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變與沒變並存——電子商務法實施月餘調查

變與沒變並存——電子商務法實施月餘調查

新華社杭州2月14日電題:變與沒變並存——電子商務法實施月餘調查

新華社記者吳帥帥、張璇

今年春節假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後的第一個消費旺季。記者對一些電商平臺註銷難、強制搭售等“老問題”進行調查測試發現,大部分電商平臺已進行了相應的自我約束、整改,能夠較好地找到註銷端口,捆綁搭售、默認勾選情況有所減少,但也存在個別平臺仍然未做改變,網店微商依舊未登記經營的現象。

上車容易下車難 註銷障礙依舊存在

“註冊一分鐘,註銷找半天”,這是電子商務法實施前,不少用戶曾經抱怨的“註銷難”問題。一些互聯網零售、金融平臺為了留住用戶,讓註銷賬號阻礙重重。

對此,記者近日進行相關測試發現,在淘寶、京東、大眾點評等日常使用頻率較高的平臺軟件上,用戶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到註銷頁面,通過一些解綁的操作可以較好地實現銷戶。

但在另一些平臺軟件中,註銷難現象依然存在。在格瓦拉電影購票平臺上,記者利用第三方賬號關聯手機號完成註冊後,並沒有找到相應的註銷選項,14日記者致電該平臺客服,被告知系統並不能幫助用戶註銷。

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電商經營者必須明示用戶註銷的方式,而且不得在註銷時設置不合理的條件。電子商務法律專家蒙慧欣說:“無論平臺註冊賬號登錄,還是第三方賬號登錄,都是登錄平臺的通道,都應當設置註銷賬戶的通道。”

北京德和衡(杭州)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孟迅表示,註銷難根源在於企業、資方對用戶數量的“考核機制”。對於互聯網電商企業來說,用戶數量直接影響其估值、廣告收費等。此外,因為類型差異,註銷存在流程、方式上的差異,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形成具體規則。在執行層面上,對如何界定設置“不合理條件”等問題應當進一步明確。

強制捆綁搭售減少 選擇仍需警惕

航班延誤險、意外險、組合險,貴賓廳休息優惠、接送服務……過去,在線購票類平臺是默認勾選、捆綁搭售的“重災區”之一。紛繁複雜的增值服務常令消費者看花眼,稍不注意默認勾選的服務就會讓機票漲價不少。

在電子商務法實施後,記者14日對一些在線旅遊平臺進行了集中測試。在使用飛豬平臺進行模擬購票時界面清晰,平臺並未出現捆綁搭售的情況。選擇相應航班,輸入乘機人信息後,最終報價即為上一頁面價格加上機建、燃油附加費用。同時頁面下方有相關可選擇的服務內容,未做默認勾選。

登錄攜程、同程、去哪兒等App選定相應航班後,情況略有差異。頁面出現幾組價格,其中包含搭售了增值服務的報價與無任何套餐的報價,需要用戶仔細留意分辨各種報價。在頁面排序上,相關搭售的套餐排序較為靠前,點擊訂票按鈕,票價將會因為附加保險、服務等變得更高。

蒙慧欣表示,目前大部分在線旅遊平臺嚴格來說已經很少有默認勾選、強制勾選的情況出現,但是在營銷策略上,一些搭售了增值服務的套餐可能會被優先推薦,同時通過對字體大小的改變,客觀上使得消費者不太容易發現。

持續“觀望”註冊登記 個人代購、微商法律意識待加強

早在電子商務法實施之前,“你拿到執照了嗎?”這個問題已在微商、代購圈子被熱議。春節期間是不少代購、微商的活躍期。記者在朋友圈內選取了9位微商及代購瞭解情況,只有1位代購註冊了公司。多數表示他們會持續“觀望”,相關商家的法律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

“現在還會陸續發佈一些商品。”代購商家王女士透露,電子商務法實施後原本高調刷屏的廣告短暫停了三天,因為銷售量有限,她表示目前還不會考慮去註冊。

與此同時,電子商務法在部分微商中的普及率也不高。做兒童服裝生意的何女士,經營著一個百餘人的微信群,每天在裡面轉發貨品。她告訴記者並不知道電子商務法,更沒有考慮過要辦執照。

何女士說:“目前沒有相關明確的程序指引我們怎麼去申請和登記。”一位賣女裝的淘寶商家表示,現在只知道要去註冊工商營業執照,但具體什麼時候去註冊,什麼樣的店鋪需要註冊,都還不清楚。

根據電子商務法的相關規定,無論是通過公眾號、小程序、朋友圈、群、私信,還是直播、短視頻等各種社交與信息媒體,只要有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經營者,都須遵守電子商務法。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微商、代購以及部分淘寶商家暫時性的“淡定”,主要源於電子商務法中對“零星小額”的交易活動不需要主體登記的規定。

“實際登記註冊只是電子商務法規定的一小部分。作為行業從業者的網店、微商和代購的整體法律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教師王雲霞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