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平遥县“加”“减”之中展现古城内外新风姿

虽已寒冬,但晚上举行的古城南门3D灯光秀仍然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居民的眼球。美轮美奂的灯光造型,驱散了人们的寒意,调动着观众的热情……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平遥县积极调动干群力量,同向发力,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狠做减法、慎做加法,刷新城市颜值,提升古城文化旅游品位,使古城内外焕发新彩,展现新姿。

在“建美好家园、创魅力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中,平遥县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围绕“两下两进两拆两补三严禁”等重点工作,坚持党建引领,转化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三基建设”所形成的党建成果,以上率下,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宣传员”“战斗员”“监督员”,成为城市提档升级的攻坚主力,展现出顽强实干的工作作风,也极大地调动了周围群众参与攻坚行动的高涨热情,全县上下形成了众志成城提升城市品质的工作局面。

传导动力、凝聚合力。强化党建在攻坚行动中担重活、打硬仗的引领作用,成立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走在前头,县四套班子领导齐上阵,先后召开7次县委常委会、20次领导组会、5次全县性大会,40余次深入一线现场办公,推动攻坚行动开展。特别是将县城区划分为5个片区,由县级领导分别担任分指挥长、副指挥长,61个部门包联街道,由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街长,将“层层传导压力”转化为“层层传导动力”,实现了工作无遗漏、无盲点、无缝隙。

狠做减法,慎做加法。按照广告牌匾宜小不宜大、字数宜少不宜多的原则,坚持“先破后立,先减后加”,做到“五减四加”。减广告,重点拆除城区内杂乱无章的广告牌匾;拆除古城内眼花缭乱的牌匾、无特色招幌;减立面,拆除古城内大红门、玻璃门、卷闸门等破坏立面形象200余处;减违建,拆除违章建筑57处,私搭乱建610余处;减灯笼,拆除破旧灯笼950余个;减业态,整治古城内占道经营518处,对与古城业态不相宜的商户进行劝退。加文化,按照“四不四有”原则(不盲目、不急躁、不教条、不呆板,有目标、有新意、有保留、有差异),规范新安装的广告牌匾,并请名人书法家题写店名,用文化艺术体现商业品牌,古城内追求少而精、小而精、美而精,古城外追求有历史、有内涵、有品位;加精化,按照“明清元素,晋商风貌”,运用走马板、板门、槅扇门三种方式,注重特色表现、细节处理,立面复原整治206户;加绿化,补栽绿化绿植8700余株,新增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加亮化,完成了7轮亮化设计,城内主干道悬挂特色灯笼620余个,做到一店一匾两灯笼、匾匾有不同、灯笼有区分,力求字字是艺术、灯灯是亮点。通过大量“减法”,全面彻底清零,回归建筑本质;通过精致“加法”,尽显古城珍贵。

处理面子,注重里子。在提档升级中,平遥县下足“绣花”功夫,兼顾“面子”“里子”,力求精准精细。引入专业保洁公司实施环卫保洁市场化,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古城内外实现了从“扫”到“洗”的跨越,在全市率先聘用第三方机构开展环卫保洁考评,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4.3%;主要街道划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点近万个,取缔大型非法停车场7处,城市交通秩序持续好转;采取加套PVC管对架空线缆进行美化,完成了22个小区强弱电线路归整,累计套管长度4.3千米;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共177条、45.8公里街巷全部实施硬化、绿化。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总投资13.9亿元的古城净化、亮化、绿化、序化“四化”工程接续铺开,对古城内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

干部担当,全民参与。攻坚行动中,干部是主力、是先锋,必须要有各级干部的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才能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先后开展了包街街长攻坚、重点部门攻坚、志愿队伍攻坚3次集中攻坚行动;各基层党支部开展以“建美好家园、创魅力城市”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出《建美好家园、创魅力城市》倡议书10万份,悬挂刷写标语650余条,发放宣传册6万余份。通过广泛宣传、干部带动、专家支招,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城市提档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书法协会主动参与牌匾制作,免费为牌匾提供书法作品;煤化、峰岩两大龙头企业带头主动拆除楼顶广告牌匾;各大商户主动清理橱窗;各街长单位员工主动上街清洗护栏;各中小学校学生争当志愿者,真正形成城市提档升级全县“一盘棋”的局面。

随着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的纵深推进,平遥全县上下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汇聚砥砺奋进的强大合力,加快“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赵家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