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劉愷威楊冪離婚:40年跟蹤700對夫妻,幸福婚姻的7條法則

傳了三年多的劉愷威與楊冪離婚,終於官宣了。

劉愷威楊冪離婚:40年跟蹤700對夫妻,幸福婚姻的7條法則

估計大家看了不少文章,回溯了倆人的戀愛、婚姻到分離的全過程,這篇文章就不再贅述了。

看到很多網友的留言,對於婚姻的看法、態度,有一些悲觀的情緒,所以想寫一點關於婚姻的乾貨,希望能夠對大家在婚姻路上,或者去往婚姻的路上,有一些啟發。

01 婚姻是門玄學,但玄學也有真理

我和K嫂很喜歡列書單,倆人各自讀完之後互相分享讀書心得,而關於婚姻,我們有兩本必讀書推薦:一個是《親密關係》,另一個是《幸福的婚姻》。

《幸福的婚姻》作者戈特曼博士,建立了一個愛情實驗室,在40年裡,近700對夫妻的共同參與,利用大數據的方式,形成了一套關於幸福婚姻的獨特見解。

戈特曼後來竟然練成了一項絕技,就是隻要觀察和傾聽一對夫妻5分鐘的談話,他就能預測出兩個人是否會離婚,而且預測準確率高達91%!

聽上去,戈特曼不像是婚姻專家,更像是個玄學家。

但我想說,婚姻本來就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玄而又玄,而戈特曼博士的研究告訴我們:

在複雜的婚姻裡,愛當然是剛需,但在愛之外,還需要輔助一些樸素的、顛撲不破的策略。越是玄學,越要找到那些最核心的原則,才能在婚姻旋渦中,享受長久的幸福。

在所有幸福的婚姻中,愛一定是根基,但讓這份愛能夠長久,需要的則是對如何去愛的學習。在《幸福的婚姻》中,戈特曼給出了7條婚姻幸福的法則,來解密長久的幸福婚姻是如何煉成的。

02 法則一:瞭解另一半的變化,完善你們的愛情地圖

前幾年,有一部大火的日劇《晝顏》,講的是家庭主婦出軌的故事。而本應該萬人唾棄的出軌行為,卻在這部劇中,讓引起了太多了理解和共鳴。

劇中人妻利佳子,在丈夫面前永遠表現的體貼入微,完全是一個賢妻良母。可丈夫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他離家上班,孩子送去學校後的時間,妻子卻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勾引小鮮肉的出軌蕩婦。

而當她的出軌行為被丈夫發現之後,她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知道我為什麼能每天溫柔地笑出來嗎?

你知道我為什麼能夠堅持每天毫無怨言地幹家務和照顧孩子嗎?

你知道我為什麼能夠對這樣的你從來都不抱怨,每天對你說一路小心嗎?

發生什麼事情,你就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說:‘是我掙錢養家’,

你看輕我是個只有臉好看的無聊女人,

你知道為什麼我能夠一臉歡喜地給在外花天酒地的你熨西裝的嗎?

因為我出軌了,因為外面有對我很溫柔的人。”

是啊,夫妻兩人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異地,而是二心。

看上去相夫教子,毫無怨言,實際上早已對這段婚姻喪失了熱情,因為長久得不到關注和回應,更談不上互相的瞭解,那個婚禮上發誓過一輩子的人,早已經變了,但對方卻毫無察覺。

人是會變的,我們總是把婚姻當成了愛情的保險櫃,但我們卻沒有想到,保險櫃的密碼,卻已經從「5201314」變成了其他的數字。

上大學的時候,我和當時的女朋友(就是K嫂啦)一起看了《愛情呼叫轉移》,對其中的一個劇情印象深刻:

中年危機下的徐崢,終於無法忍受自己的婚姻,面對自己的妻子,他終於說出了自己隱忍太久的抱怨,而這些看起來雞毛蒜皮的瑣事,背後其實是兩個人互相瞭解的缺失。

你以前不是老誇我這件事紫色毛衣好看嗎?

你年輕的時候,明明最喜歡吃炸醬麵啊?

你不是最喜歡我愛整齊嗎?

為什麼我按照你喜歡的樣子做,現在反過來卻都成了錯?

或許沒有誰對誰錯,只不過是,你們都在改變,而一個人跟不上另一個人的變化,最後越走越遠,愛情的地圖缺了一塊又一塊,最後只剩下一副殘棋,無法補救。

維持幸福婚姻的第一個關鍵法則,那就是在不斷變化中,去了解對方,去發現對方,去不斷完善你們的愛情地圖。

最直接的一種方式就是問對方一句:

“親愛的,最近過得怎麼樣?”

03 法則二:不要吝嗇你對另一半的喜愛和讚美

前些天,靠著《演員的誕生》翻紅的週一圍,因為對妻子朱丹演技的嘲諷,被大家狠狠地批了一頓。

儘管朱丹的回應看上去雲淡風輕,但我想,沒有一個人,能夠坦然接受另一半的貶低或者指責吧。

愛一個人,就要讚美她。

這句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僅僅停留在熱戀階段。那個時候,你儂我儂,對方在你眼裡永遠是完美的,而你也不吝嗇對愛人的誇獎。

但是,當愛情走入婚姻,熱戀趨於平淡,生活走向柴米油鹽之後,很多人便把讚美和喜愛,淡忘了。

表哥,是我們這一輩孩子中第一個結婚的。

當時我還小,聽大人們聊天,提到了兩個人的戀愛過程:

當時他們是異地戀,表哥為了能經常見到嫂子,拼命打工賺錢,幾乎每個週末都要坐三個小時的長途車,只為了能和嫂子一起過一個週末。而且兩個人相敬如賓,從來不吵架,表哥在我姨面前,一直在誇嫂子漂亮、聰明還賢惠。

當時雖然還小,但特別羨慕他們,覺得這才是愛情的樣子。

而在結婚後兩三年,有一次家庭聚會,大家喝酒很吵,而嫂子有些害羞地找我媽聊天,她開口第一句話就是:

“姨,我看您和我姨夫關係特別好,你們都是怎麼相處的啊?”

原來,表哥和嫂子結婚之後,像變了一個人,以前的誇獎徹底消失,轉而變成了無盡頭的指責甚至謾罵,嫂子想不通,為什麼當初那麼拼了命愛自己的男人,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已經忘了我媽是怎麼回答她的,但過了沒幾個月,表哥成了我們家族第一個離婚的。

我們去看那些娛樂圈中的幸福婚姻,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吝嗇對另一半的讚美。

梁家輝,紅了這麼多年,身邊無數花枝嫩葉,而中年發福的妻子也早已失去了當年的光彩,但卻從未有一次緋聞。

大家都感慨,梁家輝真是個好男人啊!而他卻說:

“都說我是一個好男人,那是因為我太太是世上最好的女人,是她的好激發了我的好。”

有一次,梁家輝給妻子準備了一枚很大的鑽戒做禮物,朋友們開玩笑:“鑽戒都是取悅情人的,不是送給老婆的。”

而梁家輝卻說:“太太就是心目中的鑽石女人,時間流逝,依然美麗,不斷升值”。

還有圈裡的模範夫妻,劉濤和王珂。

當年劉濤出嫁之後,心甘情願地放棄事業,相夫教子,而丈夫後來生意失敗,情緒低落,每天把自己關在黑漆漆的房間裡,得了嚴重的抑鬱症。

而劉濤對失意中的丈夫始終不離不棄,陪他聊天,喂他吃藥,逗他開心,而且為了家庭,重新復出,再一次回到了事業巔峰。

而在倆人一起參加的真人秀中,我發現,他們簡直是“行走的讚美彈幕機”,這或許就是他們婚姻保鮮的秘籍。

04 法則三:彼此靠近而非遠離

都說距離產生美,但是對於婚姻來說,距離可能會演變成一場危機。

我爸每年冬天,都會來北京做定期複查。因為算是老病號了,所以和醫生們都很熟悉。

有一位來自東北的女專家陳大夫,已經退休了,但因為丈夫開公司很忙,她覺得在家裡很無聊,便一個人到北京做醫院的專家顧問,兩個人也變成了一對異地夫妻。

而就在前不久,醫院裡傳出了一個壞消息:

陳大夫的丈夫,晚上應酬完之後,突發心梗,昏倒在了家裡。而空無一人的房間裡,只剩下他痛苦和無助的呻吟,就連掏出手機撥打電話的力氣也沒有了。最後,他一個人,在一套溫暖的別墅裡,悲涼地離開了。

聽完這些,唏噓不已。

假如陳大夫那個時候在家,假如他們每天互相道個晚安,假如他們朝夕相處而非異地婚姻,或許,他們還有很長的、美好的夕陽時光。

可這一切都只是假如了。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兩位學者,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

不幸婚姻的承受者,患病概率大約增加35%,而且平均壽命縮短4年。相反,那些生活在幸福婚姻中的人,活得更長久、更健康。

很直接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會更加關注對方的身體狀況,更有健康意識,會要求對方定期體檢、吃藥、注意健康飲食。

而回到剛才的不幸故事中,不正是如此嗎?

距離,成為了一生的痛。

當然,婚姻不僅僅要看兩人的物理距離,更重要的是心上的距離。

網上有一個流傳很久的故事:

一個風流名士迷上了一個妓女,而她卻對他說:只要你在我的花園裡,坐在我窗下的一張凳子上等我一百個通宵,我便屬於你了。

到了第九十九個夜晚,那位雅客站了起來,扶著凳子走開了。

一百個讀者,會有一百種解讀,而我對這個故事的理解是:

在愛情和婚姻裡,兩個人就像是兩隻結伴的小船在海里相扶相依,一定會出現一個快,一個慢,但別忘了,婚姻這不是一場划船比賽,不是你走得快,就能被救,而是隻有一起相扶相持,才能共同度過一個個危機。

好多人喜歡把一句話用來形容愛情和婚姻:

強扭的瓜不甜。

我部分認可,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不能勉強,但同時,我也認為:

愛情和婚姻,有時候是需要「強扭」的,很多人就是抱著一種矜持和等待,讓兩個人心上的距離越來越遠。

直到有一天才恍然大悟,原來,那艘一起出發的小船,早已消失不見。

05 法則四:幸福的婚姻,是合夥人關係

不得不承認,即使喊了那麼多年的“男女平等”,婚姻中的性別歧視現象依然存在。

而且,越是落後地區,這種觀念越是根深蒂固。

K嫂老家在寧夏的南部山區,經濟非常落後。

我第一次去她們老家的時候,最詫異的不是村裡那一排排老久的磚瓦房,而是磚瓦房裡那些每天只管打牌,從不工作的男人們。

照顧孩子,完成家務,甚至挑水種地這些重活兒,幾乎全都落在了家裡的女人身上,男人們則高枕無憂,玩才是生活的唯一。

這樣的家庭狀態,又何來幸福的婚姻?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Peggy Sanday教授,主要研究全世界的採獵文化,她發現,決定男權社會還是男女平等的要素,取決於人類的採獵文化。

在男權社會中,最明顯的社會特徵是:

食物匱乏,生活艱辛,周圍的環境中潛藏著種種危險。

大型動物的肉差不多總是比其他食物更珍貴,獵殺大型動物差不多全部是男人乾的活。

男人不用照顧和撫養嬰兒,他們也許會照料孩子,但不是嬰兒。

而現在這個知識時代,早已與過去不同,在社會中拼的不再是體力,而是智力。女性也更加的獨立自主,而不僅僅侷限於做家務和看孩子。

但是,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男人們的基因,對於這種時代的變化,顯然還未跟上節奏。

這種社會現狀和固有的角色定位之間的衝突,導致了很多家庭的悲劇。

時代變了,家庭中的分工也在變化,“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這顯然是一種老土到遠古時期的舊思想。

錢,我們一起賺,家,我們一起養。

“好的婚姻,兩個人是合夥人的關係”,這一點,我深表認同。

你用心做好產品,我用心做好管理,沒有所謂的應該與不應該,關鍵是,要各自用心經營好這個家庭。

06 法則五:解決可解決的問題

婚姻破裂,有一個最常見的模式:

妻子對丈夫不滿,丈夫始終迴避,接著陷入冷戰,而問題越累越多,最終兩人分道揚鑣。

有一個調查發現,85%的婚姻中,丈夫都是那個逃避回應的冷戰者。

這其實同樣來自於我們的進化遺產。

在進化選擇過程中,女性的情感恢復能力要更強,因為只有擁有保持鎮定的能力,才能讓她們產出更多的乳汁,提高孩子的生存概率。

而相反,男人們因為要更多的投身於狩獵之中,保持警惕成為了一項重要生存技能,所以,男性的腎上腺素很容易被釋放出來,而且男人不容易冷靜的特性使他們更有可能生存下來,繁衍後代。

直到今天,這些進化遺產依然影響著我們,男性遭受壓力,恢復起來比女性要慢,而女性能夠更好地直面和處理壓力,男人則在壓力下,選擇了迴避。

而在婚姻中,有很多關鍵的節點,需要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第一,工作壓力:試著在每天的日程表中,安排一個兩人溝通和放鬆的時間,彼此回憶這一天發生的事情,是一種很好的壓力緩解方式。

第二,親人壓力:婚姻中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婆媳關係。這種矛盾本質上來自於兩個女人為了得到同一個男人的愛,而發起的地盤爭奪戰。而最好的解決方式,一是減少兩個人正面接觸和衝突的機會,二是丈夫要直面這種矛盾,敢於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迴避。(這部分我以後會單獨寫一篇婆媳相處指南,這是玄學中的玄學)

第三,為人父母:當一個家庭迎來新生命之後,70%的妻子會對婚姻的滿意度急劇下降,而丈夫的不滿意則通常是對妻子情緒的一種反應。大多數妻子在孩子出生後會迅速進入母親的狀態,但是對於男人來說,顯然父親角色的適應速度顯然要慢很多。有幾個方法可以使用:

夫妻永遠站在一條戰線。

不要把爸爸從照顧孩子的任務中排擠出去。

很多妻子在初為人母的時候,會大包大攬,覺得丈夫根本不堪大用(確實如此),但不能因為丈夫幫不上什麼忙,就乾脆把他排除在外。妻子需要一定的讓步和授權,即使丈夫照顧孩子有些笨拙,但也要讓他參與進來,感受到與孩子互動的滿足感。

不要過分忽視丈夫的情緒需求。

母愛的力量是極其偉大的,尤其是初為人母的時候,她們的眼裡幾乎只有那個嗷嗷待哺的嬰兒,而這種母愛會不自覺地忽視掉男人的存在,所以適當地關注丈夫的情感,丈夫感受到你的關注和愛,也會更加理解和支持妻子。

07 法則六:學會與那些無法解決的僵局和解

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婚姻。

即使看上去多麼幸福的一對夫妻,也一定有很多困擾他們很久的,陷入僵局無法解決的問題。

比如:

你想要孩子,他不想要;

你有宗教信仰,而他是無神論者;

你喜歡出去旅行,而他是個無法拯救的宅男。

……

不得不承認,有些婚姻中的僵局,永遠也無法找到答案。

而幸福的婚姻,則善於和這些僵局和平共處,而不是讓僵局轉化成婚姻的危機。

想起了發哥和發嫂,他們一起走過了30年的婚姻,相依相伴,卻始終沒有孩子。

直到去年,發嫂陳薈蓮才在媒體中第一次揭開了30年未生育的原因:

1991年,發嫂已經懷孕9個月,在臨盆前一週,她突然發現,肚子裡一向調皮的孩子,一整天都很安靜。發哥趕緊帶著她去醫院,結果診斷是,女兒臍帶纏頸,已經胎死腹中。

她回憶當時的情景:

老公每一晚都陪著我,但我那一刻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我沒有哭,我腦海中出現唯一的一句話:為什麼是我?

而更讓他們備受打擊的是,流產對發嫂的身體產生了極大傷害,再度懷孕會有很大的風險。

我在想,那個時候的發哥和發嫂,內心是怎樣的狀態?

一定很焦灼,一定很糾結,一定對這個婚姻中的僵局,無助甚至絕望。

前一天還盼著女兒的出生,做一個爸爸媽媽,後一天便要面對可能再無孩子的痛苦。

而發哥發嫂最終的選擇是,不再要孩子,他不願讓深愛的妻子再去承受那種風險和痛苦,既然無法逃避和解決,那就讓他隨風而去。

結婚30年來,他們相儒以沫,恩愛有加,更是早已把財富看透,過著人人羨慕的神仙眷侶生活。

婚姻之中的痛苦,會始終相伴,而化解婚姻中的僵局,有時候不是解決這個問題,而是要跳出來,擺脫它。

08 法則七:創造共同意義,尊重彼此的夢想

婚姻,是一場愛的博弈。

博弈的目的,不是競爭,而是共贏。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即使做到了前面的六條原則,婚姻似乎也過得不錯,但好像總是缺點什麼。

通常情況下,缺的那個東西,叫做彼此的夢想。

而很多婚姻走向失敗的原因,就是兩個人在博弈的過程中,丟掉了各自的夢想,失去了獨立的自我,讓婚姻變成了一場互相遷就,失去樂趣的遊戲。

《歡樂頌》裡,我最喜歡的一對,是古靈精怪的曲筱綃和有些固執的趙醫生。

在這場愛情裡,看起來勢均力敵,其實卻藏著曲筱綃的卑微。

她總是擔心,高學歷的趙醫生,會瞧不起她的「不求上進」,所以硬著頭皮看書學習,但趙醫生的一句話,解開了她的心結:

我愛的是你,不管你愛不愛讀書,愛不愛學習,不是那個委曲求全的曲筱綃,而是那個自由灑脫的你。

有一次曲筱綃去陪一個老闆吃飯,帶上了趙醫生。

飯桌上,曲筱綃各種阿諛奉承,讓旁邊的趙醫生忍無可忍,選擇了中途藉口逃離。而趙醫生的逃離,並非是對曲筱綃的不滿,反而是對她的一種尊重。

我自己接受不了那種生意場的生活,但不代表我要反對你的選擇,即使我不喜歡,但我同樣支持和尊重你的夢想。

而這種尊重彼此,給對方自由的愛情狀態,才是幸福婚姻的真諦。

就像高曉松說的:

什麼是好的感情,就是讓我們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這樣的婚姻才能找到兩個人相伴一生的共同意義。

08 寫在最後:

每次有人問我,是否相信永遠的愛情時,我都會回答:

相信。

但我始終沒有找到一個讓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直到我後來遇到了另一本小書,準確的說,是一份情書《致D》。

作者是法國哲學家高茲,在他知道自己的愛人身患絕症,醫治無望,將會先他而去時,於是寫下了自己最後的作品,送給愛人的情書。

情書裡,他寫道:

很快你就八十二歲了。身高縮短了六釐米,體重只有四十五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麗、幽雅、令我心動。

我們已經在一起度過了五十八個年頭,而我對你的愛愈發濃烈。我的胸口又有了這惱人的空茫,只有你灼熱的身體依偎在我懷裡時,它才能被填滿。

我要告訴你,我有多麼愛你,多麼後悔沒有更多地向你訴說自己的深情,沒有更早地表白人世間這可遇而不可求的真愛……

當看到愛人的靈柩時,高茲做出了人生中最後一個選擇:

“我們都不希望我們兩人中的一個,在另一個死後繼續活著。”

2007年9月,高茲和妻子被友人發現在巴黎郊區家中雙雙自殺身亡。

Kris在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