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二戰中最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日本精銳之師為何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hh0423


太平洋戰爭的慘烈,其實是因為日軍。

日軍的兇殘、頑固,才讓這場戰爭變得無比慘烈。

日軍,在大家的印象中,想必是這幾個標籤: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意志堅強,吃苦耐勞,而且兇殘。

實際上,日軍確實如此,尤其是日軍的專業化訓練、兇殘、堅強意志,讓美軍刻骨銘心。

對美軍而言,這些日軍士兵,簡直是一個可怕的群體。

日軍是公狼!

在瓜島作戰中,參戰的美軍士兵都會讀一本介紹日軍士兵的書籍《知彼》。在這邊書中,這樣描述日軍:

日軍士兵是世界上最會擅長叢林作戰的士兵。

他們只依靠一根蘆葦呼吸,就能夠在水下潛游數英里;

他們能夠光著腳板、或者只穿一個橡膠底鞋,就在叢林中行軍;

他們像猴子一樣會爬樹,而且喜歡藏在樹上射擊;

他們非常狡猾,會用英語交流埋伏計劃;

他們是禁慾主義的士兵,比美軍更能吃苦、走的更遠、更耐餓……

他們不是人,而是一群“公狼”!

這段描述,深刻表現了日軍的堅強、專業化訓練程度。

他們不僅會十八般武藝,還有鋼鐵一樣的意志,有如公狼一般的兇狠。

初次讀這本書的美軍,都會對日軍心生恐懼。當他們真正面臨這群日軍時,他們也切身體會到了這種恐懼。

過慣了優越生活的美國人,不少人因為參加這場殘酷的瓜島爭奪戰,最終患上了精神疾病。許多電影也有描述,這裡不多講。

日軍的兇殘

主要講一個事情,巴丹死亡行軍。

對這件刻骨銘心的事情,許多美軍士兵留下了回憶錄。

120公里的急行軍,美軍要忍受烈日、飢餓、缺水、疾病、日軍的虐待、漫長的路程六大考驗:

防守巴丹半島的美軍,多數都已經患上瘧疾、壞血病、腳氣等疾病。

離開巴丹半島的叢林地帶,美軍完全暴露在烈日之下。當時,正是菲律賓的夏季,熱帶地區的夏天,熱浪滾滾。

如此熱的天氣,美軍自然口渴。一路上也遇到了不少水井,或者路邊的水泊。

但日軍十分鄙夷投降的士兵,再加上一些軍官假傳射殺美軍的命令,所以負責押送美軍的日本士兵便有意刁難他們,不讓美軍喝水,而且時不時地戲弄一下他們:

有的美軍士兵實在忍不住了,便去求日軍士兵,讓自己喝水。日軍士兵先是答應,等到美軍士兵快要喝到水的時候,日軍開始射擊他們;

有的日軍為了練習自己的技術,當著日軍、美軍的面,直接一刀把美軍士兵的頭砍了;

有些走不動的美軍,日軍先是暴力催趕,實在不走,直接一槍斃了……

因為日軍缺乏糧食,所以這些美軍也沒吃到什麼飯,許多美軍只在行軍初始的時候,吃了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米團,然後餓著肚子走了6天,而且還不準喝水。

即使喝到水了,也是一些髒水,如飄著死人屍體、老牛飲水的水泊。

如此惡劣的環境,讓已經疲憊不堪的美軍,更加虛弱。

最終,120公里的路程,死了近15000名美軍 。這也是美軍歷史上,少有的大規模死亡事件。

就此,日軍在美軍眼中的惡名,徹底傳開了:面對這樣毫無人性的軍隊,美軍士兵倍感恐懼。

日軍的鋼鐵意志,集體自殺

日軍的武士道文化,在太平洋戰場上表現地淋漓盡致,讓美軍恐懼地顫抖:

第一次所羅門海戰之後,日軍派遣了一木支隊、第二師團,登陸瓜島。日軍雖然作戰不順,屢屢失敗,但面對美軍,他們即使死,也要戰到最後一刻,絕不投降——

日軍士兵、將領沒有子彈了,就用刺刀硬拼,近身肉搏;

日軍將領死了,旁邊的士兵看也不看一眼,繼續前進,把大刀砍向敵人、子彈射向敵人;

日軍完全失敗,剩餘的人絕不做俘虜,能逃的就跑回大本營,不能跑的,直接切腹自殺——在血染之丘作戰的第二師團的古宮政次,逃跑的時候迷路了,死前將軍旗一分為二,埋在土裡,自己便切腹自殺了。

在塔拉瓦環礁的防守戰中,日軍失敗。美軍一步步靠近堡壘,清楚地看到:有的士兵引爆手榴彈,炸破自己的頭顱和胸膛;有的士兵,用搶對準自己的喉嚨,有人用刺刀插進腹部……

這樣視死如歸的精神,是美軍難以想象的,也是無法做到的——這是一群可怕的人!讓人恐懼!

日軍一絲不苟地做筆記

從陣亡的日軍士兵身上,美軍發現了許多寶貴的資料:這些日軍士兵都有做筆記的習慣,筆記內容,甚至包括了日軍的許多軍事機密。

這是美軍難以想象的。

在《美國海軍航空兵史》上,有這樣一句話:歷史上,不可能有哪個軍隊能像日軍那樣,連最下級的士兵都一絲不苟地做日誌。日誌的內容包括,部隊的移動情況、編制、作戰方案等等軍事機密。

這些關鍵信息,隨著日軍士兵的陣亡,或者俘虜,最終落入了美軍手中。

日軍這樣精細化的管理,讓美軍震驚!更讓美軍撿了個大便宜!

小結

這樣一群兇殘、頑強的日軍公狼,在戰術、戰略上,並不是很優秀,甚至是有些落後,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所形成的恐懼感:

為了心中的武士道,他們義無反顧地集體自殺;

為了取勝,他們也可以不顧長官生死,一直往前衝;

面對地敵軍的俘虜,他們可以毫無人性地玩弄;

為了更好地作戰,他們可以事無大小地做筆記,記錄下一切……

參考資料:《活著回家:巴丹死亡行軍親歷記》《太平洋戰爭》,百科,等資料

本文發佈於歲七夸父,2019年10月23日。我是七哥,關注我每天為大家分享一則精彩、有味道的歷史史實!

歲七夸父


太平洋戰場無疑是二戰中最慘烈的。以日本的實力能做到和美國一掙高下,甚至在守島戰裡打的美軍幾度懷疑人生,日軍戰鬥力已經做到超常發揮。倘若日征服中國在先,再與美國爭鋒太平洋,美軍是否能打出不一樣的戰爭結果還真不好說。

二戰美日太平洋戰爭,美國其實是養虎為患。本來美國希望日本被餵飽,吞掉中國東北後勢頭能夠北進,成為消滅共產主義的先鋒勢力。可日本並不聽美國的,執意要鯨吞全中國,日本雖然滿嘴要消滅共產主義卻從沒有實際行動。感覺自己被耍的美國瞬間變臉,可當美國開始收套制裁,日本終於背後下刀偷襲了珍珠港。

可以說美國雖早有防備,卻趕了日本人的晚集。日本在戰爭前6個月是大鬧太平洋的,聯合艦隊配合陸軍幾乎打下了半個太平洋。美國前期損失巨大,海外殖民地的兵全部被消滅,自己的太平洋基地也被端了老窩。不僅倒了血黴,還迎來一個糟的不能再糕的開局。

一開始的戰鬥美軍十分懼怕日軍。這些以前美軍眼裡敦實的蘿蔔仔無論海上空中陸地打的美軍雞飛狗跳,一路敗退。直到美軍打勝了珊瑚海和中途島的拐點勝利以後,美軍才終於緩過這股勁,開始進行反擊。但接下來打的都是跳島戰,日軍又使出了玩命戰法,派上戰場的都是侵華老兵,不僅忠君武士道,還極度兇殘野蠻,毫無人性。恨不得生吞了美國兵。

美國由於不修武備,士兵全無實戰經驗,面對這種在中國喝過人血的野獸之兵,作戰時還是處於下風。日本兵戰力強悍,雖武器全都遜色於美軍,但打島嶼戰基本戰至最後一人,就是拼命來的,沒想過失敗了還能活。日本兵的求戰意志非常強烈,甚至有求死的傾向。而且太平洋戰爭後期全都是防禦戰,美軍轉為進攻方,日軍守島部隊都有在華作戰經驗,懂得誘敵深入,以及坑道戰經驗,常常放美軍進島,再用交叉火力殲滅。而美軍用炮火壓制就鑽地道。


利刃號


我覺得還是得用數據說話,太平洋戰爭裡比較慘烈的戰役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沖繩戰役來說話比較合適,說實在話可能是影視劇的影響,比如著名的電影《血戰鋼鋸嶺》,其實這只是美國影視劇的一種表現手法,即通過敵人的強大來凸顯勝利者美國人的勇敢和無畏,這只是一種技巧。讀者可以看看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沖繩戰役美日雙方的力量對比和傷亡比率來看看所謂日本精銳之師是否曾經打得美軍懷疑過人生沒有。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瓜達爾卡納爾島(Guadalcanal)通常簡稱瓜島,位於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的東南端,南緯9°30′、東經160°。是一個小島。瓜島本來默默無聞,但是在1942年和1943 年之間美國和日本對於瓜島的反覆爭奪使得瓜島變得十分有名。日本人的計劃是佔領瓜島,切斷美國人的海上補給線,美國人的計劃是佔領瓜島,保衛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的補給線,更進步把瓜島作為美國進攻日本的前沿陣地。

戰役的過程很簡單,可以簡單的闡述一下,美國在1942年8月7日利用艦隊對於瓜島進行攻擊,當時的瓜島只有200多名日本軍人,所以很快佔領了瓜島,第一次是陸軍先遣隊的進攻,當時的日本人就認為美國人是少爺兵,抵擋不住“英勇無畏”的大日本帝國陸軍,日本人發動進攻,第一次戰鬥就報銷了大約800人,而美國人僅僅陣亡34人,不得不說日本人還是很猛的,在美國人機槍,火箭筒和大炮面前,甚至後來加入了坦克和飛機,日本人還敢裝上刺刀衝鋒。

由於先鋒失利,日本人再次派遣陸軍進攻,雖然進攻美國人失敗,但是在島上也修築了部分工事,美國人隨後嘗試性的進攻日軍,遭遇了失敗,但是島上的日本軍隊雖然佔據了部分地方,但是日本海軍打不過美國的艦隊,使得日本陸軍一直補給短缺,而美國人則是擁有制空權和制海權,日本的失敗已經是必然。

日本於10月6日發動第三次進攻,日本陸軍在海軍的掩護再次強行登陸瓜島,雖然對於瓜島上的美國機場產生破壞,但是日本的海軍的運輸艦隊卻遭到毀滅性打擊,送上瓜島的80門大炮只有38門送了上去,彈藥所剩無幾,同時在瓜島的日本軍隊缺少補給,飢餓和傷病員逐步增肌,同時海軍試圖攻破美軍的防線,向瓜島投遞物資,但是由於美國海軍過於強大,日本艦隊損失慘重。

最終日本人選擇撤退,但是對於前線部隊說是“改變戰線”。

美軍總參戰兵力為6萬人,其中陣亡約7000人,傷7789人,傷亡大約1.4萬。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3艘,飛機共約615架,其中420名飛行員死亡。日軍總兵力約3.6萬,日本陸軍在瓜島陸戰中實際只有約8500人陣亡,而日本海軍則有3543人陣亡,總死亡人數大約為19200人,其他則死於瘧疾、腹瀉、腳氣病和飢餓。另外日軍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16艘,飛機共約892架,其中1200名飛行員死亡(另有資料指出日軍實際只損失683架飛機)。

瓜島戰役這樣的結果,日本精銳之師看來是不能夠打得美國人懷疑人生。


沖繩戰役

沖繩戰役是1945年3月至7月美軍與日軍在沖繩島進行的一場戰役,在這場戰役開始之前,日本在萊特灣海戰中日本人一敗塗地,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沉,日本聯合艦隊從此變成了一個空殼子,在這裡以後聯合艦隊的作用就是發動“神風特攻”,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日本人坐上飛機,向美國人的艦隊發起自殺性進攻,以求在飛機衝撞到一個航母,打擊美國人的海軍實力,很可惜的是,這種海上敢死隊的自殺性進攻,成功率很低,萊特灣海戰日軍“神風特攻隊”的攻擊成功率僅26.8%,擊沉率更只有區區2.9%。在沖繩戰役裡的十次菊水作戰出動的飛機,總計7851架次,其中自殺機2423架次,被擊落4200餘架,共擊沉美軍軍艦33艘,擊傷360餘艘。這種自殺性的進攻無法給美國人帶來損失,只是帶來精神壓力而已。

沖繩島戰役從1945年3月23日開始,到6月23日結束,歷時三個月。

美軍傷亡7.5萬人(含非戰鬥減員2.6萬人),損失飛機763架,被擊沉艦艇36艘,坦克372輛;

日軍陣亡9萬人,傷7400人,全軍覆沒,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16艘,被俘9000人。

號稱最為慘烈的沖繩戰役這樣的結果,日本精銳之師看來是不能夠打得美國人懷疑人生。

此外在菲律賓解放和硫磺島攻堅戰結束後,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立即著手製定了攻佔沖繩島的作戰計劃,代號為“冰山行動”。為實施該計劃,美軍共調集了54.8萬人的海軍和陸軍部隊。擔任地面進攻任務是陸軍中將巴克納指揮的美國第10集團軍,下轄陸軍第24軍(兵力為4個師)和海軍陸戰隊第3軍(兵力為3個師),共7個師18.3萬人;擔任支援和掩護任務的是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指揮的美太平洋艦隊第5艦隊(下轄7支特混艦隊)和弗雷澤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太平洋艦隊(轄有4艘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5艘巡洋艦和15艘驅逐艦,實力相當於美第5艦隊的1支特混大隊),共計航空母艦36艘、戰列艦22艘、其它作戰艦艇320艘、輔助性艦船1139艘、艦載機2108架。

日本人怎麼打看來都是必輸的結局。

最後

只能說日本確實不是美國人的對手,日本軍隊實在是打不過美國人,這才是事實,實際上讓美國人真正感到麻煩的是1952年爆發的中美朝鮮戰爭,這個才是使得美國人在反思問題的戰爭。


人者仁義也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二戰時期各國,軍隊戰鬥力最強的自然就是德國軍隊和日本軍隊了。其他歐美國家軍隊戰鬥力僅次於德國和日本。但日本在其中又屬於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日軍戰鬥力強大並不是因為他們武器裝備好。而是因為日軍的訓練殘酷和其變態的戰鬥意志。二戰前中期的時候,當時日本兵員還沒有匱乏,所以日軍對於參戰士兵的訓練要求是很苛刻的。平均每人至少要接受為期10個月的訓練。前5個月為基礎性訓練科目,一般為隊列、拼刺、打靶及拉練。2個月為常規兵種的密切配合訓練,比如小隊、中隊、聯隊之間的協調作戰。後3個月是強化訓練,在野戰環境下進行射擊訓練、游泳訓練、刺殺訓練等,還有高強度的急行軍。可以說日軍的訓練那可真是風雨無阻。


除此之外日軍除了在軍事技能方面突出訓練之外,日軍還非常重視士兵的精神意志訓練。二戰時期整個軍隊中都被灌輸著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講的就是奉獻和犧牲。這就導致士兵們非常狂熱,且悍不畏死。除了精神意志之外,日本對於訓練士兵的生理意志也非常的變態。基本上一年四季日本兵都必須洗冷水澡。經常讓士兵在冰冷的水裡凍著,待到士兵快不行了才准許上來。民國時期中國革命領袖蔣介石在日本軍校學習的時候就經歷過洗冷水澡的事情。

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和日本的實力是嚴重不平等的。論武器裝備美國可以碾壓日本。但論起士兵戰鬥意志,日本簡直就是吊打美國。並不是日軍士兵戰鬥力要比美軍強多少。而是日軍那股著悍不畏死的精神和癲狂的戰鬥意志讓美軍害怕。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和日軍經常為了一個小島打的難捨難分。比如二戰時期太平洋戰場上的沖繩島戰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945年4月1日到6月底,美軍不惜血本,調動了太平洋戰區內海陸軍大部分主力,發動了沖繩兩棲登陸戰,這是美日兩軍在太平洋島嶼作戰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損失最重也是最後一次戰役。沖繩島戰役也被稱為“鐵暴雨”。在這場戰役戰役中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美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為什麼會稱為“鐵暴雨”呢?就是因為美軍用炮彈甚至把小島的海拔都炸低了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沖繩島僅僅40平方公里大小,平均每平方公里至少傷亡4500人,平均每2個人就要殺死1名敵人,是公認的歷史上最殘酷的戰役之一。電影《血戰鋼鋸嶺》的創作原型就是來源於這場戰役。電影中幾乎每一個鏡頭都還原了當年戰場的原景。我們可以看到殘酷的戰場嚇壞了美軍新兵。他們興高采烈的來到戰場。但卻被戰場上的屍山血海所驚呆了。甚至於槍炮聲響起,很多美軍士兵都不知道子彈從哪射來的就一命嗚呼了。而戰場上日軍悍不畏死也讓美軍充滿了恐懼。

太平洋戰爭時期,美國人在該次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美軍為什麼在火力,兵力,武器裝備上都碾壓日本的情況下依舊被打的懷疑人生呢?其根本原因就是戰場的殘酷,以及日軍的瘋狂。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題主說的是硫磺島血戰吧!這是太平洋戰場上唯一一次美軍傷亡比日軍還多的戰爭。在這場戰役當中,日軍除1073人投降外,22703人陣亡,損失兵力23776人,幾乎全軍覆滅;美軍受傷6821人受傷21865,傷亡總損失兵力累計28686人,美軍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慘勝。

硫磺島戰役時美軍輕敵了!在當時的大環境下,美軍已經取得了太平洋上的制海權跟制空權,美軍在登島以前已經朝著硫磺島扔了3000噸炸彈,幾乎把整個硫磺島地毯式轟炸了一遍。在硫磺島周圍也有300多艘美軍艦艇在為登陸美軍提供炮火支援,所以美國海軍司令部對硫磺島戰役非常樂觀,對整場戰役的初步預算是傷亡2000~2500人之間。

但是美國想錯了!硫磺島本身地形特殊,日軍把所有碉堡都修在地下,而地面上修的全是偽裝工事,這使得美軍的轟炸對日軍分毫不傷。硫磺島守軍採用裝死的方式,對美國海空軍的轟炸不予理睬不予還擊,等到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的時候才開始還擊,這時候美國海軍陸戰隊跟守島日軍糾纏在一起,美海空軍無法實施打擊,只能眼睜睜看著第一批登陸的美軍被日軍虐殺在攤頭上。

其次,日軍採用類似地道戰的戰術。當時的日軍在硫磺島修築了永備工事,幾乎挖空了整個硫磺島的地下,日軍熟悉地形,經常從哪個洞口裡鑽出來伏擊美軍。這使得美軍在戰役前提的傷亡就已經達到人20000多人,令美國海軍司令部大感震驚。所以到了後來,美軍只能用土工作戰的方式來破解,集中了所有美國海軍的攪拌機來工作,攪拌混凝土,見到洞口不分青紅皂白先澆築上去再說,把所有日軍通道填埋起來,當然,連同日軍一同埋起來。


優己


太平洋戰爭的確慘烈異常,但還稱不上最慘烈,但由於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的守軍是舊日本軍隊中的精銳,而且被武士道精神洗腦,無畏死亡,殘忍至極,所以美軍因此的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如果說被打的懷疑人生,那也應該是美軍把日軍打的懷疑人生。

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憑藉著強大的綜合國力,在中途島海戰,消耗掉了日本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海軍航母部隊後,戰爭的天平急劇向美國一方傾斜,戰爭的勝敗已經基本確定,美國獲得戰爭的勝利只是時間問題。

美日傷亡損失對比

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共計死亡155萬餘人,不包括受傷、失蹤和被俘的數量,其中日本陸軍死亡114萬餘人,日本海軍死亡41萬餘人,而整個二戰日本的士兵傷亡人數也不過210餘萬人,可見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付出的代價之大。

而美國的傷亡數字,與日本相比,則顯得小得多的多,美軍一共陣亡12萬餘人,傷亡43萬餘人,陣亡人數只佔日軍陣亡人數的7%。從這一對比來看,足見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同美軍對抗的艱難,以如此大的殺傷比結束戰爭。

萊特灣大海戰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戰損比也是呈一邊倒的態勢。日軍傷亡一萬餘人,損失1艘艦隊航空母艦、3艘輕型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9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7艘潛艇、500餘架作戰飛機。

而美軍的傷亡僅僅2800餘人,損失3艘護航航空母艦、3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100餘架作戰飛機。此戰結束,日軍海軍力量幾乎覆滅,在無力同美國抗衡。而從美日雙方的戰損情況來說,就足見美國對日本的絕對優勢。

硫磺島戰役

喪失了海上優勢,日本開始孤注一擲於消耗戰,企圖通過大量殺傷美軍,給美方施壓,迫使美軍不敢作戰轉向談判妥協。而硫磺島戰役就是其中最經典的戰役,此戰擁有絕對優勢的美軍以陣亡6821人,共計傷亡28686人的代價,擊斃日軍22305人。

雖然在傷亡比上,日本佔了上風,但是如果純看陣亡比,日軍陣亡依舊是美軍的三倍以上。雖然日軍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盡最大努力的殺傷美軍,明知道硫磺島守不住,也無法給島增援,但就是要和美軍消耗到底,這種精神著實可怕。

沖繩島戰役

這場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上最慘烈的戰役,也是整個二戰歷史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在這場戰役中,日本瘋狂的使用自殺式襲擊,最終導致美軍傷亡7.5萬餘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404艘,坦克372輛。

而日本在這場戰役中,其海空軍力量被徹底殲滅,日軍傷亡11萬餘人,依舊是絕大部分戰死,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20艘,大和號戰列艦在此役中沉沒。美國第十集團軍司令巴克納中將及96步兵師副師長米伊斯利准將陣亡。

這場戰役,日本以軍民死傷二十餘萬人的代價,給予了美軍以重大的殺傷,達到了令美軍痛苦恐懼的目的。雖然日本擊斃了近十萬人的日軍,自己的傷亡數字才7.5萬,而且絕大多數是受傷,但這也令美軍無法接受。於是,原子彈成功的降落在了日本本土。

以上為狼君個人見解,如果您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我是狼君,喜歡狼君的觀點歡迎評論、點贊,轉發加關注


狼君歷史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太平洋戰爭參戰國家多達37個,涉及人口超過15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6000萬以上,歷時三年多,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參與太平洋戰爭的同盟國包括美國、中國、英國、英屬印度帝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荷蘭流亡政府、自由法國和蘇聯等國。雖然戰爭最終以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結束,但戰爭爆發初期日本法西斯的戰鬥力和瘋狂程度確實不容小覷,戰爭的慘烈以及給交戰雙方造成的傷亡程度,至今觸目驚心。讓我們以歷史時間為順序看看太平洋戰爭中的幾次重大戰役到底有多麼慘烈:

偷襲珍珠港戰役

1941年11月26日,日本海軍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在海軍中 將南雲忠一的指揮下離開日本開往珍珠港。途中艦隊保持徹底的 無線電靜默。除這六艘航空母艦外日本艦隊還包括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九艘驅逐艦和三艘潛艇。此外還有八艘油輪和兩艘驅逐艦隻開到北太平洋等候。

1941年12月7日早晨,該艦隊的飛機轟炸了歐胡島上所有的美軍機場和許多在珍珠港內停泊的艦艇,包括那裡的戰列艦。地面上幾乎所有飛機被摧毀,只有少數飛機得以起飛和還擊。12艘戰列艦和其它艦船被擊沉或損壞。188架飛機被摧毀,155架飛機被破壞,2403名美國人喪亡。僅亞利桑那號戰列艦爆炸沉沒時就有上千人死亡。

對珍珠港的襲擊從短期和中期的角度來看是一次輝煌的勝利,它的結果遠遠超過了它的計劃者最遠的設想,在整個戰爭史上,這樣的成果也是很罕見的。在此後的六個月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無足輕重。沒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威脅,日本對其它列強在東南亞的力量可以徹底忽略,此後它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勢力一直擴張到印度洋。

從軍事史的角度來看,對珍珠港的襲擊標誌著航空母艦和潛艇,以及艦載機取代戰列艦成為海軍主力的轉折點。大型戰列艦決戰的時代過去了,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新的海戰王牌,海軍航空兵作為新的決定性力量登上海戰舞臺。

巴丹之戰

當日本聯合艦隊特遣編隊偷襲珍珠港的同時,由寺內壽一指揮的南方軍兵分五路向東南亞各國和西南太平洋許多島嶼發動了全面進攻。第一路:由駐臺灣的日軍第14軍向菲律賓進攻。日軍在偷襲了珍珠港數小時後就轟炸了棉蘭老島的達沃城,接著又轟炸了克拉克機場和卡維特海軍基地。1941年12月9日轟炸了馬尼拉。1941年12月10日,日軍在北呂宋的阿帕裡和維甘登陸兩天後,又在南呂宋的累加斯皮登陸。1941年12月24日,日軍主力在仁牙因登陸。同一天,日軍在阿蒂莫南登陸,然後向馬尼拉實施向心攻擊。1942年1月2日,日軍佔領馬尼拉。麥克阿瑟統率的美、菲守軍無力抵抗,退至巴丹。正當美、菲軍隊同日軍浴血奮戰時,麥克阿瑟卻帶著老婆和家庭女老師逃到澳大利亞。1942年4月9日,麥克阿瑟的繼任者科雷吉多爾率巴丹守軍投降。日本侵略者極其野蠻地對待七萬美、菲俘虜,強迫他們進行一次從巴丹到打拉省卡帕斯集中營的“死亡行軍”,約有1萬名菲律賓士兵和1200名美軍士兵死在路上。

珊瑚海之戰

1942年5~6月,日本為了切斷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聯繫,相繼進攻所羅門群島和莫爾茲比港,日本海軍掩護陸軍行動,在 珊瑚海海戰中,日海軍與美軍相遇,爆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航母之間發生的海戰,海戰中日本損失一艘輕型航空母艦“祥鳳”,另有兩艘航空母艦受到重創(其中“翔鶴”號受損較重,“瑞鶴”號失去大量精銳飛行員和飛機),而美國損失列克星頓號航母, 約克城號受傷。日軍未能實現其戰略目標,向莫爾茲比港的進攻被遏制。

這次戰役的戰役結果說美方“列克星頓”號航空母艦被擊沉,“約克城”號受到破壞。

杜立特空襲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爾中校率領16個B-25轟炸機機組人員從海軍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上起飛,成功轟炸東京。這次空襲給日本造成的物質損失微不足道。但在心理上極大震撼了日本朝野。 杜立特空襲被稱為美國二戰的首次勝利。其實日方損失的是:50人死亡,252人受傷,90座建築物被毀,日本柴油機制造企業,日本鋼鐵公司的 橫濱製造倉庫, 名古屋飛機制造廠,1個軍火庫,1家海軍化學廠,一個機場,1個彈藥臨時堆集庫,9座電力建築,6座燃料庫,1個服裝廠,1個食物儲存倉庫,1個燃料公司,名古屋第二臨時部隊醫院的6個病房,6所小學或中學和無數非軍事住宅。日本物質損失達320萬美元。這次空襲確實對戰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直接導致了後來的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戰役

在此之前,1942年4月,美軍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在哈爾西海軍中將的指揮下,搭載16架B-25·米切爾·中型轟炸機轟炸日本東京、 神戶等地,雖然造成的損失微乎其微,但刺激了日本神經。日本認為這些飛機來自中途島,因而匆忙間發起中途島戰役。而美國在此之間就破譯了日軍密碼,對日軍的下一步目標有了明確認識。在中途島海戰(6月5日—6日)中,日軍兵力分散,對美軍估計不足,且指揮混亂,被美軍突襲成功,五分鐘之內損失三艘精銳的航空母艦,元氣大傷,雖然剩下的“飛龍”號航母成功重創了美軍“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但也被尾隨而來的航母艦載機擊沉。此役中,日軍第一機動艦隊的4艘航空母艦被擊沉,另有1艘重巡洋艦沉沒,同時還損失各種飛機300多架,100多名富有經驗的航空人員陣亡。中途島海戰也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由此開始,日本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相持。

這次戰役的戰役結果是美國方面損失一艘航空母艦,一艘驅逐艦,307名官兵和147架飛機。

東南亞戰爭

1942年5月,日軍佔領了菲律賓全境,美國又失去了它在太平洋的一個重要基地,與中國東南海岸的聯繫也被切斷了,給中國軍隊運送物資便發生了很大困難。 第二路:同一天,從臺灣起飛的日軍機群開始對香港發起進攻。在日機對香港進 行狂轟濫炸的同時,裝備精良的38步兵師在駐九龍的日軍第23軍的配合下向香港進攻。 香港的英軍守備部隊只有6個步兵營和少數義勇隊,基地和港口都沒有防禦工事。兩 軍剛一交手,英軍就丟盔棄甲,潰不成軍。1941年12月25日,日軍以打死1200多名英國人,生俘12000人的戰績,成為香港的新主宰。 第三路:7 日晨,由駐印度支那半島的日軍第15軍向泰國和緬甸進攻。日軍沒有遇到有組織的抵抗,第二天就佔領了泰國首都曼谷。泰國政府被強行捆綁在日軍的戰車上,並於第二年 1月向美、英宣戰。當日軍佔領泰國部分地區後,便集中力量奪取緬甸。日軍進攻緬甸的目的,企圖切斷中國與外界的最後一條交通線,以孤立、包圍中國;從西部為大東亞共榮圈建立防禦屏障。12月23日到25日,日軍對仰光進行了空襲,3月8日,日軍攻佔仰光。此時,在泰國北部集結的日軍也開始越過泰緬 邊界,向緬甸內地發起進攻,並消滅了國民黨赴緬作戰的一個軍,切斷了從仰光後撤 的英軍退路和國民黨另一個軍的後路。潰不成軍的英軍和國民黨軍不得不化整為零, 於5月底撤向印度。 第四路:由駐印度支那半島的日軍第25軍向馬來亞和新加坡進攻。英國殖民地新加坡是由太平洋進入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日軍進攻的主要目標。美國在太平洋的 失利,對英國在太平洋的防禦也是一個嚴重挫折,為了加強在亞洲的防禦力量,丘吉 爾派出“威爾斯親王號”和“卻敵號”兩艘戰列艦趕赴新加坡。12月7日、8日,日軍 在克拉地峽和哥達巴魯等地登陸;空軍對新加坡進行了密集轟炸。在海空軍的配合下, 日軍地面部隊沿鐵路向南進攻。駐馬來亞的北部的英國守軍,倉惶退往新加坡。 12月 9日,英國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和“卻敵號”為了消滅在關丹登陸的日軍從新加坡出航,10日晨,在接近關丹時遭到日本轟炸機和魚雷機的攻擊而沉沒,英 國遠東艦隊司令菲利普斯也隨艦沉入茫茫大海。至此,英國在太平洋地區完全失去了制空權和制海權。 在馬來亞登陸的日軍繼續向南發展進攻,於1942年佔領吉隆坡。1 月底,整個馬西來亞半島淪陷。2月14日,新加坡被包圍,淡水被切斷。25日,8萬守軍成為日軍的俘虜。這樣,連結亞、非、歐、澳的海洋通道落到日本人手裡。 第五路:由駐海南島的日軍第16軍向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進攻。由於當時的荷蘭殖民軍抵抗不力,日軍於1942年 2月佔領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帝汶和蘇門答臘等島嶼。此後,美、英、荷等國軍隊企圖在爪哇海突擊日軍艦隊,結果慘遭失敗。 日軍乘勝登陸爪哇島,9 日佔領萬隆,12日荷蘭總督正式投降。荷屬東印度的重要島 嶼及其豐富的戰略資源統統落入日軍手中。

此外在太平洋南部,日軍侵略者為了截斷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海上交通線,拆除以後可能成為美國進行反攻跳板的澳大利亞這個幅員廣闊的基地,在戰爭一開始,就 向這一地區發動了進攻。1942年 1月,從加羅林島出發的日軍,先後佔領了新幾內亞 群島以及所羅門基地,在布根維爾島 和瓜達爾卡納爾島修建機場。這樣就對美澳之間的海上交通線構成巨大威脅,並有可 能把戰爭推進到澳洲大陸。 至此,從戰爭的第一天起,日軍就在主要進攻方向上,集中兵力實施突然襲擊, 迅速掌握了西太平洋廣大地區的制空權、制海權,然後實行陸海軍協同作戰,完成預 定作戰計劃,取得了戰爭初期的暫時優勢。共控制了 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多達 1.5億的人口。在北起阿留申群島、南至澳大利亞、西起印度洋、東至中途島的1萬多公里的戰線上,與美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長安視界


的確,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早期的確痛打美軍和英軍,就在海軍發動珍珠港事變的第二天,陸軍便在東南亞突襲英軍和美軍,在中南半島的戰役中,日本集結了第25軍的第5師團、近衛師團、第18師團以及支援部隊共11萬對駐守的英國守軍發動進攻,指揮官就是山下奉文,也正是因為馬來戰役,山下奉文一戰成名,被人們稱為“馬來之虎”,從1941年12月8日開始到1942年2月1日近3個月的時間裡本用“閃電戰”突擊馬來半我島並且取地得小了壓倒性的勝利。



而在同一時間裡,日本也開始向菲律賓群島的美軍進攻,並且此次日本是陸海聯合攻擊,而駐守菲律賓群島的是以麥克阿瑟為首的美菲聯軍,共計13萬多人,其中美軍約佔3.1萬,從1941年12月8號到1942年5月7號將近6個月的時間裡,駐守在菲律賓群島的美軍,對於日本的進攻美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不過最後麥克阿瑟還是被日本人趕下了海,而美菲聯軍約7.8萬人投降,其中9700多人是美國人。而之後就是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這些被俘獲的美菲聯軍被趕到120公里外的戰俘營,由於是雙腳走路,所以折騰很長時間,而就在這段時間裡,美軍不僅不能保障戰俘的人身安全,還肆意的槍殺俘虜,其中有1.5萬多人被幹掉。



在1942年的作戰行動中可謂是順風順水,日本在西太平洋方向痛打美菲聯軍,在印度洋方向更是擊敗了英國的遠東艦隊和前來支援的“Z艦隊”,威爾士親王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被擊沉讓英國痛心不已,要不是在歐戰要和德國人幹架,以英國人的脾氣肯定會找日本復仇。而自從中途島海戰失敗後,日軍和美軍爭奪所羅門群島,進行了陸海空各個方向的戰鬥,而日本的戰鬥力之強悍著實讓美軍感到震撼和憤怒,因為這幫日本鬼子根本不遵守國際公約,屠殺俘虜、寧願自殺也不做俘虜、專打醫務兵等等,哪怕到了後期也更加瘋狂,在沖繩島戰役中尤為明顯。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真不知道題主怎麼看出來的,到底是誰把誰打的懷疑人生?

中途島之戰,山本坐在大和號上傻乎乎的跟在南雲後面200海里,想去支援來不及,想撤退還跑得慢,這就是精銳之師的所作所為——無所作為。

瓜島戰役,日軍餓死就上萬人,被打死5000人。損失:航母1:2,戰列艦2:0,由於日本國內造艦能力不足,損失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根本得不到補充。

塞班島戰役,美軍陣亡不到4000 人,日本被打死超過4萬人。島上三分之二居民死亡,計2萬多人。

沖繩戰役,日軍被打死超過10萬人,美軍才陣亡1萬。大和號獨自去送死。如果不是被打的神經錯亂了,怎麼會做這樣的傻事?

萊特灣海戰,日本艦隊被打的被打的失魂落魄,明明都打到登陸灘頭了,卻突然退卻了。如果不是懷疑人生,那是懷疑什麼呢?總不會是突然來了大姨媽吧?

日雜可以吹噓的也就是硫磺島戰役,美軍傷亡總數多於日軍。但是美軍陣亡不到7000人,日軍被打死超過2萬人。精日分子們有什麼值得宣傳的?


要不怎麼說扔原子彈是日本罪有應得呢。都這麼多年了,還不忘記歌頌美化日本侵略軍。廣島長崎的日本人死的一點都不冤。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多多關注!



二戰時期,日本軍隊打的是非常頑強,但要說打的美軍懷疑人生,還不至於,只是按照歐美人對戰爭的理解,當作戰時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就應該舉手投降,但日軍非但不投降,還往往發起萬歲衝鋒這種自殺式進攻,或積極充當人體炸彈,與美軍同歸於盡。這給美軍造成了預想之外的嚴重傷亡。



二戰前,美國人的生活水準普遍較好,有房有車,週末能去影院看電影,現在美國政府一聲號召,1100萬美國青年被動員起來,奔赴世界各個戰場,尤其是太平洋戰場,在武器裝備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是造成巨大傷亡,逐漸的,美國民眾與美國政府為此事的矛盾就會加大,美國政府就會很困惑日軍的瘋狂行為,並想任何辦法來降低美軍的傷亡。



為了降低傷亡,美國決定不登陸日本本土作戰,而是採用扔原子彈的方式迫使日本投降而結束戰爭,也曾要求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打擊日本關東軍,促使日本儘快投降。給人一種表象,好像是美軍被日軍打怕了,其實不是。



戰後,美國積極改造日本人這種不正確的戰爭觀和幫助他們摒棄極端的武士道精神,以求改造日本社會,這被認為是比打贏二戰更重要的事情。實際上,日軍把美軍打的懷疑人生只是思想認識上的問題,戰爭需要意志,但最終是靠實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