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春节里,在农村亲戚朋友串门酒桌上为啥很少喝茅台、五粮液酒,即使有人带也很少人喝?

路慢慢


我老家是江西的,农村里的人喝酒看重的是喝的开心,主人轮流敬酒,男主人敬了,女主人敬,回头孩子还会敬,每个人来敬酒,客人至少要让敬酒的倒一些,否则不礼貌,农村里一般都是自己酿的50度白酒,茅台大家都知道贵,在我老家,一两瓶酒根本不够喝,因此,农村里都是纯自己酿的白酒,喝的时候还要点评一下自己今年酿的酒的优缺点。大部分情况下,客人喝醉了,主人更开心了,当然不是那种很醉很醉的那种,一般农村里谁能喝多少酒,基本大家都有数,喝完个个红着脖子聊聊天,那是最佳。至于喝什么酒,真的不是很重要。


155273031


父亲是我们那里土生土长的老农民,一辈子没有多大的喜好但唯独就是离不开一个酒字。早晨起床上工时间匆忙顾不上喝酒,但是每天中午和晚上无论家里有没有菜,哪怕只有一点点咸菜什么的也要和爷爷一起喝上一点。父亲说中午不喝酒下午干活没力气,晚上不喝酒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春节农村的亲戚朋友们串门为啥酒桌上很少能见到茅台、五粮液等好酒?

第一点:农民舍不得买这样的酒,同时喝不起这样的酒

以前父亲在家喝的酒都是那种在集市上散称的高度白酒,后来随着人们对“药酒”观念的逐渐深入,父亲每次买回来的酒都要用大酒缸泡上一些枸杞、红枣什么的。一直到今天只有偶尔家里来了客人父亲才会喝一点瓶装的白酒,父亲说喝惯了散称的泡酒,现在喝瓶装的白酒并不是很习惯,再说了瓶装的酒还特别的贵,我散称的泡酒八块钱一斤也喝的有滋有味。


第二点:平日里“粗茶淡饭”的生活,偶尔喝一点好酒还感觉不是很习惯

这句话对于那些平日里喜欢喝酒的农民来说肯定有着深深的体会。上文说到我父亲平生最大的喜好就是喝酒,那种散称的泡酒一喝就是几十年。每次过年回家的时候都要给父亲带上几瓶好酒,但是每次他都是同样的话,你们带的这些酒说是什么好酒,可我喝的一点都不习惯以后回来的时候少买,我还是习惯喝我那个散称的泡酒。

第三点:农村人的待客之道有很多的讲究

农村人的待客之道并不是说饭菜酒席一定要做的有多么多么的好,其实我们更加讲究的是饭菜酒席份量的多少,来到家里的客人不需要吃什么山珍海味,但是一定要吃的饱喝的足。

第四点:春节本来就是一个亲戚朋友们团聚的好日子,端在手里的“酒”藏在心里的“情”。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其实喝酒也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它喝的并不是水酒本身的价值,而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与亲情的交流和传递。


职业农民的故事


这问题问的,真让人无语!你这是来秀智商?还是来考验我们的智商?

民间有一句话,买好酒的人不是自己喝的,喝好酒的不是自己买的!一瓶茅台和五粮液,一千多块钱,你见过哪个底层老百姓,敢随随便便地把茅台和五粮液当做二锅头一样开怀畅饮呢!

农村普通家庭的五粮液或茅台,一般都是女婿过年给买的,少部分是家里有点出息的儿子给买的。对一个省吃俭用的农村老人来说,这样的名酒无比珍贵,不是特殊的关系,不是特别重要的客人,不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是不会舍得拿出来招待别人的。莫说是农村,就是一般的城市家庭,又有几个人舍得拿出这么高档的酒来招待普通的朋友呢!

还有一层原因,现在的茅台和五粮液已经基本成了礼品的代名词。每个家庭,都免不了有点大事难事,或者是有求于人的事,求人就要送礼,最好的,也最能体现自己心意的礼品就是茅台和五粮液。所以,即便家里有这样的好酒,人们也会珍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平平常常的过节,没什么需要庆祝的重大事情,谁会舍得拿出来喝呢!农村人苦惯了,都会过日子,不会整那些虚头巴脑面子事。否则,将来真有事了,还得出去买酒,一瓶一千多元,白花花的银子会很心疼的!

所以,我感觉题主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要么就是你还没有结婚,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等你成家立业,懂得了生活的不易,明白了求人的艰难以后,你就不会问这些傻问题了!

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关注本号阅读相关文章!


管理那点事


大家都知道茅台、五粮液等好酒,而对于久居乡村的老农而言,这些酒也许有些人一辈子也只是听听而已,同时即便是偶尔有这样的酒也是很少喝的。四川、贵州、湖北等省是这些好酒的生产地,同时全国各地也有一些地方自己生产的地方酒,还有一些农户自己酿造的酒,各式各样。



喜欢喝酒的朋友应该说很了解各种酒的特点和风味,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酒,并不是都一样的。就如同喜欢抽烟的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喜好和偏好!

我认识一个田里工作的老人家,每天都喝酒,一天三顿,每顿一瓶,多少年了就喜欢喝当地产的一种酒,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酒瓶,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收购废品的呢,和他闲聊,知道多少年就习惯了这种酒,不喝就浑身的不自在,没有饭吃可以,没有酒就要命了,打开他的房间,真的让我打开眼界,各种各样的酒堆满了房间,家里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都是很孝敬的,经常给他带一些好酒,他笑笑说,别的酒喝不惯,这些等以后都让他们都带回去,我就习惯了这种地方的酒。有时候家里来人,也拿出一些其他的酒来招待大家,但每次大家都觉得还是本地的酒喝着踏实,解馋!



生活中我也遇到一些人,没有名牌酒就不喝,没有价格高的烟就不点,一味地追求高大上,浮于表面,虚荣心极强。



农村很多人不但喜欢喝酒,而且喜欢大家一起来喝,从上午一直可以喝到晚上,大家醉醺醺,至于是何种酒也并不在乎,至于是茅台或是五粮液,即便是XO对于真正在一起谈的投机,品性相投的人而言,并不是重要的。当然茅台、五粮液长期以来也是高价位,对于农村来讲,或者是将其作为日常每日必需品而言,也是不现实的,即便是在城市,也不见得人人都能消费的起。



中国是一个喜欢喝酒的国度,中国白酒不但誉满全球,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喝酒还有文化的国度,‘一口闷感情深、舔一舔感情浅’,‘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不算酒,五两六两扶墙走,七两八两还在吼’。很多老外表面上了解中国,但是我觉得,如果不懂的中国的酒文化,那么就谈不上了解中国。


瓜农之友马博士


在农村很多朋友都爱喝两口,我的父亲也是一个爱好者。平时我回去也会买点给爸爸,但爸爸老说买的酒还没有打的撒装酒好喝。虽然他是这么说,但是我知道他是觉得买贵的,心疼钱。

农村本身就没什么钱那能喝到那么贵的酒哦,就算有人带了估计也不多,春节里走亲戚朋友串门的人又多,你拿点出来又不够到时候又难看了。本来一瓶也就一斤那样,人多那得喝多少瓶多少钱啊。

所以农村亲戚串门也很少见到有人喝茅台,五粮液,就算带了也很少喝。不是说酒不好喝,喝不惯,是喝不起 这么贵的酒。

也上谨代表作者自己的看法,不足之处敬请谅解!欢迎支持,关注农村五妹儿,谢谢!'


农村五妹儿


对于过年在农村没人喝贵酒是有很多原因的,我作为一个农村人虽然我不喝酒,但我知道农村人,为什么不喜欢喝那种价钱贵的所谓好酒!

农村人实在,并不看重东西贵就喜欢。他们自小就喝小作坊玉米烤的酒,这种纯粮食酒地道,喝起来厚重不昏头。而那些所谓的名酒都多多少少经过勾兑。这种酒曲香重,闻起来很香喝起来有点辣口,喝后容易上头。

而在农村还有很多小酒,米酒,黄酒。这些小酒不但好喝,不上头。而且这些酒还有很多养生的功效,比如黄酒:它就有活血,催奶的作用。在我们农村老家,谁家的媳妇奶水不够吃。家婆就会用黄酒煮鸡蛋给媳妇吃,这样就会提高奶水的分泌。所以喝酒只是一种文化和爱好,而并不是贵就一定好,贵就一定好喝。所以在农村过年的棹上,小作坊玉米酒,米酒,黄酒才是年的味道,家的味道,儿时的味道!


城市边缘的农民工


大家好,我是农村小席。春节里,在农村酒席桌上很少有茅台,五粮液之类的酒,即便亲戚朋友有人送来,也不会喝的,对于一个根深蒂固从农村出生的我,就说说我对此情此景的看法和感受。

首先,茅台和五粮液之类的酒价格不菲,一般人享用不起,一瓶酒最低的也要成百上千元。农村人,经济收入一年四季没多少,省吃俭用一年光景也就存个不到3万块钱,还有正常的日常开销,因为没钱,所以消费水平还没达到那个层次。当然了,农村人也喝酒,不过喝的就是几十块钱的酒,或者是啤酒之类的。我们家族的人都喜欢喝酒,从我记事起,我的父亲喝的是几块钱的酒,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烧刀子"酒了。现在的情况稍微好了点,喝的也是100元左右的酒,像我们逢年过节大多数人喝的就是“四星世纪金徽”酒了。所以说,在农村的酒桌上很少看见茅台五粮液之类的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实力不允许,消费层次还达不到那种水平。

其次,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了,大多数人一年四季外面工作,春节的时候就会备好礼去拜访亲朋好友,为了能提现自己外面混的不错,也有人会拿茅台五粮液之类的酒去拜访。在农村有个习俗,当着客人的面把客人带来的礼品打开品尝是不礼貌的,这是其中之一,还有个原因就是农村人过日子不容易,大多数人养成了一个节省的好习惯,那么重的礼,多数人都会选择收藏的。所以,不会当着客人面打开品尝的。





农民小席


我老家是农村的,每年过年家里的亲戚都会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了,人数少的十几多的三十都有,如果一茅台下来也最多每人一杯,一千块大洋就没了,喝酒的人都讲究尽兴,这样算下来等到大家都尽兴了两三万大洋也没了,有可能是他们半年的收入呢!虽然农民的收入提高了,但是他们还是舍不得喝茅台这样的高级酒的,他们会选择一些自己消费水平范围的酒,这样不但能尽兴的喝,也不失面子😄最后总结:不是咱们农村不爱喝茅台,是因为喝不起

😂😂😂


大象日记


我老家重庆农村的,就我们这边消费水平而言,一瓶五粮液或者茅台,太贵了。而且,在农村几乎每个村子都会有酒坊,主要是玉米酒,便宜点的也就四五块一斤,因为是乡里乡亲,酒坊一般也不会往酒里面掺水或者用酒精勾兑,都是纯粮食酿造,所以大家都比较喜欢喝。

农村人不多喝五粮液和茅台酒另一个原因就是,农村酒水消费主力军大多都是中老年人,老一辈人都讲究俭朴,不喜欢铺张浪费。一瓶茅台随随便便就是几百上千,而且一瓶还没几杯,酒瘾都过不了就没了😂。还不如省下来补贴家用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村消费节奏缓慢,小卖部小超市都是小本经营,一天能有一两百都收入都不错了,谁愿意去进个几千上万的高档酒水摆在在那里?资金转化太慢,不划算。即使小卖部小超市有零售的,但是农村人都害怕买到假货贴牌货,毕竟假货,冒牌贴牌货在农村来说,太多了。万一买到了冒牌的,被人识别出来,会被周围人传笑好一阵,(比如某某是个苕货,花几百上千买个假货)不仅丢了里子,还丢了面子。


莲花塘里出芙蓉


我有一些亲身的感受要分享一下:

还记得上初中的时候,从家里偷偷的拿了一瓶柳河酒,几个小伙伴没有问是什么酒,直接喝完了,而且不胜酒力的我直接醉倒了,怕妈妈知道,晚上还跑去奶奶家睡觉!

那个时候没有虚荣心在作祟;没有没有同伴一样的眼光;没有餐桌的礼仪,最后喝的烂醉!

为什么现在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酒,也没有人喝?

现在喝酒,“会”喝酒的没几个,农村有句话,越是好酒越没人动,因为没有几个人,正儿八经的懂酒,如果你还按平常喝酒的样子如何如此上等美酒,可能会招来异样的眼光,最后可能饭没有吃成,还丢人现眼。如果在坐的几个人只有个别人懂酒,那就跟没发喝了,好想像你高人一等似的,很是纠结,干脆客套一番,直接吃饭。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再者就是,农村酒桌上的风气,什么感情深一口闷,等。此等好酒需要慢慢去品。

此等就失去了酒的真正意义了。

这是从另一个观点看!

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