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立春頭一天是絕日子?

一個轉身兩世界1


為什麼立春頭一天是絕日子?

俗語的產生就是從民間流傳的說法中逐漸口口相傳下來,所以很多俗語也不能說是特別有道理,只是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和社會的流行的觀念,就比如說這個絕日子的說法。

早在春秋時期,民間就已經設立了二十節氣中的冬至和夏至這兩個最主要的節氣,後來到了漢朝逐漸演化成為二十四節氣,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老黃曆中,人們比較相信五行學說,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其固有的屬性,並且不斷地自然變化,最早應用在醫學上,後來逐漸拓展到世間萬物中,人們根據各節氣自然變化的特點總結出來,冬屬水,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的說法,所以按照自然變化的規律,立春後大地回春,那麼水就沒有了,所以稱之為冬絕,立夏後天氣逐漸變熱,所以,木(春)就絕了;立秋後天漸涼,火(夏)就絕了,立冬後天漸冷,金(秋)就絕了,所以總結出來這個四絕日,就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稱為四絕日,所以當然立春的頭一天就是絕日子了。

本來是四季的正常交替,但是因為這個絕字的說法很不好,絕有斷絕和窮盡的解釋說法,所以自然人們認為這一天是不好的日子,所以有諸多禁忌,比如說絕日子不宜出門、不宜辦事等說法。

所以俗語的產生也要客觀的去分析,正因為這些二十四節氣是人為設置的節氣點,所以每個絕日子的定義也是人為認定的,如果從這方面去分析的話,那麼有關於“絕日子”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再有每年的各個節氣的時間點,在公曆時間點上也是逐漸變化的,所以這種說法就更不準確了,人們不必於過度迷信這種說法。

包括現在傳的比較厲害的,絕日子不能貼對聯的說法,也是後期人為根據以前的禁忌說法演化出來的意思。所以沒有必要因為這個說法而讓自己過個年都不痛快。

大家聽說過“絕日子”的說法麼?絕日子到底能不能貼對聯呢?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