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历史悠久的河南方言“中”

历史悠久的河南方言“中”


历史悠久的河南方言“中”‖老家许昌

文‖应军

话说孔子一行人,走过孔学潭,口渴难耐,就想找些水来。他们想,在南面的村庄,肯定能找到水,不由得加快脚步往前赶。

到了村庄旁,见一对父女正准备打水,孔子就命子路上前施礼,求让他自己打些水。

姑娘听后,只是点了点头,把挑水的扁担往井口上一放,并不说话。

子路不解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呀!不让我打水吗?”

姑娘摇摇头,还是一言不发。子路更糊涂了,问颜回到底是怎么了,颜回也不理解。

这时,那个做父亲的开了腔:“我姑娘这是同意你们打水。”

“把扁担搁在井口上,不是挡着不让打吗?”

“不是,你们不懂得,这表示一个字。”

“什么字?”子贡和颜回异口同声道。

历史悠久的河南方言“中”

“这井代表一个‘口’字。若你们眼前井口竖放一扁担,应该表示什么字呢?”

子路还是摇头,颜回说:“难道是‘中’字?”

“对,还是这位文质彬彬的说得对。”

“我们还不太明白,中字,该是何意?”颜回问。

“我们这里人把‘可以’说为‘中’,明白了吗?”

“啊——”子路很吃惊,然后笑起来,大家也都笑了。

那位父亲接着说:“老远看见你们像有学问的人,特意为难,抱歉,抱歉!”

这一次,师徒们真长了见识。

随后,父女俩亲自打水,又把水烧开,恭恭敬敬地让大家喝,大家感觉这一次喝的茶,比往日的更甜。

到现在河南大部分人还仍然把“可以”说为“中”,历史可谓悠久了。

历史悠久的河南方言“中”

【作者简介】应军,网名“首山望汝”,许昌市襄城县人,农民。爱好文史,数十年来挖掘整理史料200多篇,被政协襄城县文史委员会特聘为文史研究员,2017年当选襄城县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IC photo,版权归IC photo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