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河北武安有个著名的古镇叫伯延。

伯延历史悠久,建村于北宋元祐年间,因其村形如大雁,故称伯雁,后人将“雁”改为“延”,遂成今名。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伯延镇位于武安市南部,南依鼓山,北临洺河,距城区10公里。全镇辖15个行政村(街),总面积43平方公里,总人口26005人。

伯延镇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形成了庄园文化、商帮文化、地方戏剧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类型。

小镇的历史传承很悠久,却少有人知

伯延镇交通方便,青兰高速、武磁公路、武安市南二环公路从镇域内经过。

明、清时发展成为集镇,为武安八大镇之一。自清朝乾隆年间,伯延人大批外出经商,北开药店,南售绸缎,号铺遍布全国各地。清朝道光至民国年间,伯延曾设二等邮局,以应付全国各地汇往伯延的银两。伯延人经商致富后,即回乡大兴土木,营造房舍,在冀南地区颇具影响。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建国后1953年建伯延乡,1958年后改为伯延公社,1962年4月设立伯延区政府。1978年拆区建伯延办事处,辖伯延、庄晏、北安庄、粟山、野河5个公社48个行政村。1984年5月公社解体,改为伯延镇。1996年撤销办事处,庄晏乡并入伯延镇,相沿至今。

伯延镇可挖潜的文化元素众多,却少有人去宣传

伯延镇是一个特别有文化的地方,有人总结有庄园文化、商帮文化、地方戏剧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

一是庄园文化伯延以庄园规模大、特色民居多、建筑保存典型而闻名,数百年来的逐渐积淀,体现出建筑工艺与技术、建筑理念与格局、建筑本体与附属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是冀南传统民居的集中代表。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二是商帮文化主要包括药帮文化和绸缎商文化。武安商帮中伯延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著名的大富商多出自伯延。明代《彰德府志》记载:“武安多商贾,以则自雄,服室相高……”这个“多商贾”除了武安城里外,主要风行之处就是南洺河川的伯延、同会一带。

清中叶自乾隆年间,大批伯延人外出经商,田园托之雇佣,生子十四、五即令其外出学商,时有龙泉村武姓在奉天(沈阳)经营药材,此为武安人在关外经商之始。其后伯延房氏、徐氏等相继崛起,药商逐渐遍布东北诸省,门店达1500余家,人员2万余,形成关系帮。大部以药材为主,兼营丝绸诸货,颇为兴隆。诸帮鼎盛时,店铺达1950家,从业人数25000人,垄断北方诸省之药店。规模较大的药行有房家德庆号、徐家法和号、朱家锦和号,以及苗、陈、刘姓绸缎庄等。《武安县志》记载:“昔日伯延多富商,南售绸缎,北开药铺……”他们经商致富后,即回乡广置房产,因而伯延民居极具规模,独具特色。至道光年间设镇,清朝道光至民国年间,伯延曾设二等邮局,以应付全国各地汇往伯延的银两。到民国15年,全镇已建成占地1300余亩、人口7800多,街巷纵横、院落重重、阁楼林立的冀南名镇。现保存有大批清末明初的传统民居建筑,数量之多,在武安乃至冀南均有较大影响。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三是农耕文化主张勤俭的理念普遍认同。伯延古镇居民文化底蕴深厚,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又受在外经商、见识广博、接受时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伯延人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氛围。伯延商人大都有过艰苦创业的经历,这种经历使他们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为了能时刻警醒自己及后人,往往在砖雕、石雕中刻上有关文字。

居民家中至今仍大量存有农耕时代的日常生活用具、劳动生产工具及碾盘、碌碡、拴马石等传统物品,农业劳动技能也得到传承,尤其是传统民居、农村小院的居住环境仍得到较多保留,为农耕文化的揭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近年来,为传承历史文化,伯延镇编制和完善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在有效保护古镇风貌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开发了一系列由历史遗迹、珍贵文物、特色建筑、自然风光等有机构成的人文景观。并于2012年10月,联合河北电影制片厂等单位拍摄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进一步提高了伯延的知名度。同时,加强了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提高了镇容镇貌和环境卫生水平,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历史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促进了历史文化名镇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四是红色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革命的烽火唤醒了人们的革命意识,这里涌现出来众多革命英雄。同时由于伯延镇是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代以来关系中国革命和发展进程的多个众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此地。抗日英雄武伦佩的家乡、高树勋起义部队整编地、周恩来总理调研地、129师驻扎地、晋冀鲁豫边区领导人杨秀峰、薄一波旧居、南文章村人民日报旧址等构成了红色文化的主要内涵。

五是戏剧文化。流行于武安一带的武安平调、武安落子都产生于明末清初,是武安独有的两个地方稀有剧种,因两个剧种常同团、同台演出,又被誉为“两开箱”,全国罕见。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国后期和解放之初的一段时间内,平调和落子达到鼎盛时期,伯延镇一带几乎村村有平调落子剧团,现在仍有庄晏等3个村的业余剧团坚持演出,为两个地方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伯延村的文物古迹众多,开一个乡村博物馆富富有余

伯延镇于2012年12月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第一批古村落。 伯延古建筑群面积达112公顷,完好率达85%以上。优秀建筑物、传统风貌民居600多处,价值较高的达130多处。

伯延镇的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有古民居、古遗址、古寺庙、古阁楼、古街巷、古树等,全镇各级不可移动文物78处,其中为省市县三级重点文物共19处,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0处。既有文化遗址,也有庙、堂、楼、阁,既有大型庄园,也有名人旧居,时代跨越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战国、汉代,直至元明清及民国。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最著名的就是伯延古民居。

伯延民居大多形成于清末民初,当时正值乱象多现,房屋具有较强的防御性,墙体异常高大,以石为基,卧砖到顶,大门上方或宅间巷道上设有方形角楼,便于瞭望和以高制低。

现在伯延现存完好的一进四式院有3处,一进三式院有3处,一进二式院有15处,一个四合院内上房有“甩袖”房和配房三间上的院子有约150处,普通四合院落上千记。

代表院落:1、徐家庄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创建于清末民初,依照北京故宫格局精心设计,故宫有房9999间,徐家大院有房99间,从规模上按比例缩小,但其格局相似。大院坐北朝南,以南北向为中轴线,东西两厢房建筑对称排列,四座四合院以南北顺序排列,门户贯通,九门相照。整个建筑反映了冀南地区晚清时期的建筑水平和民俗文化,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2、王顺庄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位于伯延镇南文章村,建于1932—1935年,建筑面积2780余平方米,原有6座院落,楼房、平房80多间。整个建筑群布局整齐,用料精细,取材优良,每块砖经过磨平,精工细作,石、砖、木等各种雕刻和各式彩绘工艺精美。

3、房家庄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创建于清末民初,现存院落40余座,计房屋近千间,属于北方地区难得一见的大庄园。庄园大门坐东朝西,大门后面有宽约4米左右的明道,明道南北两侧共建有三座院落。整个庄园建筑结构巧妙、精细,取材均为当地上等材料,经精雕细作而成。

伯延镇的特色居民主要分布于五道街、南文章、龙泉、罗峪、庄晏,以及北安庄乡的同会,南北安庄等村落。其代表性的有徐家大院、房家大院照壁等。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伯延徐家庭大院的整体建筑形式属北方四合院式的群体套院建筑艺术,晚清风格。在民国年间属上等水平。其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以南北向为中轴线,东西厢房建筑对称排列。四座四合院以南北顺序排列,采取门户贯通,形成“九门相照”格局。据说这种格局是依照故宫格局设计的。故宫有房间9999间半,徐宅有房99间半,从规模上按比例缩小,但其格局基本相似。自第一进院落开始,各院基础逐院升高,每院正房均为五间头两甩袖。唯独第四个院比较特殊,除地基居高之外,北、东、西三面全为两层楼房,其底层却为三个单体建筑,至二层又相互连通,据说该楼系小姐闺房;北屋正厅距后墙一米为木结构固定屏风,屏风后为一节木楼梯;二楼正厅前面木雕花纹方格,装修考究美观;东西厢房顶部及女儿墙,全系蓝砖青瓦,砌成假飞檐,工艺高超,很有研究价值。第四院的后偏院,盖三间两层东屋,下有地下室三间,外观看为两层,实际是三层,地下室采用砖砌拱券,冬暖夏凉。

伯延房家大院照壁艺术。房家大院的建筑布局成“品”字形结构,也属晚清和民初时期的建筑。与徐家大院不同的是,在其大院大门外,有一大型歇山式石雕影壁,壁高2.5米,宽2料,由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正中雕刻有“福禄寿”三星图;四周为“八仙”图案,当地人称“八洞图”;上下刻有“八仙”用的法宝,俗称“暗八洞”;有花鸟草木纹饰,雕刻精细,人物花木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一件工艺价值极高的精品;照壁上方有两个洞,叫做“枪眼”,是房东防御土匪而特意设计制作的。除此之外,房家大院内还有一“书房院”,这一书房院虽建筑年代较晚,但集石雕、砖雕、木雕于一体,颇具艺术价值。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伯延民居的建筑艺术风格有以下几个特点

1、布局: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四合院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建筑物相互对称,布局结构紧凑,封闭性强,以平房为主,有的有地下室、楼房。院落有独院式、双联式、串联式、并列式。

2、结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高大敞亮,高台阶、高门楼、高房基。基础多为石砌,墙体厚,外砖里坯(有利于保温隔热),白灰抹面,墙体中有砖柱与木柱,木梁与木柱共同构成房屋框架,墙体只起隔断作用,故有“墙倒屋不倒”之说;屋顶为平房顶(便于晒物),梁、檩、椽上铺方砖,上大泥,面层由白灰石子捶顶,坚固耐用。

3、建筑造型;沿街门楼、陪房门楼、窗框上、照壁上方皆有飞檐盖瓦,瓦上压脊,两端出兽;正屋门前设柱两根,座用青石雕成鼓形,柱上有梁做成坡顶与正房相接,也飞檐、圆椽、方砖盖瓦,两端出兽,斜顶后是平顶,人从院内向上看是瓦房,实则是平房;陪房屋檐有的出檐,有的上设女儿墙,墙间设水口,水口由青砖雕刻而成。

4、建筑装饰:以雕刻、彩绘为主。木雕、彩绘多用于室内装饰,如隔扇、屏风、炕围、梁柱等,也有用于室外的,象窗棂、门楼、屋门等;砖雕、石雕多用于外装饰,房檐、屋檐、门楼、照壁、柱础、门礅等。

伯延建筑是冀南保持较为完整的清末民初风格建筑群,集中反映了地方建筑特色。建造工艺独特,装饰精美,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观赏价值。

2007年6月,“武安伯延民居建筑艺术”被河北省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伯延大古道

伯延由于建村时社会环境的原因,村落中古道较多,现存十大古道为:房家古道、裴家古道、翟家古道、岳家古道、郝家古道、万家古道、张家古道、朱家古道、关家古道和苗家古道,其中房家古道最大,翟家古道保存最为完好。

伯延古阁

伯延古阁共有8个,分别为:关帝阁、丁字阁、一字阁、九龙阁、大黑阁、扭不正阁、清泉阁和文昌阁,现存完好的为丁字阁、一字阁和文昌阁。

伯延魁星楼

伯延村南跃峰渠上,建有魁星楼一座,其始建于1862年6月,重建于1995年9月。

伯延村古树

由于伯延人多为明朝初,洪武年间(1368年),有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定居伯延后就栽下槐树,以表达思乡之情,故伯延古槐特别多,600年以上的就有2棵,400年左右的有10棵,200-300年的古槐树和椿树、柳树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古树为古镇增添了勃勃生机的色彩。

伯延村现存寺庙45处,桥梁10座。

伯延古地道

由于建村时的社会环境,大的院落多在地下构筑四通八达的暗道及密室,存放物资或者转移人员,故伯延镇现存有多条古地道,现存完好的地道有3条,即房家地道、徐家地道和程家南花园地道,这些地道迂回曲折,最深处距地面几十米,最长的有1000米左右,这些地道在底下形成了另一番天地的地下村落。

伯延民风民俗可以写一本太行山中的古书

一是生育习俗。

1、庙里求子:就是去庙里求一个别人还愿送的缝织的小布娃娃,取回家藏起来放好,等自己有孩子了,再把小布娃娃还回庙里。

2、领孩引孩:也就是抱养一个孩子,压子孙,自己就会有一个孩子,说不上是什么原因。

3、生了孩子时3天“报喜”,男孩拿一本书,一瓶洒,3斤面和红小豆,小孩的舅拿着去“报喜”,一路走一路撒红小豆,到小孩的姥姥家,拿的酒换成水,拿的面擀面条,煮一碗小孩的舅舅吃了,剩下的再拿回来,要是女孩同男孩不一样的就是书换成花。

4、送汤儿:谁家生小孩了,再以前就是三天之内一家子也就是说有姓王的,有姓李的,有姓张的,有姓杨的等等这就是一家子,送熟汤儿,用挂面或面条煮上三个鸡蛋,不能放醋,做一锅端过去,邻居们就送三把挂面,四把挂面。现在不同了,一家子送的是二把挂面一斤鸡蛋,以前给孩子一块钱,五毛钱,后来两块钱,5块钱,邻居们现在是5斤鸡蛋,给孩子钱是十块、二十块,到满月的时间以前是三斤面一块钱,近亲戚是三斤、五斤面三尺布,5尺布,7尺布,现在都是钱,邻居们最少二十元,多的五十、八十、一百。

5、剃满月头:小孩满月的前一天,找人给小孩剃头也就是说小孩带胎毛不能去姥姥家,必须剃头,以前剃头,给剃头人一溜红线,现在剃头是两把红线五块钱,小孩剃下来的胎毛,有的用面揉叫狗吃了小孩不生灾不长病的,有的用纸包住,放床底下保留着。

6、做满月:就是女家娘家给孩子买小衣服、帽、鞋、被子、40个豆包,4样干菜(如粉丝、粉皮、紫菜、腐竹),还有一刀肉,3斤、5斤都行,中午开席的时候60、70年代就有小孩舅舅拉弓射箭,如倒坐门坎,说:葱打打聪明伶俐,蒜打打能切会算。就是希望孩子聪明伶俐,能说会算。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二是婚姻习俗。

1、相亲:就是媒人领着男方到女方家去相亲,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以前,女的看准男方,女方的娘家做挂面汤儿,这就是愿意。

2、下小书:60年代前期,下小书是一个钢笔,小手娟,一枚戒指(金的)一条小沙巾。

3、在50年代定娃娃亲:给四件小礼:儿环、戒指、手镯、一枚银元或铜元,到七十年代就送书,有盐砖(2袋盐代替)糖、花生、盐、柏林枝、艾、煤结石各两小包还有一份书,送书有钱不等有多有少,书的内容写各个时期的内容。

4、彩礼:条绒裤子、条绒袄、条绒布料、钱就是200元。

三转一响:三转是手表、坐钟、自行车,一响是收音机。

到80年代,彩礼钱500-800元钱,家具有笼子改成书柜,桌子改写字台,到90年代彩礼1200-2000元,家具有书柜、沙发、摩托车。

5、过妆:70年代过妆时东西多,前二天、三天过妆、抬拾锣,就是娘家买的什么衣服各种彩礼抬过去到婆家,人员是12-21个,到90年代以后就就典礼的那一天,过妆车前边走,娶亲随后。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6、娶亲:骑马、新郎披红挂绿、十字披、后面是马车、自行车,现在汽车。迎亲人,本家的有自己的兄弟、叔伯、最近的邻居。随礼:60年代-70年维礼五元钱至一块钱

80年代随礼物品,女方是一双袜子,一双香皂盒,一双照脸镜,一双手巾;男方是被面、褥面、暖瓶、洗脸盆。

90年代以后一年一个样,逐年上升,布料、被面、毛毯、被罩、棉被、床罩。后来改成钱10元、20元、3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

60年代-80年代门口就是贴对联、门头挂红子、天地庙前施礼。到90年代贴对联、吊挂、灯笼、大红喜字、天地庙前摆一张桌子、放置主席像。现在就更隆重,掌灯结彩贴对联,挂上大红灯笼,挂上三个大绣球的红的,天地庙还是主席像。

压炕、大伯子压炕,就是新郎官的亲哥哥或一家子的哥哥或邻居家的哥哥,据说是交流经验。

这个村子形状像大雁,藏在太行山中少有人知

揭红毡,一直都有。“斟盅”解放前到60年代初有,以后就没有了。“斟盅”用本家的长辈,也坐上轿。

迎亲:新郎官先上轿,轿前三杯酒,条盘是有四盘菜,用红萝卜丝、花、片。

认亲:典礼第二天或第三天,到娘家认亲。洞房有人翻富贵,就是把新郎新娘的被子、衣服、挂的到处都是,被子是用枕头戴上毛巾帽子装扮成两个人,放在被窝里,闹笑话。

(图片由武安市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