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轩辕后裔楚人为何以蛮夷自居?一篇竹简揭开楚人3000年隐秘心史

轩辕后裔楚人为何以蛮夷自居?一篇竹简揭开楚人3000年隐秘心史

楚系文物

楚人是汉帝国的主要奠基者,实际上也是推动战国兼并的始作俑者,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楚人的历史一直以来并不清晰。根据近年来发布的清华简《楚居》提示的线索,再结合文献细节,却发现它的身世并非想象中那么光彩夺目。

楚人最初是夏人同宗,起初也不在江汉地区,大概是在夏商换代之际,才被迫流亡江汉,且遭到殷商的长期压迫打击。出人意料的是,按《楚居》提示,在殷商中后期,楚人忽然与殷商王室联姻,嫁一女与殷王盘庚之子,而后发展壮大。在武王伐纣的前夜,楚人竟又投机周文王,对殷商反戈一击,最终成为南方的大赢家。但周人仅封了楚人一个“子男”之国,与诸蛮夷等同,这就引发了楚人的强烈不满,更导致了重大的危机。

轩辕后裔楚人为何以蛮夷自居?一篇竹简揭开楚人3000年隐秘心史

楚系铜器 大象

一、江汉及以西地区鲜为人知的古史

从商朝以来,中原文明对南方地区的统治就形成了一种强藩模式,例如《史记·殷本纪》记载“鄂侯”是纣王的三公之一,鄂地即位于江汉地区,是殷人控制南方的重要诸侯。鄂侯的主要敌人并非只是蛮族,实际还包括了逃亡的夏人。有一些证据表明:商汤灭夏之后,夏人及其南方盟友在江汉及以西地区持续抵抗殷商扩张。这个抵抗集团的形成,又极大提升了江汉地区甚至巴蜀地区的文明水平,三星堆或许就与此有关,只是证据尚不多。毫无疑问的是,楚人就是这个抵抗集团的主要骨干之一。

《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砲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

轩辕后裔楚人为何以蛮夷自居?一篇竹简揭开楚人3000年隐秘心史

楚系铜器

近年来,随着清华简《楚居》的发布,这段历史才稍微清晰起来。对比《史记·楚世家》可以清楚看到,作为轩辕黄帝直系后裔,楚人祖先“陆终六子”在夏代是地位很高的贵族,其中最著名的是昆吾氏。商汤灭夏时,重点打击了武力颇为强大的昆吾氏,稍后又逼迫彭祖氏投诚。楚人的祖先“季连氏”在“陆终六子”之中并不显扬,在当时那个历史关口还显然站错了队列。根据清华简《楚居》的简单描述,夏亡之后,季连氏大概在江汉一带持续抵抗,以至于流离失所,司马迁因此说道“其後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直到盘庚时期,季连氏嫁一女给盘庚之子,才结束了长期的流亡抵抗生活,定居于“京宗”,从此开枝散叶。

《清华简·楚居》:季连初降于隈山,抵于穴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律相,詈游四方,季连闻其有娉,从,及之盘,爰生盈伯、远仲,毓徜徉,先处于京宗。《史记·楚世家》:吴回生陆终。

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琇姓,楚其後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轩辕后裔楚人为何以蛮夷自居?一篇竹简揭开楚人3000年隐秘心史

曾侯乙编钟

楚人在这个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答案还是很明显的,他们是夏人贵族,在陆终六子之中可能不够强大,但应该不会混得很差。在夏商易代之际,他们没有像彭祖氏一样投诚,于是被商朝长期追击打压,流亡到了江汉地区,率领诸多本地族群持续抵抗强大的殷商,过着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以至于连家族谱系都丢失了。到了商朝中后期,盘庚迁殷之后,楚人才搭上了殷商的大腿。但他们对殷商的效忠也是假的,到了周人崛起的时代,季连氏的君长

鬻熊投机周文王成功,成了伐纣联军的重要人物之一,按照楚王熊通自己的话来说,其先祖鬻熊是“文王之师也”,在伐纣行动中显然有重大功勋,才会得到周王室的正式分封,那么具体的功劳会是什么呢?

轩辕后裔楚人为何以蛮夷自居?一篇竹简揭开楚人3000年隐秘心史

商晚期 象尊

《尚书·牧誓》记载了南方地区众多蛮族加入伐纣联军,如庸,蜀、髳、微、彭、濮人是可以考证的长江沿线民族。他们为什么会加入周人联军呢?这恐怕就是楚人的功劳了。须知,楚人出身轩辕帝系,在夏代又是贵族。商灭夏之后,他们还很可能与流放南巢的夏桀(今本竹书纪年)一道,在江汉地区共同抵抗殷商在南方的扩张态势,积累了很高声望,成为江汉巴蜀诸族的当然领袖。当武王伐纣之时,楚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

殷商王室的姻亲!甚至可以说,楚人在殷商后期已经统治集团的成员之一了,对江汉地区的影响力自然是极大且直接的。因此,鬻熊才有能力把江汉蛮族组织起来,与周人秘密结盟,共同讨伐殷商。

轩辕后裔楚人为何以蛮夷自居?一篇竹简揭开楚人3000年隐秘心史

楚国弓箭手 养由基

《尚书·牧誓》: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邓、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

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史记·楚世家》: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

楚人为什么以姻亲身份反对纣王?其动机很难完全弄清楚。大概只能推测与纣王的帝国主义政策有关。但这种投机也引发了后果,那就是庸、髳、微、彭、濮人等族群也获得了周王室的名义分封或者公开保护,在两周时期就成为楚人的拦路石,引发了楚人强烈的、持久的不满情绪。实际上,南方地区被周王室分割了,楚人的地位不见得比在殷商时期更重要,这就引发了极为严重的政治后果——直接导致楚人失去诸夏认同,以蛮夷自居。

轩辕后裔楚人为何以蛮夷自居?一篇竹简揭开楚人3000年隐秘心史

楚人铜刀

二、楚人是诸夏火并的始作俑者

楚人第一次自称蛮夷,是周夷王时期(前895-前880年在位),当时还是西周。从《楚世家》关于此事的记载可以看到,楚人在江汉地区确实具有领袖地位,其君主熊渠乘着北方多事之时,兴兵讨伐庸、杨粤,甚至打到了极为重要的战略支点“鄂”地。庸人,是一百多年前共同参加伐纣的盟友之一,也是楚人自季连氏以来就长期共同生活的邻居之一,但因为庸地在江汉地区的战略位置太过重要,所以楚人就强行兼并了。熊渠悍然不顾,僭越天子之权分封三子。

《史记·楚世家》:熊渠生子三年。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轩辕后裔楚人为何以蛮夷自居?一篇竹简揭开楚人3000年隐秘心史

楚国纺织品

楚人第二次自称蛮夷同样是兼并,而且更加恶劣。因为楚人这次讨伐的是随国,且自封王爵之尊。随国是侯爵,是周王室在南方的重要姬姓诸侯,相当于殷商后期的鄂侯,是象征着周王室在南方的统治权威的。楚人却悍然不顾,胁迫随人帮自己去王室讨要尊号,甚至还想跃马中原、尊王讨逆。被王室拒绝后,楚人便擅自称王,又强行吞并了濮人之地。濮人,也是参加牧野之战的南方蛮族之一,就这么被占领了。

《史记·楚世家》:(楚武王)十五年,楚伐随。是也。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於是始开濮地而有之。

轩辕后裔楚人为何以蛮夷自居?一篇竹简揭开楚人3000年隐秘心史

三星堆文物

楚人何以自称蛮夷?其理由可能有二:

一是不满伐纣成功之后的分封。按照楚人自己的说法,先祖鬻熊是伐纣的核心人物之一,但他“蚤终”,死得太早了,周成王分封时估计已经不在世,所以楚人就吃了亏,功劳与回报不相称,“成王举我先公,乃以

子男田令居楚”,仅仅只得到一个子男之爵。众所周知,按照《春秋公羊传》的宪法性义理,夷狄的最高爵位是“子爵”,这就意味着:周王室并没有把楚人看成自己人,楚人跟庸、濮、羌、微、彭这类族群没有多少区别;

二是对周天子分封或保护庸人、濮人极为不满,这些族群最初是自己的治下之民,现在却是一字并肩,楚人无法接受这种安排。

轩辕后裔楚人为何以蛮夷自居?一篇竹简揭开楚人3000年隐秘心史

楚国虎节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直接引发了最深刻的政治危机:强藩兼并、诸夏内讧。从各种史料都可以看到,楚人兼并土地和族群是毫不含糊的,从周夷王开始直到战国后期,楚人一直都在兼并,完全放弃了周天子给他们的任务——抚有蛮夷,以属诸夏,原因就是楚人对周天子的分封体系,保有持久而强烈的不满情绪。

这就是楚人内心的隐秘心史——他们曾经艰难地抵抗殷商,以至山穷水尽,屈辱事殷之后,又伺机反戈,这段历史深埋于地下或楚王室深宫,世人无从得知。他们的悲壮惨烈却只换来了一个令人不齿的“子/男之国”,是可忍孰不可忍?

《左传·襄公十三年》:秋,楚共王卒。子囊谋谥。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毁之?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而知其过,可不谓共乎?请谥之‘共’。”大夫从之。

轩辕后裔楚人为何以蛮夷自居?一篇竹简揭开楚人3000年隐秘心史

江汉土著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