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腾讯现在比阿里巴巴差那么多?都差1200亿美元了?

侃大山来了


客观的说,不管是关注腾讯还是阿里的人,绝大部分都停留在了游戏与淘宝的看法,然而事实上的腾讯、阿里都早已脱离了所谓的垃圾游戏跟假货遍地的阶段,随着国内互联网近二十年的发展,早已成为了全球领先的行业,市场规模远大于部分国家。

11.26日,阿里以每股176港元的价格正式登陆香港股市,发行5亿股,截止到现在,港股阿里的股价已经达到了200港元/股,总市值4.28万亿,我们再看一看腾讯,其目前股价为334.4港元/股,总市值3.19万亿,比阿里已经少了1万亿的市值,按1:7的汇率算,现目前腾讯与阿里已经相差1500亿美元了。

一、基础数据对比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数据对比,首先看阿里的数据表现,营收2339亿,环比增长9.02%,净利润940.39亿,环比增长14.48%,每股收益4.51元,每股净资产13.4895元,每股经营现金流1.8111元。

再看看腾讯,营收2715亿,环比增长4.9%,净利润644.9亿,环比增长-3.32%,每股收益7.578元,每股净资产42.2882元,每股经营现金流10.257元,这样对比下来实际实际上看不出什么重要信息,只能说腾讯今年的利润有所下滑而已。

二、业务对比下的差异

我们先看一看腾讯,主要由通信与社交、网络游戏、数字内容、网络广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几部分构成。

今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了21%,主要是受商业支付服务及其他金融科技服务、智能手机游戏、社交及其他广告业务所推动,盈利却有所下降,除了我们熟悉的微信活跃用户达到11.51亿,手游的收入同比是有所增长的,也的确,腾讯的游戏受众很广。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大多都是常规性行业内容,换句话讲,腾讯的主营业务依旧是游戏跟社交,但是在与阿里B2B的对决中,实际上是处于下风的,而广告逐步下降,很大程度是因为竞争对手的出现,互联网公司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今日头条,这会分走大量的广告资源。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香港市场近期以来都处于调整的状态,面临整个投资环境的变化,腾讯也是首当其冲的,但主因还在自身,换言之,腾讯需要转型。

阿里的表现却有所不同,因为其布局更为广阔,除了阿里为人熟知的淘宝、天猫外,事实上在做开初做互联网服务的公司中,阿里跟腾讯并无差别,比如阿里的淘宝是为人们服务的,而腾讯的游戏、音乐等也是为人们服务的。

再比如当初还属于阿里的蚂蚁金服,腾讯的财付通,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支付宝、财付通都已经揽括了国内移动支付端的冠亚军,可后续的战略却逐渐出现了变化,阿里开始在云计算深耕,已然走到了国内第一的位置,并且阿里的科研项目不容小觑,平头哥的芯片自然也不容小觑。

如果我们站在资本逐利的角度来看待这两家公司,易论个人认为还停留在纯服务业的腾讯(也在多方布局)跟已经多方布局科技的阿里对比之下,我也更愿意考虑阿里,都在互联网行业,而目前的阿里市盈率在23倍左右,而腾讯的市盈率为33倍,这10倍市盈率的差距足够让阿里走更远,你这样想,假设阿里的每股收益不变,那么想要达到跟腾讯一样的市盈率水平,那就只能是股价的上涨,那么市值将更高于腾讯才对。

综上,前文从数据及公司的表现上对腾讯及阿里做了简要的说明,属于较为客观的对比,如果站在主观的角度看,易论认为现在的阿里是站在风口上的,因为众多的投资者都在关注这阿里,加入关注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那么对应的估值也应该会有所下降,照目前来说,腾讯相差阿里万亿市值,在易论看来不够客观,之间的差距大概率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缩小……



易论招财圈


阿里巴巴现在总市值约为42431亿港元,划算美元为5420.55亿美元。腾讯现在总市值约为31694.42亿港元,划算美元为4048.95亿美元。俩家公司的市值不是相差1200亿美元,而是相差仅1371.6亿美元。

首先,两家公司都是十分优质的公司,也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公司。当然两家公司的市值相差千亿美元也是事实。在这里我们需要知晓,腾讯的资产约有9412亿港元,负债约有4558.42港元。而阿里巴巴的资产约为12746.65亿港元,负债约有4747亿港元。从资产与负债方面,阿里巴巴要优于腾讯。

并且,阿里巴巴现在的估值约为24.5倍,而腾讯的估值约为33.3倍,从估值的角度讲,阿里巴巴更为合理。当然,从估值方面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净利润要优于腾讯,2019年至今腾讯的净利润为950.58亿港元,而阿里巴巴的净利润为1726.54亿。

所以,两家伟大的公司,在细分财报对比中,实际腾讯略逊色于阿里巴巴,两者的市值也就有着差距。

其次,腾讯能做的,阿里巴巴也能做,而阿里巴巴能做的,腾讯不一定能做。这些年阿里巴巴一直在埋头苦干深入开发、研究大数据、云计算等,而腾讯在这方面显然是落后于阿里巴巴的。阿里巴巴除了现在除了核心商业为大头营收以外,云计算也在逐渐发力,占比总收入已经达到约8%的水平,这一情况未来仍旧可能放大。腾讯的大头营业收入,则是来自于增值服务,可以理解为游戏。

那么,云计算以及阿里巴巴固有的商业模式,可能被其他公司一时间代替吗?显然是不会的,一些关键技术,阿里巴巴拥有知识产权,是不可能短时间被其他公司代替的。而腾讯呢?游戏、社交,都有可能被后来居上的代替掉。

所以,阿里巴巴在技术方面拥有不可代替性,而腾讯具有可被代替性。这也是阿里巴巴净利润高于腾讯、市值大于腾讯的重要原因。

最后,这两家公司已经深入至我们的生活,都是伟大的公司,相差千亿市值并不能说明谁一定胜于谁。


厚金说


对于腾讯现在差阿里1200亿美元的市值差距其实没必要太过惊讶,最近这2年阿里和腾讯之间的市值一直处于交替领先中,有时腾讯领先,有时阿里领先,因为在我看来目前阿里领先1200亿美元也属于正常现象!

1、腾讯最高市值仍高于阿里:

2018年1月的时候腾讯股价曾到达474.279港元/股,按这个价格计算腾讯市值当时高达5600亿美元,成为当时第一高市值中国上市企业。而阿里以截止到11月27的股价计算,最高市值也就是5300亿美元。

因此,当前阿里的市值虽然高于腾讯,但并未突破当年腾讯创下的第一高市值,至少还差300亿美元。

2、腾讯阿里市值交替领先:

就以往的市场情况而言,当前腾讯1200亿美元市值的落后只能说是暂时的,并不代表腾讯从此一直落后于阿里。我们不妨将时间往前推,看看阿里上市5年来的股市曲线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2014年整体是阿里市值领先,2015、2016属于两家贴身肉搏阶段,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属于腾讯领先,2018年1月创下高峰后腾讯整体略占下风,当中曾经有短期的相同。

因此从整体情况来看,腾讯和阿里适中还是处于同等水平状态,并没有出现跟不上的情况。

3、腾讯阿里收益增长均稳定:

我们可以在看看阿里和腾讯的具体经营情况,从营收和利润情况上来看,这2家在过去的几年中增长比例几乎相同。

阿里这几年的营收和利润基本都保持在50%左右的的增长率,腾讯的这两方面的增速其实也是相当稳健的,最近7、8年净利润始终在26%左右的增长,营收则保持60%以上的增长。可以说腾讯整体情况是比较稳定的。

4、2019年腾讯数据不如阿里

腾讯现在差阿里1200亿美元的市值,更多的是反映的当前的现状,或者说2019年腾讯在各方面的增速上不如阿里。在过去的三个季度中整体营收腾讯少阿里500多亿元,利润上同样也是不如阿里的。从今年的腾讯股价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最近半年整体处于下滑状态。

而反观阿里各方面数据都较好,因此股价上扬就不奇怪了,香港上市后整个市值高于腾讯也就很正常了。

5、阿里掌控更多关键领域

此外,阿里现在的市值也更多了反映了最近2年阿里的整体布局!阿里现在渗透的领域越来越多,比如去年开始进军了芯片产业已经开始有成果出来。同时阿里讲究的是大战略,渗透的领域和收购的企业都需要为整个大阿里服务。

而腾讯更多的是财务性投资,不多讲究控股,更多的是提供资源合作的模式,这种情形下看似腾讯系产品很多,但正真能实现掌控的企业其实并不会太多。

这种状态下阿里的把控能力会更强,腾讯就会相对较弱!

Lscssh科技官观点:

综合来说,腾讯差阿里1200亿美元市值的差距在哪里?其实核心就差在了我这里说的第5点,阿里渗透的领域更多更全,并且属于全权掌控。而腾讯的合作模式把控力度太低,再未来体系化的作战中,不一定能赢过阿里。

但是,1200亿的差距并不是很多,这种差距也只是暂时的!AT这两家的竞争远未结束,未来还将会有激烈的火拼。



Lscssh科技官


先看看两者的最新市值比较


截止2019年11月28日中午收盘,腾讯控股总市值3.23万亿港元,阿里巴巴市值4.27万亿港元,腾讯足足比阿里少了1.04一万以万亿港元市值,差距不少。阿里PE(TTM)为24.54,腾讯PE(TTM)为33.67%。

两者差距这么大的原因主要在于:


1、两者总股本相差较大,目前腾讯总股本为95.5亿股,而阿里总股本214亿股,仅仅比较总市值而不考虑总股本,这个比较本身就不科学。


2、阿里巴巴港股和美股同时上市,在计算市值是港股加上美股总和,而腾讯仅仅在港股上市,如果腾讯也在美国上市,按照资本市场目前给两只股票估值的标准来看,腾讯市值大概率会高于阿里巴巴。


3、从两家公司的业务和布局来看,目前腾讯广告和游戏收入处于下滑态势,且腾讯目前全面转型,从一个游戏广告为主转为同阿里一样的平台型,公司转型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市场给予相应的市值是合情合理的。同时未来看,阿里各产业群布局完成,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清晰明了。


4、阿里是一家伟大的企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腾讯只是一家大企业,为了商业目的有点不择手段,在投资这面前形象不一样。


总之,看似同为互联网企业,但是其实业务模式,布局,股本以及投资者预期迥然不同,市值相差万亿港元也没有啥惊诧,很正常!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腾讯和阿里都是世界顶级的互联网龙头企业。

以前都说阿里赚的是女人的钱,腾讯赚的是男人的钱。

但是如今来看,阿里确实比腾讯强了。

因为阿里不仅只有阿里,还有阿里云,还有菜鸟联盟,还有达摩院,还有蚂蚁金服,还有其他各种生态,都是属于独角兽,顶级行业。

所以说,现在的腾讯和阿里确实有着一定的差距。

就拿刚刚在香港上市的阿里来说吧,仅仅用了一天的世界,就突破了4万亿港元的市值,超过了之前一直霸占着榜首的腾讯港股之王地位。

对于腾讯来说,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确实已经开始布局了所谓互联网生态的运作,但是对比阿里互联网的生态来说,腾讯的互联网生态可能还欠一些火候。

而这也是腾讯从游戏,从社交,走向互联网生态的一次转型,转型的过程是痛苦的!

面对阿里这里不断的用户提升,双11的不断新高,明显腾讯在游戏上对于用户的黏连度是下降的。

一个是赚着消费的钱,一个是赚着社交和游戏的钱,两者的差距居然慢慢拉开了,这就是马化腾所担心的,所以必须转型和改革。

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的时候,游戏的占比是达到了55%,而到了2018年却仅剩下33%;

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的时候,社交网络的占有率23%,而2018年依然是23%;

虽然其他的业务有所增长,但是腾讯两大主营业务的占比都出现了滞涨和下降的趋势。导致了2018年,腾讯的营收利润增速跌至历史低谷。

所以,阿里巴巴再不断地引流,而腾讯却不断地在流逝人流,自然也就造成了业绩上的两极分化!

2019年第一季度,在营业收入规模大致相当的情况下,阿里巴巴创造了51%的同比增长速度,而腾讯的收入增速则为16%。在净利率方面,继上季度大幅下降之后,2019年第一季度腾讯的利润率恢复至32%;而这一季度阿里巴巴的利润率则为28%,不过虽然相比腾讯略逊一筹,但是2019财年以来,阿里巴巴的利润率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稳定在28%及以上。

不得不说,腾讯必须改革,必须改变。否则与阿里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要知道,人家马云手里还有达摩院,还有菜鸟联盟,还有蚂蚁金服这几张王牌没启动呢。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感谢你的点赞和支持。


琅琊榜首张大仙


近日,阿里巴巴风光赴港交所上市,首个交易的股价上涨达到6.59%,市值突破4万亿港元,一举超越腾讯,成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第一大上市公司。不过,有港交所人士称,当前阿里的市值虽然高于腾讯,但并未突破2018年1月腾讯创下的第一高的市值。但不管怎么説,阿里在上市的头一天,就已经取代腾讯成为港股之王。

实际上,腾讯也算是一个巨无霸,此前长期占据港股市值排行的第一名,目前市值超过了3.2万亿港元。在过去的十年时间,股价也涨了15倍之多,总体腾讯还是非常优秀的。其实,这次阿里市值超过腾讯,并不是腾讯不够好,而相对于来説阿里更加优秀。腾讯在各个方面都与阿里有较大差距。

首先,腾讯主要从事的是社交、游戏。除了微信就是QQ,还有游戏,其他产品并不突出,发展得也不够好。但阿里早已形成了互联网生态圈,阿里不仅只有淘宝和天猫,还有菜鸟联盟、达摩院、蚂蚁金服,还有其他各种生态,而且都属于独角兽,顶级行业。就拿蚂蚁金服来説,立足于互联网金融服务,其估值已高达2000多亿人民币,一旦将来上市,必然又是一个行业独角兽!一个是赚消费的钱,一个是赚社会和游戏的钱,两者的差距就慢慢拉开了。

再者,腾讯的两大主营业务的占比出现了滞涨和下降的趋势。先看腾讯的社交网络,2015年时,社交网络的占有率达23%,而到了2018年依然是23%。再看,2015年游戏的占比达到55%,而到了2018年却仅剩下33%。虽然,腾讯的其他业务有所增长,但腾讯的主营业务已经快不行了,马化腾现在要再布局互联网生态转型,这位样与阿里相比差距已经明显拉开了。

此外,阿里现在的市值也更多了反映了最近2年阿里的整体布局!阿里现在渗透的领域越来越多,比如去年开始进军了芯片产业。同时阿里讲究的是大战略,渗透的领域和收购的企业都需要为整个阿里巴巴服务。而腾讯更多的是财务性投资,不多讲究控股,更多的是提供资源合作的模式,这种情形下看似腾讯系产品很多,但正真能实现掌控的企业其实并不会太多。

最后,从财务数据上看,2019年第一季度,在营业收入规模大致相当的情况下,阿里巴巴创造了51%的同比增长速度,而腾讯的收入增速则为16%。在净利率方面, 2019年第一季度腾讯的利润率32%;而这一季度阿里巴巴的利润率则为28%。虽然,阿里相比腾讯略逊一筹,但是2019财年以来,阿里巴巴的利润率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稳定在28%及以上,后面第三、四季度,有可能会超越早已疲倦的腾讯。

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仅上市一天,其市值就超过了腾讯,阿里巴巴的实力确实要比腾讯略高一筹。从战略布局上看,阿里巴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互联网生态圈,而且阿里巴巴控股的企业都在行业内排名靠前。而腾讯除了社交和游戏两大业务之外,就没有什么亮点了,现在马化腾终于想要布局互联网生态圈,为时已晚。此外,腾讯两大主业已现疲态,未来业绩增长势头难有乐观。而阿里巴巴涉足控股了互联网领域多个行业的优秀企业,业绩都在蒸蒸日上,前途无量。所以,腾讯头一天总市值被阿里巴巴超越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不执著财经


格调不同,结果不同

我觉得这就是公司创业之初,设立的目标,决定了公司最终的市值和命运。阿里的马云致力于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腾讯的马化腾致力于好像没有口号,所以能看到的就是QQ、微信和游戏。

助力发财的生意

其实我觉得阿里相当于是当一个创业的导师的角色,让有头脑的人,可以在网上开店做生意。同样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方便大家购物在网上。这也造成了大家都更乐意宅在家,即使出去逛街也是看看样式尺码,回家网购。加上各种购物节,确实让大多是人享受到购物的快乐,也节省了不少钱,就是实体店的商户,很多没有转变思想的,无法适应的,都最后难以为继,这不能怪阿里,相信没有他们,也会有其他的诞生,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经过。

助力堕落的生意

腾讯因为一开始的即时通讯起家,确实让我们减少了很多沟通成本,让几大电信运营商少赚不少钱。而且视频免费,非常的及时和高效。让我们身在外地的人和亲人的沟通实现了零距离,微信确实功不可没 ,这是腾讯好的一面。腾讯坏的一面,就是游戏业务,让很多孩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虽然说,孩子们都不小了,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而且我相信,即使不是腾讯,现在很多的游戏公司都活的很滋润。之所以腾讯被大家诟病,就是太大,树大招风。大家讲很多负面的都交给腾讯了,让其他的小的网游公司得以安然无恙。

最后总结

商场也是战场,得民心者得天下,一样的道理。所以阿里有更多的获得民心,所有他的市值比较高,但是股市这玩意,就是个数字。说不定哪天腾讯又上来了,不要太当真,都是数字游戏。看看就好,认真你就输了。


张敬医


阿里巴巴集团在香港重新上市之前,腾讯控股的市值一直是笑傲江湖,独孤求败。几年来腾讯的市值一般是在4000亿美元左右,远远领先于其他上市企业。但是随着代码为09988阿里巴巴在香港重新上市,一夜之间城头就换了大王旗,取代腾讯成为港股市值最高的企业。

截至2019年12月3日收盘,腾讯控股的市值是3.16万亿港币,阿里巴巴的市值是4.12万亿港币。前者要比后者的市值低了9600亿港币,折合1200多亿美元。12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折合就是8400亿人民币,相当于2家交通银行的市值。

两家公司营收其实差距很小,但为什么腾讯控股的市值会比阿里巴巴差那么大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腾讯控股目前的成长性不如阿里巴巴。

根据最新的财报,腾讯控股2019年第三季度的营收增长率为20%。这个速度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是相当不错的。要知道像华为这么牛的企业,增长速度也未必能够达到20%。

(今年1~3季度腾讯控股,每个季度的营收增长率都在20%以下)

腾讯的增长率和阿里巴巴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根据阿里巴巴自己披露的财报数据,2020财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前两个季度阿里巴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都在40%以上,速度是腾讯控股的两倍以上。

从营业收入和利用两个方面的数据看腾讯也已经全面落后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在2020财年的前两个季度营业收入高达2339亿港元,腾讯控股在2019年前两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只有1700多亿港元。

利润方面差距就更大了,腾讯控股在2019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为735亿港币。阿里巴巴仅两个季度的利润就高达898亿港币。因此从公司的净利润率上来看,阿里巴巴要明显领先于腾讯控股。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阿里巴巴的赚钱能力要比腾讯控股强的多。

对比完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发现,阿里巴巴不仅跑的比腾讯更快,而且赚钱能力也更强。你说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市值是不是要领先于对方呢?


财经知识局


腾讯与阿里巴巴一直是我国互联网的两级,两者在市值上一直你追我赶,过往几年的历史里,国内市值第一的企业不是腾讯就是阿里巴巴,两者轮流称霸。

但是从今年开始,阿里巴巴逐步拉开了与腾讯的距离,截止今日日,阿里巴巴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腾讯约1200亿美元(腾讯的3.25万亿港币折合约4150亿美元),创两者历史市值的最大差额。

影响市值的因素

影响股票市值的因素有很多,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因素:一是公司收益(特别是公司的最近几年的营收以及利润的增长速度);二是上市公司业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三是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等。

1、公司的营收及利润

公司的营收及利润除了看金额之外,还要看增长率,我们以一组数据来对比阿里与腾讯

2018全年腾讯收入3126.94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78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净利润低于市场预估822.9亿元人民币。特别是2018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 142.29 亿,同比下滑 32%。

2019财年(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阿里巴巴的财报非完整年度,而是跨年),阿里巴巴收入达3768.44亿元,同比增长51%;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876亿元,较去年同期为639.64亿元增长36.95%,高于市场预期的694.39亿元。

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无论在营收、利润还是在增速上,在整个2018年都实现对腾讯的全面碾压,这也是2019年阿里公布财报后股价快速飙升的原因之一;

2、上市公司业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

这点就不用多说了,阿里巴巴着重于创新与公益,创新方面:支付宝、阿里云、余额宝等等;公益方面比如蚂蚁森林、蚂蚁庄园、乡村教师等等,而腾讯在创新方面,基本以抄袭为主,在公益方面不如阿里,反而旗下的游戏一直广为人逅病。

3、未来的发展前景

腾讯目前仍然是拥有用户数量最多的APP运营者,但是用户花费在腾讯上面的时间越来越少,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崛起,腾讯系的APP,特别是游戏,用户的在线时间不断下降,腾讯最引以为傲的游戏在2018年也首次出现了下滑,未来的整体发展有限;而阿里巴巴除了自身旗下的淘宝天猫这些,目前还酝酿了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物流等独角兽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期。

总结

随着两者后续的发展,阿里巴巴与腾讯的距离拉开会越来越大,当然虽然做不了老大,但是做老二,腾讯没有任何的难度,只要腾讯的社交地位不被他人取代,那么互联网永远都有腾讯的一席之地。


鲤行者


阿里港股上市后市值不断走高,26日港股上市后隔夜美股涨1.99%。上市三日连涨三日,阿里巴巴(9988.HK)尾盘涨幅进一步扩大。目前总市值为511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7大公司,超腾讯控股1000亿美元。

根据本月中旬的腾讯Q3财报来看,媒体广告营收下滑明显,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17%。

一直以来腾讯社交领域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1.51亿,同比增长6%。而QQ手机端的月活跃用户数则跌破7亿大关,降至6.53亿,相当于两个季度少了5000万月活用户。

腾讯的营收主要来自增值服务(包括网络游戏和社交网络)、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网络广告三大板块,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营收已经超越网络广告,成为腾讯第二大收入来源。

而阿里除了家喻户晓的淘宝、支付宝外,其布局也更为广阔,从蚂蚁金服再到云计算深耕。同时阿里也在积极发展金融,物流,科技等其他行业,并且阿里的科研项目也是不容小觑的。换言之,腾讯的主营业务依旧是游戏跟社交,但是在与阿里B2B的对决中,实际上是处于下风的。

显而易见的,互联网公司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今日头条,小视频风口也被抖音所抢走,这会分走大量的广告资源。外部冲击也是导致腾讯媒体广告收入下滑的一大原因,尤其是头条系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冲击。

香港市场近期以来都处于调整的状态,面临整个投资环境的变化,腾讯自然也是首当其冲的。但主因还在其自身,至今还以纯服务业为主导的腾讯,虽也在多方布局中,但跟已经多方布局科技的阿里对比之下,“优劣”是显而易见的。换言之,腾讯或确实需要转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