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最喜欢谁的国画?为什么?

六甲番人


作为一个职业山水画家,我最喜欢朱道平先生的国画。

朱道平先生是当今中国画坛有独特风格的山水画大家,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力。他的山水画,空灵清逸,深邃悠远,不似古人,不似今人,辩析度非常大。他的画面常用千点万点,千线万线交织出带音乐韵感的美好,美妙动人!中国画讲究做人,常言道:画如其人,朱道平先生为人一如他的作品,安静祥和,处世恪守成规,虽然在南京书画院任院长近三十年,从不议人,整人,扶植人,先后把刘二刚、朱新建这样有才情的画家调入画院,解决了他们工作、生活上的困难。还有,朱道平先生出道早,但从不自负,非常谦和,三十年前我冒昧从山里到玄武湖拜见朱先生,老师毫无条件地接受了我这个穷学生,更让我感动的是他把自己在画院仅有的画室都让给我学画之用。可见他人品的崇高!



朱道平先生



朱道平先生作品欣赏



朱道平先生作品欣赏

画好人更好,朱道平先生现在虽然已离开南京书画院,但仍然笔耕不辍,非常勤奋,祝老师艺术之树常青!


陈庄水墨画家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谁的国画,宋徽宗赵佶可以算一个。下面辰晓就来谈谈这个被皇位耽误的绘画大师。



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自幼养尊处优,性格浪荡。而他在位时又受到了奸臣的诱导,政治腐朽,起义不断。最后金兵南下,导致北宋灭亡。各种珍宝玩物,公司积蓄也被,掠劫一空,史称"靖康之变"



虽然他是一个失败的皇帝,但却是一个成功的画家。宋徽宗在位期间,成立了翰林书画院,也就是当时的宫廷画院,极大的激励了中国画的发展。



宋徽宗所作的工笔花鸟画,力求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被称为"魔术般的写实主义"。并且他开创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独特形式。



书法方面创立了"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的工笔重彩相映成趣。他对于书画的重视,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甚至是靖康之变的时候,宋徽宗听到财宝被掠夺毫不在乎,直到听到皇家藏书被抢去,才仰天长叹。

想了解更多绘画知识,请关注辰晓爱画画。


辰晓爱画画


岭南派的黎雄才,其山水画素有“黎家山水”之称,其画法取法自然,大胆创新,折衷中西。在传统的笔墨基础上,融入来自写生的写实造型,用笔洒脱豪迈,其松树简练而气韵生动,坊间均称其为“黎家松”。

黎老为人嫌和,善作巨幅山水。其巨幅山水大气磅礴,豪气万千。

其运用传统笔墨表现物体的自然结构,既有意韵又有形态,雅俗共赏。

黎雄才曾在广州美院任教,其画风影响众多美术界人士。是现代国画山水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


西江艺苑


推荐几个画家的工笔画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

工笔画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 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 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

张大千《唐人秋猎图》

此幅画作色彩艳丽,笔法精妙,堪称是张大千仿古之作中的至精之作。


潘天寿 《鹰石山花之图》

60年代作。 此图是潘天寿晚年艺术鼎盛期的杰作。

画面绘山鹰雄立在巨大的岩石上,傲视天空,烂漫的山花蓬勃绽放,是典型的潘氏“一味霸悍”的强劲和不加修饰美的结合,而其中蕴含的英雄主义气质。



还有一张


潘天寿 作品 《荷花》

潘天寿曾说:“中国画以意境、气韵、格趣为最高境地。”艺术境界,实质上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反映,是画家精神气质、感情意念的流露。此作构图别致,笔墨简洁劲秀,洋溢着对生活的恬静感受。



齐白石 《群芳争艳》

画家常以红、蓝两色画花,以浓淡不一的湿墨画叶片,以干涩而飘逸的枯墨画藤蔓,寥寥数笔,便得其神韵。画面疏密有度,穿插有致,各具姿彩,又和谐共处,红花墨叶交相辉映,层次分明。画中可见老人在“工写结合”方面的功力,工笔处一丝不苟,写意处则挥洒自如。


张大千水墨荷花



画中有诗意


王维

(图:颜伯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学委认为,国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于“细”


如果你正在学画画~~~那么请努力~~~坚持下去~~~(话说画画工具真滴是贵!!!!


农家好物


画家容易单纯从技法上去看画,但对于不会画画的我们这种观赏者来说,只喜欢从画面给人的感觉上去看画,下面就来简单说说自己收藏的几件特别喜欢的国画复刻品和工艺品。古代画只喜欢五牛图和清明上河图,其它的画得再好都喜欢不起来,主要觉得古代那些文人画比较脱离现实,虽然在美术史上地位很高,对画家来说非常重要,但对于不是画家的观赏者来说真难得喜欢起来。而且觉得古代画最适合复刻在金箔上欣赏,特别是五牛图,金箔上的复刻五牛图看着比看原作还舒服,真是美到极致!



在唐朝那个时代,居然画出了牛皮的质感,这样写实的功夫是后来的传统中国画没有的,只是到了近现代才有不少大师结合西方油画方法在传统中国画中融入写实元素开创出一代新风。



古代画流传下来,由于时间太久远即使原作看起来一般都很晦暗,不能充分感受到原画的原始风采,一旦复刻到金箔上之后,真金的底色在光线下熠熠生辉,映衬出五牛的彩色皮毛质感真是美到让人欲罢不能,加上本身中国画的写意功夫和五头牛活灵活现的神态,仿佛它们都活了一样,正瞪着双眼看着你,那种瞬间感觉到的沉静富贵高雅的动态美感,从来没有那幅画给人有这种独特的享受。



近现代绘画,最喜欢吴昌硕,齐白石,李可染这些金石画派的画,他们的画都很有骨力,完全脱离工笔画的传统,用古代金石碑版中的古拙之风来作画,不求形像逼真,只注重画面的构图、线条、色彩及造型,从中达到画家个性的发挥,具有抽象的美感,气势雄伟,达到一种雄强古拙的审美境界。特别是李可染的万山红遍虽然形状上就像版画那么呆板,但其内在的刀笔力量却让人刻骨铭心,巨碑式构图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营造出的雄伟肃穆之气摄人心魄,简单的红黑颜色搭配既庄重又热烈,使整个画面充满着和谐统一的特定年代感气息扑面而来。他的七幅万山红遍最喜欢现藏于他家人手中这一幅,构图最稳重端庄肃穆。


近现代绘画除了金石派也喜欢以徐悲鸿,关山月为代表的引入西画元素的画作,徐悲鸿的马除了飞奔马匹的神态惟妙惟肖,而且运用了西画中单点透视的绘画原则,让整个画面更具真实感。这幅用徐悲鸿的八骏奔马图和元朝萨都剌《题瘦马图》的题画诗以及不知作者的书法配在一起的紫铜浮雕工艺品,观赏价值极高,具有很强的艺术文化品味,让人眼前一亮,一见难忘。


关山月这幅石上泉声雨带秋,近景山石树木那自然绵实细腻的质感和远景那笔墨晕染成的大光圈镜头奶油般化开的焦外感,以及山林明暗对比产生的空间感,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立体感,这笔墨功夫和晕染功夫真是让人拍案叫绝,欣赏这幅画,既有欣赏油画和照片一样的真实获得感,又不失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韵味,真是大师之作!

在众多当代画家中,应该说许多人画工都很好,但就是没有一副让人眼前一亮的,直到遇见这幅画,瞬间就被吸引。首先是场面的开阔雄伟,登高望远莽苍然的感觉,很让人开阔胸怀,其次这红黄的色彩也给人温暖希望之感,重要的是画工细节极佳,特别是山石树木的质感画得特别好,特别自然,一点没有现在许多画家那种矫揉造作的工匠气,真是一副远观近看都舒服的佳作。查询后才知道作者陈学良是辽宁的北派山水画家,专画家乡的长白山山水,长期坚持山水写生,所画山水都是真山真水,雄奇自然,技法上也融入了油画般对质感的追求,细节真实耐看。当看到他下面这幅名为山花的斗方又眼前一亮,画出了逆光拍照的光影效果,画面通透,空间感极强,和看上面关山月那副画的感觉如出一辙。


暮雨春晴


我最喜欢的是黄宾虹的画。厚黑密是黄宾虹先生国画的特点。也因为一般的人认为他的画太厚太黑太密,所以不喜欢,当然主要是看不懂。但我却认为这种厚黑密是在继承传统山水画上的大胆突破,它的厚是厚而灵动,黑是黑而有层次,密则不闷而能透气。


黄宾虹先生的以书入画的程度是前无古人的。黄宾虹先生强调中国画最重要的就是笔墨。他甚至说过,“中国画舍笔墨而无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实践的。黄宾虹的画都是以书法的线条,以书写的方式来进行国画创作的。欣赏黄先生的画,近看全是书法的线条,笔笔分明,笔笔精到,几乎看不清具体的物状。这正是黄宾虹国画的最美所在。但远看却景物灿然,丰富多彩,又是实实在在的中国画。

欣赏黄宾虹的画,需要一定的书法基础和文化修养。黄宾虹的画从大家不认可、不欣赏,到逐步认同,价值不断提高,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较长历程。他在世时知音很少,去逝50多年以后才声名鹤起,拍卖的价格越来越高。



高培书画琴


虽然是玩,我喜欢自己的意象,很多名家的画是他的心境的凝聚,而只有自己是真的画给自己看。








瑞连轩


我最喜欢傅抱石的山水画,傅抱石的画胜在他特有的绘画气质。他应该可以称为天才画家,作品独具魅力,极富诗意,对画面主题气氛的烘托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然而正如他和他夫人的书信往来里说的那样,他是没很多传统功力的人(这里仅仅指绘画的笔墨技巧)。他对历史对诗文,篆刻都颇有研究,但是他独创了一种适合他自己创作的笔墨方法。因为他不是完全从传统笔墨里走出来的,或者说没有浸淫很深,所以他的作画方式更提现在对画中主题的把握和极力渲染,很明显能看到于传统画家的区别。然而这样的绘画方式也有弊端,就是失败的作品可能比成功的更多,然而当他往往醉后在极度进入状态后,画出来的作品气氛浓烈至极,这就是我非常喜欢他的画的原因。

我们有很多山水画家其实都是在做搬山头的重复劳动,这就是傅抱石于他们不同的地方,非常有特色。尽管有不少失败的作品也被后人拿出来,到处展示。哈哈!因为成名了嘛,但只要是真正懂画的人,绝对不会受那些失败作品的影响而贬低傅抱石的画坛地位。

我觉得他的画比印象派还要印象派!!!!!


师然轩主


在中国画坛中,历朝历代都有巨人的产生,而我对这些巨人们都怀着一颗景仰之心,同时学习并领悟着画中的叙说。

因此,本人不存在最喜欢谁的国画这么个问题。

然而,由于受时代与历史的限制,加上自己的性格及机缘巧合,本人主攻了吴昌硕的字画……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文人画的吴昌硕(有成就者),旁人是很难理解‘’画气不画形‘’这一理念的。难道真的没有形吗?显然不是的啦……

今天说一个只有嫡传弟子才有机会学习掌握的关健技术~逆峰大冲笔!(很难掌握的技术,伪作过不了这一关)

这种逆峰大冲笔技术特别适合于当代艺术,视角冲击力所必须具备的线条冲击力度与强度!


吕永亮


任伯年的气、齐白石的新、恽寿平的娇、丁辅之的俏、徽宗的雅、八大山人的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