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上世纪末期我国一直发展不出自己的舰载垂直发射系统?

蓝海巡弋


其实我国在1983年就开始了对军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研究,于1997年研制成功,并进行了相关测试。所以说,上个世纪末我国其实算是研制成功了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的,说我国上个世纪末一直发展不出舰载垂直发射系统比较牵强,应该换一个问法。为何在世界各国主力军舰都开始用上垂直发射系统的时候,我国却迟迟没有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舰载垂直发射系统。



之所以上个世纪末期我国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发展缓慢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缺少技术储备;第二,手里没钱;第三,没有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的搭载平台。

第一,缺少技术储备。上个世纪90年代是我国军事实力和西方国家差距最大的时期,这个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军队的现代化水平,更体现在军队背后的国防工业现代化水平。
兰州舰被罩住的垂发

众所周知,70年代末,我国开始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开始蒙头发展经济。于是提出了军队忍一忍,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口号。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我国军费一砍再砍,很多军工企业都失去了订单,大量的军工企业生存非常困难。于是大量的军工企业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军转民改革,就连现在航空工业扛把子在那个年代为了生存也不得不放下身段造起了洗衣机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硬核成飞洗衣机

军工企业在和平时期其实订单不多,所以目前世界上的主流做法就是军民融合。比如最近相当火热的波音,这家公司作为美国军工行业的大佬的同时,还是世界民航客机的主要制造商。虽然我国现在也推行军民融合,但是80年代的军转民和现在的军民融合完全不同。80年代军工企业的军转民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技术发展停滞。核潜艇研发团队的解散,造成核潜艇发展断代;运-10飞机研发团队解散,上飞集团改造汽车,造成我国大飞机研制的断代全是80年代发生的,可见军转民对我国当时的国防工业发展有着多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个原因,上个世纪末我国刚刚实现国民温饱,手里的余钱第一用处不是用来发展国防工业,所以各大军工企业压根没有多少科研经费。不用说研制舰载垂直发射系统了这种非刚需武器系统了,当年我们研制一线主力战斗机都没钱。航空工业洪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在上个世纪末期有一款明星产品,叫做k-8教练机。这款教练机性价比极为出色,疯狂外售。就是这样一款给国家带来巨大外汇的明星武器,其科研经费都不是来自我国,而是巴铁。说到这里大家肯定恍然大悟,枭龙战斗机也是这么出生的。


第三个原因,当年我国压根没有可以容纳垂直发射系统的水面舰艇平台。其实这也是没钱闹的,军费一缺,烧钱的海军过得最苦,在那个051和052型驱逐舰当家的年代,压根没有可以塞得进垂直发射系统的军舰。我国第一款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军舰是2003年下水的052C型驱逐舰,装备48单元垂直发射系统。052C的下水,已经距离我国研制成功舰载垂直发射系统5年了,武器等平台就等了5年,可想而知当时的尴尬局面。
21世纪的到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其中军工行业落下的课正在猛补,当年军工企业为了存活造成的负面影响正在被一步步补齐。技术储备的缺失和没钱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万吨大驱也下水了,平台也早已经解决。所以在几年内,随着我过军舰的快速下水,垂直发射系统也迅速出现了三款,分别是052C的冷发射转轮式,054A的通用热发射和055用的冷热共架垂直发射系统。


赤焰哒哒哒


首先必须申明一点,这个结论本身就是错误的,我国的舰载导弹垂发系统从1986年就开始了预研工作,1997年,我国第一代H/AJK03导弹垂发系统就已经定型成功,并安装在970毕升号海军综合试验舰成功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目前这套系统以及被装备了052C驱逐舰上。

(试射垂发的毕升号试验舰)

垂发系统的初创是由英国人在60年代开始的,但是真正的实用却是冷战期间的苏联人完成的,他们的第一代SA-N-6“里夫/利夫垂发系统被首先应用在了“基洛夫”和“光荣”级核动力巡洋舰上,该型系统采用的是转轮式冷发射方式,作为S300的舰载型号,它可以发射5B55和48N6E防空导弹,每个单元拥有8个弹仓,发射完一枚后,另一枚马上转入备弹发射状态。

(基洛夫级巡洋舰及其垂发单元)

相对于传统的导弹发射架,垂发系统具有反应时间快(几乎不需要准备时间),备弹量大(转轮式弹仓),无发射盲区(360度无死角攻击来袭目标)等优点,因而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垂青,不过早期的垂发系统(苏联的里夫系统)只能发射防空导弹,功能过于单一,所以很快就被新一代通用化、模块化垂发系统所取代。

(我军051C型驱逐舰也使用了俄罗斯里夫垂发系统)

目前美国水面舰艇主要装备的是Mk41型通用垂发系统,它能够搭载多种类型的导弹,包括海麻雀短程防空导弹、标准中远程防空导弹、阿斯洛克火箭助推鱼雷以及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等等,在美军数次对外战争中,由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垂发系统发射的战斧导弹每每都充当敲门砖的作用,成为了美国强大武力的象征。

(阿利伯克2型)

我国在1997年研发成功的第一代垂发系统也是单一的防空导弹垂发系统,这一系统被运用在了052C驱逐舰上,在此基础上,我军于2000年又开发了第二代H/AJK16垂发系统,该系统每个垂发单元设置有8个储弹箱,每个弹位都可以独立发射,当然了,最显著的进化还是该系统除了能够发射红旗16舰空导弹外,已经可以兼容鱼8火箭助推鱼雷,具备了通用化的雏形,作为过渡性垂发系统,H/AJK16仅仅被装备在了054A护卫舰上。

(054A发射红旗16防空导弹)

目前我军第三代通用垂发系统也已经成功研制并装备于052D以及055驱逐舰上,新一代垂发采用冷热并架的发射方式,兼容红旗9舰空导弹、鹰击18A反舰导弹、鹰击18对陆攻击导弹、鱼8火箭助推鱼雷等多种型号导弹,并预留了新一代小型和超重型巡航导弹的发射位置,实现了从武器控制系统到导弹发射单元的指令直达,战术指标超越美军现役MK41垂发系统,是当之不愧的世界第一,所以在感叹055垂发单元少于阿利伯克和世宗大王的同时,我们不要忘了,055上深度达到8米的新式通用化垂发已经完全能够以质取胜!

(055大驱及其大口径通用垂发单元)


军武吐槽君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与导弹倾斜发射方式相比,具备发射井紧凑载弹量大;打击目标时载舰不用转向,能实施全方位打击;导弹内置在甲板下,既降低了舰体重心,又利于舰艇的隐蔽等优点,因此,载舰导弹入垂直发射装置是全球水面舰艇发展的大趋势。

最早的舰载垂直发射系统是苏联海军里夫-M,采用了圆环形排列方式,8枚待发防空导弹,共用一个点火装置,类似左轮手枪的供弹机构,1980年初,装备了苏联海军刚建成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包括后来的光荣级巡洋舰。

美国海军在80年代中期,拥有了MK-41巧克力舰载垂直发射系统,性能远在俄罗斯的“左轮旋转式”垂发装置之上,装备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里·伯克级驱逐舰。

此举,刺激了我国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的研发,从俄罗斯进口的S-300防空导弹可谓功不可没,通过对S-300等导弹的研究,军工基本掌握了防空导弹的垂直发射技术。

中国海军以051B型驱逐舰舰体为基础研发的051C型驱逐舰115舰和116舰,安装了2套引进俄罗斯的里夫-M,采用了5V55RM防空导弹,最大射程90公里,最大拦截速度4马赫,使得北海舰队具备了区域防空作战能力的同时,也为国产垂直发射系统的最终定型起到了极大的借鉴作用。

052C型驱逐舰170舰和171舰,是中国最早装备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的水面舰艇,研发过程中借签了俄罗斯的冷发射技术,但1个发射单元的6枚海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却都是独立发射的,要比俄罗斯1个发射单元8枚导弹共用一个点火装置要先进。

但052C型驱逐舰上圆筒形的垂直发射装置,却只能发射单一的海红旗-9,不能兼具发射其他导弹,限制了052C型驱逐舰战斗力的进一步提高。

此后,军工在054A型护卫舰上装上了外型类似美国MK-41巧克力舰载垂直发射系统,但尺寸却明显要比MK-41小许多,能装载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兼具发射鱼-7反潜导弹的能力。

052D型和055型万吨驱逐舰上,是海军标准的新型舰载垂直发射系统,850毫米的直径目前已知全球最大,有7米和9米两种型深的发射井供载舰选择。

此新型垂发装置,具备冷热共架发射能力,除了直径大于850毫米的弹道导弹以外,海军所有的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反潜导弹、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等弹种都能发射,性能即在全球都是最顶尖的。

综上,我国在上世纪末,无法装备海军舰载垂直发射装置,最关键还是受制于技术的原因,在参考了俄罗斯的里夫-M和美国的MK-41舰载垂直发射系统以后,国产舰载垂直发射系统才研发成功,真正投入实用。

但中国舰载垂直发射系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非常不容易,从引进俄罗斯的里夫-M舰载垂直发射系统起步,前两型都不是标准型号,只是解决了有无舰载垂直发射系统而已。


到了052D型上的海军新型标准垂直发射系统,中国海军才真正拥有了战斗力强,具备冷热发射功能,全球领先的舰载垂直发射系统。


国平军史


其实国外关于垂直发射技术最终取得应用,也都集中在上世纪后期,并没有早太多。1968年,英国从一艘护卫舰上成功地垂直发射了一枚“海狼"导弹。这次发射试验验证了垂直发射方式具有可行性,但由于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在当时无法解决,使得这个计划未能继续下去。美海军从6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用不同的推进技术,对多种导弹进行了垂直发射试验,取得了大量的经验。1986年,MK41垂直发射系统正式装备美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而苏联1980年服役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则率先采用了垂直发射技术,是最早将垂直发射技术实用化的国家。

我国对舰载导弹垂直发射技术关注比较早,1983年即开始着手进行研究工作,但由于经费困难等原因,在1985年,研究工作陷于停顿状态。1986年,舰载导弹垂直发射技术被“七五”计划列为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正式开始了舰载战术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的预研工作。1997年12月,中国第一型水面舰艇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在郑州713研究所完成出所评审,于次年被安装于海军武器综合试验舰上,同年8月进行了海上系统调试试验及实弹发射试验,该系统是中国第一代水面舰艇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用于发射海红旗-9型舰空导弹,后装备于052C型导弹驱逐舰。


鼎盛成宁


舰载垂发系统是一种用在潜艇和军舰上的一种导弹发射系统,具有高发射率、大载弹量、无发射盲区、模块化通用化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各大强国海军的主流标配,因此我国虽然已经从上世纪末就开始了对垂体发射体系的研究,但是垂发在我国出现的还是很晚,毕竟在这个领域上我国是一片空白的,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了极大的困难,导致上世纪末期一直没有发展出自己的舰载垂发系统,那么短板究竟在哪?真相令国人唏嘘。

舰载导弹自问世以来,弹道导弹基本都是采用垂发方式的,但是战术导弹比如舰空导弹、舰舰导弹以及反潜艇导弹在早期都是采用固定式发射装置倾斜发射,虽然这种发射方式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其弊端是所有科研人员都可以看到的,其载弹量、发射方位等许多问题都受到了这种发射方式的限制,于是垂发系统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

我国在垂发系统的研究是相当缓慢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缺少技术装备,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各个产业和西方比起来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这个差距不仅仅是在军队的现代化水平,甚至说整体的国防工业现代化水平都是相当落后的。第二个就是军费问题,也就是没有钱去研发,甚至整个研制陷入困境一直到1997年该科研项目才被重新纳入七五计划,并进入第二次研制阶段。

直到后期该系统完成评估后,被安装于实验970综合武器试验舰上进行海上试验,这也是我国的第一代,后被安装于我国海军052C型驱逐舰上,用于发射HHQ-9型导弹,这代表着我国的这一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我国的垂直发射系统配合346型相控布阵雷达,每个发射单元可以容纳6个贮存箱,并采用冷发射方式。而我国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垂发系统,拥有了真正的通用性,发射导弹的种类几乎包含我国现有的所有导弹,在控制系统上舰空导弹的距离控制系统、舰舰导弹以及对陆巡航导弹的控制系统都已经达到了兼容,也使得我国海军在执行多任务、火力密度、打击手段及威力均有了大大的提升。

整体来说,我国对于世界先进的技术关注时间是比较早的,并且也一直是跃跃欲试,但出于我国当时国情发展的限制,这一技术并没有太早的出现,但随后我国在此领域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因此到现在来说我国垂发系统的发展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很厉害的。


思远防务


垂直发射系统是现代主流的导弹发射系统,它具有发射速率快,导弹不受发射架方向影响,可以进行全向攻击,特别适用于防空导弹发射。

我国对垂直发射系统的关注并不比世界主要军事大国晚,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对垂直发射系统有了前瞻性的研究。

上世纪90年代为了应对海上威胁,我国从俄罗斯采购了一批海军装备,其中就包括当时海军的当家花旦——现代级驱逐舰,现代级除了拥有强大的反舰火力外,其垂直发射系统还具有良好的区域防空能力,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接触垂直发射系统。

051C所装备的便是里夫-M垂发和天空哨兵雷达的组合

俄式“里夫M”垂发系统采用左轮手枪式发射架,导弹采取冷发射模式,这种发射方式利用压缩气体把导弹推出发射筒后导弹发动机才点火工作,其优点是不需要为导弹燃气准备专门的泄压管道,但是发射速度和反应速度都不如热发射。早期的051C型驱逐舰上就是使用的这种垂发。

美制MK-41垂发

随后我国又参照美国MK-41研发了热发射模式的垂发系统,这种矩阵式的垂发系统能够快速反应,饱和发射,极大提高了舰队防控水平,在054A护卫舰上首次出现了国产矩阵型垂发系统。最新的国产垂发系统已经发展到通用垂发,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单一模式或者“一坑四弹”的模式配置导弹,不仅可以发射防空导弹,还可以用于大型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发射,攻击手段更加灵活。

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求各位老爷点波关注!


区域拒止


关于舰载垂发,最早是英国人1968年在一艘护卫舰上实验发射了的一枚防空导弹。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早期只有潜射的弹道导弹是使用垂发的,而反舰弹、防空弹则出于可靠性的考虑,多是采用相对简单的回旋式或者固定倾斜发射架模式发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战略导弹发射要求较高,而反舰弹、防空弹当时对于发射要求相对简单。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做了大量的技术攻关,最终在80年代成功研制出MK41垂发系统。

事实上,我国早在1983年就开始舰载垂发系统的研究,但由于经费紧张,至1985年研制陷入困境。1986年该科研项目被纳入“七五”计划,至1997年该项目在郑州713所研制成功,并于1998年将垂发系统安装至海军970号实验船(后来的891舰)上,进行了舰载实验,最终该系统被定型装备到我海军052C型驱逐舰之上,主要是发射HQ-9防空导弹。简单说,舰载垂发系统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导弹发射箱的设计,不仅要安全耐用,还要有一定的抗打击能力;二是导弹发射后的方向控制,需要导弹发射后在低空迅速调整角度;最后是燃气排导和火控通道,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当然,仅仅满足于防空导弹的垂发使用是完全不够的,因为一个波次发射反舰导弹的数量直接决定是否可以达到同一阵位饱和攻击的能力,所以此后我国又发展了性能更好、发射能力的垂发系统,使用在了052D型护卫舰之上,可容纳的弹种更多,发射的频率也更快,攻击能力也更强。


诸葛小彻


很简单啊,没地方抄作业。

缺乏创造力,只能去山寨。 别人不卖,没有抄袭对象。当然造不出来了

看看那些所谓举世瞩目的成果,没有一个是自己独创的。设计师说过上边提出要搞什么项目,谁也不知道,一无资料二无技术。有的仅仅是国外的玩具模型

美国搞原子弹也是一无资料二无经验,德国搞V-2导弹,也没有资料,都凭借研究创造。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我只想知道把无人机上用的黄瓜大小的导弹,做成垂发装在坦克上,坦克带上3-5架无人机做眼睛侦查目标,这样的坦克可以躲在建筑物、山后、地下攻击目标,可行否?我在问答里问了好几次,没人答复,唯一的一个答复说的是炮射导弹,跟我问得文不对题。垂发用在坦克上,坦克就不需要炮塔和炮弹了,直接共用无人机的导弹,射程怎么也比炮弹远几倍吧?还能超视距攻击,懂行的来说说


东吴龙抓手


上世纪末时俺们的小巧克力和蜂窝煤正在试研舰上测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