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學校熱衷感恩教育,熱淚盈眶下孩子學習大進步?心理專家表示懷疑

學校熱衷感恩教育,熱淚盈眶下孩子學習大進步?心理專家表示懷疑

學校感恩教育現場

感恩教育的理論基礎應該來源於美國心理學大師弗洛姆在《愛的藝術》。在這本名著中,弗洛姆論述了一個人愛的能力培養三過程,一是感受愛,二是獲得愛,三是創造愛。

第一階段,感受愛即感恩之情。在艱苦歲月,孩子很容易感受父母之不易,現今物質豐盛的時代,孩子往往不容易感受到父母的艱辛和付出。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對父母沒有感恩之情,長大後成白眼狼的概率極高。

學校熱衷感恩教育,熱淚盈眶下孩子學習大進步?心理專家表示懷疑

弗洛姆《愛的藝術》

第二階段,獲得愛,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友情和愛情。感受到愛的孩子,就會懂得理解尊重付出,學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去贏得愛。現今家庭和學校普遍重視孩子的知識培養,而忽略了孩子獲得愛的能力的培養,走入社會後,孩子就無法建立家庭和友情,孤獨終生。

第三階段,創造愛。把愛從自身擴展到更寬闊的社會,形成對家庭、企業、國家的深厚感情。

學校熱衷感恩教育,熱淚盈眶下孩子學習大進步?心理專家表示懷疑

孩子為媽媽洗腳

從因果定律來分析,愛是因情是果。如果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就自然而然地產生出感恩之情,而愛的情感主要是通過尊重、關心、理解、認同孩子和身教言傳來傳遞的,這種愛是一種無條件的愛,感恩是親子關係發展的自然結果。感恩教育則不同,由父母展現(有的甚至是表演)自己的艱辛付出觸發孩子的感恩之情,從而達到讓孩子努力學習的目的,深層意涵是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你就應該努力學習,已經把父母對孩子的無條件的愛變成了有條件的愛了。下面我們分析一下感恩教育在讓孩子感受愛方面起到的正向作用和負面效應。

正向作用:讓孩子看到了父母的艱辛和付出,感受到了一些父母的壓力和痛苦,而這些的確實是孩子以往在生活當中不容易注意到和感受到的,因而觸發了孩子的情感而爆發出來,不過也正因為這種情感是爆發出來的,而影響了它的效能,因為任何激發的感情都是短暫的。

學校熱衷感恩教育,熱淚盈眶下孩子學習大進步?心理專家表示懷疑

學校感恩教育現場

負面效應:由於學校舉辦感恩教育的動機是引導孩子更努力的學習,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是父母對自己無條件的愛,可能是一種要求甚至是一種逼迫了。由此造成的兩個負面效果不容忽視。其一會使孩子認為自己欠父母的太多,部分孩子會產生強烈的負債感和內疚感。其二會讓孩子感覺到肩上的責任更重,壓力更大,讓學習上已經不堪重負的孩子,會更瀕臨崩潰,造成嚴重的心理隱患。

學校熱衷感恩教育,熱淚盈眶下孩子學習大進步?心理專家表示懷疑

不堪重負的學生

學校搞感恩教育由於過分追求形式化和動機功利,對學生的影響是短期的而不是長久的,更由於其負面效果很大,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爭議。我認為培養孩子愛的能力才是根本的,愛的能力關乎個人的成就和幸福,關乎社會的和諧和發展。在獨生子女時代,愛的能力的培養,應該說具有極大的社會意義。

關於孩子愛的能力培養,我的系列視頻課程《愛的能力的養成》可以提供一些幫助。如果你有好的建議和方法,歡迎在評論區發表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