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慶餘年:言冰雲被出賣,陳萍萍強勢阻止查案,為何?

慶國北征,打的北齊節節敗退,只能談判求饒。談判正酣之際,傳來鑑查院北齊暗探首領

言冰雲(肖戰 飾)被捉的消息。為了換回言冰雲,慶國稍作讓步達成協議。

言冰雲之父,鑑查院四處主辦,“國民公公”言若海,查到言冰雲被抓,乃是因為慶國內部有人出賣。一處主辦朱格聽聞此事,強烈要求院長陳萍萍(吳剛 飾)嚴查此事。結果卻被陳萍萍斷然喝止,不允許他們去調查。

慶餘年:言冰雲被出賣,陳萍萍強勢阻止查案,為何?

陳萍萍作為鑑查院院長,自己手下被出賣,卻為何不願讓人調查洩密者?

可能性一

可能性一是陳萍萍已經知道出賣者是誰,且這個出賣者,他也惹不起。

按朱格的說法,知道言冰雲潛伏北齊的,除了慶帝(陳道明 飾),就是鑑查院內部人。陳萍萍作為鑑查院院長,對鑑查院內部人掌握生殺大權,沒有他惹不起的。既然如此,莫非這個出賣者是:慶帝?!

慶餘年:言冰雲被出賣,陳萍萍強勢阻止查案,為何?

但是慶帝作為一國之君,他為什麼要去做這樣的事?

前幾集有提到,慶國北征,打下一州之地後,慶國內部很多人民和官員,都傾向於“一戰定北”,而慶帝的戰略則是“蠶食”。如果慶帝不想被慶國人民和官員裹挾而去改變戰略,那麼通過出賣言冰雲後再換回言冰雲,可以達到既維護既定戰略又邀買人心的目的,一舉兩得。

這種可能性成立,但是不符合慶帝這位雄霸之主的作風。慶帝的作風應該是很強硬的,不聽話就死。

陳萍萍在收到官員串聯的風聲時,下達的命令就是“該查的查,該抓的抓,該殺的殺”。

所以,出賣者是慶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慶餘年:言冰雲被出賣,陳萍萍強勢阻止查案,為何?

可能性二

可能性二,出賣者就是陳萍萍自己。

陳萍萍一心想把鑑查院交個範閒(張若昀 飾)繼承,而在鑑查院中,對範閒繼承鑑查院有重大威脅的有兩個人,就是一處主辦朱格、四處主辦言若海。

慶餘年:言冰雲被出賣,陳萍萍強勢阻止查案,為何?

言冰雲身為言若海之子,年少有為,又位居北齊暗探首領之職,父子兩人掌控的權力巨大。所以陳萍萍出賣言冰雲意圖削弱言若海勢力,是說的通的。

更兼陳萍萍這次回到京都後,就對言若海有過試探。問及言若海,若把鑑查院傳給範閒,他是否有意見。言若海回答,鑑查院是院長的,你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但隨即言若海又提到,若我剛才回答不願意,你是不是會殺我,我們共事多年,我看出了你剛才是殺人的眼神……

試探言若海,卻被言若海看穿心思,那麼陳萍萍除掉言若海、出賣言冰雲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慶餘年:言冰雲被出賣,陳萍萍強勢阻止查案,為何?

可能性三

可能性三,陳萍萍還不知道出賣者是誰,他選擇自己背鍋,然後放長線釣大魚,查出出賣者和隱藏在鑑查院內部的臥底。

從陳萍萍回到京都以來,隱隱感覺他在下一盤大棋,棋牌中的主要旗子就是朱格、言若海。

言冰雲是言若海的兒子,兒子被出賣,陳萍萍卻不讓調查,正常來說,言若海肯定會心有怨恨。在他們散會後,言若海便對朱格說“鑑查院成立這許多年,有些老東西也該換了”,話外之音就是陳萍萍該換掉了。

慶餘年:言冰雲被出賣,陳萍萍強勢阻止查案,為何?

但是言若海鼓動的鑑查院圍殺陳萍萍,事後,陳萍萍卻未追查叛逆者是否還有幕後之人。由此點看來,陳萍萍和言若海更像是在互相配合搞“釣魚執法”,假裝反目,然後利用言若海吸引鑑查院內的反對勢力,最終絞殺掉這些反對勢力。

朱格,應該是他倆深度懷疑的反對勢力的最大頭目。所以,言若海才會在朱格面前多次表露對陳萍萍的不滿。更為有趣的是,朱格從未把言若海的這些不滿向陳萍萍反應過。

以現狀看來,兩人還處在互相試探的階段,等圖窮匕見之時,也就是真相揭曉的時刻。

慶餘年:言冰雲被出賣,陳萍萍強勢阻止查案,為何?

結語

可能性一微乎及微,剩下的可能性二和可能性三之間,我更傾向於可能性三:陳萍萍故意背鍋,意圖放長線釣大魚!

因為不讓查,嫌疑太明顯,若真是可能性二,陳萍萍出賣的,他會做的更周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