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小时候,卖雪糕的人骑着自行车车带着一箱冰棒雪糕,大夏天的盖着被子,怎么不化?

彩红150103124


我看到他们木箱子上面都盖着一个被子,有的仔细点的会在被子上面缝上一层薄模。他们走街串巷,冰棒雪糕一点都不化。我觉得是被子隔离了外界的气暖,把冰棒雪糕都保管起来。

这样才不会溶化掉,真的好想小时候吃的冰棒雪糕。那时候的冰棒雪糕格外的甜,现在也见下到这一景了。让冰箱代替了,那时候人们指着买冰箱雪糕生活。好美的记忆呀。仁妙1感谢题主,谢谢友们支持。




仁妙1


不是不化,而是化得慢些。小时候,买冰糕时而会遇到冰糕熔化的现象。


班门弄斧,先普及点物理常识。

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热沿着物体传递,叫传导;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传递热的方式叫对流;热由物体沿直线向外射出去,叫辐射。

冰糕熔化需要吸热,所以,防止冰糕熔化,要尽可能防止外部的热传给冰糕。给冰糕盖棉被,棉花、棉布以及其中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有效防止热的传导;棉被将冰糕严密的包裹起来,棉被内外空气不能发生对流;棉布和棉花都是白色的,可以把辐射来的热反射回去。所以,给冰糕盖棉被,把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有效的避免了,可尽可能的防止外部的热传给冰糕,以延缓冰糕熔化的时间。另外,冰糕盖上棉被后,还要装在一个漆成白色的木箱子中,又加了一层保护,其中的道理,大家自己分析,此不赘述。



需要多说一句,盖棉被不仅能防止外部的热传到内部,也能防止内部的热传到外部,所以,卖馍的也是将热馍用棉被盖起来。


甜甜向上314159


看到这个问题,不由得想起,以前很小的时候,在老家,走街串巷,做小买卖的人来。他们基本就是一个自行车,后座上捆着一个箱子或者担着俩个筐,放着些东西就边走边吆喝。

卖冰棍的就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

他们都用棉被把冰棍们“捂起来”,冰棍们不是为了“保温”,而是为了“保冻”,效果也不错,就是有时候,你也会发现,有的冰棍自己已经化了一些了。

这就是物理的热传导,传不过去了。但是,如果时间太长了,热量还是能慢慢传进来,冰棍照样会受热,化掉一部分的。

记得以前,好像是俩分钱一个冰棍,真就是:冰+棍。没有奶的成分,就是冰凉冰凉而已。

以前还是特别渴望吃的!卖冰棍的大爷就是各村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人!


Longsuixinyuan


我小时候1978年~1980年间暑假的时候就自己卖过冰棒,那时候我16~17岁,专门借了一部奔月28型的自行车,自己做的一个装冰棒的冷藏箱子装在自行车的后行李架上面,一箱装可以250根左右,早上6点左右就去冰棒厂排队进冰棒,进价3·2分一个,骑自行车走街串巷的叫卖,5分钱一个,一天可以买2-3箱😊不下雨的话,一天要骑自行车跑老家白洋公社周边的老乡下的泥巴路100里左右。


涅槃重生36293


1是因为小时候都是泥路,也没有高楼大厦。小时候的夏天也没有很热

2是因为被子吸热

3是小时候牛奶冰棒少,都是水果味冰棒,还加红豆的,不易溶化。


缘来是你151629079


就一絕源吗。就和暖壶胆里放冰棍儿一个道理


龍啸九天642


因为箱子四面围着薄扶,空气进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