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評價甄嬛?

孫淼傑


《如懿傳》中的甄嬛由鄔君梅飾演。

這時候的甄嬛已經步入老年,在她身上我們看到的更多是老謀深算。

不苟言笑的甄嬛給人一種心機深沉的感覺。


由於皇帝是養子,甄嬛並不是乾隆的生母,所以母子之間隔著一層肚皮。

正因為如此,所以甄嬛處處防備乾隆,以保住自己在後宮前朝的地位。

可以說,甄嬛與乾隆一直在進行權力博弈。

甄嬛不滿意富察皇后,想打破後宮的平衡,自己坐收漁人之利。於是她積極向乾隆推薦新人,這就有了得寵一時的舒嬪。

為了隨時探聽乾隆的心思,甄嬛又秘密安插了眼線玫嬪。

為了報復害自己的大女兒遠嫁的高斌,甄嬛可以毫不留情的對高斌的女兒高貴妃下手,致使高貴妃的病越治身體就越差,最後一命嗚呼。

為了在前朝的勢力,甄嬛極力保薦訥親。當訥親辦事不力的時候,甄嬛果斷的丟棄了這顆棋子。她審時度勢,發現乾隆羽翼豐滿,前朝是插不上手了,於是就將戰場轉移到了後宮,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甄嬛的政治眼光。

因此,甄嬛時不時的提點乾隆要雨露均霑等等,處處昭示著她皇太后的威儀。

就是這樣一個眷戀權力,深謀遠慮的太后也有可愛的一面。

恆緹公主遠嫁事件,甄嬛說再多的好處加在一起也比不上自己的孩子在身邊。

通過一番努力和周折,最後甄嬛如願了,公主留在了身邊。

我們看到甄嬛的臉上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這是一個母親的微笑。


西奧2018


如何評價甄嬛這個角色呢?我們可以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分析

入宮前

甄嬛入宮前是大家閨秀,上香求菩薩保佑自己被撂牌子,不願委屈了自己,希望嫁與世間最好的男兒

選秀時

為安陵容解圍,贈耳墜,為其插上海棠花做裝飾,這時的她還是善良正義的小女子

入宮初期

裝病避寵,惟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被餘答應欺負,得寵後就拆穿了餘答應,間接害死了餘答應。此時她覺得良心不安。這時的她還是善良的。直到好友沈眉莊被陷害假孕禁足,淳兒被人害死在荷花池,自己在華妃宮中小產,這時的她已經對皇上失望,對後宮厭惡。

入宮中期

為了復寵不得不以色示他人。後為了扳到華妃做了皇后的棋子,和曹貴人聯手,答應會人溫宜公主為義女,和眉莊聯手不惜火燒碎玉軒。後去冷宮看華妃最後刺激華妃撞牆而亡。本以為自己可以平安度過餘生的她又再次落入了皇后的圈套。封妃的時候穿了純元皇后的舊衣,而被禁足碎玉軒,流珠為了昏倒的甄嬛求醫而撞刀身亡。得之有孕也高興不起來,一句莞莞類卿將她徹底打入深淵,生了朧月公主就離宮修行,號莫愁,此時她對宮裡的一切全部死心。

離宮修行

本來打算在甘露寺修行了此一生,果郡王用真心感動了她,讓她從新相信了愛情,本來準備假死後和果郡王白頭偕老,卻收到果郡王葬身黃河的消息,卻不想已經懷有身孕,不得不設計從新回宮,為果郡王留下子嗣。然而當她準備回宮時果郡王又回來了。這時她更多的是無奈吧!

回宮後

改名改年歲,還收了四阿哥為義子,此次回宮,聯合了敬妃,欣貴人,扳倒了安陵容,扳倒了皇后,為了給果郡王報仇氣死了皇上,卻也失去了好友沈眉莊,失去了愛人果郡王,失去了妹妹浣碧,這時的她狠毒而決絕,絕不放過害過自己的人。最後成為太后,最後也只有瑾汐陪著他了

總結來說,甄嬛這個角色從大家閨秀到太后,每個動作每個眼神都是戲,看得十分投入,孫儷演技的確出彩。







栗子瞄看點


不喜歡甄嬛,她是一個隱藏極深的心機女,從來沒有天真爛漫一說。一家之言,為大家添幾分下飯的談資。

甄嬛的目標

入宮之前,她去廟裡祝拜,說希望能嫁給天底下最好的男子,希望不要中選,卻在殿選時寥寥幾句把才華展示給皇帝,就連最害怕的貓,扔在她腳邊,她也穩穩的站著,一點也不害怕,一舉過了皇帝和太后兩關,順利被留牌子成為皇帝的新妃。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甄嬛,口不對心,虛偽做作的一面。“嫁給天下最好的男兒”,那麼誰敢稱為天下最好的男子呢?在這裡,我能想到的只有皇帝,因為果郡王還沒出場,況且如何評判最好的男子呢?以什麼為標準呢?大眾的標準無外乎錢權二字!

那麼後面的果郡王能不能夠得上這兩個標準呢?果郡王一向都對皇帝表明心跡:只想做個富貴閒人,他是皇帝的弟弟,錢自然不用說,權呢?以後面甄嬛二次入宮時,對槿汐和浣碧講的逼不得已的理由:果郡王死了,沒有人能幫她了,她只能靠自己,她還要照顧她遠在寧古塔的家人,溫實初幫不了她,天下只有皇帝能幫她,所以她要二次入宮,從這段話來看,果郡王也是有一些權力的,甄嬛跟果郡王發生感情,也是有目的的,並不是那麼完美單純的愛情。

所以甄嬛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說明自己的目標,只是單純善良的觀眾們,習慣把善良的帽子扣在女主角頭上,習慣了沐浴在主角光環的籠罩中,不願意去看明白一個真實的甄嬛罷了。


甄嬛對敦親王福晉忘恩負義落井下石

甄嬛第一次因華妃失子之後,因為怨恨皇帝不處理華妃,為她的孩子報仇雪恨,對皇帝怨懟不理睬。皇帝雖然心痛憐惜,卻也情怯,無法面對甄嬛,所以疏遠了甄嬛,此時合宮上下,沒有人來探望甄嬛,只有敦親王福晉看望她,並送來人參,讓她補養身體。

後面皇帝為了處理敦請王的勢力,將他女兒封為恭定公主,此時甄嬛再次見到敦親王福晉,說起敦親王福晉雪中送炭,她必定報答,卻用一盞雪頂含翠試探。敦請王的福晉因憂心兒女及丈夫的處境,沒有過多的反應,結果甄嬛當晚就對皇帝說:敦請王福晉對這盞雪頂含翠,像是喝慣了的樣子。引得皇帝說出“宮中有的,年大將軍府必有,甚至更佳。如今敦親王府也有了,朕沒賞他,他哪兒來的?”甄嬛的話讓雍正更確定了敦親王與年羹堯的勾結,最終給敦親王造成了滅頂之災。

這就是甄嬛對敦請王福晉對她雪中送炭的報答?

在這裡,我只想說,甄嬛早已知道皇帝對敦親王心有芥蒂,已經把他的女兒作為人質管控在後宮,何必還要在這裡多上這一嘴?她說與不說,皇帝都會處置敦親王,何必要她在這多嘴?不過是落井下石的小人行徑,甄嬛前腳還說要報答雪中送炭,後腳就立刻因為一盞茶出賣了福晉。

雖說後期她為敦親王一家求情,皇帝沒有太過為難他們,但甄嬛此時所為,實在令人不齒。


甄嬛是陵容轉變的最大推手

再往後,甄嬛對安陵容的姐妹情,可以說得上是塑料姐妹情了。安陵容的變化和成長,真是全賴甄嬛和皇后兩個人的一推和一拉。

安陵容在一開始的時候,對甄嬛那是真心真意,實心實意,但沒辦法,她們倆人的背景懸殊,原生家庭的不同,造就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嫡女,一個骨子裡透著高傲,一個永遠卑顏卑膝,甄嬛永遠瞧不上陵容。


而甄嬛也從實際行動上,也貫徹了這種瞧不上,在處理餘答應的事情上,明明是甄嬛親自開口引得皇帝賜死了餘答應,結果在餘答應死後,又假惺惺的去給餘答應燒佛經,且不說這是不是鱷魚的眼淚,單單說這一幕還讓陵容遇到了,陵容怎會不想:是不是甄嬛怪自己多事?

陵容的一片真心和痴心是不是也“錯付了”呢?

後面還有淳貴人講倆人的刺繡一事,如果甄嬛真的與陵容親厚,又怎會為了淳貴人去給陵容送兩支白玉簪子說情?難道陵容自己不知道淳貴人是小孩子脾氣,口無遮攔?需要甄嬛多事,來做這個和事佬?

況且劇中甄嬛也講到,因為她父親和淳貴人父親官職差不多,倆人背景差不多,她才多與淳貴人親厚走動,從這話裡也能看出,甄嬛有多瞧不上陵容。

所以後面陵容投靠皇后,也是有道理的,在甄嬛這裡傷透了心,還不許人換個肩膀哭去?再加上皇后刻意製造誤會,陵容的轉變,就不足為怪了。


甄嬛對付曹琴默,手段太毒,心太狠

曹琴默也算是個有謀略的女人了,三言兩語挑起皇帝對甄嬛的懷疑,又能處處給華妃出謀劃策,足夠聰明瞭吧?但是還是死在了“單純善良”甄嬛手裡。

甄嬛對曹琴默的拉攏和處理,全部都在她的計劃中,從她建議讓曹琴默打理朝瑰公主的和親事情開始,她就對曹琴默開始佈局了,讓曹琴默感同身受,更加擔憂溫宜的未來。

到後期華妃倒臺之後,甄嬛提示曹琴默:皇帝不好為難年答應,提示曹琴默她封號的真實含義,慫恿曹琴默去跟皇帝講:殺掉年答應。最終讓曹琴默自己把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在這個過程中,甄嬛就已經決定對曹琴默實施“殺母奪子”的惡毒計劃,並且對端妃宣之於口,說希望給溫宜換個媽。

這件事上,甄嬛一點也不善良,就算溫宜跟著曹琴默不學好,那也是親媽和親閨女之間的事,哪個親媽還不能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教導自己的女兒?人家閨女學好學壞跟甄嬛沒有任何關係,況且宮裡那麼多沒媽的孩子,她此時怎麼沒想著給 沒人疼沒人愛的四阿哥找個媽照顧呢?

甄嬛殺曹琴默的目的在於她要拉攏端妃,事實證明,端妃在後期是甄嬛團隊中的一個最有力的幫手。


甄嬛頭頂主角光環,言語中句句光鮮,或言為他人著想,或言事出無奈,每句話都隱藏了她許多的真實想法。作為一個直爽的人,最不喜歡她低垂眼簾,慢慢說話的時候,每次都有滿滿的心機寫在她臉上,讓人心驚。實在對她喜歡不起來。


小酷媽的小世界


從電視劇中所呈現出來的角色來看,甄嬛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人,典型的大家閨秀,有自己的閨中蜜友,在初入宮時,也十分的天真,以為可以獨善其身,只想安穩的過自己的小日子,並不存在什麼爭寵之心,看到眉莊受寵,也真心的為她開心。

後來以為與心中的四郎可以郎情妾意,雖然皇帝有許多妻女,可覺得他的心在自己這裡,也算是很滿足的,直到後來發現,自己不過是皇帝心中的一個影子替身,於是,她決絕的放棄了這段感情,是一個非常果斷的女人, 你若無心我便休,她雖然心痛,卻果斷的很。

在離宮的時候,他與果郡王情投意合,不在意身分地位,甘願與他做長久地下夫妻,為了自己的感情,也可以說是非常果敢的一個女人。後來,以為果郡王身死,傷心之下,卻發現已經懷有他的骨肉,為了他們的孩子,她只得用計重拾皇帝的恩寵。

回宮後,又知道了真正要害自己的人是誰,於是,她籠絡了後宮中可用的嬪妃,一步一步的,走向至高的位置,皇帝逼她害死了自己心中的愛人,於是,她設計氣死了皇帝,皇帝死時,她茫然了,傷心了,這是自己曾經愛過的人,是什麼讓他們走到了如今的地步,她也是一個女人,曾經天真善良,卻經歷了好友的背叛,愛人的欺瞞。

不管哪個女人經歷她所經歷的事情,也都會做出像她一樣的選擇吧。這個角色算是個人比較喜歡的角色了,孫儷的演技真的非常棒。


星萌小魚


非常想寫寫甄嬛,因為她不同於很多電視劇女主傻白甜的人設,有智慧有才情有真心更可貴的是對於陷害自己的人不是一味的忍讓,用女主光環來保自己不死,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膽魄,敢於反擊和抗爭,有血有肉。



從開始單純對於未來無限的美好憧憬,像極了每個年輕的我們,不管現實能不能實現這些憧憬都有自己的美好向往。甄嬛明知皇上不可能屬於一個人,但是依然希望“願得一心人白首不分離”。每個單純的我們不都是這麼嚮往的嗎?找個相愛的人,一輩子白頭。



她也是幸運的,與皇上無意的遇見,愛情之火開始蔓延。那時我相信他們是彼此相愛的,她會為了約定大雨中等候,他為了約定大雨中赴約。也像開始熱戀的我們,為了對方有點不顧一切,見不著思念,怕對方不在意自己而心神不寧。

那時的甄嬛依然聰明,但是也有一片真心。沒有雜質,純粹而美好。他們也確實過了一段神仙眷侶的日子,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其實真正推動甄嬛改變的,不是皇后的老謀深算,不是華妃的處處刁難。而是皇上對她的感情在一次次被其他人參雜過程中已經改變了。聰明如甄嬛怎能感受不出來呢?

外界的壓力身為女性是能抗住的,正如普通的我們,生活再多不如意都不足以擊垮我們,但是身邊人的猜疑,不信任,乃至發現他愛的根本不是我們的時候,那種打擊才是致命的,一下就能將我們的堅強擊碎。



甄嬛也不例外,她可以幫助皇上出謀劃策,哪怕在這過程中自己要和皇上配合演戲被送到島上。等等,因為她知道那時皇上的心是和她一起的。真正讓她心碎的是純元皇后舊衣事件,她明白了,在皇上心中她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重要,最後皇上一句宛宛類卿,將她的心徹底擊碎了。

出宮,後來為替果郡王報仇而回宮,都是她不能選擇的命運。皇上給了她更高的恩寵,但是死去的愛情很難再被喚醒。尤其是已經不純粹的愛情。

無休止的爭鬥,甄嬛贏了,贏了性命和權力,但是她也輸了,成了孤家寡人,果郡王死了,眉莊死了,皇上也死了。其實甄嬛也是愛皇上的,只是感情經不起折騰,更經不起別人的挑撥離間與陷害。終歸還是變質了。



像我們嗎?愛著愛著,發生很多事情,或許是有第三者挑撥,或許是現實太殘酷,總之太脆弱。只是我們沒有甄嬛的手段,沒有她耐心,為了一擊制敵可以等很久。我們總是輕易的就被激怒了,然後輕易的就放手了。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適當學一點甄嬛的聰明智慧,喜怒不形於色心事勿讓人知,真心對我們的我們也以真心對待,傷害我們的不盲目的原諒,而是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依然女神


小編和大家聊聊《甄嬛傳》裡的主人公甄嬛這個人物。起初相信大家都知道她剛進宮的時候清純可愛,善良。還經常打抱不平。但到了最後她卻和寧嬪聯手,害死了皇帝。甄嬛本性清純,只是在後宮被陷害多次後,慢慢的變的非常狠毒了,成長為有勇有謀,有心計的後宮爭鬥女人。


在皇上臨死的時候,甄嬛便把之前發生的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了皇上。劇的末尾,甄嬛說出每一次跟皇上的接觸都無比噁心,自己生了果郡王的孩子,以及沈眉莊與溫實初的孩子的事情,還有寧嬪對他的百般厭惡。故意讓皇上自己知道:他不過是一個失敗的皇帝,是一個活在虛幻中的英雄,宮中上上下下無論大臣們還是僕人們其實也沒將他看在眼裡。所有人都鄙視皇帝,看不起皇帝。皇上最終吐血而死。


甄嬛替自己心愛的果郡王報了仇。因為皇上借甄嬛的手殺了自己心愛的人。葉瀾依協助甄嬛殺死皇帝后,也追隨果郡王自殺!


到了最後,甄嬛成功走向了人生的巔峰。然而,在她走向人生巔峰的路上,她失去了自己心愛的人,失去朋友,最終只能一個人孤零零地活下去了。


影視劇小哥


最近《誤殺》正在熱映,看過1000部電影的男主,全程高能,外掛大開。可見看電影和看電視劇的人多麼不好惹。

看電視劇學計謀學智慧,如果能用在對社會,對他人,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上,也算學以致用了。

那麼看電視劇《甄嬛傳》能學到什麼計謀?這些計謀對我們個人成長又有何幫助呢?下面談談從甄嬛的身上受到的三點啟發:

一、建立團隊

甄嬛剛進宮,第一件事就是和身邊的太監、宮女打成一片,瞭解他們的出身和想法,走進他們。她這樣做,就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小團隊。後面升職加薪,離不開身邊人的幫助,部分不服管、有二心的下人後面都被甄嬛趕走了。那麼如何建立自己的團隊呢?必須建立彼此之間的利益聯繫,輸入自己的價值觀,多溝通,給他們美好的願景。

二、塑造形象

後宮嬪妃眾多,有的風華絕代,有的冷豔逼人,有的乖巧伶俐,有的神藏不露,有的背景強大。

甄嬛容貌清麗,因已故皇后容貌接近成為她成功上位的資本,一開始她塑造的是性情溫和、與人為善的形象。宮裡充滿了爭鬥,這樣的塑造也是為了保護自己。

再到後來她塑造了一個女學霸的形象,她能和皇帝吟詩作對,賞花共舞,讓皇帝覺得她與眾不同。

這些都歸功於甄嬛專業技能過硬,對於職場新人,卻能幫皇上排憂解難,必然會引起重視。

三、攻守兼備

甄嬛能在宮裡也是起起伏伏,有風光的時候,也有落魄的時候。

人生也好,職場也罷,都會遇到順境和逆境。

在沒落時要保存實力,保護好自己,等待時機,再進攻。有時候防守才是最好的進攻。最近《葉問4》中葉問最終能擊敗對手,因為自己一直沒有倒下,為最後一擊尋找時機和儲備能量。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愛影視看經典


甄嬛這個角色是最讓我佩服的角色,一步步走來,最後年紀輕輕當上了皇太后,這在宮裡,是多麼的不容易,她從開始的不願爭寵裝病,甚至覺得宮裡的人應該忘了還有一個人叫甄嬛,可是現實終歸是現實,為了生存她還必須得到皇帝的寵幸,就這樣她覺得自己找到了可以白頭到老的人,可是她不知道自古帝王最無情,她忘記她是皇帝的妃子不該痴心妄想,就這樣她看清了皇帝,選擇了甘露寺,到甘露寺之後她終於找到真正愛自己的人,可是好景不長,噩耗傳來,她起初是不相信的,一定要找到果郡王,可是身懷有孕的她,再一次妥協了,回到了宮裡,為了果郡王,也為了果郡王的兩個孩子,隨後隨著果郡王歸來,皇帝一次次疑心,最後直到果郡王在她的懷中去世。

甄嬛的一生,不完全是悲慘的一生,還有一位願為她付出生命,視她為唯一妻子的果郡王,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最後還讓自己和果郡王的孩子,入嗣果郡王一脈,保住果郡王的血脈,她的一生是聰明伶俐,又是功於心計的,有仇必報我感覺這四個字挺符合她的。


璽鑫k


甄嬛天生麗質,與當年的純元皇后容貌相似。她與好姐妹沈眉莊、安陵容參加選秀,因容貌酷似已逝的純元皇后而被皇帝選中,最後三人一同入選。但因華妃囂張,步步緊逼,沈眉莊被冤,安陵容變心,天真的甄嬛慢慢變成了後宮精明的女子。

其實說真的《甄嬛傳》之所以大受喜歡,就是因為《甄嬛傳》確實是宮鬥戲的鼻祖了,之前的《金枝欲孽》劇情還是沒有展開,人物形象沒有《甄嬛傳》多,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之前的宮鬥戲都沒有這麼大的反響。

甄嬛這個角色,最開始進宮的時候,看到了些宮內的宮斗的場景,看到華妃是如何心狠手辣的誠摯不聽話的嬪妃的。所以她選擇低調,不讓別人注意到自己,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宮中太監的冷淡,連用的東西都被換成不好的次品,可見在宮中存活是多麼危險。但是可能因為主角光環吧,最終還是和皇上相遇,並且得到了非常大的盛寵,這一階段的甄嬛還是非常單純和理想化的。但是在失去了孩子之後,甄嬛慢慢的懂得了帝王的無情才是最無情,這讓她心灰意冷,她以為皇上會為她做主,但是皇帝依舊對華妃以禮相待。在加上後來因為純元皇后的事情,讓甄嬛徹底被打入冷宮,甄嬛對皇帝的愛情從這個時候開始慢慢消失,並且走向黑化的。

在這之後真正的甄嬛,有心機的甄嬛出現了,她對皇帝沒有了愛,只有了恨。


星光邦


寫在前面——本文就甄嬛傳電視劇版分析,與小說有些出入,原著粉輕拍。

要分析甄嬛,必須要將其放到情境中,任何情境的安排都不會浪費,一定是為了突出人物而存在的。同樣的,一個人物之所以深入人心,決定了人物背後的故事一定要是精彩的,人物一定要是生動的,層次豐富的,不是臉譜化的。在這個維度下,我們來分析甄嬛。

《甄嬛傳》開啟了國內大女主劇的先河,《皓鑭傳》、《小女花不棄》甚至《知否》都是大女主的風格,但相比於皓鑭傳和小女花不棄這種女主全靠開掛來通關的劇來說,甄嬛傳和知否就好的多,其亮點在於雖然女主也開掛,但其本身素質過硬,且有成長的過程,大部分情結在邏輯上都是可以解釋的。

甄嬛最重要的一點是有分寸,時刻記得伴君如伴虎,從不忘記自己的身份。甄嬛哪怕是剛進宮時的青澀懵懂,心裡相信自己和皇帝會有真感情,有少女的任性,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甄嬛母親進宮看望甄嬛,教導甄嬛說“普通百姓夫妻之間尚要謹慎保全恩愛,何況帝王家,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同樣是大家閨秀、家世好,甄嬛相比於沈眉莊和敬妃等人,除了好教養、懂分寸外,甄嬛強在格外有風情,且這種風情是溫婉的,既不浪蕩,又有閨房之樂,皇帝格外受用。譬如餘鶯兒,雖也花樣百出,但多次逾越規矩,行為過於出格,不符合傳統女德,也容易被人低看。

有個片段是甄嬛和皇帝對坐下棋,皇帝輸了三招,甄嬛罰皇帝抄寫所有詠頌梅花的詩詞,窗外白雪皚皚,甄嬛在院子裡賞梅,皇帝說自己今天不當皇帝,就當個富家公子哥,甄嬛馬上接話說使喚個富家公子哥自己還是敢的,抄不完這些詩詞,今天的晚膳就別想了,惹得皇帝開懷大笑。一般嬪妃侍奉皇帝是奉承的、討好的,甄嬛本質上也是討好皇帝的,但她的方式讓人非常舒服,有平常夫妻般恩愛和甜蜜,甚至有小女子的刁鑽和古靈精怪。

但甄嬛同時又非常懂得分寸,時刻牢記先君臣,然後才是夫妻,這點就比華妃強太多了。華妃也風情萬種,華妃會站在門口對著皇帝笑,會勾著皇帝的腰帶、身姿柔軟的拉著皇帝進寢殿,但華妃最大的問題就是以為自己和皇帝多年夫妻情深,全然忘了自己是臣子,是奴才,多次挑釁皇帝的權威。這點可以類比延禧攻略的魏瓔珞,魏瓔珞什麼都敢做,敢跟皇帝鬥嘴,敢跟皇帝玩笑,但她始終有一個底線,就是尊重皇帝的天子權威,魏瓔珞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全天下都是皇帝的奴才,奴才要什麼出息呀”,這才是陪伴君王最重要的一點,牢記君權與皇權。

甄嬛懂詩書,有才情,而且能把自己的長處和取悅皇帝結合起來。我用了取悅一次,並不是否認甄嬛和皇帝曾經有感情,而是要強調甄嬛在期待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時候也知道先保全自己,而保全自己的關鍵就是先摸懂皇帝的心。所以甄嬛說話總是讓皇帝舒服的,譬如敦親王要求加封自己的母親,要求過分,皇帝生氣,覺得自己憋屈,為何生氣大家都懂,怎麼處理大家也懂。但甄嬛就能引經據典的讓皇帝覺得自己為了天下子民忍辱負重,是個特別牛的皇帝,也是能成就大業的皇帝,順便琢磨著皇帝心意提出解決的方法,結果皇帝氣消了,還覺得甄嬛為了自己的大業受了委屈,內心更加憐愛。包括皇帝吐槽年羹堯跋扈的時候,甄嬛沒有直接進言,而是說自己在讀左傳,讀到朋黨論,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姑且待之”,被皇帝視為解語花。但在甄嬛母家得勢的時候,甄嬛又知道提醒父母要謹慎,時刻謹守臣子本分。

甄嬛的分寸感不止體現在對待皇帝上,還體現在對待其餘嬪妃上。甄嬛和敬妃、端妃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不會過於親近被視為一黨,卻又時不時的幫襯、關心。可能有的人會說甄嬛善良,所以善待他人,可細觀甄嬛的行為,並不是沒頭腦的做聖母白蓮花。比如甄嬛和端妃的關係,甄嬛第一次見端妃是在溫宜公主的週歲禮上,甄嬛看到病怏怏的端妃很受皇帝敬重,已然得知端妃的身份不一般。後在木薯粉一事上,端妃出手相救,甄嬛這個時候雖然說了感謝,後卻沒有行動上走的更近的舉動。甄嬛懷孕,端妃特地到碎玉軒提醒她小心,這個過程下來,端妃示好已經很明顯了,但甄嬛並沒有明面上和端妃走很近,充其量算是敬重、禮遇。可甄嬛小產後經過端妃的寢宮,卻又特意進宮看望,並請來太醫為其診治。甄嬛待人和善,對其餘嬪妃從不囂張跋扈、溫婉謙卑,卻又保持距離,有一定的威嚴,在需要的時候用合適的方式去示好,除了內心的善意,更重要的是審時度勢。

太后評價沈眉莊沉穩持重,評價甄嬛聰慧機敏,一語中的。皇帝也說聽話不聰明的女人最可愛,卻不一定會愛,聰明女人才最惹人愛。兩個評價可以說是點破了甄嬛最核心的競爭力。

所以《甄嬛傳》大火的時候,很多白領把她當做職場教科書學習,甄嬛的聰明和分寸感讓這個角色鮮活起來,不得不說,是近年來塑造較成功的角色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