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在济南商河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孕育着很多村庄,入村的村碑上记录着每个村的历史演变。有些村碑或者乡村志上记叙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故事,它们讲述了村庄名称的由来或在传递村里人某种希冀和信仰。张大人村便是其中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村落~

张大人村位于商河县城西南10公里、玉皇庙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处,“张大人”村名延续了500余年。张大人村文化底蕴深厚,名人众多,有“商河明清第一村”之美誉。明清年间,张大人村册封兵部司马一名,正四品官员四名,俱以廉能称著于世。特别是经当朝皇帝批准相继修建的十二座牌坊,显示了该村明清时期的辉煌与荣耀。当时,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朝廷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精忠报国。同时,修建牌坊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报建牌坊,必须由地方按程序上报,经皇帝亲自批准后方能修建。

村名由来

据考证,张氏家族始祖张巨川携子于1368年因避战乱迁至商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朝廷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里甲制度,遂被编户在县治西南20里许顺德乡七里二甲。后子孙繁衍,里甲内无异姓,人丁旺盛,故称“张家老庄”。

自张氏始祖张巨川1368年迁居以来,距今已有640多年。其中最辉煌的时期是从明朝宣德(公元1426年)到万历(公元1619)年间,张氏四世祖到十世祖,举人、经元、贡士、进士频出,父子、叔侄、兄弟同仕,祖孙三代同受诰封,兄弟三人同登皇榜,前后为官者共有20多人,先后有五道圣旨嘉奖为官者的父母,前后共有12座皇帝赐建的功德牌坊。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公元1505年,张氏七世祖张九叙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忠君爱国,有大臣之情操,最终提升为兵部左侍郎,加衔少司马,为当世名臣,人称“张大人”,因其命村名为“张大人村”。又因传说张氏七世祖张邦瑞为郎中时,以年历资格应调至芜湖扎新关,可得黄金万两,但张邦瑞力辞不要。明世宗登极时,曾赋七言诗两首加以赞赏。明世宗为亲王时,与张邦瑞有朋友之交。公元1522年,明世宗登宝位时召之重用,张邦瑞仍上书力辞,以知府而告终。皇上嘉奖:张邦瑞“志节清廉”,称张邦瑞“有大人之风”。因此表彰其村为“张大人村”。故“张大人村”的称呼延续至今。

2015年期间,张大人村“二甲张”七世祖张邦辅夫妇的墓志铭出土,墓碑上的文字对于研究张大人村的历史发展有重要意义。

商河县上演现代版“完璧归赵”!影响数万人!

2015年10月8日晚,商河电视台《商河新闻》播出的一条消息让商河县的一大姓氏激动不已,何故?还是先看看新闻再说吧。

在这条新闻背后,刚刚上演的是一个现代版“完璧归赵”的故事。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2015年9月24日上午,济南市商河县张坊乡白集村平静的气氛被一阵阵鞭炮声、锣鼓声打破。不年不节的,这是咋了?出了什么事?周围的村民们迅速向声音响亮的地点聚集,问个明白,瞧个热闹。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就连应邀前来参加庆贺演出的秧歌队员也不清楚今天庆祝的是什么大事、喜事。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心里最亮堂、最清楚明白是咋回事的莫过于上面照片中向大家介绍情况的这位了。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一个核心人物--白金龙。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原来,前不久,喜爱收藏的白金龙偶然发现了一套明代的墓志铭碑刻并收藏。根据碑刻上面的文字记载,他了解到这是一套二甲张先祖的墓志铭。与白金龙交好的张恒华(上面照片中左边这位)就是二甲张的后人。确认了相关信息后,经过一番商讨,白金龙决定将墓志铭碑刻无偿捐献给二甲张后人,使物归原主、完璧归赵。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商河县玉皇庙镇张大人村是二甲张的发源地。在得到先祖墓志铭失而复得的消息后,张大人村二甲张的后人们喜出望外,决定迎请先祖的墓志铭回归故里。并专门制作了锦旗以表达对白金龙先生的感谢。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墓志铭的真容到底是什么?上面都记载了什么信息?二甲张的后人们最想知道。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张大人村!商河历史故事,商河村庄地名文化

据介绍,碑刻上分别刻有“明光禄寺珍羞署署正河漘张公墓志铭”“明初敕封孺人张母邢大家墓志铭”字样。根据铭文记载推断,它们是二甲张七世祖张邦辅夫妇的墓志铭,距今已有400多年。其中,“明初敕封孺人张母邢大家墓志铭”铭文是明代著名书画家邢侗所撰,“刑大家”是邢侗的姑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