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王茅家族的商業傳奇

一、白手起家的王振發

王振發,祖籍江西吉安,年輕時候家境貧寒,流落到茅臺街頭,以乞討為生,後來被一家客棧的老闆收留在店裡做了夥計。從小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王振發手腳勤快,頭腦靈活,頗受張老闆賞識。一天,一位四川客人來到客棧投宿,攀談中王振發得知,客人要送一封重要信件去雲南。王振發熱情招待客人,很快從客人口中探知:貴州的食鹽馬上要漲價了。

王振發隨即將此事告訴了張老闆,並建議用定金把茅臺鎮上的食鹽全部手下囤積。 貴州不產鹽,民眾所食主要依賴四川井鹽。鹽運造就了茅臺第一批大商人。鎮上鹽倉鱗次櫛比,食鹽儲量極大,囤貨不僅需要大量資金,而且存在巨大風險。但是張老闆毅然聽從了王振發的建議,傾其全部家當交了定金,將鎮上的食鹽囤積起來。不久,貴州食鹽價格果然一路猛漲,張老闆的商業冒險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慧眼識才的張老闆決定:將獨生女嫁給王振發。

鹽運的興起,使地處川黔要衝的茅臺日趨興旺發達。陝西、湖廣一帶的商人云集這裡,出現了“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繁華局面。在這樣的商業環境中,入贅張家的王振發創立王天和鹽號經營鹽業,迅速成為一方鉅富。

發跡後的王振發要經常宴請鹽商,於是在宅院附近靠赤水河的地方修建了酒房,自己釀酒宴請客商和親朋好友。釀出的酒品質上乘,客人飲後讚不絕口。當時燒坊不下二十家,王振發的燒坊應是其中之一。王振發經營鹽業發家致富,為釀酒積聚了大量資本。

天和號燒坊釀酒主要是為自用,後來因品質好,廣受喜愛,又作為禮品饋贈給往來客戶。規模有所擴大後,才作為商品賣給鹽夫解乏療傷,賣給行商座賈往來貿易,達官貴人請客送禮。客商、鹽夫們沿著赤水河,將酒帶到了赤水河下游合江一帶的廣大地區。

二、榮和燒坊的創立

王澤履(1858-1931),號立夫。自祖父王振發經營鹽業發始,王家成為仁懷鉅富。到其父親王用賓時,王天和鹽號遍及仁懷各地,王氏家族進入鼎盛時期。

王澤履是獨子,王用賓去世後,自然由他繼承家業。他的田地包括茅臺很多地方。

王澤履年輕時就開始學做生意,繼承家業後,由於其祖父王振發與四川人有生意往來,他也自然延續著祖輩的商路,繼續做著生意。到他手中時,食鹽生意已經不好做了。茅臺卻因各路客商雲集悄然出名,凡是喝過的人都交口稱讚,回程還要買些帶回去宴請、送禮。王澤履看準了釀酒的商機。

石榮宵(生猝不詳),仁懷大地主,仁懷市區老城有一棟四合院,當地人稱“三官樓”,便是石榮宵的宅院。孫權太(生猝不詳),赤水縣長沙場人氏,清末秀才,田產甚多,家中富有。

清光緒五年,年僅21歲的王澤履,與孫權太、石榮宵開設燒房釀酒,石榮宵、孫權太各出銀200兩為股金,王澤履以自家燒房入股。燒房名號從兩個股東名字中和王澤履鹽號名中各取一字,定名為“榮太和燒房”。因王澤履以燒房入股,且家傳釀酒手藝,便由王澤履管生產、銷售,石榮宵管賬。

與王澤履合夥僅三年後,約在光緒十六七年時,石榮宵逝世後。石榮宵膝下有子王連城、王鳴珂。石榮宵逝世後,其次子王鳴珂參與了“榮太和”的經營管理。但沒過多久,王鳴珂也去世了,遂由其子王少章(又名王德芳)就緒參與燒坊的經營管理。

民國四年,仁懷分為仁懷、習水兩縣。孫全太 家距茅臺較遠,又忙於在家鄉擴充勢力,便以石榮宵管賬,導致歷年賬目不清為由,提出退股。王少章付給孫權太白銀200百兩並結清歷年紅息。從此,榮太和燒房更名為榮和燒坊。

三、王茅及後人傳承

(一)王茅的由來

茅臺所產美酒均慣稱茅酒。自1915年巴拿馬獲獎後,才正式得名“茅酒臺酒”。再後來,為了以示區別,榮和燒坊的酒在茅臺被稱為“王茅”,華家的成義燒坊的酒被稱為“華茅”。

(二)王茅後人

王承俊,王澤履嫡子。1931年王澤履病死時王承俊才十七歲。為了繼承家業,延續香火,18歲便成了家。

自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後,王承俊家裡黑箐子老燒坊仍在繼續釀酒,不過所釀的酒大部分是為了自己喝家人飲用。時至今日,其子孫仍掌握著秘而不宣的釀酒工藝。

王承俊曾任茅臺小學榮譽校長。民國二十九年前後,王承俊受新思想影響成為新派人物。任茅臺小學榮譽校長期間,仁懷教育界人士經常到茅臺聚會,王承俊十分大方,經常出資贊助和接待,1950年4月15日至19日,仁懷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在縣人民政府禮堂舉行,王承俊作為開明紳士當選為人大代表。

解放後,於1951年11月5日-8日,分兩次協議,國家以舊幣一億兩千萬元購買了“成義燒坊”,同時還接管了“榮和燒坊”,組建成國營企業。廠名貴州省專賣公司仁懷茅臺酒廠。

(三)王宗德釀酒廠的簡介

改革開放以後,王承俊嫡子王宗德,為延續榮和燒坊家傳餘脈,成立王宗德釀酒廠,秉承寬厚誠實的家風,用先輩口傳身授的手工工藝、傳統方法和家傳的制曲秘方,採用茅臺河谷的本地紅高粱,取清澈的赤水河水,娘指出純正原始風味的美酒佳釀,傳世美酒“王澤履酒”終於拂去歷史的塵埃,再現經典。

王澤履醬香型白酒堅守家傳古老工藝,並運用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和檢測手段,實現了傳統工藝和當代科技進步的完美結合。

目前酒廠有三個生產車間,一個制麴車間,共128個窖坑,年產量1200噸。酒廠設有生產、研發、人事、財務、後勤、質檢等部門。

酒廠以傳承發揚、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精誠奉獻為宗旨,以危機感和勇於開拓進取、勤奮忘我的工作作風,以專注鑽研的敬業精神,不斷把酒廠發展壯大,將企業品牌推向市場,創造更為卓越的價值,傳送更為貼心的服務,鍛造“王澤履酒”經典品牌,引領時尚潮流,爭創貴州酒類名牌生產企業。

四、論現在市場上宣傳的王茅文化

(一)王立夫是王茅創始人之一,一些人為了牟取暴利,利用王茅文化,杜撰了王立安,並說王立安和王立夫是堂兄弟,而這個人在歷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茅臺的縣誌上也根本沒有這個人的記載。

(二)王秉乾,當年王立夫是與石榮宵、孫權太三人合夥創辦的榮太和燒房,孫權太退股,獲獎以後燒房的酒才被稱為王茅,而王秉乾是石榮宵的重孫,說王秉乾是王茅創始人,於情於理都有些不合適。

(三)還有一些酒廠,比如榮和燒坊、王茅酒業等等,他們跟王茅根本都沒有什麼關係,但打著王茅創始人的口號去欺騙人。

(四)王立夫是王茅創始人之一,這個不管是在仁懷縣誌上或者茅臺酒廠公司志上都有記載,王立夫的嫡子王承俊在仁懷縣誌上也可以查到,現在的茅臺鎮王宗德釀酒廠就是王承俊的嫡子王宗德老先生創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