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钟南山:40岁以上每年体检记得做这项检查

钟南山:40岁以上每年体检记得做这项检查

钟南山:40岁以上每年体检记得做这项检查

有约君说

11月20日是世界第18个慢阻肺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团队第八次登上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详解慢阻肺防治。

本场名医大讲堂除了设在广医一院的主会场,同时在深圳设会场。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34家医院组织听众通过视频直播参与听课,并通过在线交流等方式实现与现场专家互动。近90万粉丝通过广州日报客户端、网易客户端、新花城客户端等平台观看讲座视频直播。

错过直播的你也别着急,有约君把整场大讲堂的干货都梳理好了。你还可以点开直播回顾,跟着“课后笔记”一起来划重点,一起学一学如何防治慢阻肺吧——

点击下图观看直播回顾

钟南山:

防治慢阻肺

三级预防各有侧重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教授介绍,在我国,引起死亡的因素中慢性病占了80% ,第一位是高血压相关的脑卒中,第二位是缺血性心脏病,第三位是肺癌,第四位是慢阻肺。

钟南山:40岁以上每年体检记得做这项检查

我国有9000万慢阻肺病人。慢阻肺病如何防治?他强调应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分别做好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预防慢阻肺的发生

产生慢阻肺病主要有三大因素:第一个是抽烟,第二是空气污染(已有研究证明,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慢阻肺病人多,两者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第三是烧煤、烧柴火。一级预防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慢阻肺病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应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但目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观念都相对落后,还远远做不到。包括医生在内很多人以为上了年纪,平常有点咳嗽、上楼梯有点气喘很正常,但其实可能潜在早期的慢阻肺。

钟南山指出,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查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后要控血压、血糖、血脂,以免病情进展、加重甚至引发各种并发症,其实人们对这些慢性病危害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美国也花了30年才认识到早期控制高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其实,什么病都是早干预早治疗效果更好。”钟院士介绍,他的团队花了6年的时间,第一次在世界上证明有较轻症状或没有症状的早期慢阻肺病人,用少量的药物干预有明显获益。

那么,如何才能早发现早干预?他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年体检查查肺功能,并希望花5年的时间在国内推动慢阻肺“早发现、早干预”,像防控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及早预防和早治疗慢阻肺病。

三级预防:做好疾病管理

对处于稳定期的慢阻肺病人,钟院士提醒,一定要做好疾病管理,减少急性发作。一个慢阻肺病人如果每年急性发作3次以上,5年存活率只有50%。

如何才能保持长期稳定呢?他发现一些找他看病几十年的患者,除了遵医嘱用药之外,还很重视锻炼。有一位本来肺功能只有正常人的30%的患者长年坚持锻炼,现在都能爬上白云山了。

他透露自己家族有心脏病史,16年前“非典”期间由于工作繁忙,身体透支,他一度心脏不太好,但坚持服药,做好预防,现在80多岁了身体状态还不错,还能上台给大家讲课。

陈荣昌:

慢阻肺发展到重度,如何改善症状、控制好病情?

本次名医大讲堂上,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委、慢阻肺学组组长陈荣昌教授给出了明确的指引:除了药物和康复锻炼,重度慢阻肺患者还可以考虑非药物治疗、气道内治疗和外科治疗等多方位治疗。

钟南山:40岁以上每年体检记得做这项检查

不过,什么程度才算是重度慢阻肺呢?

陈荣昌给出两个评估办法: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分级,慢阻肺患者可以“对号入座”做初步评估——

钟南山:40岁以上每年体检记得做这项检查钟南山:40岁以上每年体检记得做这项检查

陈荣昌解释说,多方位的非药物治疗包括教育和自我管理计划,肺康复治疗,疫苗,营养支持,氧疗,无创通气,肺减容术、肺移植。

其中,疫苗的接种可包括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推荐所有慢阻肺患者接种流感疫苗,65岁以上或合并有其他疾病(例如:慢性心衰等)的慢阻肺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而对于急性发作期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无创通气是首选一线的机械通气方法,是常规的标准治疗,可以降低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对于稳定期伴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家庭长期应用无创通气可以减少因加重住院的次数。

“肺移植已经成为重度肺功能损害患者的治疗选择。”据陈荣昌介绍,广州呼研院自2003年开始至今已完成264例,在这些肺移植的患者中,最长生存时间已超过14年。当然,阻塞性肺病患者是否适合肺移植,还有严格的入选标准,需要通过专业的评估。

郑则广:

优化吸入疗法

避免“假用药”

“慢阻肺的患病率远高于我们的想象: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

钟南山:40岁以上每年体检记得做这项检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主任医师郑则广教授提醒,35岁以上人群,如存在以下情况,应考虑慢阻肺,并进一步进行肺功能检查:

1.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逐渐恶化),通常在活动时加重,而且持续存在(每天均有发生),出现呼吸费力、胸闷、气不够用、喘息;

2.慢性咳嗽:可为间歇性或无咳痰;

3.慢性咳痰:可为任何类型慢性咳痰;

4.接触危险因素: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家中烹调时常年产生的油烟或燃料产生的烟尘;

5.家族史:有慢阻肺家族史。

郑则广补充说,上面这些线索并不是诊断慢阻肺所必须的,但如果符合越多,慢阻肺的可能性越大。不过,想确诊还需要做肺功能检查再做诊断。

一旦确诊患上慢阻肺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用药干预。吸入疗法是一线基础治疗方法。因为吸入疗法的药物能直接作用于肺部,与口服、静脉给药相比较起效迅速、疗效佳、安全性好。

郑则广指出,临床上,由于吸入疗法的操作有误,“假用药”现象并不少见,结果是患者每天都在做吸入治疗,但病情却难以改善。

钟南山:40岁以上每年体检记得做这项检查

如何提高吸入药物的疗效?

郑则广支招

首先要彻底清除气道分泌物——排痰,可使用呼吸训练器或缩唇呼气促排痰,呼吸训练器更能降低咳痰难度、加快清痰。

其次,要有足够长的吸气时间,因为吸气容量越大,药物进入小气道的比例会越高,治疗效果也越好。但有些患者确诊慢阻肺时肺功能已经比较差,如何才能让吸气的时间足够长?郑则广支招,可多练习彻底呼气和尽量吸气:

1.彻底呼气:以缩唇方式呼气,边呼气边收缩腹部、双肩关节内收内旋地缩胸,缓慢彻底呼气。

2.尽量吸气:呼气结束后,患者做缓慢深长吸气,边吸气边挺胸双侧肩关节外展外旋地扩胸。

另外,不同装置阻力不同,达到相同吸气流速需要不同吸气努力。而吸入装置的选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吸气能力而定,以便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如果一开始疗效不好,要注意检查吸入方法是否有误。

郑则广建议每次看病带上装置,让医生帮助判断吸入操作是否有效。如果需要更换使用不同装置的药物,要重新学习如何正确使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黎明、韩文青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韵桦、翁淑贤 通讯员黎明、韩文青

勃林格殷格翰

慢阻肺知识小课堂

钟南山:40岁以上每年体检记得做这项检查

作为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吸入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所以在慢阻肺的长期治疗方案中,吸入装置的选择和吸入技术的教育变成了至关重要的部分。

为何吸入装置的选择如此重要呢?首先,一个良好设计的吸入装置将会有助保证药物作用的效率,保障疗效;其次,操作简便、使用体验感上佳的吸入装置也将帮助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最终将可能减少因吸入装置使用错误而导致的患者加用药物,急诊就诊,住院等额外医疗资源的使用风险。

在吸入装置发明问世的几十年间,也历经了多种进化。早期的雾化器可追溯到19世纪,目前还在使用的吸入装置包括压力定量吸入器,干粉吸入器、雾化器和软雾吸入器。

那怎么才算一款“理想”的吸入装置呢?多年的科学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下来,主要有:

1.使用和携带方便,可多次使用;

2.性能稳定,有剂量指示器,喷雾速度缓慢,气雾粒径细小;

3.避免药物污染,无有害杂质,不依赖吸气。

(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