穗发育整齐、抽丝一致,对于弱苗要偏管,喷施壮茎灵溶液使其生育不致落后。

3

种植密度要适当,过密时光合作用低,有机质少,并且正常授粉也受到影响,使秃尖缺粒增加。在抽穗前喷施壮穗灵能强化玉米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对于一些发育较晚的果穗或天气不良授粉不好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三合生态农业


问:如何防止玉米缺粒?

玉米我们叫苞谷,玉米缺粒又称它为“癞子苞谷”。造成“癞子苞谷”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遗传、高温、高湿、施肥不当、病虫害等。有的是影响授粉,有的是影响灌浆,最终结果都是果穗缺粒。那么玉米栽培,又要如何避免减少缺粒情况的发生呢?详情如下:

一:玉米缺粒的症状有哪些?

【1】整个果穗的籽粒零乱分布,有的粒少,有的粒多,有的粒饱满,有的粒干瘪,这个就是典型的“癞子苞谷”。

【2】果穗的一侧从基部到顶端都没有米粒,形成一个空白路子,穗形沿无粒方向弯曲呈龟背形,我们又叫它“半边苞谷”。

【3】果穗基部有米粒,唯独穗中上部没有米粒或者有干瘪的米粒,这个称为秃尖,在生产中最为常见。

【4】另外就是果穗上大多有米粒,但有些部位只缺几粒米粒的情况,这是玉米缺粒当中最轻的,损失较少。

二:是什么原因造成玉米缺粒?

【1】遗传因系:玉米缺粒也属于败育现象,跟遗传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中晚熟品种的籽粒败育率比中早熟品种的要高。这充分说明玉米籽粒的败育过程是植株本身的一种生理调节功能,这种调节功能对于维持植株适宜的源库比例很重要。

【2】水分原因:①玉米的拔节、抽雄阶段,如果土壤干燥,不能满足植株生长需要,果穗的秃尖长度将会随着土壤水分的下降而增长。②开花后,如土壤的水分供应不上来,持续的下降,当土壤的持水量达到50%时,则穗粒数将减少,粒重也跟着降低,败育粒增多,继而秃尖也增加。③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前,如果天气干旱致土壤水分失调,会导致抽雄早而雌穗吐丝延迟,这样将造成雄花花粉不能及时的授到母细胞上,从而使雌穗授粉不良,引起穗小且败育粒增多。④高温干旱条件下,根系不能良好的吸收到水分,从而不能满足籽粒的生长发育需要,使顶部的籽粒败育。

⑤在小花分化期,吐丝至吐丝后20天内,水分亏缺将导致穗小而且籽粒败育大大的增加,严重的可达95%以上。⑥开化散粉期,如果雨水多,土壤的湿度大,易造成花粉破裂,吸水膨胀丧失生活力,影响授粉而造成败育。

【3】温度原因:①开化期遇到温度低于15度或者温度高于35度以上时,籽粒的发育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败育粒的增加。②在籽粒形成期,低温会降低胚乳细胞的分例速度,并使灌浆速率大大降低,而高温又严重影响胚乳细胞的分裂,造成库容不足及代谢紊乱而导至败育。

【4】光照条件:①玉米吐丝期如果光照遮光处理(80-90%)可使穗粒数较对照减少70%,在籽粒形成时期进行遮光处理会使已经受精的籽粒全部败育。光照条件对籽粒败育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影响到光合作用,导致受精后的雌花光合作用少,有机营养亏缺使胚乳细胞数量减少,粒重下降甚至败育。②

玉米散粉后,由于光照不足使花丝伸长变慢甚至停止,增加了未成熟小花和未受精小花的数量,从而增加了败育率

【5】密度因素:栽培玉米时,如果密度过大,群体光照不足,田间空气郁闭,都会导致籽粒败育发生。密度过大,田间透光透气不好,株均间生长面积不足,水分和养分挣抢激烈,养分和水分不能满足群体生长需要,使吐丝授粉和籽粒发育不良,致使果穗上部籽粒败育。

【6】营养因素:雌穗分化后期营养积累不足,同化物和干物质不能很好的给籽粒和贮存器官传送,造成玉米穗的籽粒秕小,并形成秃尖现象。

【7】花粉因系:雄花的花粉太少,不能满足雌穗母细胞分裂,从而受精不良,导致部分小花不能受孕。

【8】倒伏原因:开花期遇倒伏是最容易引起缺粒发生的现象,加强植株茎杆粗壮、茎组织韧性,能有效防倒伏,从而减少缺粒。

【9】病虫害导致:玉米纹枯病、大小叶斑病、茎基腐病,玉米苗枯萎、玉米芽、玉米螟等病虫害的发生,都可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致使玉米生长不良。由于小花或籽粒被吃掉,造成秃尖和缺粒。尤其是玉米蚜虫授粉间危害雄花,导致不能正常开花授粉,造成秃尖缺粒,灌浆期,蚜虫为害叶片,影响光合生长,会加重籽粒败育。耐蚜性弱的品种,减产较严重。

如何防止玉米缺粒?

【1】选用优良品种:不同的品种发生缺粒现象各不相同,有的缺粒多,有的缺粒少,那么我们选种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土质、气候因素、栽培条件选种。选择具用抗病性、耐病性、抗虫性和适应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

【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田间空气郁闭,透光透气性能不好,株间拥挤,叶与叶相互遮光,影响植株光合作用,授粉不良。生产中一定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密植,从而使植株中上部叶片能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才能使授粉不受阻,减少缺粒的情况发生。

【3】合理田间管理:玉米养分和水分充足,才能长势良好,抗病力增加。特别是在开花至灌浆阶段如果水肥供应不足,将严重影响抽雄、抽穗不良。所以要合理配施磷、钾肥料,必要时增施有机肥,尤其要防止田间缺少磷肥和硼肥。如果遇天气干旱要灌水,特别是玉米拔节后生殖器官发育旺盛,水分供应要适时,适量;如果雨水多要排涝,促进雌、雄穗的发育,平衡施肥。后期可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1%的尿素溶液进行根外追肥。

【4】人工去雄,铲除空杆、弱株及杂草:可以隔行去雄,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从而使穗期养分充足。及时的铲除田间不成器候的空杆、弱株、杂草,有利田间通风透光,加强植株的光合作用,减少病虫害的寄主,从而可以减少籽粒败育。

【5】人工授粉:如果玉米扬花时,遇到阴雨、寡照等不利授粉的天气,或者对发育晚的果穗要采用工人辅助授粉措施,从而减少缺粒现象。

【6】剪短花丝:把花丝剪短也是一项加强授粉成功率,减少缺粒的有效办法。当花丝太长,相互遮掩,不利于雄粉掉在花丝上,引起授粉不良导致缺粒。那么可以用剪刀适当剪去前端部分花丝,隔2-3天剪一次,这样有利于结实多而减少缺粒。

【7】合理利用生长调节剂:在玉米拔节期至灌浆期间,可以根据玉米的长势情况合理喷施玉米矮壮素、金得乐等调节剂,促进抽穗,增强授粉,避免秃尖。(详看说明书操作,免得产生药害)

【8】加强栽培管理及防倒伏:苗期促使小苗赶大苗,使其苗壮、苗齐、苗匀;在玉米的苗期、和拔节期要加强中耕除草、疏松土层,促进根系发育;除草可以增加田间通风,减少虫害的寄主;拔节期培土可蓄水保墒,增强土壤的透气性,防倒伏;促使果穗发育整齐,抽穗期一致。从而减少缺粒现象。

【9】防治病虫害:比如地老虎、贪夜蛾、蚜虫、玉米螟、大小叶斑病、纹枯病、根腐病等病虫害,保证植株生常生长,从而减少缺粒的发生。

以上就是如何防止玉米缺粒,希望供你参考。


留守傅姐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玉米是我国常见的大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极为广泛。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秃尖缺粒是最令人头疼的现象之一了,秃尖缺粒的出现导致玉米严重减产,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玉米秃尖缺粒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玉米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

玉米秃尖缺粒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品种、土壤、营养与肥水、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1.品种由于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不同,当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超过了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易发生秃尖缺粒。

2.土壤沙性土壤盐分较高,低洼易涝,耕作层过浅,蓄水保肥能力差,瘠薄的土壤,秃尖缺粒发生较重。

3.营养与肥水施肥时,氮磷钾配合不当,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微肥,特别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或玉米生育中后期,水分供应不足,特别是玉米开花灌浆期缺水脱肥,影响植株有机质的制造与运转,使玉米吐丝较晚,田间花粉减少,花粉、花丝寿命缩短,致使玉米秃尖缺粒。

4.气候玉米生育中期连续干旱,造成多次卷叶,或开花时遇高温干燥天气,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影响了玉米雌雄穗的发育;或玉米散粉时阴雨连绵,影响了正常的开花授粉;或授粉时天气无风授粉不良,都可造成秃尖缺粒。

5.栽培管理管理粗放或种植密度过大,致使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减弱,有机质合成减少,影响了玉米雌雄穗的发育,造成秃尖缺粒。

6.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玉米各种叶斑病和玉米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的发生,都可影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致使玉米生长不良,尤其是玉米蚜虫在玉米抽雄时开始大量发生,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地开花授粉,造成秃尖缺粒。

二、防止措施

1.种植优良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栽培条件,选择和种植抗病、抗虫性和适应性强的品种。

2.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提倡使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深耕、中耕技术,以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增强其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3.合理施肥用水要增施有机肥,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尤其是防止田间缺少磷肥与硼肥;在水分供应上,要防止旱害和涝害,玉米拔节后生殖器官发育旺盛,水分供应要适时、适量,以促进雌雄穗的发育。

4.加强栽培管理一是要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地力和栽培方式,因地制宜地确定密度,以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中上部叶片对光的要求,促进雌雄穗的发育。二是要加强中耕除草、培土技术,尤其是拔节后培土,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促进玉米根系发育。三是采用大小垄种植技术,以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四是当遇到不良的气候条件,而影响正常授粉时,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5.防治病虫害

①防治玉米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可选用占种子量0.3%的30%的苗菌敌可湿性粉剂或用占种子量0.02%的12%的三唑醇乳油、12.5%的烯唑醇乳油拌种;也可在田间发现发病植株后,用30%的苗菌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80%的绿亨2号700-800倍液与稀释1000倍的天达2116混合喷雾,对玉米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都有较好的防效。

②对各种叶斑病的防治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当玉米叶斑病发生后,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赵生鲜


米果穗缺粒是玉米生产上常见的问题。缺粒玉米,一般减产8%-15%,严重时达到20%以上。1.玉米果穗缺粒的原因玉米果穗缺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育后期养分、水分不足,顶部花丝吐出晚,雌花退化,柱头复态,花丝叠压,降雨偏多,光照不足等均能导致缺粒。玉米果穗缺粒有5种类型,即顶部不实型、顶尖秕粒型、满天星缺粒型、基部不实型和侧面不实型。2.防止玉米果穗缺粒的方法

(1)酌情追施粒肥玉米进入花粒阶段,营养生长逐渐停止,生殖生长加快,对养分需求迫切,及时迫肥促进雌花分化和柱头发育,提高结实率。

(2)要抓好水肥管理,保证玉米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特别是开花灌浆期不能缺水、缺肥,在施肥时注意N、P、K配合施用。

(3)种植密度要适当,过密影响正常授粉。

(4)对弱苗要加强管理,促使果穗发育整齐,抽丝一致,对发育晚的果穗或天气不好授粉不良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隔行去雄。

(5)及时防治病虫害。





Mr鹿鲜森


朋友们好,有幸在此与各位同仁讨论该问题,现将个人不成熟的建议分享如下。

玉米缺粒和秃尖有相似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主要是:

1,品种。红轴系玉米较抗高温,如果授粉期持续高温,对红轴系的影响比白轴系轻。

2,气候。授粉期半月左右,如果期间持续35℃以上的高温,或者连续阴雨天,对授粉影响严重。另外,授粉前,气候不正常会使雌雄开花不同步。所以,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授粉前喷施s-诱抗素、碧护加二氢钾能减轻上述因素造成的影响。

3,缺素。如果缺少硼、锌,会使授粉和幼粒生长受阻,授粉前喷施锌硼可解决。

4.控旺剂喷施晚于8个叶会抑制雄、雌蕊的成熟,造成授粉不良。


田哥儿


玉米缺粒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玉米缺粒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农户朋友们必须认真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那么,玉米缺粒的原因是什么呢?玉米缺粒怎么办呢?

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玉米缺的防治措施。

玉米缺粒的原因

一、是土壤因素。土壤瘠薄,耕作层较浅,蓄水保肥能力差的地块玉米缺粒往往发生严重;

二、是营养因素。单一施用化肥,不施或少施农家肥,且氮、磷、钾配比不当,尤其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或玉米生育中后期,即开花灌浆期水肥供应不足,影响有机质的合成与运转,使玉米吐丝较晚,田间花粉减少,花粉、花丝寿命缩短,致使玉米缺粒;

三、是气候因素。

(1)高温干旱。玉米生长中期连续干旱,造成多次卷叶,或开花时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影响了玉米雌、雄穗的发育,造成部分花粉败育或形成畸形花粉,影响受精,形成空粒。开花抽穗期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对缺水特别敏感,影响到雌穗发育,延缓雌穗抽丝,造成授粉不好。高温干旱容易使雌穗花丝枯萎,丧失生活力,造成结实率不高。

(2)阴雨天气。玉米开花灌浆期连续阴雨,花粉易吸水成团,影响散粉、授粉或花粉粒吸水过多而破裂死亡。

(3)风力。玉米是异花授粉的作物,主要靠风和昆虫实现花粉传播。玉米开花授粉期风力过大或无风都可不同程度影响授粉,进而影响结实;

四、是栽培管理。管理粗放,种植密度过大也可影响玉米缺粒的发生;

五、是病虫危害。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病虫害的发生都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玉米生长不良,尤其是玉米蚜在玉米抽雄时大发生,使玉米不能正常开花授粉,也会造成缺粒现象的发生。


孟娃子1


玉米秃尖缺粒主要与品种、土壤、肥水、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等密切相关。

预防秃顶缺粒的主要对策有:

(1)种植优良品种。种植抗病、抗虫和适应性强的品种。

(2)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倡使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和深耕、中耕技术,以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增强玉米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3)合理施肥用水。要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防止田间缺少磷肥与硼肥;要防止旱、涝灾害,玉米拔节后水分供应要适时、适量,以促进雌雄穗发育。

(4)加强栽培管理。①要根据品种、地力和种植方式,因地制宜地确定密度,以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中上部叶片对光的要求,促进雌穗发育。②加强中耕除草和培土。③采用宽窄垄种植技术,以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④当遇到不良的气候条件而影响正常授粉时,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5)加强病虫害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