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李安对自己,是个“狠”人

对于导演李安来说,似乎什么都敢拍!从家庭、武侠,到同性恋、爱情,再到冒险、特工...温和儒雅的他,骨子里有着一股永不服输的狠劲!哪里有挑战,他就想试一试,无论成败!

而这一次,他带来了自己的最新力作,挑战电影诞生的这100多年来,无数大师前辈所建立的美学标准。

李安对自己,是个“狠”人

《双子杀手》

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本早在1997年就已经完成了,其最初的灵感就是来自于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只是因为当时的制作技术水准不够,因而被无限搁置。

直到它遇到了李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故事并不复杂。

它是从一场惊险十足的刺杀开始,男主亨利(威尔·史密斯 饰)是一个出色的特工,有着高超的暗示技术。

但是,这一次不同,虽然任务是完成了,可他还是预感到会有不一样的事情发生。

李安对自己,是个“狠”人

果然,在他顺利向上级申请退休之后,自己昔日的搭档也在逐一被清除!

无奈,昔日的铁血战士被逼逃亡。

可阴霾并没有因此消减,无论他逃亡何处,追杀者似乎都能如影随形,甚至还能看透他的行动与意图。

杀招被提前识破,前路又危险重重,就在亨利决定再度一搏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这个沿途追杀自己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一个年轻了自己二十多岁的克隆体。

就这样,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博弈正式拉开帷幕......

李安对自己,是个“狠”人

有人说,这部电影的好,你是不能用剧本去评判的,毕竟导演是李安,说他不会讲故事,那真的是笑话。

他是一个极其了解文化的人,所以尽管东西方文化差异极大,他还是带来了《理智与情感》,之后,更是在技术与故事中间,找到了新的着力点,拍出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李安对自己,是个“狠”人

李安甚至独特的第一视角拍摄手法,不仅让观众有现场版体验的刺激感,还有一种VR游戏的置身感。

影片还有个亮点,那就是数字造人技术!

这是一个专有名词,其实就是利用这样的技术再“造”一个主角。

它是通过一套装置捕捉人脸、身体的动作,然后通过数字CG技术制作出另一个人。

李安对自己,是个“狠”人

李安通过与著名的维塔工作室联手,花两年时间用完全的电脑CG完成,这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面部合成,而是利用技术捕捉、大量数据填充,重塑人物的每一块骨骼、肌肉、皮肤、牙齿...

李安对自己,是个“狠”人

就连李安导演自己说,“这里的一个镜头,可能就要做上一年。如果不是这个技术,我可能会选别的剧本。”

所以,你很难察觉,电影中的克隆体居然是纯粹的电脑特效。

电影光是技术上就已经如此投入,那么他会放弃深挖故事内核么?

不会,因为他是李安。

电影的一大看点就是对“我”的自我思考。

李安对自己,是个“狠”人

从两位主角对武器的选择开始,他们就已经进入了彼此的镜像关系中,于是他们开始自我觉醒。

这种选择包括对自己身份的怀疑与原本信念的动摇。

李安对自己,是个“狠”人

在西方语境中,克隆人与主角,一定会彼此追杀,你死我活,但只有李安拍出了双方握手言和,情同父子的宽慰,如果说电影中的克隆人的养父是一个“父亲”的角色,那么主角对克隆体也是拥有父亲的身份,父权在三者的厮杀中不断被质疑,找寻真我,无疑成了他们唯一的共同归宿,但最后政府息事宁人,主角语重心长地和克隆人成了朋友,而克隆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人生,三方皆大欢喜。

这种内含东方伦理文化内核的叙事表达,与西方视觉技术的高规格结合,更像是李安从影多年自父亲三部曲,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一种属于东方的精神内涵的延续。

所以,李安,是个“狠人”,看似他天马行空无所不包,从叙事,转入了技术特效,实则他从来都没有变过,还对自己的要求更加苛刻了,李安是个“狠”人,他从来都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