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领涨大盘!胎压检测龙头能否ETC龙头200%的涨幅?

近几日,胎压监测板块横空出世并表现亮眼,连续两天领涨大盘。板块上涨,主要是因为2020年该装置将要被要求强制安装在车辆中,市场中不少观点认为它将成为接棒ETC的又一强势概念。

行业风口已至,龙头股自然一马当先,胎压监测龙头保隆科技(603197)能否复制ETC风口下金溢科技暴涨200%的大牛行情?

领涨大盘!胎压检测龙头能否ETC龙头200%的涨幅?

一、胎压监测迎来风口

胎压监测系统(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的主要功能是监测汽车轮胎压力,能在轮胎出现危险征兆之前提供预警,可以预防轮胎失压、爆胎造成的交通事故。它是继安全气囊、ABS(防抱死系统)后的第三大汽车产品。

1、即将强制安装

当前全球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2005年)、欧盟(2009年)和韩国(2010年)等,均已执行TPMS强制安装法规。

2017年10月,我国颁布《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26149-2017),规定2019年1月1日起,所有中国市场新认证乘用车必须安装TPMS;2020年1月1日起所有在产车辆必须强制安装TPMS。

领涨大盘!胎压检测龙头能否ETC龙头200%的涨幅?

2、全球行业空间有望超过75亿元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自主品牌、美系、日系、韩系等合资厂均采用直接式TPMS,它也是未来的主流方向,包括发射器(4个)、控制器、LCD显示屏三个部分组成。

领涨大盘!胎压检测龙头能否ETC龙头200%的涨幅?

中信证券以发射器为基础,考虑2020年中国TPMS强制安装后,预测2025年全球乘用车前装市场空间约为75亿元,国内市场空间约为23亿元。

领涨大盘!胎压检测龙头能否ETC龙头200%的涨幅?

3、国内龙头有望受益集中度提高

从行业格局来看,全球市场上,TPMS行业森萨塔一家独大,2018年市占率55%,大陆紧随其后,为23%,其他供应商市场份额均远小于前两家。国内市场保隆科技市占率最高,2018年为29%,大陆为20%,森萨塔为19%。

国内行业CR3为68%,较为集中。对比全球,国内TPMS行业格局仍有较大整合空间。

领涨大盘!胎压检测龙头能否ETC龙头200%的涨幅?

国内市场因2020年增量明确,众多小型供应商采取了低价抢占市场的策略,导致近年TPMS 价格下降较快。2014年至2018年国内TPMS单价降幅在50%左右。

随着2020年1月法规强制执行,行业规模增长放缓,行业格局逐渐成形。市占率较低的中小TPMS供应商将被加速淘汰,龙头供应商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强强联手,龙头业务爆发率先受益

保隆科技虽是国内行业龙头,在价格战中毛利率也出现持续下滑。

领涨大盘!胎压检测龙头能否ETC龙头200%的涨幅?

它的应对策略是通过规模化效应压低成本,同时进行技术和客户升级,具体方法是与德国霍富集团(世界知名汽车电子供应商)强强联手。

2018年保隆科技与霍富合并TPMS业务,2019年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命名为保富电子。合资公司中保隆科技持股55%,霍富集团持股45%。

1、市占率全球第三

据估算,2019年保富电子的TPMS发射器销量有望达到2000万只以上,仅次于森萨塔(约5000万只)和德国大陆(约3000万只),排名全球第三。

而国内其他自主品牌如万通智控、联创、铁将军、驶安特等公司规模较小、出货量较少,合资以后,保隆科技优势更加明显。

2、全球化更进一步

联手霍富,还将助力保隆科技的TPMS业务往高端化、全球化发展。

合资之前公司虽是国内自主TPMS的龙头,但客户以国内自主品牌为主,中高端合资品牌以及豪华车品牌市场被国外厂商占据。

霍富集团配套宝马、奔驰、大众、奥迪、保时捷等国际知名整车客户,合资的保富电子将受益于霍富在全球的技术、品牌、客户的优势,快速获得欧洲和北美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资源,完成TPMS业务的全球布局。

保隆科技的TPMS业务在国内强制法规驱动下渗透率将快速提升,资源整合优势将助力毛利率企稳回升。万联证券预测公司2019、2020年TPMS业务收入增速分别达120%和70%,爆发式增长可期。

三、胎压监测能复制ETC行情吗?

保隆科技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基本面向好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公司的股价会如何变化是更加关心的问题,它是否可以复制金溢科技200%的上涨行情呢?

首先从业务本身来看,ETC是面对存量汽车市场和新车,而TPMS面对在产汽车。在汽车行业复苏趋势之下,强制性安装的TPMS略微占优。

回到公司,近期保隆科技股价涨势较猛,要避免追高风险。

另外,参考ETC行情中,金溢科技是在业绩爆发得到验证后,股价才有上涨的支撑。同理保隆科技的TPMS业务虽然今年已经预热,但业绩还需明年才能确认,在此期间的业绩真空期股价或许难免调整,但明年整体来看股价上涨仍值得期待。(文|所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