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雾霾严重,卫星能不能看到地面上的建筑或者人?

分享更快乐


目前的侦察卫星主要区分为两种不同原理的系统:一类是依靠可见光、红外信号成像的系统;另一类是依靠雷达成像的系统。所有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所共有的一个缺点,就是无法透视云层,以此类推严重的雾霾是会对可见光侦察手段造成影响的。

目前美国在可见光、红外信号成像领域的侦察卫星已发展到第六代,解决了全天候侦察、识别伪装、精确测图、高分辨率和实时传输等问题。美国的第五代照相侦察卫星锁眼11,地面分辨率为1.5~3米,重约13.5吨,长19.5米,直径3米。轨道近地点高度270千米,远地点高度510千米,倾角97度,回访周期4天。通常每3个月将其轨道升高一次,设计寿命为3年。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着手研究改进锁眼11卫星,新卫星命名为高级锁眼11,是美国第六代照相侦察卫星。高级锁眼11除原有的电子光学侦察手段外,还增加了全天候昼夜侦察照相设备,即可见光照相和近红外、红外高精度侦察照相设备,对地面分辨率已达12.5×12.5厘米,并能将图像信息经中继卫星实时传输给地面站。卫星呈圆柱形,重18.5吨。星上载有机动发动机,6819千克燃料,并可以由航天飞机在空间补充燃料,具备机动变轨能力。轨道最大高度为1000千米,可降至160千米高度的轨道上作机动飞行。高级锁眼11装有大功率反射式望远镜,光学镜头直径2.34米,整个系统长13米。为防止地球大气引起的畸变,通过计算机控制的“自适应光学仪器”可精密地改变其反射镜的表面形状。该卫星1989年8月由航天飞机首次部署在空间。

正是为了弥补锁眼系列侦察卫星的侦察效果受天气影响的缺点,美国研制了“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并与1988年12月3日由航天飞机第27次飞行中释放到倾角57度、600~700千米的近地轨道上。卫星上装备有电视显示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可向地面发射微波信号并接受反射信号,像素分辨率为0.3米,可对地面和全球海洋进行全天候侦察,可透过丛林伪装和探测地下1米深的设施。侦察所得图像经卫星星载计算机处理后,由数据中继卫星实时传输给地面站。卫星呈八棱柱型,尺寸8米×4米,在星面对地一侧的金属框架上伸出一根长14.4米,宽3.6米的矩形天线,太阳能电池板长达46米,重量18吨以上。根据美国国防部计划,美国最终将用8颗光学侦察卫星高级锁眼11和雷达侦察卫星“长曲棍球”共同组成一个空间全球图像侦察网,形成一种以侦察卫星和战略打击手段相结合的“战略侦察-打击系统”


兰顺正


网上曾经对局座有一句调侃:海带缠潜艇,雾霾防激光

此消息一出,遭到网上一片嘲讽之声。但是事实证明,网上都是断章取义,他有过详细解释。

雾霾颗粒的直径最大为80微米,大部分居于1微米到10微米之间,而激光波长在绝大多数在1000纳米以下,也就是1微米以下,所以激光难以绕过雾霾颗粒,在雾霾中激光衰减是非常剧烈的。

如此一来,我想影响卫星应该也不成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