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方文明為何轉變為“基督教文明”?

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方文明為何轉變為“基督教文明”?

天主教教堂

天主教和西歐封建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繫,可以說西歐一切文化都有著羅馬天主教的烙印。所以有人把中古的西歐稱之為基督教文明和基督教社會。

美國著名詩人和文學評論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艾略特在《基督教與文化》一書中寫道: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發展的精神動力和創造性源泉,是歐洲統一文化的基礎。

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方文明為何轉變為“基督教文明”?

統一的基督教在4世紀以後生活在東歐和西歐不同的社會環境中,使宗教語言、儀式、教義等諸方面都產生了愈來愈大的分歧。東西方教會的差異和分歧,歸根到底體現在教義上,教義上的分歧最終成為不可彌合的鴻溝。

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方文明為何轉變為“基督教文明”?

比如,東部教會保存了較多的猶太教的傳統;西部教會則更多地接受希臘羅馬哲學的影響。因而東西方教會對《聖經》和教義的理解和解釋也各有不同。朱寰先生主編的《世界上古中古史》中說道,“總之,4、5世紀以後,東方教會希臘化,西方教會拉丁化的趨勢異常明顯。因此,經過長期的發展過程,東方教會具有注重神學理論和神秘主義化的特點;西方教會則具有倫理化、法律化和講求實際的特點。在政權與教權關係方面,拜佔廷帝國繼承了古羅馬的傳統,皇帝控制教會,皇帝已被神化,成為基督教信仰的最高權威,教會的首腦;西方的教會出現了一個教皇,統治一個教皇國,並利用分佈在各國教會的勢力與各國君主爭權奪利,勝負互見,此消彼長。”

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方文明為何轉變為“基督教文明”?

東正教教堂

​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西部的基督教會完整地保留下來,不僅成為法蘭克王國的國教,而且日後成為所有蠻族國家的國教,而羅馬教廷則成為基督教對西歐各國進行政治、經濟和文化統治的巨大的國際中心。

公元756年,通過“丕平獻土”,在意大利中部建立了一個教皇國,從此教皇在至高無上的神權之外,又具有了世俗統治的權力,進一步鞏固了羅馬教廷在基督教世界的地位;而1054年,以羅馬為中心的西部教會和以拜佔廷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部教會,在經過了600多年長期鬥爭之後,正式宣告決裂。決裂後的西部教會以羅馬教皇為首,稱羅馬公教,在我國統稱天主教;東部教會以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為首,稱希臘東正教。

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方文明為何轉變為“基督教文明”?

東正教教堂

“隨著西歐封建制度的確立,教皇也建立起與西歐封建社會等級制相類似的教皇體制,各地主教和修道院長都成了羅馬教皇的附庸。”齊濤主編的《世界通史教程》如是總結道。

本文由漫步世界歷史創作,歡迎關注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