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空腹血糖指数在6左右,糖化血红蛋白指数6.6,餐后血糖指数在8左右,会有并发症吗?

GAOGE99313201


这是对糖尿病并发症认识有误区!

不管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还是餐后血糖指数,这些都是检查我们糖代谢紊乱比较常用和基本的指标,而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评估糖尿病的具体控制情况以及评价使用的降糖药物是否有效!

  1. 空腹血糖。是临床上最先推荐的测定指标,因为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5.6mmol/L,而且≤6.1mmol/L,还是算正常的。

  2. 糖化血红蛋白。基本上是对于糖尿病患者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的反应指标,在2010年6月我国确定了把>6.3%,作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标准,不过这里要注意一点:有一些医院检验科使用检测方法如果不是免疫比浊法,采用其他方法测量的值会有参考值差异,大家要注意区分。
  3. 餐后血糖。事实上,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不是只是空腹血糖高,他可能餐后血糖也高;甚至有一些人空腹血糖不高,但是餐后血糖高于11.1mmol/L,这也是高血糖。最重要的是要综合评价一个糖尿病控制情况,是要进行空腹、餐后等多个时间段来评估的。

所以,可以肯定不管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还是餐后血糖指数,都只是糖尿病的短期的诊断和评估指标,而糖尿病并发症基本上都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慢性并发症。

像比较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高渗状态,也基本上是由于一些急性应激状态、呕吐、腹泻,大量用利尿剂或者是未遵医嘱如注射胰岛素突然减少了导致的。

而要发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首先基础前提肯定是你一直血糖控制不好,接着就是你必须主动定期进行相关的并发症的检查。举个例子,要发现糖尿病眼部并发症视网膜是否有病变,那么你必须通过眼底检查才能发现,看血糖高低是没用的!


医学小侦探


这个指标说明糖代谢不是很好,关键问题不是并发症问题,而是是否有可能出现糖尿病的趋势性问题。严格重复检查都是这样的结果可能存在类似的“糖代谢抵抗”问题,或一脚已经踏入糖尿病前期,应该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了。血糖正常值和糖尿病确诊指标之间有个差值,在此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功能的下降,很容易进展为糖尿病患者,适当干预可以延缓这个过程的进展速度和程度,也很少可能杜绝这个进展。所以,出现苗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千万注意不要在医院拿到一个否定糖尿病患者的化验单了事!明确一个问题,餐后血糖指标和进餐食物及多少,进餐时间有很大关系。糖尿病确诊要做一个两小时糖耐量试验,摄入固定糖的液体(药品)固定时间采血化验血糖值,超过一个指标(11.1mmol/L)才是确定超标了。一般讲的餐后血糖或任意时间血糖值只是一个大概的正常或不正常的血糖值。


zhangccdl


短期可能不会有明显并发症,到长久来看还是会有的,糖化指标不太理想!


小智谈健康


糖尿病并发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看的是整体的控糖。


剑眉同学健闻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你空腹测得手指全血血糖6,标准是6.1,6.1一6=5.5,糖化血红蛋白6.6,标准是6.5,6.6一6.5=0.1,餐后2小时测得手指全血血糖8,标准是11.1,11.1一8=10.3,从以上的数值来分析虽然你空腹血糖没有超过6.1,然而糖化血红蛋白超0.1,餐后2小时也没有超11.1。你没有产生轻度糖尿病,但是还是严格上讲你糖化血红蛋白超0.1要加强随访一只脚已垮近接近轻度糖尿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