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改革波及教师工资,职称问题已被关注,你还会考教师吗?

我国的教师职称制度已经实施了将近30多年,已经备受诟病,但其中真正的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学历,教龄和职称评审制度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但是近些年来,国家对于执政改革和审核制度的意见和建议,正在逐步进行,希望这次的改革能够给大家十分便衣和公平的制度。


改革波及教师工资,职称问题已被关注,你还会考教师吗?

首先我们要避免职称是用考的,而不是用评审出来的,参与职称评审的就是评审的参与者,因为是由人来评审,所以腐败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文末有惊喜)


对于职称评定的问题,学校的领导是非常占优势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线的教师每天含辛茹苦,培养学生不计其数,桃李满天,到头来评评高级教师,还要给领导送送礼物,积极表现,而且还要在领导后面拍马屁,这样的事情真的很难理解,对于教书育人的学校都有这样的风气吗,那么怎样理所当然的去教育学生?


那我们今天就应该看一下这里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就是腐败评审的风气盛行


教师评审之前,会给参加评审的评委打电话,甚至是请客吃饭,在全国遍地都是一样的现象,因为每一次的评选都是由队长带领,而且每一年的评审人员都是抽出去的,很多有机会的教师就会打电话问是哪些人会参加今年的评审?有哪一个队带领评审?都会在很早之前就会打招呼,并且一一熟知。


改革波及教师工资,职称问题已被关注,你还会考教师吗?

有很多不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测评的,几次都没有通过,而且还会有一些组长会指定哪几个人一定要评上,少数的测评工作人员会挑一些人评上,大家都当评委,有几个人都想选一个人,剩下的也不便多说,就会在无形之中让一些人一路红灯,那么剩下的就要硬碰硬了。


不认识的,四五次都不通过,于是死心不评了。更有甚者组长指定哪几个人一定要评上,少数评委也从中指出哪些人条件很好,暗示一些人一定要评上,大家都是当评委,不便说出不愿得罪人,也就只好同意了,无形中让少数人一路绿灯直行,剩下的人选就是硬件的较量了。


改革波及教师工资,职称问题已被关注,你还会考教师吗?

很多人都会通过各种关系找人,送礼是评审高级活动,成为了一个比拼社会高级关系的竞赛,有很多教师职业认可,花几千块钱去参加学习,包括函授学习提高水平,也不愿意花这些钱去拉拢关系。


厌烦的论文评选等级


在很多中学高级教师的评测当中,最苛刻的条件就是市级论文一等奖和省级二等奖,很多教师想要拿到这样的奖项,那真的是难上加难,首先评选价值只有20%的一等奖,40%的二等,其余的就是三等奖,但是由于只有一等奖评选高级时才有用,而且大多数都是这些评委们认定的人,所以剩下的也就成为了评委们捞金的一个途径了。


改革波及教师工资,职称问题已被关注,你还会考教师吗?

中小学教师评测职称的时候,对论文会提出比较高的要求,那么这几种就会显示出越来越高的弊端,那么论文怎样算好,怎样算不好?对于教师发展的误导,很多教师认为教学水平和能力没有关系,只要自己论文写得好就会解决很多问题。


很多的教师就会把,在论文的研究上挖空心思,最好在上课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的精力上课,对于学生的教授也就会变得一塌糊涂,即便对本职工作不认真也会比把教学当成事务的教师的成绩要好很多。这样的方式只会导致教师的发展畸形化,上课的时候没事儿,私下里搞所谓的教学科研,教学质量没有一点提高,却靠着论文发表提高职称。


改革波及教师工资,职称问题已被关注,你还会考教师吗?

教师的发展越来越不重视日常的教学工作,不重视教学的质量,不重视整个工作的任务,最终会损害班级的成绩,阻碍学生的整体发展,到国家的整体教育事业。


业绩伪造


很多中高级条件的评测要求是比较苛刻的,除了论文少是一等奖之外,还需要科学课堂带头人,还要是骨干老师,还要是优秀教师荣誉证书等等,平时的课堂说课也要是省一等奖,为了达到这些条件,潜心钻研的教师们也是有他们自己的办法,他们出高价买通管理证书,在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以此让自己拥有一个好的业绩。


其实很多评测人员都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想拿到这些所谓的一等奖和带头人,那该是有多不容易?如果一个老师真的能够做到样样都行,那么这里难道真的没有任何问题?


改革波及教师工资,职称问题已被关注,你还会考教师吗?

教师间的感情,影响的最终是学生


大家平时关系融洽,没有相互的竞争,但是每到了职称评定,往日的融洽,就会变成了争吵会升高,甚至是冷嘲热讽,有的老师为了能够得到职业测评,甚至相互之间撕破脸,平时教书育人的工作变成了势均力敌的竞争,那么教师之间不共同合作,对于学生来说难道是福音吗?


教师在教授课堂的时候,并不是势单力薄的,需要几个老师共同合作去培养一群孩,这些教师之间存在误解,相互不沟通,那么对于孩子的教育只能有一弊而无一利。


改革波及教师工资,职称问题已被关注,你还会考教师吗?

职称评定让中国教育大倒退


我相信国家在实行实业测评的时候,一定是想让中国的教育大跨步的迈进,但是这样的职称实行以后,中国的教育是否提高了呢?而是恰恰相反,教育水平反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退步,在一些中学教师评上高级之后,转到了其他部门,就不再担任课程,或者是担任一些比较轻的工作课程,不再像原来一样重负荷教书育人。


教师把评上职称变成了一种人生的最高追求,把能够从事轻松的工作当成了人生的最高目的,这难道不是一种教师的病态社会吗?


改革波及教师工资,职称问题已被关注,你还会考教师吗?

严重干扰教学秩序


老师从上岗那一天起,就处心积虑,花大量的时间获得无数的证书,已经没有任何的精力去教学,身边的时候还要准备各种各样的资料,这样的经历怎么能够去教书育人呢?评选落选之后就会失意,心灰意冷,没有动力再进行教学工作,那些评上职称的人从此高枕无忧,而且不用再继续在一线教学。虽然说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但是不得不说它是大多数学校面临的境况。


为了参加这样的测评,要办理计算机证继续,教育整合其他更加加分的证件,不但花费金钱,而且还要花费更大的精力,甚至有的老师还需要在两三年前就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


改革波及教师工资,职称问题已被关注,你还会考教师吗?

也许很多人都说,理上的理由其实不是理由,以上的现象也只是个别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三人求听一听,就会发现身边到处都是这样的例子,原本的职称已经失去了它本该有的光环,只不过是几顿饭,几个钱几张证书的事情,真正的职称已经不再能够发挥其积极性的作用,而是成为了整个教育时代的绊脚石,这个制度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真实含义。


改革波及教师工资,职称问题已被关注,你还会考教师吗?

但是让人开心的就是教师的职称工资改革已经逐渐落实,据有关消息称,2020年会逐步取消这些问题,作为教师,真的可以靠本事吃饭,全情的投入到教师的工作当中,教师能够实现全面的多劳多多,而不是像风一样的在领导面前拍马屁。


很多部门有消息称,要取消教师的过分评测职称的制度,要在职称和工作之间不再有任何的挂钩,这一项,待遇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是非常公平的,已经是在这可以发展教育的时代,教育的本身和公司应该没有任何的关系。


事业编在改革的问题当中,将教师这一部分取消了编制,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多劳多得是一项必然的趋势,教师们能够获得更加优秀优秀公平的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