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廖承志接受毛澤東佈置的任務 在香港籌建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廖承志接受毛澤東佈置的任務 在香港籌建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

圖為:抗日戰爭初期的廖承志.

廖承志接受毛澤東佈置的任務 在香港籌建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

圖為:1955年10月,廖承志和周恩來、彭真在一起。

廖承志接受毛澤東佈置的任務 在香港籌建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

圖為:1952年,廖承志在朝鮮戰場。


1937年10月延安,一天晚上,毛澤東把廖承志請到了他居住的窯洞,佈置了一項重要的任務,要求廖承志以獨特的便利條件,到香港開設香港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

毛澤東跟廖承志談到,“中國抗日面臨生死存亡關鍵時刻,抗戰的物資極為缺少,急需發動海外的華僑捐獻物資,支援抗戰,這也是在香港設立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的意義所在。周恩來同志知人善任,選擇了你,我也舉手同意,這是中央的決定!你在國民黨那邊有不少朋友,你要充分團結中間派,擴大統一戰線,推動抗日救國運動。小廖,你到了南京,跟葉劍英同志先工作一段時間,熟悉‘行情’後再去香港開個分號。”經過與毛澤東徹夜長談,他明白了自己使命重大,任務艱鉅。廖承志明確了中央要自己利用香港的特殊條件完成三大任務:一是向海外宣傳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新四軍主張和政策;二是把海外華僑的和各國朋友提供的支援物資送到各抗日根據地;三是蒐集國際最新動態情況供中共中央領導人參考。身負黨和人民的重託,廖承志深感責任重大,馬上離開延安經西安乘坐火車到達南京,在周恩來、董必武領導下的十八集團軍工作。“八·一三淞滬抗戰”國民黨軍隊全線潰敗,日軍鐵蹄很快直撲南京,中共中央決定將南京辦事處撤退到長沙,廖承志便經武漢、廣東,1938年初到達香港,馬上與潘漢年、吳有恆、連貫、張唯一、李少石、廖夢醒等人召開秘密會議,決定在香港皇后大道18號開一家茶葉商行作為掩護,而商號後樓就是八路軍駐港辦事處。選擇皇后大道也得到了當時港英政府的默許。在這之前,周恩來特地在香港會見英國駐華大使卡爾爵士,說明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英勇作戰,得到國內外富有正義感人士的讚揚,充分地贏得海外廣大華僑的尊敬,華僑們紛紛捐贈物資錢款,可是沒有機構辦理接受,我們需要在香港設立辦事處,不公開掛牌,請港督給予關照。

因日軍的大舉侵華也極大地損害了英國在華的利益,英國也同意在香港開設八路軍辦事處。

在香港的一次會上廖承志指出,“香港為遠東航運的中轉站,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被譽為‘東方明珠’。也是我國通往東南亞、亞非和西方世界的窗口,既可作為橋頭堡、氣象臺,又是抗日的前哨據點,因此,中共中央決定利用香港的有利條件,廣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爭取國際友好人士、廣大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支援抗日。“關於辦事處的選址,是中共香港市委書記吳有恆提出,經大家討論一致同意的。廖承志和潘漢年便決定在1938年1月正式在皇后大道掛出“粵華公司”的招牌,經營茶葉批發兼零售,公司開張後,貨源充足、價格公道,一時生意興隆。廖承志、潘漢年認為香港環境複雜、要吸取以往地下工作的經驗,必須另闢幾處活動基地,才能預防不測事件。

情報專家潘漢年首先選擇港澳醫生柯麟及其胞弟柯正平開辦的“南華藥房”,作為地下秘密工作的備用場所。柯麟早在1924年就加入青年團,1926年轉為正式中共黨員,他與葉劍英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後參加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到上海與賀成合作開設“達生醫院”,回到香港後在中共黨員柯正平的幫助下,於深水埠開設“南華藥房”,以中醫師柯麟名義行醫。他曾經掩護過中共早期的領導人李碩勳到海南一帶進行革命工作。李碩勳犧牲後,將其夫人趙君陶和兒子送回上海。潘漢年對柯麟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明確指示“南華藥房”很重要,你要在香港堅持下去。

當時,太平洋戰爭尚未發生,但香港這時已經成了日軍虎視眈眈覬覦的地方,為了防止日本和國民黨特務的迫害,廖承志、潘漢年制訂了嚴格的紀律,不準照相和贈送照片,不得與親戚、同學、朋友通信來往,組織大家學習隱蔽鬥爭方法。

辦事處卓有成效的工作產生了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引起了敵人的震動和恐慌,日本和國民黨駐港人員連續向港英當局提出“抗議”,港英當局在1939年3月11日清晨,派出偵探突然包圍了“粵華公司”,逮捕了連貫等五人。廖承志馬上急電報告周恩來,然後親自向港督楊慕琦提出抗議。港英當局詭稱:他們不知道“粵華公司”是八路軍駐港辦事處。經周恩來在重慶與卡爾遜將軍反覆交涉,港英當局才將連貫等人關押50天后釋放。

在廖承志和潘漢年的出色領導下,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的工作開展得非常活躍,這時的香港,已經成為偉大的中國抗戰事業與海外聯繫的唯一通道,也是各大黨派和愛國民主團體進行抗日活動的根據地,香港一時也成了風雲際會、精英聚集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