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农民变股民 心里美滋滋 济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成效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权分置后又一项管长远、管根本、深层次的农村变革,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大局,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农民变股民 心里美滋滋 济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成效

重阳节来临之际,今年74岁的章丘区白云湖街道杨南村的村民杨万福满脸洋溢着幸福和知足的喜悦,作为杨南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股东之一,刚刚领取完优先发放的200元分红和一些油米面等生活用品后,便与村里的老伙伴们坐在藕池畔柳树下下棋喝茶,他告诉记者,现在国家政策太好了,种地不用下力气,村里和国家还常常给发钱,“现在的农民跟以前城里脱产的没啥两样了,心里真是美。”

农民变股民 心里美滋滋 济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成效

据了解,2017年12月15日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杨南村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将全村的土地都流转到合作社,通过租赁、合作开发、产业融合等方式,盘活集体资源。此次分红是继合作社成立以来第二次发放。

农民变股民 心里美滋滋 济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成效

目前,杨南村共有近180亩的白莲藕生产基地和两家企业的地租作为集体收入。“由于目前集体经济收入有限,考虑到村里60岁以上老人曾是传统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村党支部特意开会研究,先将分红下发给全村235位老人。” 杨南村党支部书记麻怀河告诉记者,改革才刚刚开始已初见成效,“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依托我们村的特色农业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我们还将大力发展民宿开发、特色旅游、田园+餐饮+娱乐一体化等特色项目,实现产业升级、资源共享,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让我们村的每一位村民月月有收入,年年有红包。”

农民变股民 心里美滋滋 济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成效农民变股民 心里美滋滋 济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成效

实际上,实行这项改革的不仅是杨南村。章丘区龙山街道杨南村的村民真正实现了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本的现实。 “去年我们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杨南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章程和收益分配制度相关规定,我们村拿出25.8万元用于股东分红,经合法界定的村集体组织成员平均每人分红551.3元” 。杨南村支部书记李玉柱说。

农民变股民 心里美滋滋 济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成效

据了解,自2017年9月份开始,章丘区在辖区内18个村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试点改革。试点村全面清产核资、确认成员身份,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确权到户。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这18个村的探索为全市改革积累了经验。

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和基础。记者了解到,2018年5月3日,济南各区县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截至9月底,全市4747个村(居)均已启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4691个村(居)已完成所有资产清查核实和结果公示确认,达到总村数的98.82%,累计清查集体资产258亿元、集体土地940.8万亩;4107个村(居)已完成成员界定,达到总村数的86.52%,共计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79余万人。

农民变股民 心里美滋滋 济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成效

“2017年以来,全市共有246个村(居)向成员发放股权证书,在完成改革村(居)中,有18个村(居)已实现集体资产股份分红,分红额达3626万元。” 据济南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践证明,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收入有了不同程度提高。

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的开发、利用、管理和监督行为,不但能够解决集体产权归属不清晰、分配不公开、保护不严格等现实问题,还能有效缓解集体经济发展动能不足、活力有限等困难局面,济南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改革,将加快形成既能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能调动个人积极性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进一步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激活农村各种要素潜力,不断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