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400多年前,这位鄢陵人,一路走来一路诗!


400多年前,这位鄢陵人,一路走来一路诗!


这位鄢陵人写的“边塞诗”,读后让人心潮澎湃!‖老家许昌

文‖葛国桢


河南省鄢陵县柏梁镇西老庄村人陈棐一生,勤于读书,勤于著述,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不断有诗文新作问世,令世人钦佩。他的诗大多为吟诵旅途所见风土人情,感情真挚,或灵动细腻,或大气磅礴。

陈棐在谪河南长垣县丞期间,曾莅卫辉,游景武堂、过比干祠。他在《汲郡景武堂》诗中写道:

每观坟典钦先哲,

今入封疆益慕之。

绿竹猗猗真有斐,

白圭皎皎欲无疵。

诗同淇水流遗响,

人并行山寄仰思。

景武祗今需继武,

高风千古有余师。

卫武公是古卫地人民敬仰的先贤。作者对卫武公十分敬佩,现在到了卫武公的封地,目睹武公的流风余韵,“益慕之”。中间两联赞扬卫武公的美德和品性。作者通过用典,称赞卫武公是“有斐君子”、“白圭无疵”。作者认为,要想“景武”(景慕武公),只需继承武公的流风遗韵即可,武公的“高风”自然可以为人千古所师!


400多年前,这位鄢陵人,一路走来一路诗!

嘉靖二十八年(1549 年),陈棐为山西泽州(今晋城市)知府时,曾游览名胜晋祠,触景生情,于石上题《观晋祠三灵池》诗一首。次年夏天,陈棐再游晋祠,再题诗于石,名为《谒唐侯祠》。二诗书法价值极高,《晋祠志·陈给谏乐传》言:“其诗草书,体势遒健,如龙蛇行空,奔走飞扬,具凌厉无前之概。”又言“有张旭、米元章之风味”。

古县东边百余程,

面山临水驿楼明。

群山合处白云起,

乱瀑飞时丹壁清。

愁见民兵填北戍,

喜看禾黍兆西成。

幽情欲拂悬崖面,

紫笔玄书玉字横。

陈棐的这首《邵庄晓行》诗被后人刻在石碑上,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陈棐曾夜宿甘肃省合水县邵庄驿馆,留下“碧落霞天”珍贵墨迹,有感于这里的秀丽风景,朴实民风,他又写下了多首吟诵佳作,流传后世。

陈棐《闻扒沙边警》诗写的是他在大靖地区驻防生活场景。诗中写道:

过午风尘塞日黄,

红旗闪火甲铺霜。

龙城管有骠姚将,

缚取扒沙台吉狼。

扒沙,大靖旧名。首二句写风尘救警,疾赴扒沙。后二句,以汉朝名将李广龙城典故和骠姚将军霍去病比官军,毫无惧色,志在必得。他还写道:投笔请缨白面事,吉囊听报遁归忙。作为文官的他正欲请命杀敌,已报敌人逃走了。

400多年前,这位鄢陵人,一路走来一路诗!

阳关丝绸古道始盛于汉,继文景二帝之后,汉武帝雄才大展,拓疆开边。唐初到开元时,古道出现新的繁荣……宋时归西夏,明初朱棣时西域之路短暂开通,好景不长,吐番侵占了哈密敦煌,到嘉靖时就封闭了嘉峪关,造成了“昔在瓜州地,未远故人傍”的结局。陈棐在任甘肃巡抚时,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词。

嘉峪关,折射出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演绎着茫茫戈壁串串驼铃、人们悲欢离合和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战场呐喊撕杀的凄惨场面。明清时期嘉峪关的诗词,基本上都是以嘉峪关关城的“雄”、“壮”、“奇”为背景,蕴涵着祁连白雪的纯朴贞洁和茫茫戈壁的广袤凄凉。和所有“边塞诗”一样,陈棐的诗充满雄壮、悲凉、粗犷。他的《山丹》、《新河驿作》、《东乐途中遇雪》、《龙头山》等作品写作者看到的与听到的,大多与地理气息有关。他最有名的《祁连山》一诗中写道:

马上望祁连,

连峰高插天。

西走接嘉峪,

凝素无青烟。

对峰拱合黎,

遥海瞰居延。

四时积雪明,

六月飞霜寒。

所喜炎雪消,

潺潺灌入田。

可以代雨泽,

可以资流泉。

三箭将军射,

声名天壤传。

谁是挂弓者?

千载能比肩。

400多年前,这位鄢陵人,一路走来一路诗!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数百年岁月过去,我们今天重读这些诗句,仍然可以看到大漠雄关的瑰奇景观,看到作者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看到关城的雄伟壮观。

陈棐一生所作诗歌甚多,除了大量描绘赞美祖国西部山水人文景观,也不乏对家乡鄢陵历史人文景观的描绘称赞。

鄢陵地处中原腹地,花卉种植业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百花之中尤以蜡梅为盛,因花瓣的颜色类似蜜蜡,又于腊月绽放,且状似梅花而得名。鄢陵蜡梅品种繁多,花色美丽,香气馥郁,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盛誉。作为诗人,陈棐曾写下过多首吟诵鄢陵花卉的诗篇,他在《园亭即事》诗中写道:

为适烟霞趣,

来寻诗社盟。

客怜花共笑,

人傍月同清。

频劝樽中物,

休夸身外名。

驻颜须大药,

沧海易迁更。

400多年前,这位鄢陵人,一路走来一路诗!

这里的“烟霞”,指烟雾和云霞,也指鄢陵百花盛开如烟如霞的壮观景色。“诗社”是诗人定期聚会做诗吟咏而结成的社团,也是鄢陵众多文朋诗友集聚一起吟诗唱和的场景写照。

自陈棐的祖父陈铨开始,数代人在鄢陵城西经营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文范花园,伴着花乡的烟霞和云雾,陈棐常常寻三五老友,在他的花园里摆上菜蔬,对月共斟,把酒话桑麻,浅唱低吟之间,搜索诗句,狂放无羁。

客人与主人在花间徜徉,欢笑之声不绝于耳,实在是超然于世。月亮升起了,人也是清醒的,人傍月走,月随人行,清辉之下,人的影子时长时短。朋友频频劝酒,大家在醉酒,万不可夸耀自己的功名利禄,那会扫大家雅兴的。一个人要想青春永驻,是需要狂吃补药的,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谁又能够改变得了呢?诗中描绘的情景,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400多年前,这位鄢陵人,一路走来一路诗!

【作者简介】葛国桢,常用笔名柯峥、草木、野草等,河南鄢陵人。曾任乡村教师、基层通讯员、企业政工师等,现为许昌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冷暖人生》、《燕子飞来》等个人文集,主编出版5卷本的《天下庾氏文化之根》丛书,曾获全国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奖、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奖、首届“茅山杯”全国微型文学大奖赛优秀作品奖、中国乡土文学奖等。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