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劉力:我的東坡情懷之一生為誰辛苦

我的蘇軾情懷之二:一生為誰辛苦

劉力/文

劉力:我的東坡情懷之一生為誰辛苦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類政治家最為我所欣賞。

一類是開拓型政治家,他們標新立異,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極盡權臣之能事。如商鞅,憑藉自己一己之力讓一個西北邊陲默默無聞的秦王國最終成為一統天下的原生態文明發源地;如王安石,面對積貧積弱萎靡不振的大宋王朝,提出富國強兵的夢想,併為之做堅持不懈的努力;如張居正,大明王朝的最後一縷清明就在他的手中成為現實。很多的改革家最終雖然不得善終,但他們畢竟曾經為自己所尊崇的社會理想而戮力奮鬥過,不懈追求過。他們至死不渝。

另一類是實踐型政治家,他們躬耕南畝,與百姓為伍,號令于田野,用自己的微弱力量讓一方平安。如蕭何曹參,在蕭規曹隨的穩步平安推進中,著名的文景之治成為漢王朝歷史中不可磨滅輝煌。如房玄齡杜如晦,既有朋友之誼,又有治國之能,他們用自己拱起的手撐持起開元盛世的榮光。如蘇軾,面對王安石咄咄逼人的法令條文,據理力爭,面對司馬光的固執己見,絕不委曲求全,他希望憑藉一己之身,無論走向何方,都能夠用輕薄的傘為苦難中奔波的百姓找尋到哪怕短暫的幸福。

這正是我所欣賞蘇軾的地方。

中國文人常常遵循儒道兩家思想所賦予的信念: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於是官員在任,憑藉自己的出色才華、殺伐果斷以及清正廉潔,可以讓所治理的區域“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臨走時還可能是扶老攜幼,十里相送,這就是能吏的最大功效了。可一旦因事貶謫或者乾脆脫身白衣,此刻所有的功名之心都泯滅了,他們都會以陶淵明自居,五斗米折腰的無奈頓時化作憤懣之後的灑脫,踏入江湖的庶人就只剩下“挑燈夜讀”或者“放鹿青崖”了。這是絢爛歸於平淡之後的隨心所欲。

劉力:我的東坡情懷之一生為誰辛苦

可蘇東坡並不這樣。他似乎從來也沒有離開過政治,從來沒有刻意迴避過責任。一旦踏入仕途,他就終身奔波忙碌,從進士及第第二名開始,任職於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每到一處,他都能身體力行,與百姓同悲苦,與百姓同喜樂。一篇篇文字都書寫下了他的心聲。鳳翔連日不雨,他和百姓一起抗旱,一旦下雨,他立刻興奮地寫下《喜雨亭記》來紀念偉大盛事。杭州水患,他不眠不休,堅守大堤,誓與百姓同命,並修築了後世與唐代白居易齊名的浩大工程“蘇堤”,成為現如今杭州西湖一大人文奇觀。在密州,他聊發少年狂,親自率領人馬,硬是打退了多次前來進犯的兇悍之敵。烏臺詩案後,被貶團練副使,無職無權的蘇軾照樣心靜如水,他救助孤兒,他躬耕東坡,他與山河為伍,與歷史同呼嘯。黨爭之際,他也並不為自己擔憂,卻處處替百姓發聲。面對王安石,他以親身所歷之事鳴警,從來不怕自己擔當罪責,即使面對一些宵小之輩的攻訐,也從來不退縮自己的原則,重重打擊之下他為名請命的決心從不動搖;而後司馬光上臺,企圖全盤否定王安石變法,蘇軾又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王安石的部分主張,堅決不希望勞民傷財,於是打擊再次到來,蘇軾被一貶再貶,直到被貶黜到不毛之地的天涯海角——儋州。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蘇軾就用這樣一種樂觀豁達的情懷擎起了自己一生的靈魂之舟。風雨無阻,艱難無悔,在不管怎樣無情的歲月裡,他都記住了自己的重要使命——與人謀福。

北宋著名理學大師張載曾發出了知識分子最洪亮的聲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然而千載而下,似乎連創生這個話語的張載也並不能真正做到,在他之前的很多人就更遑論於此。然而就在其所站立的時代裡,比他小十七歲的蘇東坡自覺自願地成為了其言語的踐行者,據其一生,用並不偉岸的身軀,奏響了文化人文史中的絕響。

蘇軾共存留於世65個春秋,歷經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位皇帝,見證了北宋王朝由盛轉衰的整個過程,然而察其一生,即使英明如仁宗,蘇軾也並沒有得到過他所應有的地位,後來神宗雖勵志圖強,卻仍難改北宋王朝衰敗的命運,其他帝王在一班小人操弄權柄之下自然更難容蘇軾的清譽。蘇軾就這樣“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把自己直接置放於江湖,交友優樂,以文才、畫才、異才在北宋陰翳的浩淼天空中“手持彩練當空舞”,舞得出類拔萃,舞得光彩奪目。

歐陽修在自己的《醉翁亭記》中曾自語: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而蘇軾卻似乎醒與醉皆與民同。范仲淹在對畫作文的《岳陽樓記》中自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似乎蘇軾也更能闡解得深入。

改革急流勇退,敗退鄉野的范仲淹,孑然一身踏入江湖,背後留下一個瀰漫著硝煙與平靜的北宋。他的人生真的如自己的《蘇幕遮》一般黯淡了,那句“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真可謂自況瞭然。然而這時候,二十歲的蘇軾從眉山走來,這個船行幾個月的年輕人,跟隨父親,拋家舍業,一旦踏入京城,從此就如不繫之舟,江湖之大,從來都沒有他的安居。

劉力:我的東坡情懷之一生為誰辛苦

然而蘇軾並不後悔,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讓整個王朝黯然失色。從此,在文化史詩的洪流中,出現了一個偉大的面影。他點染出的名字“東坡居士”本身就充滿了勞碌。

為誰辛苦為誰忙?蘇軾笑語盈盈,明確回答:我的心中裝滿了民眾。

這是一個知識分子該有的最高境界,為此該從不退縮,永不迴避。

——2018/9/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