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秦始皇禮賢下士,近40年未殺一個功臣,為啥卻被後人批為暴君

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千百年來,即便朝代如何興替,君主許諾如何,這些曾為國家出生入死的功臣,最終結局都不算好,而且是功勞越大,死的越慘。如漢朝劉邦時期及明朝朱元璋時期,作戰經驗豐富的大將沒能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宮廷政治鬥爭中。曾安國濟民的大賢,沒有繼續在朝堂之上發光發熱,而是一個個返鄉下野,以求平安。劉邦幾乎剷除了所有異姓王,而朱元璋則更狠,幾乎遍殺功臣。不過由於二帝功績蓋世,這些當年看來殘忍的手段也被功績所掩蓋。

秦始皇禮賢下士,近40年未殺一個功臣,為啥卻被後人批為暴君

但這種情況在秦朝,卻發生了奇怪的翻轉。秦始皇一向禮賢下士,即便其立國近40年來,都未擅殺一個功臣,為啥卻被後世批為暴君呢?

我們先看看秦始皇是怎麼對待手下功臣的。滅六國時,秦始皇手下曾有數位猛將,如王翦、王賁父子,蒙驁及其後人,以及李信等人。

秦始皇禮賢下士,近40年未殺一個功臣,為啥卻被後人批為暴君

其中王翦,打小便追隨嬴政左右,曾為大秦破趙之首都,橫掃三晉。還曾領60萬大軍破項燕,一舉消滅楚國。隨後,他與其子王賁共同成為了秦滅六國的主要將領,在戰爭中居功甚偉。這樣一個人物,直到始皇功成後,也未被殺,還被始皇賜予終身榮寵。而他的孫子王離藉助祖輩蒙蔭,甚至成為了名震隋唐的頂級家族,太原王氏更因此名滿天下。

秦始皇禮賢下士,近40年未殺一個功臣,為啥卻被後人批為暴君

而蒙家祖輩,那也非常不得了。蒙驁曾為大秦攻佔韓、趙、魏數十座城,更使大秦疆域呈現對韓、魏的包圍之勢,為未來秦國的勝利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其後人蒙武、蒙毅、蒙恬也都是秦朝名將,功勞赫赫。秦皇將他們提拔為國之重臣,並賜予他們權力。直到蒙恬被胡亥偽旨害時,蒙恬雖有能力反抗,但卻以死證其清白。足見秦皇對其恩惠及家族對秦國的忠心。

秦始皇禮賢下士,近40年未殺一個功臣,為啥卻被後人批為暴君

至於大將李信,則正是秦始皇仁德的表現。當時,李信曾放出豪言,只需20萬便可滅楚,卻被楚將項燕所敗,20萬大軍丟盔卸甲,折損眾多。然而始皇是怎麼對他的呢,只是重新請回王翦做帥,並未過分追究戰敗之事。反倒後來李信還曾活躍在戰場上,為大秦立下了赫赫戰功。雖然有關李信後續之事並無多述,但他是李廣祖先,從李廣家族世代為官便可看出,秦皇並沒有過於為難他。

秦始皇禮賢下士,近40年未殺一個功臣,為啥卻被後人批為暴君

而至於所謂的大興土木,及損耗民力財力的行為,幾乎每個時代都有上演。秦皇有如此容人之量,更有雄偉的規劃,壯志在胸,為何卻得到這般評價呢?

秦始皇禮賢下士,近40年未殺一個功臣,為啥卻被後人批為暴君

其實啊,大多還是文人們所搞的鬼。秦始皇曾焚書坑儒,焚燒的是六國史書及《詩》、《書》等書。這般做法沒怎麼影響到百姓,卻令不少文人受害。待到秦朝被推翻,西漢建國時,當時儒家文化又再次興起,文人這才有了依仗,將當年秦始皇的形象添油加醋,大肆抹黑。在以儒學為主的時代中,秦皇被口誅筆伐也便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